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乡村经济文化变迁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2-10-22王传荣

山东财政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变迁农民经济

王传荣,梁 筱

(山东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和农业大国。斗转星移,世事变迁,广大乡村也在随着时事变化而变化着,人们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等被经济学家称之为经济文化的元素也呈现出不同的演进轨迹。文化变迁主要指文化环境诸要素,如文化特质、文化模式、文化风格等的演变,包括文化的发生、文化的传递、文化的改造、文化的选择淘汰、文化的再生再续。经济文化的变迁能够反映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变迁,从某种程度上说,经济文化的变迁史其实就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变迁史。我国乡村经济文化的变迁是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的集中反映。经济文化变迁的过程同时伴随着社会分化的过程。社会分化(social construction)属于社会学意义上的概念,指社会结构系统不断分解成新的社会要素,各种社会关系分割重组最终形成新的结构及功能专门化的过程。具体到乡村社会,主要是指当前乡村社会的区域分化、阶层分化、利益分化、组织结构分化及观念(文化)分化等。这些不同层面的分化对乡村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进而影响着乡村的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差距。

对此,众多学者从经济文化的概念界定以及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等领域展开研究并取得了丰富成果。“经济文化”概念是由迈克尔·波特首次明确提出,他认为,经济文化是指那些在人们的社会活动中起到非常重要影响作用的价值观、态度和信念等。经济文化概念的提出为经济文化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从我国的实践来看,经济社会转型、乡村社会传统文化急剧裂变,农民价值观念、乡村社会规范呈现出多维度发展态势,而关于乡村经济文化变迁还缺乏全面、系统地梳理与研究。众多研究机构和学者对乡村问题进行个案研究和微观研究后积累了丰富的资料,这为我们研究当代中国的三农问题提供了原始素材和研究基础。把乡村问题提升到我国乡村文明建设的高度,放在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中,从经济文化变迁视角来研究则更有利于诠释我国乡村振兴的历程。本文主要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经济文化的变迁过程。

二、乡村经济文化变迁的主要特征

我国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之路是循着“摸着石头过河”的理念而前行,这也决定整个过程呈现出了非比寻常的复杂性以及不确定性,充满波折和起伏,这种状况在我国乡村同样表现得很突出。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到农业合作经营,从乡镇企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到乡镇企业改制,从小城镇开发到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这些变革都促使乡村社会结构和社会阶层产生变化,改变了乡村过去长时期封闭落后的发展状态,开始向现代化乡村的建设迈进。在这一历史转变过程中,乡村经济文化必然随之发生深刻的变迁和转型分化,农民的思维方式、价值观、文化载体、文化内容及其表现形式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实际上,乡村经济文化的变迁从来没有停止过,人们观念的变化总是与时代社会变迁一同发展。我国传统乡村经济文化的变迁当然不是从今日开始的,也不是从改革开放之初发端的,只是在现代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滚滚浪潮下,传统的乡村经济文化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表现在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等方面呈现多元化、多变性、复杂性的特征。

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广袤的乡村地区差异很大,很难描绘出一幅完整的乡村社会全景图;乡村经济文化的表现也是千差万别,尤其是描绘动态演进中的经济文化更非易事。乡村发展的非均衡性、农业发展的区域差异性以及不同农民的独特个性,使得对乡村经济文化的分析只能在整个时代社会变迁的背景下概览描述。

(一)阶段性特征

从经济制度和文化发展的角度来说,自1978 年开始的一系列变革使乡村经济文化发生了根本性变迁。从农民的观念、习俗、价值观与中国经济社会变革的“互动”过程看,改革开放以来乡村经济文化变迁呈现出以下阶段性特征。

1.1978—1984 年:传统的乡土文化初受冲击,农民思想总体上处于观望和矛盾中

我国的改革开放发端于乡村,最起初的变化是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1978年后,“大包干”逐渐推向全国。家庭经济组织形式成为我国乡村中的基本经济组织形式。这种经济组织形式在全国的推行,顺应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规律要求,重新确立了农户的独立利益主体和经营主体地位,改变了人民公社体制下“队为基础”的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形式,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热情和劳动积极性,农业劳动生产率得以迅速提升,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均以超乎往常数倍的速度提高。

