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实现高职专业群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无缝链接”
2022-10-26张洋铭
◎文 张洋铭
高职专业群建设反映了主体性功能选择的组群逻辑
其一,依据转型升级的产业特点与链条结构进行专业组群。辽宁高职专业群建设是根据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下的要素特质、结构布局与标准需求进行的不同专业的组合。各专业之间存在多种形态的交叉与重组关系,打破了以往的专业樊篱,融入了现代产业亟需的信息化、人工智能技术与智慧服务等要素,将自身目的与产业链发展的宏观形态进行了合理对接,满足了产业链发展对于专业组群工作的需求。
其二,依据产业转型升级的岗位需求进行组群。根据岗位流程确立教学过程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辽宁高职专业群是根据产业结构调整下的具体岗位要求进行的专业群功能选择,不同的岗位分工塑造了不同专业群的建设内涵。这种组群方式能精准对接具体岗位的工作任务,符合工艺流程的各环节要求,显著提高了专业群的建设与运行效率,实现了专业群目标设置与工作岗位目标的精准对接。
其三,依据已有专业基础与资源进行升级改造。产业的转型升级为高职专业群建设提供了实践引导,但专业群建设也存在内部逻辑,需要遵循既往的专业基础与资源配置,明晰高职院校自身条件与产业之间的对应关系。因此,辽宁高职专业群的建设也经历了长时期的积淀,最终形成交叉错位、协同创新的专业结构布局,即从优势专业入手,进而巩固和扩大既有优势,起到辐射与带动作用,能够更好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对于高职专业群的实际需求。
高职专业群建设存在的问题
师资队伍是高职专业群乃至整个高职院校发展的核心要素,教师的专业素养直接影响了专业群建设与人才培养的质量。从建设效果来看,辽宁高职专业师资队伍存在功能性与结构性短板,表现为缺乏企业生产经验,技术产出与转化能力弱,在专业交叉、重组与整合过程中缺乏相应的业务支撑能力。
一是理念滞后,包括教育教学、专业群建设以及产业前沿发展理念等,难以在实践中突破固化思维,桎梏于传统的“专业化”发展理念和教学模式。二是能力缺位,表现为专业教师的“双师”能力不足,教师来源多是从“校门”到“校门”,缺乏企业一线实践经验。受校企交流轮转机制不畅、监督机制缺乏等因素影响,专业教师对产业转型升级中的新技术、新理念缺乏了解,难以支撑专业群的高质量发展。此外,辽宁高职专业教师队伍结构较为单一,具有企业经验的兼职教师不足,难以满足专业群建设与教学的需求。
经过改革发展,辽宁高职院校逐步建立了科学的治理体系与制度基础,这也成为了学校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的重要支撑。但面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外部环境,以及专业群建设的新局面,高职院校在管理制度设计与保障机制建设方面还存在短板。一是高职院校的管理制度边界仍以传统专业标准确立,无法适应专业群的新形态,因此出现了专业群内部各自为政的局面,无法保障专业群建设的整体性与灵活性。二是高职院校对于专业群建设的资源供给能力有限,过于依赖政府的项目资金,缺乏主动探索意识与改进机制,尤其是缺少专业群质量评价体系,难以匹配产业转型升级的高要求。
补齐专业群建设短板的对策建议
要厘清专业群的建设主线。辽宁高职专业群建设的首要举措是夯实建设的逻辑主线,明确专业群的组群逻辑与原则,保持正确的建设方向至关重要。高职专业群的组建逻辑复杂多元,科学建群、确保群内专业结构合理是基础性工作,“以链建群”是专业群组建工作的基本依据,是顺应产业变革,保证人才活力的关键。
其一,高职专业群建设要秉持产教融合的基本理念,根据辽宁当前数字经济、高端制造业、石化及精细化工、现代物流等产业的转型升级发展趋势,以区域核心支柱产业为导向,不断创新产教融合模式,打破校企之间的樊篱,吸引企业与高职院校共建专业群,从顶层设计到结构优化、要素提升,皆要体现深度产教融合理念,保证每个环节都有企业共同参与,形成专业的集群优势,真正契合产业转型升级的结构化需求。其二,教育逻辑也是高职专业群建设的重要逻辑遵循。高职专业群是在既往的专业发展基础上遴选并开始建设的,需要考虑高职院校的专业要素,即师资、设备等硬性条件,以及理念、机制、结构等软性条件,同时兼顾当地产业发展布局,充分考量专业群的聚合优势,形成发展的内部合力。
构建学习领域的专业课程体系。辽宁高职专业群建设的核心任务是强化课程改革,根据工作过程与岗位任务确立课程体系,打破传统的课程模式与内容边际,以更好地契合具体岗位,充实高职专业群建设。其一,高职院校可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模式与特点,通过调研,构建典型工作任务,并分解工作过程,确定任务点,关键环节便是挖掘企业的教学资源,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开发课程,保证课程任务的真实性。其二,推动课程资源的共享,推动专业群建设的跨界、协同与融通,使课程设置能满足一类工作岗位的需求,帮助学生掌握若干学习领域的通用能力。其三,优化课程结构,拓宽专业课程范畴,融入“1+X”证书体系以及职业技能大赛,打造一批实践课程,优化课程结构,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