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常态背景下高校线上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改进策略
2022-10-22杨雅芳
杨雅芳
摘 要|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线上教学是教学应急管理不可或缺的方式。线上教学的启动对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发挥线上教学的优势并保障教学质量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要点,立足线上教学的特性,指出了目前高校构建的线上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存在的优势与问题,并提出了 相应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疫情;线上教学;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监控与评价;反馈与改进
Copyright ? 2022 by author (s) and SciScan Publishing Limited
This article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4.0/
2020 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和蔓延严重地影响了各大高校的正常教学活动,2020 年 2 月 4 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各高校应充分利用线上的教学资源和平台,积极开展线上授课和线上教学活动,保证疫情防控期间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1]。时至今日,我国的疫情在总体上得以控制,但部 分城市、局部地区小规模爆发事件仍时有发生,常态化疫情防控已是大趋势,在此背景下,大规模的线上教学是教育应急管理的必要手段。经过长时间线上教学实践与探索,高校信息化教学水平已有了显著提升,同时暴露的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中的问题也亟待解决。
1 相关概念界定
线上教学
对于线上教学,目前还未有一个权威的界定概念,但从线上教学的显著特征——利用互联网平台、以班级为单位通过直播或录课的形式授课、线上答疑及辅导等,可以将线上教学理解为:突破传统课堂的时空局限,通过网络平台以班级为单位,对学生进行的远程教育。
高校线上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指以提高和保证教学质量为目标,运用系统方法,依靠必要的组织结构,把学校各部门、各环节与教学质量有关的质量管理活动严密组织起来,将教学和信息反馈的整个过程中影响教学质量的一切因素控制起来,形成的一个有明确任务、职责、权限,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教学质量管理的有机整体[2]。作为在国内短时期实施的线上教学,目前学界对其质量保障体系还没有 形成統一的认识。结合上述“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定义,可以将高校线上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理解为:以保障线上教学的质量为目标,在以内外部条件支持和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基础上,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评价手段等质量管理和组织活动,来协调影响各种线上教学质量因素的过程。质量标准、教学质量监控、教学质量评价、教学质量信息统计与反馈是此体系中的四个重要因素[3]。
2 线上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存在的优势
相比传统的线下课堂教学,线上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有着独特的优势。
监控方法多样
一是可以借助平台提供的数据进行整体线上教学情况评价。例如从课程开设、资源上传、班级运行、课堂活动和师生讨论等数据评价课程建设情况;从教师使用量、发布活动、发帖、作业发布和批阅情况评价教师课程组织情况;从学生使用量、完成任务点、活动参与、回帖和完成作业情况评价学生参与情况。二是对课堂教学质量进行具体评价。线上教学平台可设置专门的督导评价模块,并开放权限,教学督导在不影响教学秩序的情况下进入课堂,实现对课程的评价。三是利用监控工具进行实时评价。线上教学质量的监控工具较为丰富,如教学平台查课、听课反馈收集小程序等,高校能够依托平台提供的监控工具开展线上教学质量的实时监控与评价工作。
监控的时空更加灵活
线上教学质量监控受时空限制的程度大大降低,如果错过教师正常的教学期间,可通过回放上课视频、查看线上建课情况进行教学监控和评价。
倒逼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创新
疫情期间线上教学并非高校自发、主动的选择,而是“倒逼”的结果。如此大规模、彻底、快速的“倒逼”,极大地引导和激励了一线教师、教学管理人员积极投身线上教学的技术革新、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每一次教育技术进步都会带来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升,教育技术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和使用水平是一国教育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4]。
3 线上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
监控难度大