与此同时,人们传统的思想观念也受到冲击。已经习惯了人民公社制度下以队为单位进行集体劳动、集体分配的大锅饭生产方式,面对曾经被严重批判过的包产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人们普遍持有一种新奇、怀疑、观望和矛盾心理,对于政策的持续性将信将疑。一方面,对于土地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带来的极大变化感到欣喜,劳动自觉性和积极性大大提高,另一方面,对于过去大锅饭的做法仍存在路径依赖思想,在观念和行为方式上表现出明显的冲突特性。长期计划经济环境下养成的“平均主义”和“吃大锅饭”的观念逐渐被改变,人们被新鲜事物吸引开始吸收现代化的元素,乡风民俗在继承乡村传统的同时也接受着现代性的培育和改造。然而,我国乡村数千年积淀累积形成的传统价值体系根深蒂固,已经以基因形式渗透到农民血脉之中,接受现代化元素也是一个缓慢而犹豫的过程,许多方面还存在传统与现代并存且传统占据上风的矛盾格局。由此,乡土与城市、传统与现代、落后与先进、守旧与创新、迷信与科学、俗约与法制等等对立项都在乡村的乡风民俗中戏剧性矛盾呈现,农民既停留在传统观念中,也在观望、惊奇和了解中开始了对现代化理念的认知。

2.1985—1991 年:市场化思维和价值观逐步传播和成长

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是乡村改革的重大突破和收获,也直接冲击了农民传统的思想观念。土地承包制的实施,将长期被束缚于土地的乡村劳动力极大地解放出来,过去需要十个劳动力耕种的土地现在只需要一两个人就足够,于是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为了消化吸收乡村剩余劳动力,乡镇企业得以兴起并不断壮大。1984 年3 月1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农牧渔业部和部党组《关于开创社队企业新局面的报告》的通知,第一次以正式文件形式把社队办企业、部分社员(村民)合作企业、其他形式合作企业和个体企业这四个“轮子”称为“乡镇企业”。1984 年中央一号和四号文件指出,乡镇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有利于实现农民离土不离乡,避免农民涌进城市,这优化了乡镇企业的发展环境,促使乡镇企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乡镇企业最繁盛的阶段,甚至在某些省份出现了“村村点火、乡乡冒烟”的工业景观。乡镇企业的发展,主要是在工业领域以及其他行业,解决了占乡村剩余劳动力一半的人的出路问题。

乡镇企业的崛起使得万千农民有机会走向市场,不再局限于原来封闭的生活和生产环境。除了粮食生产,农民们转向专门养殖、果树种植、手工艺生产等自主经营和专业经营。改革开放把广大农民推向了市场,为推广产品和学习技艺,他们走出家门,走向全国直至世界。市场对农民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日益增大,促使人们的思维观念、认知方式、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民的价值追求逐步趋于实际和功利化。同时,伴随着一大批致富能手的出现,致富光荣成为人们推崇的价值观念,传统的安土重迁、重农抑商等观念逐渐被改变,农民的开拓创新意识、对外开放意识不断增强,对未来世界认知的能力和适应新环境的能力不断提高,敢于冒险和尝试的市场化思维逐步得以推开和成长。

3.1992—2003 年:市场化理念深入人心的同时,也伴有思想上的迷茫

1992 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伟大创举”,“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中是开创性的,在世界社会主义的历程中也是前无古人的”,“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于全社会的影响是长远而深刻的,它标志着中国市场化改革的深度推进,广大农民也愈加深入地加入市场化浪潮。

伴随我国城市化推进的过程,乡村劳动力越来越多地进入市场,城市的就业机会、收入以及生活环境吸引着成千上万乡村剩余劳动力逐渐向城市转移。农民工北上南下,形成一股股洪流,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大多数农民工难以真正融入城市生活,但城市工作的经历却深深影响着农民的观念和思维方式,开拓了他们的视野。农民自我决策、自担风险、自谋生存、自我发展的自主意识显著增强,开始了解并熟悉市场经济运作模式,市场化导向的竞争观念、效率观念、契约观念、法制观念等也逐渐树立。

