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视域下中医院校护理本科人文素养培养体系的构建和实践研究

2022-10-22柏丁兮吴晨曦

关键词:护理学课程体系人文

柏丁兮 高 静 陈 欢 吴晨曦

(成都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7)

教育部于2020 年下达《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1](简称《纲要》)强调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与以往仅关注思政课程不同,《纲要》强调“每门课程”都应融入思政元素,与思政课形成相辅相成的效果,开创了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创新理念。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三全育人,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在“大思政”的时代背景下,国家政策导向的基础上,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护理工作者已然成为目前的时代要求。而中医在人文方面具有历史源远流长、名人典故丰富的优势,在人才培养方面能够发挥传承优秀传统、坚定文化自信的作用。因此我校经过多年建设,构建了中医院校护理本科人文素养培养体系,提升了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现报告如下。

一、护理专业人文素质教育的现存问题

1.培养目标课程思政体现不够充分

《纲要》强调思想政治工作应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而制定培养目标是专业人才培养环节的第一步,是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和结果导向。目前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虽已涵盖对学生人文素质方面的要求,但大都较为宽泛[3],未结合专业特色。挖掘契合专业特性的思政目标,对后续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教师思政能力的培养等都有很大帮助。

2.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尚未成体系

目前我国护理院校教学通常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医学基础课程、护理专业课程、护理人文社会学科课程及临床实践等。在已开展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主要集中在少数医学基础课程和部分护理专业课程,如人体解剖学[4]、基础护理学[5]、护理管理学[6]、护理研究等[7],缺乏与其他课程不同阶段、不同学科、不同内容的融合,不利于“课程思政”的一体化建设,也削弱了“课程思政”的育人作用。目前的“课程思政”改革仍然以单一课程的初步探索和实施为主,尚未形成全面覆盖护理学科各门课程的体系。

3.护理师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有待提升

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教师的思政能力直接决定了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但目前从事护理教育的教师当中大多在教学过程中较大程度上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常常忽略对护理专业学生人文意识和关怀能力的培养[8],缺少在专业课中渗透人文关怀技能的培训。目前课程思政已成为学界研究的重点问题,它不是专业课和思政课的简单叠加,结合院校特点,如何更好地在专业课程中挖掘和表达“思政”因素,推动课程思政的全面实施,使所学知识内化为德,这是大多数护理专业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难题[9]。只有教师拥有一定的文化底蕴,深厚的人文关怀教育意识,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精神生活的指导者,人文关怀知识的教育者。

4.一流的课程思政资源建设尚需拓展

一流的课程思政少不了一流的课程思政资源。目前课程思政资源尚需进一步拓展,表现在课程思政案例库的缺乏、人文素质类教材的贫瘠、人文素质类一流课程(包括线上一流课程、线下一流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社会实践一流课程)建设的不足[10-11]。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衍生出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多种教学手段。建设一流的课程思政资源可以更好的适应不同形式的教学。

二、协同课程思政的中医护理人文素养培养体系的构建

1.制定了突显思政育人的护理人才培养目标

在现有人才培养目标基础上进一步梳理和明确了护理人才在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培养目标。①国家层面:厚植家国情怀,坚定责任担当。明确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政治素养要求,坚定政治认同、道路认同;结合院校优势特色提出正确认识、传承和发展中医药文化的自信自觉,增强国家认同、文化认同。②社会层面:强化品格塑造,树立做人准则。从道德情操、人格和人文素养、智力发展三方面明确品格塑造目标,强调“关爱生命,尊重他人,人道主义”以及“阳光心态,积极健康,沟通交流”。③个人层面:培养职业精神,增强做事本领。以职业精神确保“技精业勤”,强调职业道德、职业责任、职业规范,鼓励工匠精神,提升专业认同;渗透严谨求实、慎独修养、学术诚信、开拓进取、批判性思维,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与能力,不断自我革新,增强做事本领。

2.构建了践行课程思政、协同思政课程的专业课程体系

将政治引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融为一体,协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构筑了护理专业课程体系(见图1)。

图1 护理学专业课程体系示意图

(1)强化“形式与政策”课程核心地位,深化思政课程“4+1”体系

在“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4 门思政课基础上,以护理学专业辅导员为主、专业教师为辅,建好用好“形式与政策”课程,以“形式与政策”为支点,撬动整体思政课程体系育人成效最大化。一是协调好各学期“形式与政策”课程教学内容与其他思政课内容的关系,强化学生对思政理论课所学的理解与运用;二是发挥好形式与政策课时教时新的时效性,要求专业辅导员在“第一时间”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对专业学生实现“三进”;三是利用好形式与政策课的现实针对性,要求辅导员及时根据国内外现实问题对学生进行答疑解惑,拓宽学生思维格局;四是开展好专业课程的“形式与政策”教育,使“形式与政策”课程鲜活的教学内容渗透到护理学专业课程之中。通过上述措施,确立了“形式与政策”课程的“核心课程”地位,密切了“思政”与“专业”的联系,凸显了护理专业思政育人的特色。

(2)凸显“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构建有中医药特色的文化课程体系

在课程体系中,以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为目标,从传统文化课、中医特色文化课两方面着手,建设了独具特色的文化课程体系。传统文化课方面,依托学校国学院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国学经典、中国传统哲学、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等课程,通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加深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解,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与文化自信,同时提高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增强传统文化自信;在中医特色文化课方面,配合医学伦理学、医学哲学等现代医学人文课程,开设了中医文化入学教育、中国医学史、医古文、中医方法等中医药文化课程,通过相关课程培养我校护理本科生的中医药文化素养、树立中医药思维、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

