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区域经济韧性动态双向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
2022-10-25吴洋宏周小亮李广昊
吴洋宏,周小亮,李广昊
(1.福州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福州 350108;2.三亚学院 数字经济学院,海南 三亚 572022)
中国经过长期扎实的发展,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全球范围内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历了1992年市场经济体制改革、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及近年新冠肺炎疫情等一系列内外冲击的影响,经济仍然保持着平稳的增长趋势,表现出强大的“经济韧性”。进入新发展阶段,中国将面临一系列新的机遇与挑战。党的第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要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在面临内外因素双重冲击下,准确识别经济系统的风险吸收能力,提升“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下的经济韧性对实现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对区域经济韧性的量化研究不仅有助于从理论层面对经济承受外部冲击以及冲击后的恢复能力有更好的认识,还可以从实践层面为政府制定针对性政策提供依据。为此,本文开展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区域经济韧性动态双向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结构安排如下:第一部分,通过理论梳理厘清区域经济韧性的研究趋势与新发展格局下经济韧性的基本要求,并选择适用于经济韧性的研究框架;第二部分,提炼出经济韧性动态测评指标体系构建思路,依此构建动态测评体系并进行权重计算;第三部分,对构建的指标体系进行相应的实证分析;第四部分,得出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理论梳理与研究框架
(一)区域经济韧性的研究趋势
从已有的经济韧性相关研究来看,经济韧性的概念是伴随经济发展过程自然产生的。因此,经济韧性具有时效性,随着经济的发展,其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到目前为止,区域经济韧性的研究趋势大致涵盖三个不断拓展的研究范围。
第一个研究范围,经济韧性内涵的界定。从词源学角度看,“韧性”一词源自拉丁语“Resilire”,从物理意义上看指的是系统在受到内外压力后恢复至干扰发生前状态的能力。雷贾尼等(Reggiani,2002)将韧性从物理概念中抽象出经济韧性的构念,首次对经济韧性的内涵进行界定;马丁(Martin,2012)比较了韧性的不同内涵界定,用抵御力、恢复力、更新力、再组织力四个递进维度剖析经济韧性运作流程;博希马(Boschma,2015)认为,经济韧性不仅包含面对短期危机的能力,还应考虑长期扰动以及区域恢复长期经济增长的能力。
第二个研究范围,以经济韧性的内涵为基础,旨在研究经济增长在受到冲击后的恢复能力。该研究范围主要对经济韧性的来源、形成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逐渐从国家层面的研究向区域层面进行延伸;在量化研究上,一般以就业人数、GDP、人均工资等单一指标进行衡量。耿蕊(2019)对收入差距水平和区域经济韧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缩小收入差距能够促进区域经济韧性的提升;刘晓星等(2021)根据经济韧性的基本内涵,从金融角度衡量了宏观层面的经济韧性;赵春燕和王世平(2021)探究了经济聚集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多样化集聚显著提升了城市经济韧性,陈安平(2022)指出促进人口集聚是应对经济下行、增强韧性的有效举措。
第三个研究范围,从一维经济增长的恢复拓展至经济发展中各方面的综合恢复能力。该研究范围是对第二个研究范围的外延拓展研究,克服了仅聚焦于经济增长的局限问题,对全国与区域经济发展韧性进行综合性探讨,从而拓展了区域经济韧性相关理论;从量化指标选择上看,主要以综合指标体系作为经济韧性的测度。张平等(2019)通过高质量发展与增强经济韧性的国际比较,认为中国增强经济韧性的路径之一在于弥补消费升级短板;孙慧和原伟鹏(2020)探讨并构建了西部地区经济韧性的发展水平;曾冰(2020)提出区域韧性的三个阶段,并从抵抗力、恢复力、进化力三个维度测算了区域经济韧性指数;张振和赵儒煜(2021)对区域经济韧性的理论进行重新分析,其研究结果初步展现了区域经济韧性的形成过程。
对区域经济韧性研究趋势的文献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示:第一,目前已有的经济韧性的内涵界定,是源于韧性词源的物理性质展开的,而对经济韧性的量化研究并没有较好地将其物理性质与实际经济来源关联起来;第二,经济韧性的量化研究逐渐从经济增长韧性的单一指标,拓展为经济发展韧性的综合性指标,因此可以以经济发展为逻辑,将经济韧性构念进行动态关联;第三,对经济韧性的研究,目的是应对复杂多变的不确定性冲击,而这种风险既有外部的也有内部的,则在构建指标体系时以内外冲击为主线进行构建。
