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族蜡染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表达研究
2022-10-23任彩刘米雪
任彩 刘米雪
摘 要:蜡染是布依族是我国少数民族极具代表性的传统手工技艺,展现了独特的民族特色和艺术魅力。本土平面设计肩负着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布依族蜡染中丰富的素材为中国平面设计本土化提供了充足的养料,本文通过对布依族蜡染在形式、内涵和色彩三个方面的深度分析,从全新的视角认知布依族蜡染元素的艺术价值,探寻其在平面设计中的表达,推动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得到更好的创新和发展。
关键词:布依族;蜡染元素;平面设计
设计一词来源于英文中的“Design”,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创造性活动,平面设计是这种活动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我国的平面设计发展初期单纯的照搬西方国家的设计理念和圖形元素,但随着国内设计师意识的觉醒,逐渐意识到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越有地方色彩,越具备不可替代性,越能得到全人类的认可。布依族是一直古老的民族,布依族与先秦时期的“僚”、“百越”、“百濮”有渊源关系,主要在云贵高原东南部劳动生息,新中国成立后,统称布依族。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数据,生活在贵州的布依族占据全国布依族人口的95%以上,主要集中在黔南和黔西南两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布依族蜡染以蓝靛液浸染加工绘制后的土布,呈现出点线面组合有致、宾主色彩疏密得当的视觉效果,为中国平面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同时平面设计也利用自身具备的商业价值拓宽了布依族蜡染的影响力,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探寻更为广阔的艺术世界。
一、布依族蜡染的艺术特征
布依族有着久远的历史,在时间的长河中孕育出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布依族蜡染是其传统染色技艺,清秀淡雅,富有韵味,蕴含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和审美价值。在《宋史》四九三卷中曾记载:“南宁州(今贵州省惠水县)特产……蜂蜡、蜡染布……”清乾隆《贵州通志·苗蛮》中记载:“永丰(今贵州省贞丰县)、罗斛(今贵州省罗甸县)、册亨等……妇女首蒙青花布手巾。”这里的“青花布”,既是布依族的蜡染布,由此可见,蜡染已经成为布依族人民不可或缺的民间工艺。
其制作方法是在自织自染的土布上,利用铜片或竹片制成大小型号的蜡刀作笔,将加热后熔成蜡汁的石蜡、蜂蜡为颜料,绘制各种花纹图样,待到蜡汁凝固附着于布面,再置于蓝靛和酒混合的染缸中反复浸染,最后沸水中脱蜡后晒干即可。整个工序都需要极大的耐心和丰富的经验,制作出的蜡染作品兼具实用和审美价值,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手工艺美术作品。布依族蜡染由于自身生活习性和审美倾向,显现出区别于其他民族的艺术特征。
(一)布依族蜡染中的色彩
不同于其他喜好明亮鲜艳的颜色的少数民族,布依族自古以来就喜好朴素自然的颜色,色彩倾向上崇尚“蓝色”,包括与蓝色相近的青色、黑色、绿色等,这和布依族的居住环境有关,生活于经济和交通都不发达的西南边陲,多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生活用布和食品加工的染料都取决于原生态的植物,在《后汉书·南蛮传》中就有“织绩木皮,染以草实”的记载,这种植物染料即是蓝靛,由于手工艺的不可确定性,靛蓝可呈现为浅蓝、天蓝、天蓝、蓝绿等不同程度的色彩变化,致其染织的衣物朴素淡雅,不易褪色,耐洗耐晒,除此之外,在蓝靛特有的消炎药用功能,可以一定程度的应付西南山区虫咬烂疮的皮肤疾病,可见布依族尚“蓝”的色彩偏好具有深深的社会根源。
布依族传统蜡染颜色以蓝为底色,辅以白纹,洁净淡雅,庄重大方,成为布依族蜡染的代表性色彩符号,在色彩心理学中,蓝色代表着沉静、浪漫和清新,代表着布依人朴素、安宁的情感倾向,蓝色让联想到海水、天空、茂密的丛林,从中可以窥见布依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主旨。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蜡染制品越来越多地走向市场,为了迎合大众的需要,布依族蜡染也加入了一些色彩缤纷的元素,但其尚蓝情结依旧以其素净质朴的审美特点独树一帜,它体现着布依族人民稳静沉着、怡然自足的民族文化心理特征。
