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湾改编》:新时代江西电影创作的新收获

2022-10-22危春勇

创作评谭 2022年4期
关键词:三湾人民军队历史

◎ 危春勇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指出:“坚持党指挥枪、建设自己的人民军队,是党在血与火的斗争中得出的颠扑不破的真理。”建党百年之际,反映“党对人民军队绝对领导”这一政治制度和建军原则奠基过程的故事影片《三湾改编》,在院线热映后引起较大关注和反响。江西省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回顾一年来重点做的九方面工作时,在“加强先进文化建设”部分,还特意提及电影《三湾改编》在全国的公映。

《三湾改编》依托于中国革命的真实历史,主要讲述1927年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在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领导“三湾改编”,创立了“支部建在连上”“官兵平等”等一整套崭新的治军方略,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的故事。这部作品堪称新时代江西电影创作的新收获。

填补银幕上中国革命史的一段空白

三湾改编是我党我军历史上的重要篇章。对于三湾改编的艺术表现,应该说起步很早,形式也较多。20世纪70年代初,便有《三湾来了毛委员》这首脍炙人口的红歌流传,此外还有人们熟悉的经典油画,如高泉创作的《毛泽东在连队中建党》,许宝中、李泽浩创作的《三湾改编》等;在舞台上,也有话剧《三湾,那一夜》《支部建在连上》等。唯独专门反映这一重大史实的电影长时间里是个空白。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军9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强调,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发端于南昌起义,奠基于三湾改编,定型于古田会议,是人民军队完全区别于一切旧军队的政治特质和根本优势。在银幕上用光影艺术的手段再现如火如荼的革命岁月,一直是电影人的崇高职责和神圣使命。1981年7月1日,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宽银幕故事片《南昌起义》,作为向党60周年生日的献礼在全国上映,也在影坛率先打响了反映这一光辉历史的“第一枪”。2007年,八一电影制片厂又拍摄了《八月一日》,从另一个角度演绎了建军伟业。2019年,在古田会议召开90周年之际,八一电影制片厂的《古田军号》拍竣,在影坛嘹亮吹响。如今,电影《三湾改编》与全国观众见面,将这段历史鲜活而又充满魅力地呈现出来,填补了电影创作的一段空白,终于使“人民军队党指挥”这一重大课题在银幕上结项,形成了完整篇章,又定档建党百年大庆和党史学习教育的热潮之中,意义非同寻常。

对于三湾改编这段历史,也许大多数人都“知其然”,却不一定“知其所以然”。比如,为什么要改编?它的发生条件和历史背景是什么?针对这些方面的问题,这部电影说得比较清楚,通过艺术的手段与形式,告诉人们三湾改编的来龙去脉。看过之后,观众能更深刻地认识、明白并感受到三湾改编的历史意义、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

散文式架构开辟艺术创作新范式

在历史长河中,三湾改编不仅是一次部队的整顿与改编,更是一次从根本上建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重建部队军事、政治、组织纪律,创立党内民主和党内政治生活的重塑性改革。

从时间上看,三湾改编已经过去了90多年,留下的史料非常少。主创人员遵循“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创作原则来架构,站在新的高度讲好史实故事,抓住党魂、军魂这一条主线,让真实的人物在历史中游走穿梭,从三湾出发再回到三湾,让历史与现实对接,从中探究历史的真谛,较好地处理了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的关系,不仅做到了将历史“讲全”,更将“讲好”融入了其中。

三湾改编确立的“支部建在连上”和“士兵委员会”制度,是毛泽东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开始,也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最早发源端。电影《三湾改编》,重点揭示了34岁的毛泽东如何在短时间内、在极端困苦的局面下,创造性地确立“支部建在连上”“官兵平等”等治军方略,如何锻造一支全新的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探索与实践。

秋收起义打出了第一面中国共产党自己的旗帜,起义的失败如同创业初期的当头棒喝,一支溃不成军的队伍该何去何从?部队一路上撤退,毛泽东一路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思想观念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用影片中毛泽东的话说,自己“又不是未卜先知的算命先生”,只能是“打铁没样,边打边像”。

身为中共湖南省委前敌委员会书记的毛泽东,当时处境极为艰难,一人面临着三方面压力:一是来自共产国际和中央的压力,下令攻打城市;二是部队内部不统一,旧军队的习气严重,组织制度不健全;三是国民党军阀以及地方民团、靖卫团的围追堵截。三股压力困扰着他,他始终是在困难中前行。

缘于此,影片并不仅仅是靠惊心动魄、曲折迷离的情节取胜,而是靠人物思想发展脉络形成高潮。毛泽东融入了集体的智慧,吸收了战友的观点。从影片中可以看到,他从何挺颖带的队伍“没有一个逃兵”受到启发,与伍中豪、何长工等人关于将支部建在连上的交流中悟出来门道。毛泽东的伟大之处在于深入调查研究,充分发扬民主,注意吸取他人的意见,自己再深思熟虑做出决策,直至三湾改编水到渠成。

艺术贵在创新,突破源于开拓。诚如看片会上专家所言,影片以全新的散文式叙事方法构建,将艺术表达与历史故事完美融合,开辟了献礼建党百年的文艺创作新范式,开拓了历史题材影片新视野,达到了新的政治高度,更富有教育意义,为人们带来了一部品质精良、鲜活生动的历史教材。

