APP下载

多极射频电极针刀松解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2022-10-26李迩吴俊敏田育宏赵桂梅高加隆李思远忻加海曾明超

颈腰痛杂志 2022年5期
关键词:多极颈性针刀

李迩,吴俊敏,田育宏,赵桂梅,高加隆,李思远,忻加海,曾明超

(1.河北省张北县中医院,河北张北 076450;2.张家口市沙岭子医院,河北张家口 076476;3.张北济民医院,河北张北 076450;4.张北县医院,河北张北 076450)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椎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综合病变,属于颈椎病的常见类型,发生率在20 %左右[1]。我科从2018年2月开始使用多极射频电极针刀松解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确切,痛苦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8年2月~2020年5月来我科就诊的12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均表现为间歇性眩晕、耳鸣伴恶心、呕吐、头痛、头闷等症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温针灸组和多极射频电极针刀组(以下简称“针刀组”)各6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治疗方法

1.2.1 针刀组

①仪器设备:北京北琪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八极射频控温热凝器,射频电极针刀和配套线一套(射频电极针刀裸露端为0.5 cm,长度4~6 cm,直径0.5~0.9 mm,裸露端以外针体涂有绝缘层)。

②布针部位:治疗范围为枕骨枕外隆突和上下项线、项平面软组织附着处,以及C2-C6的棘突项韧带、棘间韧带、椎板、后关节的项伸肌群附着处。通过患者的症状,体征,结合颈椎过伸过曲位的X线,颈椎核磁及头部核磁的相关影像资料以及远红外热成像的低温区、高温区、分界线等资料对软组织损伤情况有整体认识。然后运用手指触摸、叩压上项线、下项线、项平面、顶骨、枕骨、颞骨乳突周围、颈椎棘突、椎板及椎旁的软组织,根据其张力、硬度、粘连情况与压痛点情况,确定穿刺点(治疗点),用医用标记笔做好标记。

③治疗过程:患者取俯卧位,标记点用0.5%的利多卡因注射液局部浸润麻醉。电极针刀对治疗点直刺或斜刺,枕骨外隆突下布针刀时,一定要刀尖斜向上冲着枕骨下缘的方向斜刺,而不是直刺或向下斜刺。进针时手法要轻柔缓慢,经皮下肌肉或筋膜直达骨膜附着处。患者出现憋、胀、痒或微痛均为正常针感。布针刀完成后,接通射频控温热凝器,根据患者耐受程度选定温度,一般在40~45 ℃之间,电压45 V,采用多极相连模式,持续时间一般为5 min,然后调节针头(提插弹拨),继续治疗5~10 min,再换到其它射频电极针刀上,如此重复上述方法一遍。针后嘱患者当天保持针刺部位清洁、干燥。每次治疗间隔时间一般为7 d,3次为1个疗程。较轻者治疗1个疗程,重者治疗2个疗程。

1.3 温针灸组

常规取颈夹脊穴、风池、天柱、百会、玉枕、绝骨、大抒、风府、大椎、哑门、阳陵泉、三阴交、后溪、申脉等诸穴进行针灸。患者俯卧,以颈部夹脊穴位为主穴,直刺颈项部夹脊穴1寸,并垂直进针风池穴、百会穴、天柱穴1寸,有酸胀感即可,所有穴位均轻捻缓刺,待进针得气后,将艾柱剪成2 cm左右长的艾段,置于针尾上燃烧,可先于针身上插入硬卡片,避免火星掉落而致烫伤。百会、玉枕等有头发的地方不进行艾灸。每个穴位各三壮,持续时间30 min。每日治疗1次,7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间需间隔3 d,所有患者根据病情治疗2~3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1)参考《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量表》评估患者治疗前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量表评分,评分0~30分,0分表示颈性眩晕极度严重,功能极低;30分表示无颈性眩晕症状,功能好。分别评估并记录治疗前、治疗结束时、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及治疗后12个月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