(二)布依族蜡染中的元素
布依族蜡染中的图样元素按照形态大致可分为植物纹样和动物纹样两种。
布依族有“水稻民族”之称,是种植农作物颇为悠久的民族,植物纹样大都来自于现实生活,较为常见的有稻穗、蕨菜花、刺梨花、石榴花、龙爪花等,以及通过日常可见的自然植物演化而来的旋涡纹、水波形、连锁形等作为主要装饰内容,通常情况下都以饱满完整的主要图案抓住视觉重点,周围辅助一些花草蔓枝,小花和枝叶用藤蔓优美的曲线连接,构成装饰性极强的纹样,构图得体线条流畅,充满了清新的自然气息,显示出布依人丰富的想象力和独具匠心,也反映出布依人内心细腻、充满希望的民族性格。
动物纹样与布依族的图腾崇拜有关,布依村寨依山傍水,装饰性强的飞鸟、蝴蝶常常搭配植物花卉,其中家禽走兽也偶有出现,往往具有祈求风调雨顺和吉祥如意的寓意,其中极具代表性的当属鱼纹,布依族人熟悉鱼的养殖和繁衍习性,鱼腹内多子,产子多寓意着生殖旺盛,对于鱼图腾的崇拜是布依先民的意识中对生殖能力的崇拜,随着崇拜意识的衍变、生产技术提高的原因逐渐从原型向抽象过渡,从鱼的身上归纳出更有规律的菱形纹和三角纹,结构严谨,简约明快,具有统一与和谐的美感,抽象纹样的简化趋势,象征着布依族人的思维水平、心理结构审美感觉越来越丰富。
(三)布依族蜡染中的形式
布依族在制作蜡染图案时,分为点蜡和画蜡两种工艺,点蜡是在布面上用无数小点排列成虚线,再由虚线构成线条的形状;画蜡是通过绘制线条直接勾勒图案。在造型过程中,由心灵手巧的布依族妇女在布面绘制第一个主题图样,主题一般居中,再根据剩余的留白空间绘制第二个辅助图样,以此类推,创造出布局均匀、装饰性强、富有节奏与韵律感的图形结构,由于点、线、面有机穿插,曲直线条并存,疏密有致交错,布局大都丰富而又多变,富有韵律变化和节奏感。
在写实的基础上经过艺术提炼和归纳,布依族妇女的精巧构思使点、线、面不受束缚地交替和融合,除了传统的对称式构图,还有中心式、分割式、散点式等,着重突出图纹的完整性、和谐性,注重图纹组合和视觉顺序的总体效果,融入了本民族特定的时空观念和秩序直觉,因而具有稳定、自然的特征。形成了却主次清晰、疏密得当,底色的蓝与图样的白虚实结合、层次分明的图案排列形式,呈现的作品清秀淡雅,给人以平静舒适的视觉感受。
二、布依族蜡染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平面设计的为现代商业服务的一门学科,包含广告招贴、标志设计和包装设计、形象设计等各个方面,是主要利用造型、文字和符号来表达意向与企图,从而达到说服与沟通目的的设计活动,现代设计发展至今,现已到了全世界都在追求设计特色化的时刻,每个民族都在极力挖掘自己的特色元素,找寻自身的符号语言或是内在精神的元素去抓住世界审美者的眼球,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枝繁叶茂,布依族蜡染作为民族传统文化中重要的文化符号,表达了劳动人民幸福、和美且向住淳朴的生活理想,将这些元素融入中国现代平面设计中,让传统的蜡染元素焕发新光彩,去展现民族元素的多样性和设计发展的多样性,以更大限度地展现其文化价值和现代意义。
(一)布依族蜡染中的色彩元素在包装设计中的運用
色彩的第一特性就是识别性,往往给人最直观的视觉感受,是创造设计作品个性、氛围和审美的重要语言,在包装设计中,色彩的运用直接影响到消费者对于产品的整体感受,适合产品包装的色彩能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识别,加深对于产品的记忆,是产品无声的宣传者。
布依族蜡染中蓝是知性与灵性兼备的色彩,蓝色在可见光谱中的波长较短,视网膜城乡的角度也较浅,因此会给人以距离上的收缩感,视觉感受上,蓝色能使人放松心境,产生平静、理智的感受,表现出一种以其独有的深远、沉静气质,可以传达出诚实理性与年轻的印象,经典的蓝白配色,朴实鲜明,散发的素雅清新气质令人回味无穷,呈现出自然和谐的视觉效果,成为电子科技类产品包装的首选色,又因为其距离感和寒冷的象征意义,常常受到冷冻食品包装的青睐,包装中合理的色彩运用可以使一个产品同类中脱颖而出,让消费者产生视觉和心理的冲击,进而直接起到促进消费的作用。
(二)布依族蜡染中的纹样元素在标志设计中的运用
现代标志设计在外形上大多以高度概括、寓意深远的符号作为主要表现形式,具有文化内涵和感染力的符号以情感做为纽带,是品牌和用户传达信息的一种独特的视觉语言,以精炼的形式传达特定的含义和信息,可以提高品牌的可识别性,加深用户对于品牌的认同感。图腾作为设计标志,通过蕴含历史人文的符号传递信息,将图腾元素在形、韵、意等方面巧妙运用,是现代标志设计的灵感之源。
布依族蜡染中的鱼图腾是极具象征意义的纹样,随着蜡染手工艺者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艺术加工,鱼图腾逐渐演变成高度概括的几何形图案,通过从布依族蜡染中汲取的图腾元素,然后将这些元素重新解构,通过变形、夸张、同构、装饰等设计手法,对鱼图腾进行再创造和意义外延,使原图腾的形状或神韵赋予现代标志设计,一方便这种简化的图案更利于装饰和传播,另一方面这种大胆与抽象在想象与现实之间架起了桥梁,让传统的民族文化精神与现代设计语言相结合,势必会让现代标志设计更加具备民族特色和时代魅力,夜视布依族的鱼图腾元素焕发新的生命。