农民受到城市化、市场化、现代化的冲击,其思维方式、生活理念和价值选择也呈现出因多元碰撞而迷茫、混乱的特点。市场化导向下,逐利性成为他们劳作的根本动力。此时的广大乡村,土地耕作收益已远远赶不上城市打工的收益,作为农民命根子的土地也就失去了其往日的吸引力,以青壮年组成的农民工队伍远离家乡,奔赴城市,出现了全国范围内的抛荒弃耕现象。同时,市场经济的逐利性大大抬高了金钱的地位和作用,“金钱万能”成为某些人的信条,不顾法纪、见利忘义、唯利是图的行为开始迭起。由于城市化进程中传统道德文明受到冲击而有所削弱,善良、勤劳、质朴、孝顺等优良品质受到挑战,而市场经济的道德文明基础尚未形成,面对着城市与乡村的矛盾冲突,农民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出现矛盾与迷乱状态。

4.2004—2011 年:乡风文明新农村重建开启

此时的我国城乡发展面临严重失衡局面,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这直接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小康社会的全面实现,乡村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薄弱的环节。中央领导集体将目光锁定“三农”,并进行统筹规划,开展顶层设计,构建一套完整的乡村政策体系,致力于弥补小康社会实现的短板,致力于城乡统筹发展。特别是2006 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是新农村建设,文件指出,“十一五”时期要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新农村建设的提出和科学发展观的确立,对新时代背景下的村规民约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人们的思维方式与发展理念相应地发生变化。

以农民生态观为例,和谐乡村生态建设实质体现出的是新乡土文化的追求与构建。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大部分国土在乡村,大部分人口是农民,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造成了农民的生态思维定式,现代经济意识不强,生态意识比较淡薄。长期粗放型的生产方式和传统型的生活方式形成了农民的生态行为模式,工业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影响农民生态文明意识的形成,迫切需要培养农民的生态观。新农村建设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科学的健康理念、资源运用方式将逐步深入民心,建立现代农业、集约农业、绿色农业和特色农业的观念,使广大乡村形成讲文明、树新风、爱家园、美环境的良好氛围,让生态观逐步在广大农民的日常生产生活中建立起来。

5.2012年至今:乡村振兴与探索“有根的”现代化之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开始多次召开城镇化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既着眼于城市文明的推进,同时提出要让城里人“记得住乡愁”,要弘扬传统,“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罕见关注乡土文化的根本,告诫“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乡村不能成为“荒芜的乡村、留守的乡村、记忆中的故园”。

2018 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提升农业发展质量、推进乡村绿色发展、繁荣兴盛乡村文化、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提高乡村民生保障水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等方面,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也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当前,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下,打造淳朴文明的良好乡风,是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的重要抓手。抓住“乡风文明”这一灵魂工程,是现实需要,是时代使命,更是面向未来的选择。

在中央号召和各地响应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势必带来乡村面貌的改变。现代文明助力乡村,不断发掘人情与礼仪的自觉性,注重乡土文化的回归与传承,弘扬优良乡俗乡韵,让农民精神更加富足,乡村经济文化将会向着现代文明方向迈进。

(二)区域性特征

不同国家不同地域或者同一国家不同区域,因为不同的地理环境、人文因素与历史发展进程,在长期的生产生活积累过程中,形成了具有浓厚地域色彩的经济文化。而这种历经数千年形成的不同区域文化对于区域发展的影响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20 世纪前期,奥地利心理学家荣格毕其一生在研究“集体无意识”的巨大影响力。他认为,每个人一生的行为都受到背后一只无形大手的控制,这只大手就是长期以来积淀在传统中具有文化同构特征的综合价值观念,它是人文地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经济文化的变迁同样受到背后这只无形大手的控制,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征。我国区域文化的巨大差异在南北方表现得尤为突出,地理环境的差异带来文化观念的不同。面对改革开放的大潮,南北方乡村在反应速度、接受程度、超前意识等方面表现出鲜明的对比。通过对浙江、山东、河北等地乡村调研发现,各地乡村经济快速发展,与当地农民文化观念有密切关系。南方经济始终居于潮流先头,这与改革开放发端于南方有关,也与南方区域文化中的创新、冒险、开拓精神息息相关。

