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经济背景下微课在高职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2-10-25闫梦华常晓芳

科技风 2022年28期
关键词:护理学妇产科临床

闫梦华 常晓芳

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郑州 450052

妇产科护理学是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学习的一门专业课程,其主要论述女性不同阶段生殖系统生理和病理变化以及相应护理措施,对于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针对此学科,临床多采用常规教授式教学模式,但由于此课程内容较多且繁杂,传统教授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处于被动学习地位,学习效果不高,并且现代教学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视,传统教学模式也不利于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互联网经济背景下以微课为基础的翻转课堂是一种以学生为主导开展的教学模式,学生课前通过微课视频进行自主学习,课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就所学知识点进行学习和分组讨论,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率,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护患沟通能力及临床思维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此教学模式在很多课程教学中应用取得较好效果。本研究将此教学模式应用于高职临床护理专业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并探析其应用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21年6月~2022年6月,选取96名(共两个班级)高职临床护理专业学生开展教学研究,按班级进行分组,其中一个班级共有48名学生列为对照组,另一个班级共有48名学生列为观察组。对比两组学生年龄、性别以及高考成绩,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学生应用同一教材开展教学,教学内容和进度保持一致。两组学生均同意本次教学研究,并将研究期间因个人原因无法继续参与本次研究学生剔除。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妇产科护理学教学,即教师依据提前准备好的课件进行课中教学,课中学生做好记录,课后教师布置教学任务并由学生自主完成。

观察组应用以微课为基础的翻转课堂模式开展教学,具体教学流程如下:

课前阶段:由授课教师构建微信群,群中包含授课教师及全部观察组学生,授课教师可通过微信群向学生发放微课,同时学生也可通过微信群就相关问题进行沟通和咨询。课前教师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组,每个小组学生均由不同学习层次学生组成,每个小组成员为7~8名,并由小组学生自主选择一名学生组长,由组长负责整个小组的协调管理。教师依据妇产科护理学教学内容进行微课视频的设计和制作,微视频应保证简短,时间控制在15分钟左右。教师在课前一周将准备好的微课视频通过微信群发放给学生,并引导各个小组共同进行微课视频的学习,协同完成微课视频中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如在利用微课进行“分娩机制”这部分内容的课前预习时,教师将提前录制好的微课视频通过微信群发放给学生,并布置教学任务。比如,如何演示胎先露衔接、俯屈、内旋转、复位和外旋转等几个抽象动作?分娩机制中每个动作有哪些特点?学习最常见的枕左前分娩机制后,能否正确展示枕右前分娩机制,有何不同?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分组方式就这些教学任务开展自主学习,结合教材并查阅相关资料,明确相关知识点内容,完成教学任务,并找出自主学习中存在的一些难点问题。课前一天,各小组将学习任务完成情况通过微信群汇报给授课教师,以便授课教师了解各小组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根据各小组学习中遇到的共性问题,调整授课内容,以更好地提升课中学生的学习成果。

课中阶段:课中教师首先引导各学习小组根据课前微课预习情况及教学任务解决情况对全体学生以及教师进行讲解汇报,并提出自己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难点问题。如在学习“正常分娩妇女的护理”这部分内容学习时,学生普遍存在的难点问题是如何进行先兆临产的判断;如何有效对孕妇宫口扩张情况进行判断;如何对三个产程情况做出有效区分及每个产程如何开展针对性护理等。教师就学生遇到的共性问题在课堂上开展针对性的讲解,同时对所讲章节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梳理,指出学生在学习中一些忽视的知识点,从而让学习更加具有针对性。知识点梳理完成后,教师可给予学生实际临床案例,引导各学习小组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案例分析讨论,学生讨论过程中通过思想碰撞能够对所学知识点更加明确,同时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干预引导,维持好学生讨论期间的秩序,并对学生遇到的一些问题及时做出指导,以提升学习效率。最后教师对本节学习知识点进行最终的汇总,并根据课程学习情况指出学生学习期间的薄弱点,引导学生通过课后方式继续进行学习和提升。

课后阶段:课后教师引导学生就课中妇产科护理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自主利用微课视频进行复习。同时引导学生自主搜索与课程相关的实际案例,运用所学内容进行案例分析,提高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另外,教师依据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难点和重点问题编制课后练习题目,引导学生自主完成。

两组学生采用的教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均保持一致。

1.3 评价标准

对两组研究后考核成绩和教学质量测评结果进行观察和对比。具体指标如下:

考核成绩:研究结束后,由研究组所有教师共同依据妇产科护理学教学编制教学问卷,其中涉及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及案例分析题等。试卷满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越好。