(二)新发展格局下经济韧性的基本要求
苏杭(2015)对比和分析了区域经济韧性的不同内涵解释,强调经济韧性研究对抵御风险与促进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同时指出各国的国情与发展阶段千差万别,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此,当前阶段研究中国区域经济韧性应建立在构建新发展格局基础上。而构建新发展格局应立足于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基础之上,三者是内在统一的整体。
新发展阶段我国已经具有坚实的发展基础,但是从新的内外部环境来看,机遇和挑战之大都前所未有,就要求提升区域经济韧性以抵御不确定风险。新发展理念的认识是在对新发展阶段的准确理解与判断上形成的,根据新发展理念,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经济鲜明的特征,强调的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结合,体现的是人与经济社会自然相协调的一种包容性的增长,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新发展格局要立足于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是新发展格局下增强现代化经济体系韧性的策略之一。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运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现在参与国际循环的增长红利在消退、技术进步效应在减弱、价值链攀升效应逐渐丧失、价值链低端锁定的风险在加剧。此外,高培勇(2021)强调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是机械地等同于双循环或是简单归结为“畅通”,而是要以统筹安全与发展为逻辑主线,而经济发展安全中财政安全最为重要。因此,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核心要义是全面理解新发展理念,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凸显当前安全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新发展格局下构建经济韧性测评体系有着以下三点要求:其一,新发展阶段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根本立足点,中国已有坚实的发展基础,但同时内外不确定性风险增加,应统筹安全与发展并在指标体系中加以体现;其二,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其根本目的是五位一体的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应融入新发展理念;其三,构建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指标体系的经济来源应体现国内发展与国际贸易两方面。
(三)DPSIR研究框架
相比于构建静态的测评体系,选择合适的框架构建动态测评体系的逻辑性与关联性更强,描绘动态变化的经济韧性更为合理。孙慧和原伟鹏(2020)根据经济韧性的内涵,利用PSR(压力-状态-响应)框架构建了抵抗恢复压力、适应调节状态、治理转型响应三个顺序维度的经济韧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DPSIR(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框架是对PSR框架的拓展,将系统发展核心的驱动力与发展对系统产生的影响引入框架,使综合系统的动态逻辑关联性更强。DPSIR模型不再是静态地,孤立地描述研究对象,而是从因果链的五大力量“驱动力→压力→状态→冲击→响应”动态地、联系地来分析研究对象。该框架关注研究对象的系统性运行,能够较好地从系统上综合反应新发展格局下中国经济韧性的基本情况。鉴于此,本文选择DPSIR框架构建新发展格局下中国经济韧性指标动态双向评价指标体系。
综合上述经济韧性与新发展格局的文献分析,DPSIR研究框架能够将二者进行较好的结合,借鉴马丁(Martin,2012)对经济韧性内涵的界定与相关图示,我们得到基于DPSIR研究框架的经济韧性内涵维度分解图,如图1所示。经济韧性内涵的DPSIR五大维度呈现经济系统整体的动态关联发展过程。驱动力主要体现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关系到初始状态经济发展的速度与后续是否能够突破原有速率实现超越;压力主要体现发展过程中承受的内生压力与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外部不确定性风险;状态主要体现新发展格局下的中国特有的经济基础,也包括资源能源等自然禀赋;影响主要体现内外压力对经济系统产生的影响;响应主要体现政府处理不确定性内外风险的治理能力,经济发展受阻时有效的治理能够突破原有的发展速率。