(3)做强思政育人“主战场”,建成承载思政育人的专业课课程体系

深度提炼学科知识体系蕴含的精神内涵,依托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以课程思政建设为抓手,深入推进专业课课程体系建设。按照基础类(如基础护理学、护理科研等)、临床类(如内/外科护理学、传染病护理学等)、人文类(护理美学、护理心理学)、中医特色类(中医药学概论、中医临床护理学等)四个类别构建护理专业课程体系。在课程建设实践中,首先厘清各门课程对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再从知识、能力、素养及思政目标四方面,确定各门课程的课程教学目标;建立思政集体教研制,挖掘各门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从而开展课程教学设计;将思政理念贯穿课程大纲、教学设计、备课授课各环节,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畅通专业课程育人“主渠道”,使思政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过程。

3. 培养了一批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专业教师团队

欲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首先需提升教师自身的课程思政能力。教师的思政能力应包括教师自身的政治素养、在课程中有机融入思政教育的设计能力,不断提升思政水平和教学储备的学习能力等。与其他院校有所不同的是,本院校教师还应具有一定的中医人文素养,以加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为进行全方位的培养,我校开展了全周期全面的思政能力培训,如定期开展师资培养讲座,邀请同行专家、抗疫英雄等优秀榜样人物来院为师生授课,创造性的建立“教师沙龙”“午餐分享会”等举措鼓励教师终身学习。为调动教师们的学习积极性制定了一系列的激励政策,设立了院级专项基金支持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研究课题,进而形成专业课思政教育的优秀资源;专业内部定期举办思政教育资源提炼的说课比赛,以激励各专业课教师参与课程思政资源挖掘的动力。此外,将课程思政成果纳入绩效评价,建立了包括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教材建设、教学效果等在内的全环节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开展多方评价,包括学生评、同行评、督导评、领导评等。将评价结果纳入绩效考核,依据课程思政工作的数量、质量核算工作积分,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竞赛获奖、示范教师/团队、教材开发、示范课程等纳入核算积分,实施奖励,并作为教师考核评价、岗位聘用、评优奖励、选拔培训、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

4. 打造了一批优质课程思政资源库

以课程思政建设为抓手,目前本专业建成儿科护理学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内科护理学、护理美学等6 门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为了将课程思政融入每一门课程和所有实践教学环节,本专业以课程组为单位,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内容,建设课程思政案例库,每年开展“课程思政案例库专题研讨会”对相关资源进行完善与更新,目前已建成专业课全覆盖的课程思政案例库。

5. 完善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我校护理学专业严格对照《护理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围绕中西医结合应用型护理人才培养目标,已形成较为完备的涵盖教育计划、教育过程和教育效果的教育评价体系;建成了二级(学院、教研室)四层(领导、教师、学生、第三方)全方位全过程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并通过以下举措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一是评价指标体系融入课程思政指标,综合衡量,设置科学的权重和分值。二是在评教、评学、评管、评建方面强化课程思政督导效力。督导专家既能根据评价指标定量评价思政运行情况,迅速捕捉不足之处;又能从专业角度定性评价,为管理者、教师(含临床带教教师)、学生等给予指导,提出反馈意见。三是梳理课程思政监督的薄弱环节。实践教学方面的课程思政目前是薄弱环节,我校护理学专业已建成“思维-技能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在实践育人环节,包括实验、实习、社会实践等全方面强化思政管理,落实主体责任;开展督导,加强反馈整改。通过以上举措使得课程思政建设与思政建设工作协同共振、同向同行,确保课程思政目标的有效达成。

三、协同课程思政的中医护理人文素养培养体系实践成效

我校护理学专业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在深入贯彻落实《护理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基础上,结合《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具体要求,以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为统领,明确育人目标,将课程思政贯穿始终,取得了一系列改革实践的不错成效。本专业现为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以及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并于2019 年高质量通过了教育部护理学专业认证。此外获批国家护理科普教育基地,充分发挥中医护理在疾病治疗、慢病管理、养生保健、康复促进等方面的特色优势,开办了“5.12”护士节义诊活动、科普教育长廊、科普系列讲座,打造“岐黄天使送健康”中医护理特色科普名片,在全省开展科普健康教育、义诊活动200 余次,服务人民群众数万人。新冠疫情期间,线上举办新冠病毒防治科普系列讲座。建立立体化科普传播网络,开通专科科普公众号14 个,制作科普视频12 个,运用微博、微信、社交网络等平台推送科普文章、视频、动漫等科普信息资源,为健康中国建设献出一份力量,发挥良好的社会服务功能。在校生积极向上、乐于奉献,年2000 余人次参与社会实践,惠民3 万余人。毕业生行业认可度高,社会评价好,有赴老少边穷地区扶贫攻坚者,有新冠疫情期间赴鄂抗疫者,体现了爱国敬业的高尚情操和舍己为人、勇担重责的无畏精神。教师更是身先士卒,以自身为榜样,有驰援新冠疫情前线者,开展中医护理特色疗法、远程辨证施护;有疫情后方开展线上、线下三联防控策略者,受益群众上万人次。

四、小结

本专业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提出从制定突显思政育人的护理人才培养目标,构建践行课程思政、协同思政课程的专业课程体系,培养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专业教师团队,打造优质课程思政资源库,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构建中医护理人文素养培养体系,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成效,为同类院校护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参考。未来,本专业在进一步“用好”和“建好”全范围资源的基础上,将全面梳理课程思政建设经验,打造护理学课程思政培训资源与平台,积极对外交流,提升自身示范性辐射作用。

猜你喜欢

护理学课程体系人文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护理学报》第六届编辑委员会成员名单
《护理学报》举办“护理科研与论文写作”高峰论坛的第二轮通知
《护理学报》举办“护理科研与论文写作”高峰论坛的第二轮通知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护理学报》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2019版)
构建优质学前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