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格化神经绘画技术在主题宣传中的应用
——融媒体产品《AI画笔|动动手,一起为春天中国“添彩”》

2022-10-26田光雨

中国记者 2022年9期
关键词:风格化挂帅添彩

2022年3月1日,一张张祖国春日画作海报在朋友圈传播,艺术感满满的AI绘画吸引网友参与并晒出自己创作的春景图。不少人好奇,一张普通的照片,如何经过几下涂抹就变成了风格鲜明的艺术画作?

这是新华社第九期“揭榜挂帅”产品——《AI画笔|动动手,一起为春天中国“添彩”》。此次“揭榜挂帅”征集主题是“开春报道”,经过为期一个月的征集遴选,由来自技术局、新媒体中心、图片集团的3个小伙伴联合提交的这一创意脱颖而出,揭榜成功。

该产品首次将风格化神经绘画技术应用到主题宣传中,以“H5+短视频”的组合拳形态在新华社微信公众号、新华社客户端、新华网等多渠道播发,H5浏览量3389万,用户平均体验时长2分41秒,营造了“为春天添彩、为祖国加油”的良好氛围。

一、技术为要,应用前沿技术打造新型产品

风格化神经绘画(Stylized Neural Painting)技术是来自网易伏羲和密歇根大学的研究者提出的一种从图像到绘画的转换方法。新华社总编室从众多参选创意中发现了该创意的潜力,召集提交人多次围绕创意独创性、技术可行性、项目操作性等展开讨论。在一次次讨论碰撞中,我们对风格化神经绘画技术有了更清晰直观的认识,认为有两个关键因素决定该技术适合此次“开春报道”主题。

(一)能够逐笔呈现作画过程

近年来,神经网络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风格迁移类产品,如火遍全球的图片处理软件Prisma、谷歌开发的迁移作画工具Deep Dream等。这些风格迁移类产品主要基于像素到像素映射或一个连续优化过程,无法像艺术家那样一笔一画呈现绘画过程。风格化神经绘画技术设计出一种全新的神经渲染器,基本原理是将笔画预测定义为一个“参数搜索”过程,逐步呈现图像从宏观到微观过渡,从而解决画笔不可微问题。简单来说,就是通过神经网络捕捉目标图片的全局外观,然后模仿人类绘画行为,按照用笔顺序生成具有一定风格的绘画作品。通过该方法生成的绘画在整体外观、局部纹理上都具有很高的保真度,且能让用户看见甚至参与画作生成过程。

(二)能够实现多风格作画

除了逐笔作画,“风格化”是该技术的另一大特点。由于“风格化神经绘画”是在参数搜索范式下实现的,因此该技术天然地适合神经风格迁移框架,能通过学习不同风格绘画作品,实现不同风格画笔效果。与其它风格迁移技术相比,该技术的创新点在于,由于画笔参数具有明确物理意义,因此可以通过调整画笔参数进一步控制风格化范围。此次产品中,我们设置了油画笔、彩铅笔、水彩笔、马克笔四种风格画笔,用户可以尝试挑选不同画笔对同一张照片进行反复创作,根据生成结果决定分享哪种风格的画作。很多网友在不同画笔风格之间难以取舍,留言说:“每种画笔都好看,我的选择困难症又犯了。”

二、内容为王,依靠优质内容壮大主流舆论

□ 产品海报

□ 产品作画界面

□ 产品主题分类选择界面

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内容始终是根本所在,无论应用何种新技术,我们都坚持把内容放在首位,努力将好的内容与好的形式、方法、手段紧密结合起来,借助先进技术为优质内容插上飞翔的翅膀,把内容优势转化为传播优势,从而壮大主流舆论。

(一)内容要与国家通讯社定位相符合

新华社的新闻产品应始终把思想性作为根本,无论使用何种炫酷技术,都应体现新华社的定位和品格。在产品主题上,强化突出“添彩”这个核心创意,将原始图片处理成灰白色,让用户在涂抹过程中感受添彩的变化,既契合了春天万物复苏、色彩斑斓的季节特点,也化用“添彩”的寓意抒发对祖国的美好祝愿。在照片选择上,统筹用好社内外优质资源,一方面在新华社历史发稿中挑选关于春天的照片,同时面向所有新华社签约摄影师进行公开征集,在搜集到海量优质图片后,经过多轮比较筛选,综合考量画面丰富性、地域广泛性、技术适用性等因素,精选28张图片嵌入产品。在报道安全上,严把导向关、流程关,针对首次运用新技术、新手段可能引发的安全风险,做好各类技术测试,反复斟酌新媒体文案标题、导语等内容,严格核校流程,逐级送审把关,并在产品上线后实时监控舆情动态。