图1 经济韧性内涵的DPSIR维度分解图
二、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区域经济韧性动态双向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区域经济韧性动态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思路
根据前文相关理论分析及其启示,我们可以得到新发展格局下经济韧性提升的逻辑主线,这里将其概括为在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与资源禀赋下,经济发展应对内外不确定冲击的能力。进而依托DPSIR研究框架,利用其自身特性,将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进行动态逻辑关联,以此作为中国区域经济韧性动态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思路,如图2所示。从内部冲击来看,主要是经济发展本身产生的矛盾,特别是过去数量增长方式带来的副产品,以“经济发展驱动力→经济发展带来的压力→内部压力对经济发展状态的冲击→内部发展矛盾产生的影响”来表示;新发展格局下外部不确定性风险增加,要求统筹安全与发展,以“外部不确定风险冲击带来的压力→外部压力对经济发展状态的冲击→外部风险冲击产生的影响”来表示;响应体现政府治理能力,地方政府在经济受到内外冲击下的反应能力,对提升区域经济韧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图2 DPSIR框架下经济韧性内涵逻辑的动态关联
(二)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区域经济韧性动态双向评价指标体系准则层维度划分
基于上述分析,经济韧性综合指标体系涵盖广泛,特别是基于DPSIR研究框架抽象出的经济韧性内涵的五大构念,如何体现实际的经济发展情况呢?现有的量化研究中经济韧性的内涵往往与实际经济发展缺乏必要的关联与对应,导致难以制定针对性政策。为构建经济韧性构念与实际经济发展层面对应联系的桥梁,明确经济韧性的本质来源于实际经济发展,本文借鉴丁黎黎等(2021)的做法,采用双向评价指标体系方法,构建中国区域经济韧性动态双向评价指标体系,做到既能从经济内涵角度出发,对五大构念进行测算,又能从实际经济发展层面出发,对现实维度进行测算。同时满足经济韧性内涵与政策针对性量化需求。
借鉴前文经济韧性与新发展格局的研究启示,实际经济发展层面维度的划分应体现经济综合发展与新发展格局的基本特征,逻辑主线为在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与资源禀赋下,提升经济发展中应对内外不确定冲击的能力。一方面,新发展格局下既有的文献对经济综合发展区域层面量化研究大体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直接以新发展理念为依据设计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第二类是从高质量发展内涵出发,结合新发展理念设计涵盖经济、社会、生态三者协同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另一方面,新发展格局下经济韧性测评体系应体现当前中国的发展状态、资源禀赋、对外开放、经济风险与安全。鉴于此,本文选取资源能源禀赋、消费市场规模、经济安全管控、对外开放水平、经济增长水平、社会发展水平、生态发展水平7个维度作为经济韧性内涵的实际经济层面来源,并依据经济韧性内涵DPSIR研究框架,对中国区域经济韧性动态双向指标体系的准则层进行划分。具体划分如表1所示。
表1 新发展格局下中国经济韧性动态双向维度划分
实际经济具体来源维中,资源能源禀赋与消费市场规模主要体现新发展格局下中国经济特有的经济韧性条件,具有国际比较优势;经济安全管控与对外开放水平主要体现新发展格局下经济韧性应对不确定性风险冲击与经济外循环基本要求;经济增长水平、社会发展水平、生态发展水平主要体现贯彻新发展理念前提下,经济韧性化解经济发展内部矛盾的能力。
(三)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区域经济韧性动态双向评价指标体系指标层具体设置
依据上述分析,考虑到中国区域经济韧性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问题,因此指标体系的构建应满足以下原则:一是科学性原则,构建的指标体系应该科学地反映出研究对象的本质含义,选取能够衡量区域经济韧性真实状况的指标;二是全面性原则,构建的指标体系能够充分地反映出经济韧性内涵特征维与实际经济具体来源维双向维度;三是代表性原则,根据指标的实际指向性含义,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构建精简的指标体系;四是可操作性原则,根据中国实际情况,选取数据可获得和统计口径一致的指标。基于此,又因为实际经济具体来源维能够反映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因此本文从实际经济具体来源维进行相应准则层与指标层的构建与指标筛选。
