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孤立主义”并不安全

2022-10-26ZhouXin

环球时报 2022-10-26
关键词:孤立主义制裁融合

Zhou Xin

香港《南华早报》10月25日文章,原题:中国的长期经济安全有赖于和世界其他地区的融合每个国家都应关注本国的经济安全,中国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完全有理由格外警惕地研究自身的弱点。

但在研究这一问题时,有些人有一种不健康的倾向,即把安全与孤立混为一谈。人们常常想当然地认为,中国如果对外部的需求越少,就会越安全。如果这种理论是正确的,那么中国应该追求绝对的自给自足——特别是在粮食、能源和芯片领域一一因为将外部依赖减少到零,就会有百分之百的安全。

自给自足的观念在中国的历史和传统中根深蒂固。在几千年的农业社会中,安全和良好的生活方式就是依靠所在的村庄或城镇提供一切。商人被认为是必要的恶,不值得信任,特别是在对外贸易中。

在现代历史中,中国自给自足的动力源于当时恶劣的环境。1939年,在日本侵华战争期间供应被切断后,毛泽东主席呼吁军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1949年,新中国在西方制裁下诞生,内向型政策几乎是唯一的选择。毛泽东领导下的一些政策都具有相同考虑;如果中国能够自己生产足够的关键材料,经济就会更加安全。

近年来,美国对华贸易战和华盛顿的科技限制暴露出依赖来自不友好国家的关键物资的风险。在此之后,关于经济安全的公共讨论变得突出0俄乌冲突后,西方对俄罗斯实施的制裁进一步敲响了警钟。

然而,中国绝不应通过回到孤立主义来寻求安全,无论它表面上看起来多么“安全”。正如中国国家领导人上周日向世界介绍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时所说,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来越大。现在,大家都在谈论经济安全,而事实证明,中国的经济安全只能通过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融合,而不是切断与外界的联系来保证。▲(作者Zhou Xin,乔恒译)

猜你喜欢

孤立主义制裁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制裁之痛
刚柔并济
中国宣布制裁三家美企
破次元
融椅
英美孤立主义“每况愈下”
民族主义让全球化进程逆转了吗
英国“孤立主义”外交政策探析
欧盟对白俄罗斯制裁延长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