我国乡村经济文化变迁的区域性特征反映了不同地域文化根源上的差异,同时也呈现出群体性、模仿性、同质化兼具盲目性和短视性等共性的内容。乡村经济发展中,那些见多识广、具有创新冒险精神的人群率先在当地开辟新的业态,发展态势良好,基于“从众心理”,群体性、模仿性、同质化的业态会在一个区域内出现。全国范围内的“休闲农业专业村”“电子商务专业村”“木器加工专业村”“黄瓜专业村”的层出不穷又不断更迭就是例证。

(三)冲突性特征

文化变迁并不是一个一帆风顺的过程,其中必然伴随着矛盾与冲突,我国乡村经济文化变迁过程中遇到的冲突主要表现在:

第一,城乡文化的冲突。城乡差异是一个既古老又现实的问题,而且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这一问题更为凸显。城乡间的巨大文化差异致使城乡文化冲突加剧。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形成了“城里人”和“乡下人”两个不同的群体,成了不同文化符号的代表。前者普遍被认为是一个集富有创新意识、进取精神、重视合作、追求效率于一身的群体,后者则勤劳实在、小富即安、不思进取、因循守旧、自由散漫。这种城乡分割形成的文化差异就像横亘在城乡之间的一道鸿沟。而且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城乡文化的对立与冲突,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之间,而是不断延伸为城市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的新二元结构。城市人口流动频繁,血缘宗族观念淡漠,民主和独立、界限感等意识较为强烈,而乡村村民交往更为偏重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随着越来越多的村民进入城市,基于特殊的乡村文化背景,在思维模式、价值观念等方面与原有城市市民存在巨大差异,不可避免地产生分歧、碰撞以及冲突。

第二,科学文化与愚昧文化的冲突。关于科学文化的内涵,目前学术界观点不一,说法众多,其中,郝刘祥将从事科学研究的价值理念及其制度化表达直接定义为“科学文化”。这样定义的科学文化,就不是通常所说的科学知识,而是支撑科学研究的文化基础,并且可以扩展为其他活动领域的文化基础。科学知识具有普遍性,但科学文化具有鲜明的区域性。孟建伟认为,科学文化应包括科学的价值观、制度、行为和成果(理论的、技术的和物化的)这四个层面。本文采纳郝刘祥关于科学文化的定义。愚昧文化主要表现在思想意识方面和生活方式方面,主要表象就是鬼神作祟观。在当代,随着科技知识的普及,封建迷信有所收敛,但是并未根除,在乡村还有不小的生存空间和机会。历史表明,没有科技支撑的文化,就是愚昧落后的文化。在改革开放中的广大乡村,农民一方面在接受科学文化的洗礼,同时落后的传统文化陋习也在发挥着作用。在山东、浙江、河北等地的调研情况反映,二者的冲突可以同时在一个人身上集中体现。

第三,故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故土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创造形成的产物,是指人们所在家乡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外来文化主要是指西方文化。在经济全球化迅猛推进的过程中,我国乡村也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开启了由封闭走向开放的进程。于是故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交流、碰撞、冲突。故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在人们的行为选择里日日上演。比如,崇尚农耕为本的农作文化与西方功利主义思想的冲突;“重义轻利”的传统文化与西方市场经济最大利益原则的交汇、碰撞;宗亲观念支配下情大于法的人情取向与现代社会讲求法治契约的科学管理之间的矛盾等。

(四)变迁形式特征

第一,乡村文化的传承延续与乡土文化被边缘化。乡村文化要素在传承的过程中,因为某种原因导致无法延续。古村落是中国乡土文化的根植所在,它承载着不同区域的特色文化,同样是我国乡村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随着城市化的推进,无数村落逐渐消失。据2017 年11 月召开的第三届古村镇大会发布的数字,过去15 年中国传统村落锐减近92 万个,并正以每天1.6 个的速度持续递减。赵刚和姚红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村庄这一乡村社会最基本单位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转型时期现代价值观与传统文化的碰撞,必然造成一些优良的乡风民俗被逐渐淡化或弱化以及被边缘化。城市化深刻改变着中国,不仅改变了乡村传统的社会结构与生活秩序,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乡村文化的传承断裂。

