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时代县级开放大学教学模式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022-10-25高颖雯

智库时代 2022年38期
关键词:大学微课智能

高颖雯

(东台开放大学)

一、智能时代县级开放大学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意义

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教学模式也需要跟随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改革进步,在县级开放大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等工具进行有效的线上化教学。这一教学模式的改革及突破,与传统的县级开放大学教学方式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一)打破了县级开放大学传统教学模式,创新了教学形态

在县级开放大学的教学中,很多教师还没有因智能时代的到来而改善自己的教学方式,依旧在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开展教学。传统教学模式虽然通过过往很长一段时间的验证后证明其有存在的必要性,但是智能时代的到来,也引发了大家习惯的改变,其中包括教师教学习惯的改变以及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因此,如果在智能时代背景下教师依旧一味地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必然是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节奏的。且在智能时代的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步暴露出了其弊端,从而给教学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在县级开放大学中往往有这样的情况发生:临近期末考试或者平时的日常考试,才会对课程中的重点知识进行“临阵磨枪”,平时对课程内容的学习也没有兴趣,上课基本上都是做其他的事情或者敷衍了事地听教师讲课。因此在县级开放大学的教学中,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将传统的教学模式改为线上化的教学模式,一方面可以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讲解更多的内容,提高了教学效率;另一方面可以将原本枯燥的知识通过有趣味的方式展现出来,提升县级开放大学学生对知识探究的兴趣和主动性,这一教学方式的改革也创新了教学形态。

(二)构建了多元化的沟通渠道,帮助师生随时在线沟通

从传统的教学形态中可以看出,教师采用面对面的方式开展教学,教师与学生之间基本都是通过课堂上有限的时间进行沟通和互动,下课后教师通过给学生留书面作业的形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虽然面对面沟通交流的效果显著,但是也具有一定的弊端,即受时间及空间的影响较大。即学生离开课堂后,课下在做作业的过程中遇到了问题多数都会选择在下次上课的时候再问老师或者其他同学,或者是通过微信或者电话的方式让老师帮助自己解答疑惑,这样的沟通效果大打折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我们在智能时代的背景下,通过线上化的方式开展教学以及师生之间的沟通,例如建立完善的微课视频播放的信息化平台,平台中有录制的视频供大家学习,还有课程答疑模块帮助学生随时有问题可提问,解决了问题沟通的实效性。学生有问题可以随时联系到相应科目的教师,不用等待到下次上课或者电话与教师沟通。这样的沟通渠道会更加便捷,且教师通过信息化平台给学生解答问题,不同于电话沟通的效果,教师在线上平台中解答问题,可以通过开视频面对面给学生在白板中勾画、同时可以通过在线上给学生发相关学习小视频的方式帮助学生答疑,答疑方式根据学生所提问问题的类型进行多项选择,构建了多元化的沟通渠道,帮助师生随时在线沟通。

二、智能时代县级开放大学教学模式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策略

(一)建立完善的微课视频播放的信息化平台,保证课程正常开展

在正式通过线上化的方式进行县级开放大学微课教学前,首先要做好硬件设施的保障。只有硬件过关,才能保证微课教学的顺利开展,才能达到教学模式改革的目的。在线上化的微课教学中,要想达到高效、高质的教学目标,一定要有一个系统化、成体系的微课视频播放平台。微课视频虽然制作起来很简单,而且可以针对某一个具体问题随时录制一个小视频,但是如果教师拍摄的微课视频太过于随意化,视频与视频之间不成体系、不具备连贯性,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是不成体系化的。因此,微课视频播放前,要先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微课视频播放的信息化平台,从而保证课程正常开展。

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不仅要整合微课视频资源,同时也要设计一些配套的模块,例如关于整个学期课程开设的计划相关的通知、课程微课视频模板、课程答疑模块、教学资源的共享模块、学习成果的监测模块等。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化平台便捷性的特点,实现线上化教学的全流程覆盖,从而更好地为县级开放大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做辅助,实现线上一体化的微课教学。

