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施逆向教学促进教考一体

2022-10-22潘桂法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2年9期
关键词:表现性逆向通讯

潘桂法

摘要逆向教学提出的“目标先行、评价优先”的教学理念,既能凸显学科大概念的统帅作用,又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新课标的精神。本文以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人物通讯”学习为例,阐述了逆向教学的实践与思考,同時对学习、教学与评价的一体化实施进行较为深入的探索实践。

关键词中学语文逆向教学教考一体

逆向教学提出“目标先行、评价优先”:首先明确学习的结果,同时选择效果评估的证据,然后组织学习活动。这种设计,基于学习主体的实际理解,基于学习过程的整体把握,避免了“活动导向”类设计缺乏目标引导的弱点,弥补了“问题导向”类设计缺乏有效评价的漏洞,纠正了“讲授教学”类设计缺乏生本体验的缺陷。在保证课程有效实施的同时,促成学习、教学与评价的一体化。

一、逆向教学的特征

逆向教学是“评价在先,教学在后”的逆向过程,是聚焦于主体对知识的理解,是围绕着学科大概念而开展的教学设计。[1]它与聚焦于落实知识的传统教学相比,至少有三个“不一”。

学习的逻辑起点与设计导向不一。传统的教学设计从输入端起步、以知识为导向,而逆向设计从输出端开始、以目标为导向;[2]课程资源整合的过程不一。传统语文教学围绕教学内容组织课程资源,教学过程为知识的落实服务,而逆向教学围绕学习目标展开,以大概念整合课程资源而设置学习任务;三是成绩评价方法不一。传统教学以书面检测为主要评价方式,以掌握知识和技能为追求,而逆向教学则以表现性评价为主,书面检测为辅,以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迁移与应用为绩效。[3]这三个“不一”的达成,要求教师深入研究课标,高位导航,提纲挈领地将零碎的知识与技能综合起来,以形成语文学科的大概念;并由此统整各项设计要素,相互联结形成大主题,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为便于操作,威金斯与迈克泰将逆向教学流程确定为“确定学习结果——选择评估证据——组织教学”三个基本阶段。[4]

首先是预测学习结果,即目标。教师遵循国家课程标准与高中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确定预期的理解。即学生应该知道什么?预期学习结果,要基于可迁移性大概念来确定持久性理解。进而让学生懂得学科知识的实质,形成学科核心素养。其次是确定评估方案,即评价。教师要像评估师那样思考问题:即何以能知道学生是否已达到了预期结果?从而设置学习任务。让学生将通过自身言行的展示自己的理解。再次是开展学习体验,即教学。学习的组织,教师需要让学生知道学习方向与结果,从而调动积极的兴趣,同时帮助学生体验探索主要问题,并且为学生提供合适机会反思自身理解。[5]

二、逆向教学的实践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二单元,以“劳动光荣”为人文主题,包括三则人物通讯和一篇新闻评论。教材学习任务要求我们:本单元学习,需要深入挖掘典型事件来凸现人物精神,并在其中体现作者立场、态度的写作方法;关注生活中平凡劳动者,以及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感人事迹事。[6]教学中,我们可以以“人物通讯”这一大概念的提炼为首要目标,再促成文体特点与写作要求的落实。

1.明确学习目标

制定目标需要悟透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对“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中的新闻传媒内容的要求是:学会多角度观察社会,掌握当常用的实用文本,善于运用新的表达方式,尝试新闻写作。[7]据此,结合单元学习提示与单元任务拟定各阶段的具体性目标。

总目标的最终确定要以大概念为轴心。譬如考虑到本单元“学习通讯报道,以典型事件和细节表现人物品质”等阶段性具体目标,我们可以将统领本次教学的大概念确定为“人物通讯”统摄下的“人物通讯阅读与写作”。然后再进行引发任务驱动的具体性问题设置。譬如,本次教学目标的逻辑顺序是“人物通讯——人物通讯的写作——优秀人物通讯的特点——学写人物通讯”,因此相应的基本问题也以此逻辑顺序进行设置。基本问题:(1)何为人物通讯?(2)人物通讯有哪些基本的写作要求? (3)优秀人物通讯常采用怎样的创作方法?

2.确定评估证据

学习结果预期好之后,教师需要收集证据来评估学生是否已经达到预期的结果。确定评估证据,教师需要将学生的思维进行表现式外显,从而揭示学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的理解。当学生将知识与技能应用于各种“真实”情境任务时,就能显示学生对核心知识的理解。所以,对知识掌握的评估必须建立在真实而具体的表现性任务上。[8]

教学中,学生对人物通讯阅读和写作的掌握,不能单纯靠知识点的测试来衡量,教师须选择社会调查性实践活动来观测学生的学科素养发展水平。鉴于此,本教学设计了以下两个表现性学习任务来评估学生。(1)说一说,在课堂教学交流互动中,介绍人物通讯的文体特征,及其优秀人物通讯的创作方法;(2)写一写,在访谈先进人物中,搜集典型事例,完成通讯写作。但是,由于以上两个表现性学习任务涉及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差别很大,表现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有相当大的区别。评价中需要让知识理解与写作实际相结合,有利于理解目标的达成,基于这样分析,教师还需要进行表现性任务的评价量规设计。譬如对表现性任务2评价量规:水平1,习作能反映人物的主要性格与品格;水平2,习作能注意选取事例与细节描写等,读者对人物有印象;水平3,习作能通过典型事件与特写镜头等把握人物精神,能够打动读者的心。