大规模的线上教学,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可以算得上是一次较大的教学变革,特色各异的线上教学软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如超星学习通、雨课堂、中国大学 MOOC 等大学的指定教学软件;钉钉、微信、QQ 等互联网公司开发的软件。这些教学平台功能各异,但也各有不足之处,如学习通方便课程建设却容易卡顿,受网络运行条件影响较大;QQ 群课堂学生能弹幕反馈,语音交流互动却不够顺畅;腾讯会议可以视频却不能保留资料;雨课堂操作方便,教师却不能与学生视频互动。基于以上种种原因,在某一课程的线上教学中,教师往往会使用 2 ~ 3 个平台开展教学,例如课堂授课、发布作业、上传录课视频、分享讨论等环节均使用不同的平台。教学平台使用过多,无疑给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难以对课堂教学效果形成统一、完整的评价。
标准不科学
对于线上教学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开展监管、线上课堂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目前还缺乏科学、统一的标准。现行的线上教学质量评价标准还存在以管理办法和实施方案代替教学质量标准的问题,或者简单以教学运行的过程和规范性为评价标准,未能充分体现线上教学的特性,不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
评价方式单一
对线上教学质量的评价,大多仍然以教学督导随堂听课为主,这种评价方式有其合理性,但并不能客观地对线上教学进行评价。督导听课是一种静态、单向的评价过程,而线上教学却涉及学习资源的建设、师生之间的沟通互动、支持反馈以及信息化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创新等诸多方面,单纯靠听课并不能完全实现对教师教学效果全面、客观、真实地监控与评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线上教学效果的监控与评价其实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回顾课前及追溯课后的诸多环节,而不仅仅是随堂听课。
监控力量不足
监督评估系统由校、院两级监督评估系统构成,一是由校、院两级聘请的教学督导员对教学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价。二是由学校建立的教学研究与评估机构,进行各类教学成效的评估和研讨等,其宗旨是为保证教学质量,其功能是实现优质、高效的教学目标[5]。校级教学督导一般是由学校聘请的 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在职或退休教授组成,由于年龄和身体原因,他们操作现代化的线上教学平台显得力不从心。院级教学督导教学、科研压身,分身乏术,导致在落实教学质量保障主体责任时,力度和覆盖面不足。部分高校由于经费限制,吸纳社会第三方参与学校教学质量监测评价的机构尚未建立。由于各级督导队伍力量薄弱,线上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效果并不理想。
反馈和改进机制不够顺畅
第一,教学信息收集和分析科学化程度不高。各类线上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信息反馈往往是单方面的,如就某一点展开,没有原因分析和形成明确指向性的整改意见,影响了教学质量持续改进;第二, 部分教师线上教学经验和能力不足,对于教学反思和持续改进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第三,在跟踪改进效果时缺乏力度和执行力,教学质量监控信息如何利用与整改缺乏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4 改进线上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对策
2008 年亚太地区质量保障组织在日本发布的《千叶原则》强调质量保障体系的重心在高校内部,外部质量保障体系的主要功能在于对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及其运行状况的监督[6]。基于线上教学的独特性,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第一,加强线上优质教学资源库建设。首先,高校应建设覆盖各专业、学科的优质课程资源体系, 以达到服务教师改进教学、服务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预期;其次,保障网络平台的畅通运行,加大校内网络服务器的扩容,提升服务器的性能,为开展线上教学提供基础保障。
第二,开展线上教学培训活动。“打铁还需自身硬”,高校应努力提高教师线上教学应用能力,加大教师队伍培养培训,邀请线上教学平台公司来校开展讲座,普及线上教学平台及功能;聘请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指导与服务,随时解决线上教学中的难题;利用学校宣传媒介向广大教师及时传达在线教学的相关工作要求等。第三,建立有效的评价标准。在线教学效果评价的关键指标是教学有效性,具体指教学有效果、有效用、有效率。有效果指学有所得、所获;有效用指学的东西有价值、有用;有效率指学的过程和方法科学、简洁、省时[7]。线上教学质量标准的制定要充分考虑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方面的有效性。根据线上教学的特点,可从学习资源、沟通互动、学习支持和反馈、改革与创新等几个方面提出线上教学质量的重要观测点。学习资源即课件、音视频等线上教学资源是否紧扣教学目标的要求;作业、测验、试题等资源是否丰富, 能否满足平时考核的需求。沟通互动的有效性可以指教学互动与多媒体资源紧密联系、结构合理,教师能实时解答学生的提问;学习支持和反馈可以指课后作业批改、教师辅导答疑的及时性,并根据学生建议调整教学方式等。改革与创新指以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整合,进行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推进学习效果变革等。
第四,组建多元的监控与评价队伍。高校以“全员参与、内外结合、多方联动、持续改进”为原则, 组建校、院、学生三级质量监控与评价队伍,确保线上教学在平稳推进的基础上高质量运行。一级队伍为校领导、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部门工作人员、校级教学督导,通过不定期参加线上听评课,进行线上教学数据的全面分析,为学校提高线上教学质量、健全线上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提供参考;二级队伍为院系领导、教研室主任、全体中层干部等,持续监测每天的课程,及时了解线上教学情况并给予指导;三级队伍为学生信息员,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组织学生信息员对线上课程进行教学评价,多渠道收集线上教学的相关意见与建议,从学生角度了解线上教学情况,同时及时整理分析信息数据并反馈。