1.资源能源禀赋。资源能源禀赋应体现我国特有的经济发展基础,用要素供给与资源能源表示。要素供给反映了我国有力的生产要素保障,同时体现经济韧性的驱动力,分别用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固定资本投资额测算;资源能源反映了我国特有的物质资源与能源供给,同时体现新发展格局下经济韧性资源能源状态,分别用活立木总储蓄量、人均水资源量、分地区用电供给总量测算。
2.消费市场规模。 消费市场规模应体现我国庞大的市场空间,同时体现新发展格局下经济韧性消费市场状态,用市场潜力与消费能力表示。市场潜力反映了未来消费市场可开发能力,分别用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测算;消费能力反映当前居民实际消费情况,分别用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农村居民人均肉类食品消费量测算。
3.经济安全管控。 经济安全管控应体现新发展格局下应对不确定性风险的基本经济安全底线,而经济安全中最为重要的是财政金融安全,用财政金融风险与财政金融安全分别表示经济韧性中的压力及其产生的影响。财政金融风险用地方财政风险系数、房地产融资占比测算;财政金融安全用通货膨胀率、贷款增长率测算。
4.对外开放水平。 对外开放水平应体现新发展格局下经济外循环的基本要求,用外资贡献与开放产出表示。外资贡献反映了外资参与建设中国的贡献程度,同时由于外部冲击导致可能存在的撤资等情况,体现经济韧性应对外部压力,用外商投资总额、外资企业外方注册资本测算;开放产出反映了经济外循环的基本要求,同时体现经济韧性外部冲击产生的影响,用地区进出口总额、地区国际旅游收入测算。
5.经济增长水平。 经济增长水平应体现生产力变革的技术水平、生产力的产能供给与当前经济增长的基本状态。技术进步从古典经济学发展以来一直被认为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同时体现了经济韧性的驱动力,用国内外三种专利授权数、技术市场成交额测算;创新投入反映了政府与市场对技术的重视程度,体现了经济韧性的响应环节,用分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R&D全时人员当量、科技财政支出测算;经济状态反映了新发展格局下的经济条件,用地区生产总值、人均GDP增长率测算;产业优化反映了产业的合理与高级化,同时体现经济韧性中经济发展对产业的影响,用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工业效率测算。
6.社会发展水平。 社会发展水平应体现生产力发展对社会带来的正负作用,负向作用主要是社会发展产生的贫富差距,正向作用主要是社会发展带来的保障与对公平的追求。贫富差距用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比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测算;社会保障用医疗保险覆盖率、养老保险覆盖率、失业保险覆盖率测算;制度公平用每万人卫生技术人员数、每万人普通高中数、每万人拥有公共汽(电)车数量测算。
7.生态发展水平。 生态发展水平应体现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生产者与消费者对环境的损害、当前生态状态与生态的治理情况。污染排放反映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损耗,同时体现经济韧性中内部发展带来的环境压力,用单位产值工业SO排放量、单位产值工业挥发酚排放量、单位产值工业COD排放量测算;绿色环境体现经济韧性中当前的环境状态,用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自然保护区面积测算;环保意识反映了消费者对环境的重视程度,减少生活中与环境资源的物质交换,同时体现经济韧性中环境压力对消费者环保意识的影响,用人均电力消费量、人均用水量、人均供气量测算;生态治理体现经济韧性中政府应对环境压力的响应治理能力,用废水治理设施数、废气治理设施数、一般固废综合利用量、污染治理投资完成额测算。
(四)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区域经济韧性动态双向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计算与分析
本文采用熵权法对上述构建的指标体系进行赋权处理。熵权法是一种客观赋权法,主要思路是根据数据的变异程度来确定权值,非常适合观测考察期内测量指标的变异程度大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政策倾向。
(1)数据来源
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与统计口径的一致性,本文使用2008—2019年的面板数据来进行研究,数据源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中国财政年鉴》《中国房地产统计年鉴》《中国电力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中国林业和草原统计年鉴》《中国贸易外经统计年鉴》《中国第三产业统计年鉴》,个别缺失数据则使用该指标前后两年间平均增长率插值法。港澳台、西藏地区由于统计口径与数据缺失问题,不在计算范围之内。
(2)计算步骤
熵权法简要计算步骤如下:
第一步,数据标准化,由于熵权法计算过程中需要对数据进行对数化,因此数据标准化使得指标Z>0,采用定基极差非负平移法,
式1