3.设计过程体验

在确定好教学目标与评估证据之后,接下来就是组织学习体验,即开展相应的语文活动。教学设计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为学生提供有吸引力与有效性的体验活动,促进学生关键能力的提升与发展,以实现预期目标,以此实现课堂转型。[9]譬如:

任务1,用宏微观的视角描述文体特征。(1)基于经验或教材思考: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最本质灵魂是什么?分组讨论,并在教材文本中找到验证自己看法的依据。在此,教师提供必要的材料与解答。(2)小组代表分享观点,在此,教师指导人物通讯基本特点、写作技巧。(3)让学生明白:一篇优秀人物通讯应当是选材精当,细节传神,并且环境典型的;写作中,我们可以采用典型事件与特写镜头等来展示人物精神世界。

任务2,指导学生群文联读。(1)阅读教材《喜看稻菽千重浪……》《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钟扬》三个文本,思考这三个文本是如何体现选材精当、细节传神、环境典型等特色的?通过归纳演绎推理等方式得出三个文本写作特点,小组代表分享观点。(2)让学生思考:人物通讯离不开典型事例,作者用什么结构与手法将一些具体、典型的事例贯穿起来的?让学生明白:①导语、小标题方式结构全篇;②按人物品质、事迹分类,列小标题组织材料;③细节描写使人物栩栩如生……

任务3,学以致用。(1)开展一次“先进人物采访”的社会调查(也可以是校内某位老师),说明调查要求,撰写一篇800字左右的人物通讯。(2)开展小组讨论会,各成员汇报:采访所得与通讯稿。以学生汇报中优秀通讯稿为例,教师点评人物通讯写作,让学生理解关键点。(3)让学生在反思、模仿中修改自己的习作;总结本主题教学所得。

三、教學实施的思考

1.目标指向很明确

逆向设计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学生要到哪里去?教师怎么判断学生是否已到达?教师应选择怎样的工具或者路径帮助学生到达。这一指向可概括为:目标为先,评估为据,精设过程。[10]这种设计所使用的方法与材料,都取决于对预期结果的清晰界定。由此,本教学案例的结构逻辑,是从“要知道什么是人物通讯”开始,思考“怎样证明知道了”, 再到“原先知道什么,还需要知道什么优秀的人物通讯是怎样的”,最后探究“怎样才能学会优秀的人物通讯写作”, 目标指向明确,逻辑清晰。

2.大概念贯穿始终

基本问题的设置,既指向学科大概念,又让大概念来有效统帅。因此,设计基本问题时的逻辑关系与理解目标力求呼应。[11]本案例紧紧围绕“人物通讯”大概念安排教学,对应的基本问题也以此逻辑顺序展开,直接对应理解目标,也帮助学生实现迁移目标。同时,根据基本问题设计不同水平的评价量规,使基于大概念的学习贯穿始终。

3.教考得到有效衔接

逆向教学“目标先行,评价优先”的理念与“教、学、评一致性”的理念有极其相类似的价值取向。同时逆向设计视野下教学评价各要素间也极具“导向一致”的特点。[12]譬如本案例的讨论、教学、采访、写作评价等各个环节都紧扣评价目标的达成,从而使学教评得到有效衔接。

4.学习方式自然转变

相较于传统教学,逆向教学更能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尤其是表现性任务的多元化评价,极大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热情,为课堂转型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案例,人物通讯写作建立理论学习与现实人物采访的基础上进行,让学生有真情实感而发,也让教学跳出了课堂40分钟的藩篱,符合语文生活化教学思想。

5.教材得到优化重组

逆向教学以大概念统领,实施大单元教学,使教材资源得到优化重组。本教学不拘泥于教材固有顺序,对三篇人物通讯采取重组式群文联读。它不是单纯的改变设计的顺序,而是通过顺序的调整,优化教学设计与系统结构,强化了教师的课标意识。

综上所述,逆向教学以大概念为统帅,评价在先,凸出主体,由终而始,符合新课改理念。同时,能够促进学习、教学与评价的有效对接。在逆向教学探索的路上,一线教师大有作为,同时也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4][8][10]格兰特·威金斯、杰伊·麦克泰格.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二版)[M], 闫寒冰、宋雪莲、赖平 , 译 ,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

[2][3][5]董明明、曾早早.UbD理论指导下的高中地理逆向教学设计[J],地理教学:2022(1):38~39.

[6]中学语文课程开发中心.普通高中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必须上册[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20:58~61.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20.

[9]谈马平.核心素养视角下促进理解的逆向教学设计与实施[J], 物理教师 ,2021(10):36.

[11]胡亚男、詹蓓.基于理解的高中英语单元逆向教学设计[J], 教育观察 ,2020(9):90.

[12]卢卫忠、林敏.中学地理逆向教学设计策略探讨[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7(12):26.

[作者通联:浙江浦江县中山中学]

猜你喜欢

表现性逆向通讯
《茶叶通讯》简介
《茶叶通讯》简介
通讯报道
浅谈音乐课堂中的表现性教学提升策略
逆向而行
中国当代表现性水墨人物画的特色与发展
浅谈中国画的表现性
表现性任务设计的3个关键点
通讯简史
逆向工程技术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