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种止血带在创伤急救中的应用效果

2022-10-23叶竹青

医疗装备 2022年19期
关键词:胶条止血带绷带

叶竹青

九江市医疗急救中心 (江西九江 332000)

急性创伤多由车祸伤、刀伤等意外伤害引起,患者软组织受损严重,且常伴随血流不止现象,而失血过多可导致人体内循环血量不足,各组织及脏器缺血缺氧,最终发展为失血性休克,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有效的止血是创伤急救的重点之一[1]。止血带是临床常用的止血工具,能够通过压迫血管对患者血液流动进行阻断,以达到止血的目的[2]。随着医用材料技术的发展,止血带种类不断增多,除传统胶管止血带外,还发明了弹力绷带、胶条止血带等。不同止血带的止血效果、应用范围不尽相同,若止血带选择不当,可能导致止血效果不佳、血运障碍、组织损伤等,因此,临床需合理选择、正确使用止血带[3-4]。本研究旨在探讨传统胶管止血带、弹力绷带及胶条止血带在创伤急救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1 月至2021 年12 月在九江市医疗急救中心接受创伤急救的366 例患者,按照止血方法的不同分为弹力绷带组、胶条止血带组及传统胶管止血带组,各122 例。弹力绷带组男72 例,女50 例;年龄6~85 岁,平均(57.29±5.31)岁;创伤部位,手臂部79 例,腿部43 例。胶条止血带组男75 例,女47 例;年龄4~87 岁,平均(57.08±5.22)岁;创伤部位,手臂部81 例,腿部41 例。传统胶管止血带组男73 例,女49 例;年龄9~87 岁,平均(57.36±5.28)岁;创伤部位,手臂部78 例,腿部44 例。3 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均因创伤接受止血带急救止血;知情同意研究内容。排除标准:合并凝血功能障碍、严重血管性疾病;存在包扎禁忌证;出现失血性休克。

1.2 方法

弹力绷带组:使用无菌敷料对患者创面进行覆盖,露出指/趾尖部位,以便观察血流循环情况;将弹力绷带由远心端向近心端逐步加压、缠绕,确保绷带松紧度适宜,控制绷带持续使用时间在30 min 内,待患肢末梢循环恢复后,即可再次使用。

胶条止血带组:使用无菌敷料对患者创面进行覆盖、缠绕,将胶条止血带结扎于无菌敷料表面,适当调整松紧度,以止血带恰好压迫住动静脉出血为宜,控制止血带持续使用时间在15~30 min 内,通过观察患肢末梢循环来调整单次间隔时间。

传统胶管止血带组:选择患者近心端距离创面5 cm 处作为结扎位置,提前垫好纱布保护结扎部位皮肤,取传统胶管止血带,采用标准止血带结扎法进行结扎,确保患者创面出血速度减慢、出血量减少,若要拆除止血带,则先对近心端血管进行压迫,再缓慢将止血带放开,控制止血带持续使用时间在30~60 min 内,单次间隔时间以患者患肢末梢循环恢复为宜。

1.3 观察指标

(1)止血效果:患者无出血、淤血,创面清晰,不影响医疗操作,为优;患者有轻微出血,创面较清晰,尚能够进行医疗操作,为良;患者出血明显,影响医疗操作,为差;优良率=(优例数+良例数)/总例数×100%。(2)止血时间:记录3组止血时间并进行组间比较。(3)并发症:比较3组压痕、皮下出血点、皮肤损伤、局部水疱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止血效果

关于止血优良率,弹力绷带组<胶条止血带组<传统胶管止血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组止血效果比较

2.2 止血时间

弹力绷带组止血时间为(26.39±8.21)min,胶条止血带组止血时间为(17.75±5.22)min,传统胶管止血带组止血时间为(45.23±10.91)min,关于止血时间,胶条止血带组<弹力绷带组<传统胶管止血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8.213,P=0.000)。