(三)布依族蜡染中的形式元素在招贴设计中的运用
招贴在文化领域传播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以最简明的图形、文字的组合,掌握整体主题风格,简洁明确的突出内容重点,把复杂事物简单化,使观众对宣传的主题内容一目了然,是其平面设计艺术上独有的特殊性。在招贴设计中,通过点、线、面、体的不同组合方式,使各种构成要素和视觉元素的组合排列按照一定的视觉传达内容需要和审美规律进行,形状和留白是设计者增加版面趣味性和阐述主题的重要工具,图案文字的布局样式直接影响着文字信息的传达效力,如何使版面显得主题突出、布局和谐、形式内容相统一、富于韵律和秩序美、快速吸引眼球是现代招贴设计的最亟需解决的问题。
同样是从自然中采纳设计元素,从主题中汲取设计灵感,在形式布局上加以组合创造,在形式布局方面,布依族蜡染与招贴设计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运用象征手法来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在形式美的前提下传达某种情感或信息。布依族蜡染中图案在构图上讲究对称性与均衡性,纹样图案上下左右的位置都追求对称稳定、平衡的效果,这种点、线构成面的装饰手法广泛运用与招贴设计中,在图案题材在无法完成对称的情况之下,排列构图设计能够打破图案完全对称的古板僵硬形式,呈现出一种均衡的美,让招贴设计创新而富有意义,传达信息的同时为受众提供一场视觉盛宴。
三、布依族蜡染元素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借鉴意义
布依族蜡染源于生活,师法自然,是布依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时光中孕育出的带有浪漫主义色彩和象征意义的装饰艺术手法,凝结了布依人千百年来的生活理想和智慧结晶,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纹样、色彩还是构图形式,都传达着布依族人民的悠久历史和对生活美好的向往。在当代商业美术的需要和电子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前提之下,平面设计借助电脑技术呈现出了越来越丰富的视觉效果,通过对布依族蜡染的研究,挖掘和提取布依族蜡染传统元素并其成为当代平面设计所需要的创新形式,可以促进现代设计向地域性、民族性发展,也是现代设计中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更多地汲取具有本土民族文化特色的设计元素的营养成分,并将它们合理地应用于设计创作之中,设计出时代特色与民族特色有机结合的优秀作品,势必会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光彩,也必定为我国的平面设计在走向国际化的进程中增加更多的筹码。
值得注意的是,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融入平面设计,并不是盲目照搬简单的图形,堆砌罗列元素,生搬硬套地拆分重组纹样,其平面设计变成无根之木、无源之水的形式主义,使中国民族风设计成为披上民族文化外衣的空壳。而是需要充分地了解这个民族,充分地认识认识到其元素符号所体现的民族性格、审美情趣和风俗人情,从中找寻到其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契合度和可塑性,在汲取传统文化净化的基础之上与现代设计理念巧妙结合,使民族传统元素能更深入、生动地呈现在现代设计中,并结合现代设计的表现形式中前沿的科学技术,推陈出新,从而丰富和发展当代平面设计艺术的创作精神和作品的艺术内涵,推动中国现代设计进入新发展。至此,对少数民族传统图案进行现代境域下平面设计语言的新诠释,是当下国内设计师不可推卸的时代责任。
参考文献:
[1]李璐.浅析蜡染艺术的形成及色彩风格[J].科教文汇(中),2007(5):193.
[2]张建敏.布依族服饰、蜡染中的鱼图腾崇拜与审美特征[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0(1):96-99.
[3]覃亚双.布依族蜡染尚蓝心理研究[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13.
[4]朱丽.传统装饰图案与现代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5]谢欣.后现代境域下中国传统图形的重生[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
任彩,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设计视觉传达。
刘米雪,硕士,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广告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