第二步,计算信息熵E,
式2
第三步,再计算权重ω,即可得到各指标权重。
式3
(3)权重结果与分析
通过以上计算步骤,得到考察期内各级指标的权重大小,详情如表2所示。
表2展现了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区域经济韧性动态双向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构成与对应熵权。由于熵权法自身具有体现指标变异程度的特性,因此根据权重结果可以得到考察期内相关指标的信息。从目标层面上来看,经济韧性内涵特征维五大构念均有一定的重要性,响应权重高达30%,说明考察期内政府治理能力上升显著,状态维度次之,说明新发展格局下中国经济发展具备相对过去较好的条件;实际经济具体来源维中,经济增长水平变化较大,对外开放水平次之,社会发展水平与生态发展水平也有较大变化,经济安全管控权重结果较低,说明考察期内财政金融安全相关指标并没有较大变化,经济处于可控范围内运行。从准则层面上来看,能源资源、外资贡献、开放产出、技术进步、创新投入、生态治理等方面,均有着较大幅度的变化,特别是技术进步与创新投入,熵权超过20%,说明地方政府十分注重技术创新可能带来的生产力变革,外资贡献与开放产出也占有较大权重,说明考察期内经济外循环运行状态较好,而市场潜力、消费能力、污染排放、环保意识变化较不明显,说明这些方面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表2 中国区域经济韧性双向评价指标体系与熵权重
三、中国区域经济韧性指数测算与分析
将式1得到的归一化后的指标数据与对应权重相乘即可得到不同时间不同省份区域经济韧性指数,将同年各区域指数线性加总即可得到全国经济韧性指数。
(一)中国经济韧性指数变化分析
表3报告了中国经济韧性指数在考察期内的计算结果及年份间的动态变化情况。可以看到,考察期内中国经济韧性综合指数呈现稳步上升态势,说明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经济体量不断增大,应对不确定性风险的能力逐渐增强。逐年指数变动率差异较大,2008—2009年经济韧性指数变动率仅为3.7%,说明全球经济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也造成不小冲击,随着政府积极应对外部压力,经济韧性综合指数在随后四年时间内保持迅速增长势头,2010—2011年经济韧性指数变动率超过10%;然而随着经济发展,经济增长的下行压力不断增大,经济韧性指数变动率开始逐渐放缓,从10%下降到2015年的4.1%;为了缓和经济增长下行压力,我国政府于2015年底推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韧性指数增速也有一定的上涨趋势,2018年增速达到6.8%;同时经济外循环受到一定制约,2019年增速又呈现下降趋势,加之新冠肺炎疫情的外生压力,后续经济韧性指数变动率有所下降,需要各界积极应对疫情与外部局势变化,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促进经济韧性的提升。对考察期内中国经济韧性综合指数的分析可以印证实证结果比较符合实际预期,构建的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表3 2008—2019年中国经济韧性综合指数及其变动率
图3展示了考察期内中国经济韧性双向分维度变动率情况。经济内涵特征维各个组成维度变动率区分较为明显,驱动力反应经济发展的动力系统,其变动率与经济增长变动率相似,有下行趋势,说明迫切需要转型升级以转换经济发展动力。2015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后增速下降趋势放缓,2018年重新回升。压力得分除2009年外,增速逐年上升,说明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导致外资贡献水平较低,而后年份在财政金融安全可控、污染排放波动较小的情况下,我国利用外资取得较好的成果,较好地利用外循环发展经济,但是随着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强,可能会面临撤资等情况发生,对经济系统产生较大的外部压力。状态维度变动率较为稳定,说明中国经济发展较为稳定,经济实力通过积累稳步上升。影响与响应的变动率趋势比较一致,较大波动出现在2009—2012年间,说明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影响较大,而政府也通过积极应对全球经济变化,避免较大波动产生的压力,特别是在全球经济市场萎缩的前提下,优先处理好内部循环,继而在后续数年吸引国际目光,在国际旅游收入与进出口总额上均有较大提升,同时,2015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行后,响应维度增速上升,说明中国政府在经济内外压力较大、增长动力不足时都有积极应对的表现。
图3 2008—2019年中国经济韧性双向分维度变动率情况
