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探讨
2022-10-22张航庆张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咸阳712100
文/张航庆 张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咸阳 712100)
高职院校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可能会遇到挫折,便会产生不良情绪甚至会形成心理问题,若不加以引导和教育可能会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产生较大影响。而辅导员与学生的接触相对较多,因此辅导员需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及心理问题
1.特点
高职院校学生具有思维活跃、意识独立等特点。首先,高职院校学生会受到多种社会思潮的影响,所以具有思维活跃、视野开阔以及心理包容等特点,很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但高职学生的辨别能力相对较差,可能会上当受骗。其次,多数高职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所以自我意识比较强,不想让父母和教师干涉自己的学习与生活。但很多学生的独自生活能力较差,很容易遇到挫折和打击,可能会产生不良心理。
2.心理问题
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有很多,例如对学业感到困惑、对未来感到迷茫等。部分学生是因为高考失利才进入到高职院校中,所以对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教学结构并不认同,就会产生困惑等问题。其次,近年来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而部分学生没有清晰的职业规划,所以会对未来感到迷茫。此外,部分学生受到了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出现了虚荣、拜金等情况。
二、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1.个人因素
从个人因素来看,人格缺陷是造成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因素。部分学生缺乏自控能力,会将失败原因归结为外在因素,而部分学生过度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会将失败原因归结为自身。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会产生诸多负面情绪。同时,部分学生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无法有效控制和调节自身情绪,导致自己一直处于悲观、消极的状态中。
2.家庭因素
家庭教育、家庭条件以及父母关系会对学生的心理发育产生较大影响。首先,部分家长的教育方式不正确,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了负面影响。例如,部分家长过度溺爱孩子,导致孩子一直以自我为中心,不知道如何与其他人相处。其次,部分学生的家庭关系较为复杂。例如,部分学生的父母离异再婚,家庭关系较为复杂,所以出现了自卑、叛逆等心理问题。
3.学校因素
学生长期待在校园里,所以学校也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校风、校园环境、教师素养等各个方面都会影响学生。例如,部分学校的校风相对较差,教师不以身作则、学生打架斗殴,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消极影响。
4.社会因素
与中小学生相比,高职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更多一些,所以社会因素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影响。首先,社会风气虽然是无形的,但是会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若社会中经常出现违法乱纪行为,将会导致人们内心不安并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其次,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社会开放程度越来越高的过程中,各种社会思潮纷纷涌现出来,其中存在大量的不良思潮。而这些不良社会思潮不仅对社会主流文化造成了冲击,也对学生的心理与思想产生了不利影响。例如,部分人会利用网络传播拜金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想,严重影响到了学生的心理健康。
三、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1.有利于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近年来,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备受关注。且部分学生存在抑郁症、焦虑症等问题,但高职院校专职的心理健康教师相对较少,无法满足心理健康教育需求。从统计结果来看,国外高校专职心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比例为400:1,而我国高校专职心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比例为1000:1。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相对较弱。若通过辅导员工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有效弥补心理健康教师不足的问题,提高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2.有利于降低心理健康教育难度
在高职院校中通过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难度相对较大,而开展辅导员工作有利于降低心理健康教育的难度。部分高职院校只是每周甚至每半个月上一次心理健康课,所以心理健康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比较少,并不了解学生的状况,无法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同时,部分高职院校只是设置了心理咨询室,但大多数学生都不会主动寻求心理教师的帮助。而辅导员与学生接触的比较多,可以快速获取学生的信任。且辅导员需要整理学生资料,所以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家庭情况与受教育情况,可以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3.有利于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首先,辅导员这一角色赋予了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条件。辅导员是管理学生、关怀学生的主体,具有较高的权威性,且大多数学生也比较信任辅导员。其次,辅导员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性质相似。辅导员工作具有以心育人、以人育人的特点,而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对心的教育,所以开展辅导员工作有利于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此外,辅导员在心理危机干预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可以有效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四、优化高职院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从实际情况来看部分辅导员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较低,且不具备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与技能,无法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同时,部分高职院校没有针对辅导员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与工作制度,导致两项工作无法融合。为此,高职院校及辅导员应全面分析。
1.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
从《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来看,辅导员需要引领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所以高职院校辅导员需要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增强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首先,辅导员应意识到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严重性。辅导员需要全面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问题以及心理问题的成因,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其次,辅导员应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家庭状况、个人性格并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判断学生是否存在心理问题,若存在需及时通过有效方式解决。
2.加强理论与技能学习
心理健康教育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与系统性,对辅导员的要求相对较高。若在工作过程中采用的教育方法不正确可能会起到反作用。所以辅导员应加强理论与技能学习,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辅导员需要积极学习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利用完善的理论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从而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指导。其次,辅导员需要积极利用网络技术查找心理咨询案例与心理健康教育技能,掌握更多的实践手段。此外,辅导员需要多与学校专业的心理教师沟通,掌握一些基础的心理健康教育手段。
3.在思政教育与日常管理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辅导员需要在思政教育与日常管理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辅导员需要将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辅导员应构建集动力机制、沟通机制、保障机制、反馈机制与评价机制于一体的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互动机制,从而有效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与思想问题。另一方面,辅导员需要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日常管理中。辅导员在日常管理过程中需多观察学生的状态,判断学生是否存在不良情绪或异常情况,若存在需及时解决。
4.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制度
为了充分发挥辅导员工作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高职院校应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制度,为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和约束。第一,高职院校应完善辅导员培训制度。高职院校可以定期邀请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开设讲座,增进辅导员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了解;邀请专业的心理教师对辅导员进行短期培训,提高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安排辅导员去专业的心理学机构学习,让辅导员掌握更多教育技巧。第二,高职院校应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高职院校应根据学生心理问题以及辅导员工作特点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方法、目标等各个方面进行明确规定。
5.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设施
为了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高职院校应完善相关设施。首先,高职院校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构建心理健康活动室、心理咨询室,为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硬件支持。其次,高职院校应构建网络平台,让辅导员通过网络平台开展教育工作。辅导员无法时时刻刻与学生待在一起,所以需要完善网络平台,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同时,部分学生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有心理问题,所以需要在网络平台中设置匿名聊天模块,避免泄露学生隐私。
五、结语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具有多样化、复杂性等特点,辅导员应意识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全面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心理问题,明确各方面因素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并积极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与技能,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付诸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