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立达”教学范式的项目化阅读实践
2022-10-24范桦
范桦
江苏省苏州市立达中学校以学生已有水平为基点,着眼于学生素养提升,积极构建“立达”教学范式。“立达”教学范式指向人的全面发展,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强调学思结合、学用结合,其实现路径的基本逻辑是“实践—反思—改进—实践—反思—改进……”。“立达”教学范式历经4年多的研究,初步形成了较完整的架构,对语文阅读教学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我们基于“立达”教学范式,将项目化教学引入阅读教学,整合阅读材料,搭建阅读任务群,丰富阅读方式,把阅读与实践、活动、情境相结合,实现全科阅读、全过程阅读,促进阅读实践走向立体,推动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
1.根据课程标准,确定课外阅读书单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语文教师可从中外各类优秀文学作品中选择合适的读物,特别是反映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作品;向学生推荐各类历史、文化读物,以及介绍自然科学和历史科学常识的普及性读物。根据课标精神,经过筛选,我们初步确定向学生推荐以下读物。(见表1)
表1课外阅读书单
2.学生自由分组,进行项目化阅读
(1)教师从学情和教情出发,确定了“人·生”“以史为鉴”“那山·那海”“家的味道”“探索”“他推动了历史的前行”“成长”“要生存,先把泪擦干”“追寻美的足迹”“心灵”等10个项目主题,由初一、初二学生自由分组,选择其中一个主题,确定两部或两部以上作品进行整体阅读。
(2)教师指导学生以10个规定主题为纲,进一步明确阅读目标和预期成果。要求学生合理分工,以“周”为单位制订阅读计划,综合运用精读、泛读、跳读等多种阅读方法完成阅读任务;在阅读过程中,通过思维导图等形式留存阅读感悟,积累素材。教师通过抽查打卡等方式进行检查和督促,并记录每一次检查结果,根据学生实际表现给予相应积分,计入学生的综合素养评定。
(3)教师指导学生以文字的形式总结阅读成果,根据阅读情况及自我思考,按事先确定的主题开展小论文写作。小论文的具体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给作品中人物写信,为学校阅读节撰写开篇词,布置文化长廊,在读书分享会上发言,等等。
在项目化阅读实践活动中,有一组学生选取了“以史为鉴”这个主题,选择了《史记》与《明朝那些事儿》这两本书,在语文教师及历史教师的指导下阅读这两本书。这两本书虽然一古一今,风格迥异,写作视角、手法等大相径庭,但都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的审视与反思,也都实现了历史性与文学性的统一,具有一定的阅读价值。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在教师指导下贯彻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最后写出了《嬉笑怒骂说历史》《历史,是人书写的》《司马迁,你是历史的神》等小论文,集中体现了学生的思考成果及阅读感悟,基本实现了项目化阅读的初衷。
3.评定阅读成果
学校通过组织诵读、绘画、谱曲、影视配词、校园文学家评选、“我与大咖有个约会”等活动,为学生展现阅读成果搭建平台。
学校成立阅读成果鉴定委员会,成员包括语文教师、外聘专家、家长、学生等。鉴定委员会对学生的阅读情况从主题选择适切性、阅读目标达成度、获得成果丰富性、成果呈现舒适度、思维感悟创新性、论证支持精确度等六个方面予以综合鉴定,结果以等级形式呈现。鉴定之后,由教师组织召开座谈会,反馈鉴定结果,并指导学生进行再阅读、再思考、再写作,巩固阅读成果。
基于“立达”教学范式的项目化阅读实践,探索了一条提升学生阅读素养的新路径。在实践过程中,始终注重不同学科之间以及学科与德育的紧密融合,始终指向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同时,我们在成果鉴定中拟考虑引入“答辩”环节,扩大学生自主表达的空间;并根据最新教育形势及相关文件,及时更新、补充阅读书单,使之更能符合时代要求、个性发展和素养提升的需要。
项目化阅读的开展需要大量的时间。如何在“双减”背景下更好地安排时间?如何提振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提高项目化阅读的参与度?如何更科学地评定阅读成果、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与动力?这些都是下一步我们要思考与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