(二)运用智能工具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对知识探究的兴趣

在搭建好完善的微课视频播放的信息化平台后,正式进入授课环节。虽然线上化的智能工具能够有效帮助课堂提升教学效果以及教学效率,但是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将课下的内容搬到线上,毫无教学形式创新的话,教学效果也不会有任何的提升。因此,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善于运用智能工具,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通过有效的、有趣的教学情境,将学生带入到教学氛围中来,快速帮助学生进入到学习的状态中。教学情境的创设也是县级开放大学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认真研究的一项课题,即结合县级开放大学学生的学习规律,在什么教学内容中采用什么方式的教学情境、采用什么内容的教学情境更有效,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教学情境创设的方式可多样化,例如播放相关的小视频、小动画,甚至可以让学生自己拍摄相关的抖音小视频等。有效的教学情境创设是能够激发学生对知识探究兴趣的重要保障。智能时代背景下,深化教学模式改革,需要借助智能工具,而教学情境创设环节更是离不开智能工具的使用。充分运用起智能工具创设教学情境,才能更有效激发学生对知识探究的兴趣。

(三)使用智能工具,师生共同录制微课教学视频,强化学生的参与感

在县级开放大学的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运用的教学方式是线下教学,面对面进行内容的讲授或者是通过微课视频进行学科教学,但是只是教师自己录视频,然后让学生观看视频的方式来进行学习。以上这两种教学方式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是主体地位。学生没有主动性去学习,而是被动接受知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智能时代的教育背景下,我们提倡“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这就要从教学方法上改变教、学、做的分离状态,克服书本知识与生活实践脱节、理论与实际分离的弊端,因此我们在县级开放大学的实际教学中,开展教模式改革中对学生的培养理念更偏向于通过让学生自己主动探究的方式来学习,进而开发自己的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因此,在智能时代县级开放大学的教学模式改革中我们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思路,强化学生在学科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由教师单方面的录制视频改成教师与学生共同录制视频的方式,从而建立起微课的视频库,实现师生的资源共享。例如学习某一课的内容时,可以由教师进行微课视频的录制,放在微课视频库中供学生们学习,大致让学生了解所讲的是什么内容,内容通过微视频的形式呈现出来。然后学生学习完之后,可以通过视频录制的方式对本课中某个观点或者话题进行讲解或者陈述自己的观点,录制下来并形成一个小视频放入到资源库中。一方面,可以让同学之间看到彼此的学习成果以及观点,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另一方面,教师针对学生所录制微课视频中所反映出的问题可以及时反馈给学生,并对其加以指导,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试着打破这一常规的方式,而是由学生现行对视频进行录制。即在学习一个新知识或者新内容之前,先让学生查阅相关的资料,进而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进行视频的录制,为了强化视频录制的有效性,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分组的形式进行视频录制,即在录制的过程中大家可以通过思维碰撞而创新对于知识的理解。这样的方式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对相关内容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学生看到其他学生录制的同样的作品,也会和自己的作品进行对比,对于自己不懂或者掌握的不好的地方,学生会更加主动地去更正,这样一来学生在知识学习方面的成长也会更快。这样的学习方式趣味性会更强,学生可以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强化了学习的参与感,同时也达到了教学模式改革的目的。

(四)以“合作”为导向进行智能设备的运用,强化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上课是传授知识的主要环节,智能设备这一教学工具在县级开放大学教学中运用的时候,要灵活使用,不能为了用而用,我们在智能设备的使用中,要结合不同的教学模式,灵活地融入到各种教学模式中,不能仅限于某一种特定的教学模式中。从而进行有效的教学模式改革。在县级开放大学教学的过程中,对智能设备的使用,要以合作作为导向,通过“生生合作”的方式开展教学内容的探讨。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合作,一起对所学知识进行探讨,可以充分将学生带入到对问题的思考及探究中来,这样一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会更强,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更具有主人翁意识,将自己作为学习的主体,从而使得学习效果得以强化。