第二,乡村文化的更新与变异。伴随着乡村政治、经济、文化甚至社会结构发生的变化,乡村习俗诸如婚俗、春节习俗、宗法传统等等也发生了诸多改变。以春节为例,人们置办年货的方式、走亲访友的习惯以及除夕禁忌的习俗等都因为时代变化而逐步改变,过去是“办年货”、现今是“买年货”。随着大众传播的普及,旧习俗逐渐受到现代娱乐方式的冲击。伴随现代科技手段的发展,传统春节文化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明显变化,分散化、家庭化的活动方式占据主导,电话拜年、微信拜年部分取代了走亲访友的传统。此外,功利型的商业文化逐渐充斥节日市场、影响着广大民众的心理。

第三,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新鲜元素的引入带来的新奇与冲击。伴随改革开放的进程,现代文明进入乡村后往往引发乡风民俗的巨大变革。大规模、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迅速改变了我国社会以农业和乡村为主的面貌,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以及伴随而生的都市审美价值观,正深刻地改变着农民置身其中的乡村文化。农民政治觉悟的不断提高和民主法治、权利义务观念的加深,使得农民开始由传统的依附型人格向现代公民人格方向转变,新一代农民诉求不断在发生变化。广大村民一方面对于现代文明和城市文化充满新奇,接受着城市化带来的富足、文明与进步,另一方面因为价值取向以及信念等方面的矛盾和冲突带来的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感,其内心也充满彷徨。

三、乡村经济文化变迁的影响因素

(一)制度创新是直接原因

在我国乡村经济发展的这数十年历程中,通过制度创新,不断建立符合不同时期乡村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的制度安排,成为推进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成为引发乡村经济文化变迁的直接原因。

制度经济学领军人物诺斯提出了著名的诱致性制度变迁理论,指出利益诱致是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因。如果在现存制度下各方利益均能达到帕累托最优,人们对于这种制度变革的欲望就会减少或者消失,否则针对现存制度的不满,人们为争取更多的获利机会就会出现强烈的制度变革的诉求。从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来看,随着历史的不断推进、时代的更迭变迁、生产力的逐步提高和社会的发展进步,没有任何一种制度能够长盛不衰地满足人们利益最大化的需求,因此,制度生生不息的变迁就成为一种常态。我国广大乡村改革发展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系列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的过程。

乡村四十多年的制度变革,对于农民价值观、思维方式以及创新冒险精神的浸透是逐步的、渐进的、自然而然发生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的三个伟大创举包括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业产业化经营,都是农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体现。20 世纪80 年代初,家庭联产责任制的实施实则穷则思变的实践。它一改过去多年集体劳作出工不出力的状态,扭转了农民吃“大锅饭”观念,多劳多得成为现实。这场引领着亿万农户在中国乡村大地上掀起的声势浩大、影响深远的历史性变革,同时也开启了中国乡村经济发展的一个崭新时代。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不仅提高了农民现代化素质、改变了我国乡村贫穷落后面貌,同时农民由单纯务农向农民工身份的转变也在洗涤着农民自身的精神世界和认知方式,转变了我国乡村的生产方式。著名乡镇企业家鲁冠球曾指出,乡镇企业发展带给农民最大的改变就是人的思想观念的转变。近些年实行的农地制度创新,更加转变了农民过去单打独斗的个体劳作模式,有助于树立合作共赢理念,促使乡村经济规模化运行;加强乡村交通建设,不仅延伸了农民的生存空间,也改变了农民对土地的依赖观念,等等。

(二)经济发展水平是驱动力

关于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文化变迁相关性的研究,学界普遍认为经济文化与经济发展存在相关性,一方面经济文化指导经济活动,另一方面经济实践促使经济文化不断更新。

经济发展水平如何影响文化变迁,按照马克思主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理,一个区域的文化状况取决于当地的经济基础,一定的区域文化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在特定的区域世世代代累积而成,地域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状况是区域文化生成发展的根源和基础。之所以全国呈现出不同的区域文化,主要就在于发展水平各异的区域经济孕育催生而致。

