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特色课程融入课后服务的探究

2022-10-22郝欣宇郝春东

科教导刊 2022年20期
关键词:双减特色服务

郝欣宇,郝春东

(黑龙江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2021 年国家颁布的“双减”政策中强调,要提升课后服务质量,课后服务除辅导学生作业外,还需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开展各类非学科类课程供学生选择,学校可以开设什么样的课程、所开的课程是否具备吸引力、所开课程的课程质量能否保证,以及所开设的课程能否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都将影响课后服务质量。本文将对特色课程融入课后服务的困难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设性的见解,希望能够使课后服务课程多样化,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同时促进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服务质量的提升。

1 特色课程与课后服务

1.1 特色课程

“特色课程是在学校办学理念和教育目标的指导下,依托地域、社区和学校资源发展起来的独特和优质的课程体系”。特色课程指向以校为本的课程建设,但其并非是完全脱离国家课程的,而是依据学校发展需要对学校现有的三级课程进行优化统整。即特色课程的建立是要结合学校所处地区的自然资源情况、所属地区不同的民族文化,例如各地区自己的民俗民风、各自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内容,并且不能完全脱离国家课程及教育目标而开展的具有特色的优质的便于学生学习课程标准以外的知识文化技能的课程,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2 课后服务

在国家下发的“双减”政策中提到,课后服务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办学校在学生放学后所开展的不少于2 小时的服务,其中包括作业辅导及非学科类课程学习两大部分,目的是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补习,也为学有余力的同学提供更大更广的学习空间,为学生减轻作业繁多的困难以及校外补课的压力,并且提供非学科类的课程供学生在校内学习兴趣爱好以减轻学生在校外参加各种各样兴趣班的压力,以到达为学生减轻学业负担的目的。

2 特色课程的意义

2.1 挖掘学生特长

不同的学生以及处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都有着各自擅长的部分,学校的特色课程让学生多了选择性学习的机会,学到基本技能的同时可以发掘学生在某方面学习的潜力,帮助学生在此方面深入学习,不错过学生发展学习特长的关键时期,对有天赋的学生将重点培养增强其技能,帮助其通过资格筛选,培养其成为国家各类比赛的后备力量。例如目前吉林省已拥有冰雪运动特色学校557 所、滑雪场49 座,学生通过在学校学习特色课程,发现自己所喜欢的运动,老师也能够发现学生在滑冰滑雪方面拥有天赋,那么就可以重点培养,再根据国家指标进行选拔,使学生选入省队进而再入选国家队,能够代表国家参加比赛,为国家获得荣誉。

2.2 培养民族自信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更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离不开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决心、信心与行动。扎根中国大地的课程理论体系应实现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我国的特色课程体现了我们国家的文化自信,例如部分学校引入长拳、太极拳、武术、象棋、剪纸、书法等极其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课程。我国的56 个民族,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丰富多样,民族文化也有各自的特点,它们都凝聚着民族价值感、民族情感,学生学习这些凝聚着民族情感、富含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各地域特色课程,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并且能够弘扬及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2.3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社会所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我国北方部分学校开展了冰雪运动课程,南方部分学校开设了足球、篮球课程,学校如果能够开设与体育相关的特色课程,学生身体素质及运动技能技巧将得到提升。我国台湾的木民国小学依据学校自身所处地理位置所拥有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开发了“溯溪探险”“环岛行”“丝瓜、水稻种植”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生按年级及兴趣分组参与到课程中,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及动手能力得到了提升,在劳动方面也学到了丝瓜、水稻等农作物种植的相关知识,也对学生进行了劳动教育。开设民族乐器相关特色课程的学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美创造美,陶冶情感,学生的审美素养得以提升。在各类特色课程中,学生通过学习不同的文化,民族精神得以传承,在学习各类特色课程遇到困难时想办法去战胜困难,学生的思想品德将得到提升。如今社会人才竞争激烈,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单单只是成绩好、会做题的孩子,而是拥有健康体魄,良好的道德观,有良好的审美能力,拥有一定特长的全面发展的人,而学校特色课程可以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贡献力量。