实际经济具体来源维各个组成维度变动率总体较平缓,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增长水平、对外开放水平、经济安全管控等组成维度在个别年份增速有明显的波动,主要体现在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后,政府积极处理内部事务,通过功能性财政赤字处理好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的矛盾,财政金融风险安全水平在可控范围内有所下降,随后中国市场受到经济危机的波及较小,促进了经济外循环,对外开放水平增速有较大的提升;2015年推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后,经济增长水平增速有着一定的回升,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维度的提升,令人意外的是在考察期内,美国对华遏制打压并没有使中国的对外开放水平受阻;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消费市场规模与社会发展水平增速近年来出现下滑趋势,消费市场规模受制于出生率水平不断降低,同时贫富差距的扩大使得低收入群体没有充分发挥消费需求,因此应鼓励生育,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二)中国区域经济韧性指数时空异质性分析
利用GEODA绘制考察期内中国区域经济韧性动态演化过程,了解到中国区域经济韧性综合指数具有明显的时空异质性。东部沿海地区城市在考察期年份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经济韧性指数,一方面东部地区自身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水平等体现经济内循环的维度得分较高,另一方面天然的地理优势能够促使对外开放水平的有效提升,促进经济外循环,因此构建新发展格局,东部地区应起到应有的标杆示范作用。大部分中部地区在初始年份的经济韧性指数水平较低,随着时间的推移,中部地区经济韧性指数平均水平逐渐超过西部,一方面得益于其地理优势,东部地区高水平的经济韧性存在一定程度的溢出效应,促进中部城市经济韧性水平的提升,物流的发展使得中部地区城市运输港口的成本降低,进而推动了中部地区城市对外开放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的显著提升;另一方面中部地区的社会发展水平在考察期内也有着显著提升,特别在社会保障方面,各类保险覆盖范围更广,社会更具有包容性。西部地区在考察期初始年份平均综合指数高于中部地区,得益于资源能源禀赋与绿色发展水平较高,然而随着全国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变大,西部地区增长更为乏力,经济发展水平增速较中部、东部地区缓慢,在增长动力不足的转型期,西部地区应着力加强社会发展建设,促进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投入,适当调整财政转移支出,扩大西部地区人民收入以提高市场需求规模,为未来经济发展能够更有效地抵御内外冲击奠定基础。
四、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新发展格局下提升区域经济韧性有助于积极应对经济发展压力,促进经济更为迅速地恢复甚至获得更高的增长速率。因此,对区域经济韧性的量化研究能够帮助中国更为精确地了解区域经济韧性的构成与对应薄弱环节,为针对性制定政策提供有效的参考。本文首先在梳理区域经济韧性发展脉络与分析新发展格局下经济韧性指标体系的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利用DPSIR框架对区域经济韧性五大构念进行分析;其次利用DPSIR框架自身的动态关联性与双向评价指标体系法,构建新发展格局下区域经济韧性动态双向测评体系,并利用熵权法得到相应权重;最后,进行相应的实证分析,对全国层面的经济韧性与双向维度进行时间动态演化分析,对区域层面的经济韧性进行时空异质性分析。
基于本文研究,我们得到如下结论与建议。其一,新发展格局下区域经济韧性是在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与资源禀赋下,提升经济发展中应对内外不确定冲击的能力,因此,区域经济韧性是一个动态的、由各个环节组成的有机系统,因此可以针对系统中的薄弱环节制定针对性政策。其二,分析中国经济韧性测度结果可以看出,在内外冲击影响下,经济韧性指数变动率较大,积极应对内外压力可以使经济发展得以快速恢复,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与2015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后,经济韧性指数增速显著提高,这也为当下以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互相促进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其三,区域经济韧性时空异质性结果分析可以看出,在应对外部风险与化解内部矛盾上,东部地区有着明显的地理位置与经济基础优势;在考察期内,中部地区经济韧性增速表现优异,在个别年份超过了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在近年来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基础上增长乏力,应聚焦西部地区,着力加强社会发展建设,为未来经济发展能够更有效地抵御内外冲击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