教师在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差异化的分组,即每个小组中都要有不同水平的学生,通过“传帮带”“以强带弱”的方式开展合作学习。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并不意味着教师完全对学生放手而让学生自主学习,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教师的第一步引导将学生带入到第二步的知识探究中去。因此在学生正式开展合作学习之前及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智能设备对学生进行以下的引导:第一,先运用微课视频或者PPT 的形式将课程中需要探究的主要内容以及目标展示出来,从而给学生明确接下来要进行探索的方向;其次,通过智能设备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们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知识的探究;最后,教师要对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讨论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通过智能设备将问题进行精讲点拨,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知识点。

(五)智能时代背景下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评价,加强学生的探究互动

智能时代背景下,运用智能工具开展教学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而教学模式改革的效果如何,是需要通过评价机制来进行衡量的。智能工具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帮手,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过于依赖对其的使用,更不能因为使用了智能化的相关工具而忘记教学的初衷及教学目标。因此为了更好地检验教学模式改革的效果,在教学完成后,我们需要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而评价的方式也分很多种,传统的评价模式就是教师通过口头说的方式来进行总结,这种方式是最简便的,也是被很多教师认为最有效的方式,但是我们同时也要考虑到如果这样口头评价的时间稍长一些的话,学生们就会失去耐心,不能完全投入去听讲,这样一来自然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在评价的环节中教师也可以借助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进行评价,而且要把学生作为主体,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充分互动。边与学生进行讨论边进行总结,可以找片段式的视频来解答学生们在学习中的问题,片段式的视频针对的是某一个问题或者某几个问题,这样就可以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升华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还强化了学生对职业技能或者学科学习内容的掌握。

教学评价作为教学活动的最后环节,在总结教学成果,升华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吸收上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深度学习理论,可以将教学评价分为动机性、教学性、艺术性、技术性、交互性等。其中动机性主要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中反映,教学性主要从教学设计中帮助学生培养学科学习思维结构上体现,交互性主要是从微课平台人机交互与人际交互便捷性方面体现,而技术性与艺术性则是微课这种基于技术支撑的教学内容艺术性展现的本质反应,是微课教学方式直观体验效果的直接反映。基于此,结合县级开放大学的教学特点,构建如下评价指标体系(表1)。

表1 县级开放大学评价指标体系

在智能时代的背景下,运用该教学评价体系对信息化教学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县级开放大学教师在智能时代背景下运用信息化平台开展教学改革,可以根据该评价体系,对以往教案进行适当优化调整以适应微课等信息化平台的功能,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奠定基础。

三、总结

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在县级开放大学的教学中,教学模式不得已要进行改革,因为这是时代进步的要求,也是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在县级开放大学的教学中,智能时代到来进行教学模式改革最重要的一个体现就是很多课程由传统的线下教学模式转到了线上化的教学模式。这对于县级开放大学的教学来讲,既是一次机遇,也是一次挑战。机遇在于从传统的教学改到线上化教学,带来了教学的变革。挑战在于线上化教学,教师对于学生面对面指导的力量削弱了,学生学习成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觉性以及主动性。因此,在县级开放大学的教学中,在智能时代背景下结合信息化的要求,通过微课、信息化平台等方式进行教学改革,首先要先建立完善的信息化平台,保证课程正常开展;其次,运用智能工具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究兴趣。进而,使用智能工具,师生共同录制微课教学视频,强化学生的参与感;再次,以“合作”为导向进行智能设备的运用,强化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最后,在智能时代背景下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评价,加强学生的探究互动。智能时代背景下利用信息化教学的媒介,串联起县级开放大学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开展有效的教学模式改革,最终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大学微课智能
“留白”是个大学问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导入微课
《大学》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