第五,注重教学信息反馈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最终目的是了解整个教学质量的状态信息,分析教学工作中出现的质量偏差,及时向教学质量领导与决策系统相关成员、教师、学生进行反馈, 并采取有效措施改进和提升教学质量[8]。只有随时掌握教学质量狀态的信息,才能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整改,因此,教学质量信息的收集是整个系统的基础。高校应利用各级监控与评价队伍,借助多维的监控工具,通过教学平台大数据分析技术,诸如课程平均到课率、访问量、课堂活跃度、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课程资源数、各种教学活动雷达图等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效果监测,分析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情况。教学质量信息反馈与改进是整个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的关键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学信息由学校教学质量监控部门采集后,通过各类教学信息发布平台及时汇总反馈给相关职能部门及二级学院,督促相关教师及时查找问题、总结经验、调整线上教学策略和教学活动,实现“即评即改”的闭环效应。
第六,以优秀典型加强宣传与引导。各高校在进行线上教学质量监控的过程中,坚持以“发现问题” 为主的工作原则,但也不能忽视对优秀典型的挖掘。从多角度挖掘、搜集、整理线上教学中涌现出的优秀教学案例,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和模式,并通过各种方式向全校教师宣传和推广,为学校、学院和广大师生进一步做好线上教学工作提供可贵的学习材料,对于优秀教师加大激励和奖励力度,纳入年终绩效考核,并给予专项奖励。
參考文献
[1]中国政府网.教育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DB/OL].[2020-02-05].http://www.gov.cn/zhengce/ zhengceku/2020-02/05/content_5474733.html.
[2]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工作指南[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37-38.
[3]周丹丹.慕课建设中的质量保障机制研究[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17.
[4]邬大光.我国高校大规模线上教学的阶段性特征[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20(7):1-30.
[5]胡晓敏.高校教学督导工作与教学质量监控系统[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3):34-72.
[6]蒋葵.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国际合作与亚太区域的“千叶原则”[J].外国教育研究,2010(3): 48-52.
[7]余文森.有效教学三大内涵及其意义[J].中国教育学刊,2012(5):42-46.
[8]黄文祥.我国本科高校线上教学的质量状况、评价及建议[J].中国高等教育杂志,2020(8):21- 24.
Improvement Strategies of Online Teaching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Normal Background of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Yang Yafang
Huaihua College, Huaihua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ormalization of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nline teaching is an indispensable way of teaching emergency management. The launch of online teaching has posed new challenges to 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form. How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online teaching and ensure teaching quality has become a problem to be solved. Based on the key points of the teaching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nline teaching,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advantages and problems of constructing online teaching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t present,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strategies.
Key words: Epidemic situation; Online teaching; Teaching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Feedback and improv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