经济发展水平对于经济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首先,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促进经济文化的形成并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文化的产生与传承是要以人作为载体,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性通过影响人的观念、思维方式、习惯等进而影响经济文化的形成。此外,要想经济能够持久、高效地发展,文化与经济二者发展的方向需要保持一致,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地区经济需要有不同的经济文化与之相适应。其次,经济发展有助于经济文化发挥导向、延续与整合功能。文化具有导向的功能,可以指出人的行动方向。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对人的行为、观念的要求是不同的,一个人要想适应社会就要努力调试自己的行为,让其顺应经济发展规律,经济也借此通过引导人的行为推动了文化发挥其导向功能。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吸引外来先进的文化,为传统文化注入新鲜活力,同时也不断延续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通信设备的出现,人们拥有更多的机会去了解和吸收其他地区的文化,促进文化之间的融合。最后,经济发展也加深了区域文化的差异。在我国,由于地理、历史以及经济等因素的作用,各地区产生了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则进一步加深了区域文化的差异性。

通过对比国内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从历史与现实综合考察,不难发现,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文化变迁密切相关。根据文献搜集与实地调研发现,东部乡村地区的开放包容文化特质的养成是基于当地经济长期的持续发展提升,更容易接受能够有助于本地区发展的新鲜事物。西部乡村地区守旧守成的观念也与当地相对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应。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乡村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引发了农民观念及思维方式的变化,不仅体现为农民认知模式的变化,而且更直接地体现为农民的行为选择,也决定了乡村经济文化的变迁与分化。

(三)不同地区文化基因的历史传承

浙江与山东两省同属于东部沿海省份,但两省却具有不同的区域文化特征。不同区域的经济文化特征都有其独特的长期的区域文化基因。正如勒庞所说,“没有传统,文明是不可能的;没有对这些传统的破坏,进步也是不可能的。困难——这是个极严重的困难——在于如何在稳定与求变之间取得平衡”。

山东省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土地面积广阔,作为全国农业大省,与浙江等沿海省份相比,山东省乡村经济发展活力尚有不足,乡村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还不充分。在调研中发现,浙江省虽然属于全国面积较小的省份之一,是我国乡村人多地少的典型省份,但是浙江省却成为乡村改革的前沿阵地,乡村经济发展迅速,非农产业纯收入占纯收入比重不断提高,形成了乡村经济发展的“浙江模式”;乡镇企业改制后,依靠市场和小城镇建设的迅速发展,民营经济发展实力成为全国之最。

浙江乡村经济迅猛发展与其独特的乡村经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浙江乡村经济文化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具有自主进取、经商谋利的价值取向。浙江人不认为商人的社会地位低下,创业意识强烈,富有开拓精神。第二,具有敢于冒险、勇于开拓的文化传统。这与他们的生产生活环境有关,浙江人傍海而居,以远航捕捞作为主要的谋生手段,形成了开拓冒险的性格。第三,具有鲜明的工商文化传统。浙江自古以来工商业就较为发达,民间流传着浓厚的工商文化传统,塑造了当地人重商尚利的性格。第四,具有主宰自身命运的精神。浙江人脱离靠天吃饭的小农意识,自己做主的主体意识强烈,崇尚“敢为天下先”“宁为鸡首,不为牛后”的创新欲望和市场竞争意识。改革开放伊始,借助乡村改革的大好时机,浙江农民积极创办乡镇企业、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打破了城市重工业、乡村重农业的思维定式。浙江农民走出了一条典型的“民办、民营”乡村经济发展之路,为浙江乡村经济的蓬勃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比较而言,山东乡村经济文化植根于齐鲁大地,具有多元性、包容性和兼收并蓄的特点。齐鲁文化的基本精神博大精深,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基础,在山东乡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不容否认的是,其中一些封闭保守的负面元素也阻碍了乡村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鲁西乡村长期受鲁文化的熏陶影响,自给自足、平安康乐的守成性、小农意识浓厚。这种守成性和小农意识会阻碍开放经济的现代化发展步伐。此外,山东乡村经济文化里循规蹈矩、变通不足表现也比较明显,“乐天知命”“靠天吃饭”思想的长期存在,导致农民大多不敢标新立异或者冒险变革。山东人能千里迢迢闯关东,不辞劳苦地开荒耕种,却依然延续着过去的生活方式,而不能楫舟远航开拓出一个崭新文明。