2.3 并发症

关于并发症发生率,弹力绷带组<胶条止血带组<传统胶管止血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3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急性创伤主要由外界暴力作用导致,患者皮肤软组织受损、血管破裂,继而引起出血症状[5]。若出血不止,不仅会给患者带来强烈的视觉刺激,还可造成循环前负荷急剧下降,机体循环功能障碍,最终发生失血性休克,表现为意识丧失、进行性呼吸困难、皮肤苍白、四肢厥冷等,增加患者死亡风险[6-7]。为保护患者生命安全,快速且有效地止血成为创伤急救工作的重要一环。临床多采用压迫血管的方式达到止血的目的,基于此,不同种类的止血带应运而生[8]。

传统胶管止血带适用于手臂、大腿等部位的大血管损伤,其以天然橡胶作为材料,质地柔软且有弹性,可反复使用,具有较高的经济性[9];临床按照标准止血带结扎法使用传统胶管止血带,可获取较为理想的止血效果,但由于传统胶管止血带与皮肤之间的受力面积较小,可能引起多种不良情况,而在使用前垫上纱布作为缓冲,可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患者皮肤[10]。胶条止血带适用于手指、足趾等部位的损伤,其采用单独无菌包装,一次性使用,可有效避免交叉感染,但在使用过程中较难控制压力,若不慎绑扎过紧,易导致患肢末梢血运障碍[11]。弹力绷带适用于手部及腕部、足部及踝部等部位的损伤,其由自然纤维编织而成,柔软、透气、弹性极高且不缩水,用于包扎手足关节时,不会限制关节正常活动[12];但弹力绷带不具备明确压力,对于大出血的止血效果较差,在长时间使用后,同样会导致患肢血运障碍[13]。

本研究结果显示,关于止血优良率,弹力绷带组<胶条止血带组<传统胶管止血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分析,其原因在于,传统胶管止血带由天然橡胶制成,可将患者近心端血管压瘪,阻止血液从伤口流出,发挥显著的止血作用;而胶条止血带压力不易控制、弹力绷带无明确压力,均会对止血效果产生影响,尤其在面对大量出血时,这两种止血带的止血效果弱于传统胶管止血带[14]。本研究中,关于止血时间,胶条止血带组<弹力绷带组<传统胶管止血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分析,其原因在于,胶条止血带的适用范围较小,在使用时较难掌握合适压力,长时间使用后易导致血运障碍;弹力绷带需要对患肢进行大面积捆扎,长时间使用后可能引起大范围血运障碍;相较而言,传统胶管止血带操作简便、取材简单,持续止血时间更长。本研究中,关于并发症发生率,弹力绷带组<胶条止血带组<传统胶管止血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分析,其原因在于,传统胶管止血带的受力面积较小,结扎过松可能导致血液回流受阻,引起组织淤血、水肿等现象,结扎过紧可能导致组织缺血缺氧,引起麻木、疼痛、血性水疱等现象;胶条止血带的可持续使用时间短,组织缺血缺氧时间随之变短,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弹力绷带具有柔软透气的优点,亦可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15]。

综上所述,弹力绷带、胶条止血带、传统胶管止血带均为创伤急救中有效的止血物品,3种止血带的优缺点各不相同,传统胶管止血带在止血效果上占优势,但并发症发生率高,弹力绷带和胶条止血带的并发症较少,但止血效果有限、持续使用时间短,临床在应用时需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猜你喜欢

胶条止血带绷带
恒速泵注甲氧明在糖尿病患者下肢止血带术中的作用
两厢车整车尾门框密封性能分析
别把止血带用成了放血带
胶泥挤压成型机设计
腰部绑带好处多
优化水泥磨滑履密封装置提高密封效果
中医教你巧止血
对雪人的诽谤
内行分享门窗用密封胶条的挑选秘籍!
Baby girl’s rare skin condition makes hugging impossi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