教学质量测评结果:研究结束后,采纳相关教学专家建议并查阅文献整理教学质量调查问卷,对两组学生教学质量评价情况进行调查,问卷中包含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临床思维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等测评项目,每个测评项目包含6个测评条目,每个条目分值范围为1~5分,总分值范围为5~25分。学生在不记名情况下进行教学质量测评问卷填写,其中分值越高代表教学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考核成绩对比分析

观察组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考核成绩对比结果

2.2 两组教学质量测评结果对比分析

观察组各项教学质量测评项目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教学质量测评结果对比

3 结论

3.1 以微课为基础的翻转课堂教学能够提升高职临床护理学生妇产科护理学的学习效果

妇产科护理学作为高职临床护理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对于学生未来的职业和发展均有重要的基础作用,但传统模式教学下借助PPT等课件进行讲解,学生的学习效果有限,很多学生在期末考核时的成绩并不理想。就此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学生学习效果较差的原因主要包含:妇产科护理学知识点较多,内容繁杂,涉及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妊娠期女性的护理、分娩期女性的护理、产褥期管理、高危妊娠管理、妊娠期并发症妇女护理等诸多内容,而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内容较多,此学科学习时间较短,学生很难在短期掌握所有的知识点内容;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足,此模式下学生处于被动学习地位,更多是对教师讲授重点进行记忆性学习,缺乏对知识点的深入理解;除课程学习外,学生课后缺乏学习资源,难以自主开展课后的深化学习和拓展学习。而互联网经济背景下,以微课为基础开展的翻转学习方式,能够有效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通过课前微课预习可以让学生明确学习中存在的一些难点问题,课堂中教师只需要就学生存在一些共性问题进行讲解,从而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这种模式学生与教师之间互动较多,学生学习兴趣较高,更愿意自主进行学习,同时课后学生也可利用微课继续就一些不明确问题开展学习,从而不断拓展学生的知识深度和知识面,从而有效提升学生妇产科护理学的学习效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应用以微课为基础的翻转课堂模式开展教学后,高职临床护理专业学生妇产科护理学的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应用传统教学模式的学生,此结果也表明以微课为基础的翻转课堂教学能够提升高职临床护理学生妇产科护理学的学习效果,此结果与相关研究结论较为一致。

3.2 以微课为基础的翻转课堂教学能够提升高职临床护理学生的综合能力

依据现代教育理念,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掌握,更多是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地开展自主学习,拓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就护理专业学生而言,应重点提升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互动沟通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临床思维能力等综合能力。传统教学模式对于提升学生的这些综合能力比较有限,而以微课为基础的翻转课堂教学为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提供新的方向和思路。在妇产科护理学的学习过程中,这种教学模式颠覆学生和教师的地位,学生成为教学中主导,以“正常分娩妇女的护理”这部分内容学习为例,学生需要自主安排时间开展课前预习,并通过小组学习共同解决如何进行先兆临产的判断,如何有效对孕妇宫口扩张情况进行判断等教学问题,有效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微课为基础的翻转课堂教学,通过小组合作方式进行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的沟通交流进行分工合作,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微课教学中包含一些生动的视频,其中视频更加生动地展现一些妇产科护理学内容,如“分娩机制”,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并且更加贴近临床实际,课中教学期间,教师以一些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也有效增强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综上所述,以微课为基础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于提升高职临床护理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临床思维能力以及沟通交流能力等综合能力具有较好的效果。

本次研究结果也显示,应用以微课为基础的翻转课堂模式开展教学后,高职临床护理专业学生妇产科护理学的各项教学效果测评指标评分均高于应用传统教学模式的学生,此结果也表明妇产科护理学教学应用以微课为基础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提升高职临床护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此结果与相关研究结论较为一致。

结语

综上所述,妇产科护理学教学应用以微课为基础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有效提升高职临床护理学生妇产科护理学的考核成绩,并且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临床思维能力以及沟通交流能力等综合能力,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但此教学模式与常规妇产科护理教学模式有较大的差异,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并且需要教师熟练掌握互联网现代技术的应用,制作出优秀的微课课件,同时做好课前和课中学生的引导工作,更好发挥微课教学的积极效果。

猜你喜欢

护理学妇产科临床
中医情志关怀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舒肝宁心汤治疗心悸的临床观察
浅谈如何有效避免和处理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
超声在妇产科急诊疾病中的价值
中西医结合治疗眸慢性溃疡59例临床观察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护理学报》第六届编辑委员会成员名单
护理持续质量改进在妇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学习通网络平台下翻转课堂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①
医工交叉学科发展背景下护理学教研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