2.4 助力学校发展

学校特色课程的受益人是学生也是学校,学校培养出具有专业特长的优秀学生为学校的名誉加分,在激烈的办学竞争中,学校具备自己的特色及良好的名誉更加能够吸引生源。学校特色课程的建设符合当下学校的发展形势,既能帮助学校建立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助力学校发展,又能帮助学生学习到特长提升综合素质,还可以促使各个学校办出属于自己的特色,学校将特色课程作为学校发展的突破口以及学校发展新的契机,可以促进学校不断发展,所以特色课程的建立在学校发展中是很有必要的。

3 在特色课程中融入课后服务的可行性

3.1 课程学习时间的支持

伴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并实施,全国各中小学对学生课后服务的参与率极其重视,在大部分学校中,学生课后服务参与率达到85%,通过高参与率可以看出学生在校时间的增长,以及学生参与各类课后服务课程的时间增长,这为学生参与学习各类课后服务的特色课程提供了时间保障,能够使学生进行连续学习。

3.2 具有政策的支持

“双减”政策中指出,各校制订本校课后服务实施方案,除辅导学业有困难的学生之外,对学有余力的同学,学校也要拓展学习空间。政策中还提到针对学校相关课程师资不足的问题,学校可以聘请具备资质的社会人员,或者聘用已退休教师到校任教,鼓励学校开展各类课程。近年来教育部一直鼓励学校开展“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体育特色活动,鼓励学校积极开展体育特色课程。国家既鼓励各地区各学校开设特色课程、校本课程,又要求提升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服务的质量与课后服务课程选择多样化,那么将特色课程融入课后服务可以让学生在课后服务中拥有更多的选择,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3 学校现有资源的支持

身处于不同地区的学校有着不同资源,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民族特色、民族文化都有所不同。我国北方地区在冬季有着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为学校开展冰雪运动课程提供了条件;我国西南地区依托于民族文化,学校可以开设具有民族特色及地域特色的布依拳课程,在该地区布依拳有着深厚的民众基础,凝聚了民族特色,属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此背景下有利于布依拳作为特色课在学校开展;经济水平较发达的地区,足球场、篮球场的面积比较宽阔的学校,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开展足球、篮球课程,也可以利用空间开展其他活动,例如花式跳绳,民族舞等课程。学校应抓住自身资源优势并竭尽全力争取其他资源来开展特色课程,充分高效地利用已有的资源,为学生创建更多特色课程学习的选择。

4 特色课程融入课后服务的困难及对策

4.1 特色课程融入课后服务的困难

由于部分特色课程已经拥有专业的教师、专业的场地以及一定的资金支持,课程体系的建设相对完善,但如果将其融入课后服务中,学校可能面临着以下几种困境:

4.1.1 师资力量欠缺

由于课后服务给学生提供的课程选择不仅仅只是一科,而应该有多种课程供各个年级的学生选择,那么就需要有对应各门课程的教师,缺少各类课程的专业化教师,学校会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既想开设学生感兴趣的各类课后服务课程,但实际教师人手又实在不够,使课程开展受阻。

4.1.2 资金欠缺

学校资金不充足,直接影响特色课程所需教具、器材等相关设施的采购以及对课程相关教师的聘请工作,如果对特色课程感兴趣的同学数量很多,而学习课程所需物品数量不够,将影响课程开展,即便学生轮流使用,课程教学质量也将无法保证,师资力量不足,特色课程更是无法开展。

4.1.3 学生安全保障欠缺

部分学校的特色课程为运动类,由于各类运动很多涉及大幅度奔跑与跳跃,学生集体上课人数较多,容易发生碰撞,还有各类器材本身有划伤砸伤学生的风险;还有特色课程要出学校到其他地方开展教育教学,出于安全考虑,学生家长担心参加学校特色课程给孩子带来意外的伤害,对特色课程的选择有所顾虑。

4.1.4 场地设施欠缺

由于部分中小学并没有足够大的场地及设施来开展各自的课后服务,场地设施不足就无法保证每个学生都拥有相同的学习资源,一旦选择课后服务特色课程的学生较多,将会按照学生年龄段、学生学习基础进行再分班,多个班级同时上课,场地拥挤设备设施不足,课后服务特色课程开展将不会顺利。