(2)运用远红外热成像显示枕外粗隆区、左侧项间区、右侧项间区、C2-C7椎旁区四区低温点的温度,分别评估并记录治疗前、治疗后各显示区低温点温度差值。

(3)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3、6、12个月时进行疗效评估,显效:患者头晕、头闷、头痛等不适症状完全缓解,查寰枕区及颈段软组织内的硬结完全消除,张力适中,肌肉软组织无粘连,触之与周围正常的软组织一样,柔软有弹性,且活动自如;远红外热成像显示低温区全部变成中温区。有效:患者头晕,闷痛等临床症状大部分缓解,触之仍有硬结,张力、活动度稍差;远红外热成像显示低温区基本接近中温区。无效:头晕等症状稍有缓解或无缓解;远红外热成像显示无变化。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

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点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针刀组治疗后各评价时点的评分均高于温针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远红外热成像低温点温度差值

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测温区的远红外热成像低温点温度差值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针刀组治疗后各评价时点的温度差值均显著低温针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 疗效比较

针刀组治疗后 3、6、12个月时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温针灸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3、6、12个月的总有效率均逐渐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均未发现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表4 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3、6、12个月总有效率比较[n(%)]

3 讨论

无论何种颈椎病,肌肉软组织的张力改变是导致颈椎关节的力学平衡失调的重要原因。从肌肉软组织肌筋膜松解术作为治疗的切入点,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课题主要研究射频电极针刀、热凝射频模式密集型布刀,对于椎管外软组织粘连变性的松解作用。该治疗对颈椎椎体及寰枕、寰枢关节周围局部张力增高的病灶进行定点处理,通过松解术加热效应的方法,达到松解粘连、减轻压迫的目的。

宣蛰人教授[2]指出,椎管外软组织等粘连变性,是造成颈椎病的主要原因。即使颈椎没有明显的骨质增生或椎间盘突出,只是颈部肌肉功能出现失调,也可引起头晕、头痛、耳鸣、心律失常、血压变化等一系列血管神经病变所表现的各种症状[3]。寰枕关节周围肌筋膜抑或颈部肌群的肌肉软组织挛缩、粘连、变性,尤其是病程长、病情较重的患者,往往不是一个点,而是一条线甚至一个立体的面。所以密集型布针,才能起到较彻底的松解和分解作用。射频电极针刀既有针刀的松解作用,同时又有电疗的温热效应,仅裸露端发热,涂有绝缘层的针体不发热,其松解作用与热效应的效果比普通温针灸改善许多,且不易烫伤皮肤,更容易密集布针。针刀可将颈部的紧张肌肉进行缓解,最大程度上平衡颈部的动力学,有助于改善脑部的血流量[4]。通过多极射频相互之间能形成场效应,射频的场效应在0.5~1.0 cm之间,多个射频电极针刀之间形成一个大范围的温热场效应。温热的效果,有助于加快椎动脉部位的局部血流速度,还能够有效缓解肌肉与关节韧带部位的紧张感。同时,调高温度至70~90 ℃和电压45 V有射频消融的作用,更利于变性组织的消融气化和正常组织的激活和再生,达到与有形手术一样异曲同工的效果,类似于针灸和微创手术的完美结合。以此达到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解除或改善眩晕的目的[4]。而且,射频的运动模式不仅对神经有刺激功能,也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针尖误入椎管、误伤神经的风险[5]。本研究通过分组比较也证实,多极射频电极针刀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在改善颈性眩晕、提高总体有效率方面,均显著优于常规温针灸治疗(P<0.05),提示其临床实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多极颈性针刀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专委会举行成立大会并举办全国针刀治疗冻结肩专题培训班
针刀治疗不同分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延伸护理对颈椎病针刀术后复发率影响
颈性眩晕的保守治疗效果
中蒙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
针刀针刺治疗合并颈部症状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23例
应用于舰载天线电磁兼容性分析的改进多层快速多极子算法
多极子阵列声波测井在煤层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颈性眩晕的中医治疗近况
牵引配合手法治疗颈性眩晕9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