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6—2020年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批签发汇总及质量分析

2022-10-25刘悦越英志芳赵荣荣范行良王剑锋李长贵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2年10期
关键词:滴度均值疫苗

刘悦越,英志芳,赵荣荣,范行良,王剑锋,李长贵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北京 102629

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是由脊灰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严重者可瘫痪甚至死亡,全球免疫接种疫苗是消灭脊灰的唯一解决方案[1]。几十年来,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ral polio vaccine,OPV)一直是免疫接种的支柱,是根除野生型脊灰病毒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OPV能够在胃肠道中复制,诱导肠道黏膜免疫,并在个体随后接触活病毒时减少病毒脱落,有效建立免疫屏障,且具有产能高、价格便宜、使用方便等优点[2]。我国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使用OPV,其在消灭脊灰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已于2000年7月证实自1994年10月起无本土野病毒引起的脊灰病例[3]。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基于全球消灭Ⅱ型脊灰野毒株,且Ⅱ型OPV可能回复突变引起传染性循环疫苗衍生脊灰病毒(circulating vaccine-derived poliovirus,cVDPV)的问题,建议全球停止使用三价OPV(trivalent OPV,tOPV),转换为含Ⅰ型和Ⅲ型减毒株的二价OPV(bivalent OPV,bOPV)及灭活脊灰疫苗(inactivated poliomyelitis vaccine,IPV)联合使用[4]。我国已于2016年5月完成转换工作。

目前获得批准上市的bOPV为口服液体疫苗和糖丸两种剂型,市场上使用的主要为口服液体疫苗。依据《中国药典》三部(2015版)及企业注册标准,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简称中检院)对企业质检记录摘要进行审核,并对每批疫苗进行部分关键项目的检定。本文对2016—2020年用于国内计划免疫的bOPV的批签发及质量情况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2016—2020年bOPV批签发概况

2016—2020年中检院共签发538批,4.46亿剂bOPV用于我国计划免疫接种,见表1。

表1 2016—2020年bOPV的批签发量

在批签发过程中,所有批次bOPV均进行资料审核及无菌检查,另随机抽取一定比例的样品进行鉴别试验、总病毒滴度、Ⅰ型和Ⅲ型病毒滴度等项目检测。2016—2020签发的538批bOPV检定结果均符合规定。

2 2016—2020年bOPV质量分析

2.1 鉴别试验bOPV的鉴别试验质量标准为病毒型别应准确无误,即疫苗经Ⅰ型和Ⅲ型混合脊灰病毒特异性免疫血清中和后,接种至敏感细胞培养,细胞应无病变出现。2016—2020年签发的538批bOPV检定结果均符合规定。

2.2 病毒滴度 病毒滴度是显示疫苗中活病毒含量的有效性指标。质量标准规定每剂疫苗总病毒滴度应不低于6.12 lgCCID50,其中Ⅰ型应不低于6.0 lgCCID50,Ⅲ型应不低于5.5 lgCCID50。2016—2020年538批bOPV企业自检结果与中检院检测结果的一致性较好,除2020年Ⅲ型病毒滴度均值相差4.15%外,其他型均值差异均<2%。同一型别不同年度的病毒滴度较为稳定,其中总病毒滴度中检院检测结果均值为6.68~6.77 lgCCID50/剂,Ⅰ型和Ⅲ型病毒滴度中检院检测结果均值分别为6.54~6.64和5.96~6.26 lgCCID50/剂。见图1。

图1 bOPV各年度总病毒滴度以及Ⅰ型和Ⅲ型病毒滴度均值

以2018和2020年的疫苗成品病毒滴度为例进行趋势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批次间疫苗均一性较好。病毒总滴度中检院检测结果为6.42~6.92 lgCCID50/剂,均在±3倍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SD)范围内,除3批低于均值-2SD0.01外,其他均在±2SD范围。Ⅰ型和Ⅲ型病毒滴度中检院检测结果分别为6.30~6.80和5.80~6.42 lgCCID50/剂,均在±2SD范围内。

2.3 抗生素残留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疫苗成品中庆大霉素残留量,结果显示,2016—2020年538批bOPV均≤12 ng/剂,低于质量标准50 ng/剂。其中10~12 ng/剂占2.4%,1~9 ng/剂占59.9%,<1 ng/剂占37.7%。

图2 2018—2020年bOPV病毒滴度趋势分析

续图2 2018—2020年bOPV病毒滴度趋势分析

3 讨论

自1988年世界卫生大会通过根除脊灰的决议以来,除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外,所有国家均中断了野生脊灰病毒的传播[5],尤其是Ⅱ型野病毒,自1999年以来未发现其引起的脊灰病例。OPV是推进脊灰消除进程的关键工具,但可能引起cVDPV,监测数据表明,超过90%的cVDPV病例由cVDPV2引起[6]。为消除cVDPV2带来的风险,WHO建议将仅包含Ⅰ型和Ⅲ型脊灰减毒株的bOPV全球同步替代所有tOPV。全球155个使用tOPV的国家/地区均已完成从tOPV至bOPV的转换[7]。

我国生产的bOPV基本延续tOPV的生产工艺,临床研究表明,bOPV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8]。2016—2018年bOPV每年的签发量均在1亿剂次以上,保障了我国转换后的计划免疫用苗。2019年随着国产IPV供应日趋充足,且我国逐渐将“1剂IPV+3剂bOPV”的免疫策略替代为“2剂IPV+2剂bOPV”,因此,对bOPV的需求有所下降,从而批签发量自2019年相应减少。

根据《中国药典》三部(2015版)及企业注册标准要求,病毒滴度检测采用微量细胞病变法。由于脊灰病毒在敏感细胞系培养可出现细胞病变,引起致细胞病变效应,以不同稀释度病毒接种细胞,出现50%细胞病变的最高病毒稀释度即为病毒滴度[9]。本文分析结果表明,企业自检结果与中检院检测结果均符合规定,各年度波动较小,保证了疫苗的有效性和生产稳定性。

疫苗生产过程中,由于菌毒种引入和生产工艺要求,可能会带入一定的抗生素,且后续工艺很难将其全部清除。为防止抗生素在易敏人群中引起过敏反应,《中国药典》三部(2015版)对疫苗中抗生物残留有严格规定,脊灰疫苗的标准为不高于50 ng/剂。批签发检测结果显示,bOPV抗生素含量明显低于该标准限值,符合要求。

综上所述,将2016—2018年bOPV的批签发情况结合企业和中检院的数据分析,表明通过实施批签发,可较好地控制疫苗产品质量,保障上市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猜你喜欢

滴度均值疫苗
不同富集培养方法对噬菌体PEf771的滴度影响
重组腺相关病毒基因药物三种滴度的比较与分析
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中抗核抗体与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抗体检测的应用价值
HPV疫苗,打不打,怎么打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均值不等式失效时的解决方法
均值与方差在生活中的应用
关于均值有界变差函数的重要不等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