4.2 克服特色课程融入课后服务困难的对策

4.2.1 增加专业化教师

学校专业教师数量的增加可以从两方面入手。第一,根据“双减”政策中的建议,可以聘请社会上与特色课程相关的专业化人员到学校任教或指导,指导时分别对教师的教学及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观察评价并给出指导意见,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为了解决课后服务师资不足问题,与西郊的西城科技馆进行了紧密的合作,学校每周组织社团活动时,学校会专门派一位经验丰富的退休教师及六名在职教师随队带领学生前往科技馆进行学习,每周西城科技馆也会派一名老师到学校讲解相关课程,已经形成了“课程和教师双输出、学生和社团双输入”的模式。第二,对学校中通过学习能够任教特色课程的老师进行特色课程的相关培训,组织教师到校外或专业部门进行学习,如本校有相关专业的教师可以由该教师对其他教师进行培训,并对教师的学习成果进行相应的考核,所有的课程都要在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下,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品德方面的教育,要将特色课程所涉及的文化、信念、精神融入教育教学中。

4.2.2 职责落实

为了保障特色课程顺利融入课后服务中,需要学校内众多部门的共同努力,特色课程融入课后服务的前期准备、实施过程、问题解决、课程评价等等具体化工作都应该具体落实到相应部门的管理者、组织者及参与者身上,校长应该负总责做出整体规划,行政部门保证教学所需各类物品的采购以及相关课程教师的聘任、教研组负责特色课程的开发及建设、各班班主任要做好宣传特色课程与管理学生的工作,每个部门都要有明确的分工,学校领导小组应该定期检查与特色课程开展有关的各部门工作落实情况,确定课程进展情况,发现问题研讨解决,对每一次的检查情况做小结。

4.2.3 多渠道筹集资金

学校可使用的资金有限,可以通过以下形式来筹集资金,缓解特色课程开展所需经费的压力。第一,学校借助开展各类活动,通过新媒体、各类社交平台大力宣传自己所要开展的特色课程,以此争取获得更多的企业单位、社会公众、海内外校友的资金支持;第二,有场地设施的学校可以在空余时间向社会有偿开放,以此来获得部分经费收入;第三,对于经费不充足的学校,可以回收旧的设施设备、器材加以利用,或者调动全校师生利用身边资源动手制作相关特色实践课所需要的物品,使资源再利用,节省开支。

4.2.4 加强学生安全保障

第一,在各类特色课程开始前开展安全教育,使学生充分了解自己所参与特色课程所用的装备,特别是要向学生展示锋利的、存在安全隐患的部分,防止学生误伤自己或其他同学,也要教会学生自我保护的方法,个别激烈的体育运动要求学生佩戴好护具,场地边缘应该设有缓冲装置,避免学生碰撞而产生伤害;第二,在学生需要外出上特色课程时多指派教师共同前往,分别跟在学生队伍的队首、队中及队尾来监护学生的出行安全;第三,教师要提升业务能力,要提高风险预判能力和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特色课程相关的知识与技能,更要把保障学生安全放在第一位;第四,学校应有完备的应急预案及应急措施,若意外发生,能够保证第一时间妥善处理。

4.2.5 利用社会资源

利用并争取社会资源,学校可以与校外相关机构合作,租用部分机构现有的设施资源来帮助学校开展特色课程教学活动。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与西郊的西城科技馆进行紧密的合作开展校外社团活动,也可以请民间的艺术团体到学校为学生展示与讲解。学校最大限度地争取社会资源,让特色课的开展也更为顺利,学生的眼界也得以开阔,学习特色课程的兴趣及积极性也会提升。

5 总结

特色课程的开展对学生的成长以及对学校的发展都有积极的意义,在“双减”的背景下,将其融入课后服务也具有可行性,但实际执行时会面临师资欠缺,资金欠缺,学生安全保障问题,场地设施不足等问题,这需要整合学校内外部资源,学校内各个部门共同参与配合来积极地解决问题,使得特色课程能够顺利地融入课后服务中,满足学生在课后服务中多样化学习的需求,使学生的学习面得以拓宽,课后服务质量得到相应的提升。

猜你喜欢

双减特色服务
聚焦“五个一” 打通为侨服务渠道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读者反馈 订阅服务
服务与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