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院儿童抗感染药物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2022-10-25倪文琳高红琼

中国药业 2022年20期
关键词:头孢菌素类药物抗菌

方 辉,郑 超,倪文琳,高红琼

(安徽省铜陵市妇幼保健院药学部,安徽 铜陵 244000)

华北地区某儿童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报告数据显示,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占比最大,儿童由于体质原因,ADR发生率相较成人更高。本研究中对铜陵市妇幼保健院2014年至2020年间收集的患儿(0~15岁)ADR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提高儿童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及合理性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收集医院2014年至2020年的355例儿童抗感染药物ADR病历数据,参考《药物临床试验不良反应/不良事件关联性判定方法》作ADR关联性判断[1]。结果其中“可能相关”213例(60.00%),“很可能相关”70例(19.72%),“肯定相关”72例(20.28%)。

1.2 方法

采用Excel软件统计患儿的性别、年龄、用药方式、怀疑引发ADR的药品种类、ADR具体表现、患儿转归情况。

1.3 观察指标

1)年龄分布,分为<2岁、2~3岁、>3~6岁、>6~15岁4个区间,记录每个年龄区间分布情况;2)性别分布;3)用药方式分布,记录每年分布情况,仅统计静脉滴注和口服;4)引发儿童抗感染药物ADR的怀疑药品分类及不同药物引起的常见ADR症状分类情况,记录每类药物的使用患儿数及占比;5)患儿ADR转归情况,分为痊愈、好转、新症状/加重等。前3条均记录每年分布情况。

2 结果

355例患儿中,男性(222例,62.53%)及其各年例数均多于女性,详见表1。年龄以6岁以下占比较大(297例,83.66%),随着年龄的增长,患儿数总体呈下降趋势,详见表2。绝大多数患儿(347例,97.75%)采用静脉滴注方式用药,详见表3。

引发ADR抗感染药物类别以头孢菌素类最多(216例,60.85%),其中注射用头孢曲松钠(61例,28.24%)和注

表1 患儿性别分布(例,n=355)Tab.1 Distribution of children′s gender(case,n=355)

表2 患儿年龄分布(例,n=355)Tab.2 Distribution of children′s age(case,n=355)

表3 患儿用药方式分布情况(例,n=355)Tab.3 Distribution of administration routes in children(case,n=355)

射用头孢孟多酯钠(39例,20.83%)使用较多。详见表4。ADR累及系统/器官集中于皮肤系统及其附件,转归以好转人数较多。详见表5。

3 讨论

3.1 性别与年龄

本研究中纳入患儿的男女比例为1.6∶1,推测与国内的新生儿童比例失调存在一定关系,第六次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显示,我国2009年至2010年期间新生儿男女比例为(1.1~1.3)∶1,与本次数据统计结果相似[3]。本研究中≤6岁患儿占比>80%,说明该年龄段ADR是高发状态[4],可能由于该年龄段患儿身体发育不健全,对于外来药物易发生排异反应[5]。因此,需要在用药之前及用药期间严格把控药物的用量用法,并且时刻关注患儿的临床表现,以防因用药不当引起

表4 引发患儿抗感染药物ADR的怀疑药品及常见ADR症状分类Tab.4 Suspected anti-infective drugs causing ADR in children and classification of common ADR symptoms

表5 ADR转归情况[例(%)]Tab.5 Outcomes of ADR[case(%)]

ADR。

3.2 给药途径

本研究中347例患儿使用静脉滴注给药方式。静脉滴注期间,药物直接通过血管进入人体内循环,相较于口服而言作用更迅速、直接[6],对患儿的身体刺激也更大,药物在静脉滴注期间的滴速、酸碱度、内毒素、渗透压等一系列外在因素均易对患儿的身体造成刺激,从而引发ADR[7]。在对患儿静脉滴注给药时更应注意规范操作及适当调整药物用量,在用药期间应尽量让患儿处于医护人员的监护下,避免发生紧急ADR时无人应答而未及时有效处理。

3.3 用药类别

本研究中患儿大部分(60.85%)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该类药物抗菌谱广[8],对革兰阳性球菌的抑制作用强,其中第4代头孢菌素类中的头孢匹罗抑制作用最强,且对肠杆菌科类细菌也具有抑制作用;青霉素只对革兰阳性菌有抑制作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对β-内酰胺酶有更好的稳定性[9]。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均属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两者的作用时间主要取决于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仅对β-内酰胺酶稳定,作用时间才久,药效才强,抗菌作用才好[10]。又因儿童体质的特殊性,一些在成人中广泛使用的抗菌药物(如氨基苷类)不能用于患儿。这些原因使得头孢菌素类药物成为使用最多的儿童抗感染药物种类,故而该类药物患儿ADR的比例高于其他药物[11]。因此及早规范儿童用药十分必要。

3.4 临床表现

本研究中累及皮肤及其附件的ADR患儿较多,推测可能与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使用有关,累及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及其他的占少数,而以往数据显示,患儿以消化系统ADR更常见。有研究显示,目前我国大多数医院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前进行皮肤过敏试验(简称皮试),但是使用的皮试液种类、浓度、用量均存在差异,皮试阳性率差异在10%~50%之间[12],目前未有相应的规范[13],而且引发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的抗原尚不明确,还需要进一步研究验证。

综上所述,儿童由于其体质的特殊性,更易受到药物刺激,易因排异反应而发生ADR,因此医师在治疗时应严格按相关规定,对药物的选择也应更严谨,同时严格把控药物的用量用法,并时刻关注患儿的体征表现,尽量降低ADR发生率。

猜你喜欢

头孢菌素类药物抗菌
药品带量采购政策下某院心脑血管类药物的采购情况分析
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冠心病的效果及对血脂、炎症指标的影响
头孢菌素类与多种西药联合使用所致的不良反应的临床影响分析
一种具有抗菌功能的陶瓷釉料及其制备方法
如何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他汀那些事
这类药物值得警惕
头孢菌素,代数越高不一定越好
头孢菌素,四代一定比三代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