(四)城乡关系的改变是诱因

城乡关系是我国经济社会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也是极具中国特色的社会关系。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九大,随着时代的变迁、政策的调整,我国的城乡关系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改革开放前,我国一直实行的“城乡分治”造成了城乡二元结构,城乡之间基本处于相互封闭、相互隔绝的状态,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联系和要素流动基本被切断,城市和乡村之间无论在政治、经济、文化还是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出现了巨大差别。社会阶层分化、固化现象还比较突出,农民工与城市居民无论是在就业、劳动收入还是在社会保障、享受公共服务权利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均衡。城市拥有更多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优质资源,城市的巨大吸引力仍然存在。所以,村落消失、乡村空心化的出现并不是自然作用的结果,而是农民的理性选择。城市精神文化生活吸引着一批批农民前赴后继奔向城市,进而也不断改变和重塑着乡村文化。

(五)劳动力城乡流动促使变迁成为现实

城乡间的巨大差距,引发乡村劳动力向城市的大规模转移,这已成为我国最具特色和相当重要的经济社会现象。劳动力城乡间的流动不仅有效缓解了乡村贫困落后面貌,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成为城市化的一支重要力量,而且使农民走出乡土观念和小农意识的束缚,市场经济意识、竞争意识和流动意识逐渐加强,促进了乡村经济文化的变迁。乡村劳动力的流动对乡村文化变迁的影响主要表现有以下方面:

第一,农民外出务工经商增加了收入,能够丰富和发展乡村的物质文化生活。1997 年以来,农民收入的增长主要来自劳务报酬的增长,农民外出务工经商在解决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农民外出打工的收入回到家乡,成为推动当地物质文化发展的重要经济来源。根据国务院研究室2006 年发布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统计显示,四川、安徽、河南、江西、湖南等省每年农民工从打工地汇回家乡的钱,都在100 亿~200 亿元以上,相当于甚至超过了全省的财政收入。农民外出打工的收入或者用于翻建房屋,改善居住条件,或者用于文化娱乐,这促使乡村生活居住环境更加美化和舒适,丰富和发展了乡村物质文化景观。

第二,乡村劳动力流动打破了农民关于传统土地观念的束缚,也改变了传统的家庭观念。过去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农民依靠土地维持家庭的全部消费,因此极其重视土地对家庭的作用。但是现在单靠土地等传统的农业经济所带来的价值无法满足农民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外出打工,农民不再被土地所束缚,甚至宁愿让土地荒废。随着流动进程的加深,农民开始融入城市生活中去,逐渐摆脱传统的土地观念,对婚姻的追求开始更加注重生活质量,“重男轻女”“养儿防老”的观念有所转变。

第三,乡村劳动力的流出培养了农民敢于承担风险的意识,增强了农民的市场意识,调动了农民创业的积极性。随着劳动力流动进程的加深,农民们凭借着自己积累的资金、管理经验、优良品质以及准确的市场信息等优势开始进行创业,走向市场,利用比较优势去生产或者经营能够使自己获得最大效益的产品,形成了崭新的市场观念。当进城的农民返乡时,也会带动本土的农民去开发农业或创建新产业,掀起了农民经营的热潮,带动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的提高。

四、结语

乡村经济文化的形成与变迁是一个地区长期历史传统的积淀与时代进步的结果。我国乡村经济文化的变迁也是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的集中反映。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制度创新、经济发展、城乡关系变动等诸因素共同作用下,总体而言,乡村经济文化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区域性以及冲突性等特征。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乡村经济文化也不会停滞不前。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越来越证明,文化在引领社会进步和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目前正在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经济文化也正处于急剧变迁的时期,面对乡村经济文化变迁中呈现出的规律性特征,亟须审视乡村经济文化的传承与扬弃,加强乡村经济文化建设就显得愈加必要和紧迫。

猜你喜欢

变迁农民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40年变迁(三)
40年变迁(一)
40年变迁(二)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清潩河的变迁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