《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袁新文在观影后认为,整部电影以事带史,史中觅诗,风格凸出,特点鲜明:一是写史重脉络,叙事清晰;二是写人重冲突,毛泽东与周围人物有比较强的戏剧冲突,更具观赏性;三是写理重逻辑,讲清楚了三湾改编的历史根据和现实逻辑,展现出这一历史节点的重要意义。《解放军报》文化编辑室主任刘笑伟说,从历史视角看,它写出了三湾改编为人民军队奠基的历史意义;从艺术视角看,它刻画了一批栩栩如生的革命者的形象,写出了热血青春;从军民融合的视角看,它探索出了一条拍好军事题材电影的新路,带给我们重要的创作启示。

塑造了以毛泽东为“核”的一群热血男儿

故事影片创作,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关键、是灵魂。在影片《三湾改编》中,导演杨虎把重点放在人物的刻画上,极尽可能地用镜头展现时代伟人的光辉形象和那个时期里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力求让每个人物真实立体,有血有肉。

毛泽东是整个三湾改编的核心,也是整个影片的轴心。所有的情节、道具的设计,都是围绕着这个“一号人物”进行,着力突出、多方面表达,成功地塑造了毛泽东在革命陷入绝境之时,探寻真理的勇气、绝处逢生的魄力和爱国爱民的情怀,还有他在遇到挫折的时候所表现出的坚定信念。

众所周知,毛泽东没有上过一所军校,是在实践中成长起来、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并指挥战争的军事大家。笔墨不离身,书生意气、激扬文字的他,却在我党率先意识到并响亮地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一醒世名言。

曾有记述,身为人民军队统帅的毛泽东,指挥千军万马,从容不迫,气定乾坤,却很少摸枪。影片却别有意味地设置了毛泽东与枪的情节,多次出现并贯穿始终。

卢德铭将孙中山先生赠送给他的一支“勃朗宁”手枪转送给毛泽东,当闻讯卢德铭牺牲,难以抑制的毛泽东抚枪号啕大哭:“还我德铭,还我德铭!”当听闻中央可能对自己做出“撤销候补委员职务”的处理决定时,他借挥斧劈柴解郁闷,并掏出手枪瞄准墙壁欲射击;当最后走向井冈山与袁文才见面时,他又将这把枪转赠给了袁文才。

“伟人也是一个平凡人,他所受到的磨难和经历的曲折,并不比普通人少。”影片编剧之一王玮认为,一曲“三湾改编”,也相当于毛泽东的创业史,如何团结队伍,如何凝聚人心,是这部史的重点。中国作家协会影视文学委员会副主任、原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副社长范咏戈则评价,本片“探索”两个字特别鲜明,很多细节刻画展示了毛泽东作为军事家的一面,是一部别样的、颇具意义的毛泽东颂。

展现先辈风范,共聚青春力量。影片中出现的有名有姓的历史人物共有十几位。围绕在毛泽东这位从乡村走出来的“教书先生”身边的,还有一群风华正茂的热血男儿,如人们所熟悉的卢德铭、罗荣桓、何长工、伍中豪、张子清、张宗逊、宋任穷等。这些血气方刚、豪情万丈的年轻人,家庭出身和条件也不低,一个个都“有来头”。何长工留学法国、比利时,又有过从事工农运动的经历;伍中豪在北大文学系学的是中文,又上过黄埔军校,打仗有自己的想法;罗荣桓就读于武昌中山大学;何挺颖是上海大同大学数学专业毕业。这么一大帮子人本不愁吃、不愁穿,却跑出来冒着生命危险在炮火硝烟中奔走,是想改变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因此再苦再累再难,也大都心甘情愿地跟着毛泽东干。这除了对革命的忠诚、坚定和信仰外,再就是对毛泽东的认同,是毛泽东的人格魅力所在。

即使是像余洒度、苏先骏这两个后来的变节者,影片也没有脸谱化、概念化,一方面突出了他们作为黄埔军人的那种“宁肯战死也不能跑”的特质,一方面又揭示了他们与毛泽东“道不同”,有怨言、存分歧,最后还是选择服从的态度,符合当时的情境,因而得到了专家的特别认同。

影片在表现毛泽东个性与情感方面也有特色。比如,在面临困难或孤独的时候,他通过回忆与杨开慧和孩子在一起的情景,加以排解;在与余洒度争执、对苏先骏等人批评时,是规劝、克制和隐忍的,表现出十分理智;而对身边真正志同道合的“弟兄”,则是严大于爱,批评是严厉甚至是发泄性的,当何长工拿老乡的红薯没给钱,他就“借题发挥”把火气发到何长工身上。表现了他对不同关系者的不同对待处理方式。再有,毛泽东为何长工起名字,伍中豪为宋韵琴改名,都是耐人寻味的细节穿插。

[1] 李博:《以影像艺术挖掘历史的深度与广度》,《中国艺术报》2021年6月11日。

[2] 危春勇:《编剧王玮:不以情节取胜,靠思想形成高潮—— 献礼片〈三湾改编〉拍摄现场探班(之二)》,八一军魂网,2021年4月8日。

[3] 影记:《电影〈三湾改编〉在京研讨 革新创作模式 打造英雄新史诗》,《中国电影报》2021年6月9日。

猜你喜欢

三湾人民军队历史
“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红枫下的见证与守望
宣扬“三湾改编”精神
浅谈原创话剧《三湾,那一夜》的人物化装造型
三湾黄河湿地:一群大天鹅在湖面振翅起飞
新历史
解放战争时期人民军队廉政建设研究述要
抗战时期人民军队英模的作用及其启示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