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的金融高水平开放

2022-10-26本刊编辑部

中国外汇 2022年13期
关键词:高水平金融改革

文/本刊编辑部

将要召开的第六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是金融外汇领域的大事。从历史看,新世纪以来的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对金融开放均勾画了顶层设计:2002年第二次金融工作会议突出汇率形成机制改革;2007年第三次金融工作会议突出人民币可兑换和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2012年第四次金融工作会议突出人民币国际化;2017年第五次金融工作会议突出金融开放和安全。纲举目张,这些金融开放的总体方略适应了经济发展阶段、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管理能力要求,成效显著。

当前,国内外环境已经发生深刻变化,金融高水平开放需要赋予新的内涵。世纪疫情、俄乌冲突、中美博弈推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面对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以来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本期专题重点关注新时代金融高水平开放的三层新内涵:一是金融高水平开放的本质是制度型开放。要全面落实负面清单管理和国民待遇原则,提升政策透明度和可预期性。特别要换位思考,厘清非居民的关切和需求,为外资主体创造更加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环境。(参见本期专题中证金融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潘宏胜文章《从历史、比较和发展的视角看待我国金融高水平开放》)。二是金融高水平开放的目标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其成功标志是我国要素禀赋从以出口商品为主升级为以出口商品和金融产品(服务)并重。三是金融高水平开放的前提是防范和应对风险。高水平开放要统筹开放和安全,安全不仅是金融开放的结果——越开放越安全,也是金融开放的原则——从“开放的安全”到“安全的开放”。

新时代金融高水平开放面临更加多重的目标取向。金融开放不仅有利于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而且增加高水平开放的制度型供给,有利于吸引外部长期资金流入,可以更好地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增强经济的韧性。

新时代金融高水平开放的关键是练好内功。重点是发挥内循环的作用,用好国内市场:政策着力点在资本市场和外汇市场。通过资本项目开放,实现跨境贸易投资的自由化便利化,做大做强国内资本市场“池子”,满足非居民的合理关切和需求。与此同时,大力发展境内外汇市场,提升境内外汇市场深度和广度,增强对全球人民币的定价权。

新时代金融高水平开放的核心是处理好开放和改革的关系。一些学者建议以“以开放促改革”,抓住全球货币体系第三次寻锚的机遇,以内循环带动外循环形成人民币国际化引领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参见本期专题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黄海洲文章《双循环经济增长 双资本改革开放》)。但在金融安全日益凸显的背景下,另一些学者建议优先注重自身改革,更宜“以改革促开放”(参见本期专题吉林大学“匡亚明学者”卓越教授李晓文章《金融高水平开放的本质在于“以改革促开放”》)。

新时代金融高水平开放的前提是下好风险防范的先手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各类矛盾和风险易发期,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安全可控的金融开放尤为重要。要更关注战略风险,对政策可行性、尤其是对广义的成本与收益,有正确的感知与判断。把握好政策实施的时、序、度:首重出台的时机,次重出台的顺序,再强调速度和力度(《参见本期专题由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植信投资研究院院长连平、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戈、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副院长赵庆明、中国银行交易银行部总经理王晓参与的“专家笔谈”文章《金融高水平开放的路径与风险防范》)。金融市场建设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完善资本市场的基础制度,加强投资者权益保护,提高政策的透明度和可预期性,以吸引中长期外国投资者。强化国际收支统计监测。提高数据透明度,加强情景分析和压力测试,拟定应对预案。

本刊特汇集相关研究文章,以飨读者。

猜你喜欢

高水平金融改革
高水平开放下的中概股出海与回归
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
以“四精四度”推进率先建成高水平人才高地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改革之路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改革创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