(二)内容要与交互技术相融合

此次产品以H5为载体,通过精心设计页面交互与可视化呈现,让“高端”技术“落地”实现,成为受众易体验、易接受的产品。着力做好“逐笔作画”这个关键环节,加入手指涂抹的交互体验,同时将每一幅图片的4个画笔效果进行预渲染和预加载,用户只需“动动手指”即可实时看到并控制作画进度,在参与度和流畅性之间取得良好平衡。用心做好H5页面视觉设计,将绿色作为主色调,加入手绘花朵、树叶等元素,与艺术画生成技术形成呼应,并巧妙将“开春”主题融入其中,拆分插画风格艺术字“開春”为四部分,对应“自然风光”“城市人文”“动物萌态”“人物故事”四个图片主题分类,别出心裁的细节设计提升了产品互动性。

(三)内容要与目标受众相贴合

□ 风格化神经绘画作画过程演示

“个人动机”理论指出,受众对于地理位置上距自己较远的新闻所愿意投入的认知劳动要小于较近的新闻。在产品设计中,我们通过设置不同地域的照片增加与用户的贴近性,28张照片分别代表了28个地域,覆盖大多数目标受众,不少用户第一次体验所选择的就是自己所在省份的照片。此外,在分享环节设计了精美海报,把“这是我涂抹的XX(地名)的春天”作为海报主题,颇具艺术感的海报和家乡美图满足了受众收藏、炫秀的心理,进一步拉近了产品与受众的距离。

三、机制创新,通过“揭榜挂帅”激发源头活水

《AI画笔|动动手,一起为春天中国“添彩”》是新华社通过“揭榜挂帅”创意征集机制推出的第14个融合产品。自2020年12月新华社将“揭榜挂帅”引入新闻采编领域并发布第1期征集会以来,已推出9期创意征集活动,共有16个部门、29个分社的370余名采编人员参与,极大激发了全社创新创意活力。

(一)“揭榜挂帅”为何偏爱技术型创意?

“揭榜挂帅”创意征集机制源于我们国家科技领域创新,可以说自诞生之日起就带着鲜明的技术基因。新华社 总编室启动“揭榜挂帅”以来,将其作为深入推进媒体融合的重要抓手,致力于打造引领型、示范型、突破型产品,尤其看重人工智能、AR、VR、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在新闻生产中的应用。据统计,在9期“揭榜挂帅”征集到的400余个创意中,近40%的创意涉及上述技术。多个首次运用的新技术已常态化应用到新华社日常报道、重大报道中。例如,《老照片“动”起来!“穿越”时空遇见Ta》中运用的AI照片修复技术已推广至《国家相册特别节目:我想你》《看!AI让“返老还童”的百岁党员讲起了故事》等视频制作中,有效丰富了报道的形式和手段。

(二)“揭榜挂帅”如何盘活各方资源?

“揭榜挂帅”创意征集机制通过组织多部门人员组成项目团队,打破了业务部门条块分割的工种、分工架构,构建起以创意为驱动、具体任务为目标的组织模式,将各部门优势资源有效整合。在此次产品制作过程中,总编室发挥统筹、协调、服务作用,根据产品需要统合社内各方资源,组成12人的项目团队,并先后组织召开创意论证会、选题策划会、项目推进会,对创意进行研究评判、提炼升华,对产品不断修改完善、打磨提升,实现内容、技术、运营以及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各要素同步推进,这样扁平化的组织模式使各种需求快速对接、高效解决。

(三)“揭榜挂帅”何以挖掘人才潜能?

“揭榜挂帅”创意征集机制设立初衷是让能者居其位尽其才,不仅成为优质产品的“生产线”,更是高素质人才的“孵化器”。一年多的实践证明,“揭榜挂帅”创意征集机制为敢担当、能干事的人才提供了广阔舞台,让更多有想法、有活力、有创意的年轻人脱颖而出。参与“揭榜挂帅”的同志中,“80后”年轻同志占比近80%。揭榜“出征挂帅”的22名同志,平均年龄32岁。“揭榜挂帅”创意征集机制发现并培养了一批既懂采编又懂运营、既懂报道又懂技术的复合人才,许多揭榜同志已经成为各自部门的业务骨干,牵头推出许多创新成果,形成了人才竞相涌现、创意充分涌流的生动局面。

猜你喜欢

风格化挂帅添彩
向绿而行添彩美丽中国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图像风格化方法综述
纺织元素添彩奥运
《我不挂帅谁挂帅》教学设计
非遗文化添彩校园
修拉的点的可能性与不可能性
浅析插画造型的风格化表现
结合原创漫画《百鬼夜行》谈动漫的教学
挂帅不合适
韩伍京剧人物画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