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X”背景下机械制造类专业基于“校企协同”的实践教学体系探索

2022-10-21石平义官春平邝子奇

装备制造技术 2022年7期
关键词:职业技能协同校企

石平义,官春平,邝子奇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300)

0 引言

“1+X”证书制度的实施目标之一在于促进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培训模式的改革,大力推进企业深度参与到职业教育中,实现校企协同育人。应对新政策,各职业院校必须要改变现有的技能证书培训模式与实践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标准和要求,并考虑如何让相关考证实训的课程培养质量和效果达到“1+X”证书考证的要求,提高学生考证通过率,满足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技术技能要求。

1 当前机械制造类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现状

1.1 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机械制造专业的实训课程—直是机械相关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通过相关实训,可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1]。因此,机械制造类实训课程效果的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然而,随着“1+X”证书制度的提出与逐步实施,当前高职院校机械制造类专业实践环节存在的问题也逐步清晰可见,亟需解决。主要表现如下:

(1)实践教学教学形式单一,内容与企业实际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机械制造类实践课程所用的教学案例落后,实习指导书上的工件图纸之间缺乏关联性、递进性,实习所用工程图没有与时俱进的更新,很少运用企业生产实际案例,教学内容多年来以简单的回转短轴、铝块类、端盖等零件为主,创造性和技术性不足,导致实践教学内容、要求与企业要求存在差距,学生的专业技能难以达到企业用人要求,与企业生产要求脱节。

(2)缺乏对实践效果的有效评价机制

目前一些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的教学评价标准主要参照学生理论学习的教学评评价内容执行。众所周知,实践教学不同于理论教学,采用理论课的评价内容来评价实践教学显然存在不适用和偏差。另外,目前的教学评价主体以学校、学生、同行评价,缺乏企业、行业的参与评价,导致评价效果不全面、不完整、不科学。

(3)实践教学资源不足,师资不强

在“职教本科”实施背景之下,尽管实践动手能力是高职学生区别于本科升的重要技能,一些高职院校对实践课程重视程度依然不如理论课,理论课该上的实验实践课也没有及时安排。另一方面,由于机械制造类设备价格、实习场地资源、财政拨款等方面的因素制约,一些高校实习设备不足,多人共用一套设备,同时师资力量不足,实训指导老师的职称和技能层次结构不合理,大大制约了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良好发展。

1.2 校企协同模式的实践教学体系现状分析

在“1+X”实施大背景之下,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协同是职教的必然选择。这种合作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职业技能、专业素养方面起到无法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目前如政策、资金等因素制约,校企合作育人过程中主要面临如下的一些困境。

困境1:校企合作流于表面,缺乏动力

当前,校企双元协同育人的理念已形成,但是单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相关的财政保障、服务监管体系较为缺失,导致校企双方合作不深入,企业无偿捐赠设备、投入的人力到学校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效益导致一些企业再次参与的热情不高,校企合作缺乏活力,校企的利益没有达到双方预期,难以实现真正的产教深度融合、校企优势互补以及校企资源共享。

困境2:校企合作模式单一,保障机制缺乏

目前,在校企合作模式下,校企联合己经形成“订单班”“校中厂”“校外实践基地”等多种合作育人形式,合作的模式相对单一。而且在合作过程中,企业参与度不高、合作的层次较浅、学校与企业价值取向矛盾、双方利益保障机制缺乏、学生参与度不高导致没有产出效益[2]等问题也凸显。这主要是由于校企合作大部分是建立在教师与企业私人关系上而并非建立在市场需求上。

2 “1+X”模式下机制制造类专业“校企协同”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

校企协同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3]。本研究从改革思路、切入点、立足点出发,探讨如何构建“1+X”证书背景下校企协同的实践教学体系。

2.1 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思路

以“1+X”数控车铣加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为例,探索机制制造类专业实训教学体系改革思路如下:

(1)研究与对比:对比通过究“1+X”书的内容、标准、考计操作要求,对标现状,发现与改进现有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创新教学方法和内容,有针对性进行改革,使改革内容具有针对性。

(2)调查与分析:过调查走访制造类企业对数控车铣工改革的用人需求和职业能力要求,深度分析当前教学中的涉弱环节,加强校企合作思路和产教融合教学,使得改革具有有效性

(3)评价与改进:在改革和实施全过程引入师生互评、生生互评、企业评价、自我评价、同行评价等多元化评价机制,不断优化和改进课程教学方法、手段、内容,使得改革具有适用性。

2.2 切入点:改革前后的“数控车铣工考证”标准对比分析

“数控车铣工考证”课程作为机械制造类专业实践课,主要用来训练高职院校学生准备参加《国家数控车铣工职业技能》中级技能考证。很多高职院校的这门课的教学内容参考了《国家数控车铣工职业技能》要求。在“1+X”数控车铣工考证实施背景之下,只有通过相关改革才能满足制度的要求。通过对比数控车、铣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和“1+X”数控车铣加工职业技能标准,分析两者分别涉及的工作领域中对中级考证的工作过程所要达到的职业技能要求的不同点,是应对要求的有效途径之一,两者对比分析见表1。

表1 改革前后的“数控车铣工考证”标准对比

通过以上对比,明确了两个职业标准的不同,新标准更加强调完整数字化加工技术的运用能力,包括:根据图纸建模、手工编程与刀路设计及优化、计算机仿真验证、工艺卡片的制作与填写,新标准更加注重装配过程与尺寸精度要求,更加注重解决机床故障能力和新技术的运用能力,为建立实践教学体系提供参考。

2.3 着力点:校企协同,改革、优化、整合实践教学全过程

通过以上分析,以校企协同模式为原则,从实训过程的管理、实训教学内容与模式、实训教学方法以及实训考评方式等过程提出具体改革内容,为建立实践教学体系奠定基础。

2.3.1 着力改革点1:实训教材、标准与管理的改革

(1)校企协同编写实验实训指导书、制定考核标准

当前,实验教材编写都是学校老师全程编写,很少企业技术人员参与。这样往往会导致教材重理论,缺乏实际效果。而企业指导教师因具备更多的工程实践经验,应该参与进来机械制造类实训指导书的编写,引入合适的企业实际工件案例,企业和校内老师共同制定实训考核标准,这样有利于掌握企业实际要求,更易掌握职业技能。在教材写作上着力开发信息化活页教材,将知识点、操作视频、相关要求制作成二维码编写在书上,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参考企业标准进行实训室与仓库的管理

实训室与仓库是实训教学的主要场所,其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实训的质量和效率。学校实践基地是教书育人的重要场合,在管理方面,应以企业标准进行实训室与仓库的管理。实训室里面的设备情况需要常态化保持在良好状态,定期维护保养,使用之后需要登记设备情况。仓库里面的各类耗材、夹具、量具等工具因分类放置在货架上。实训室与仓库管理应该严格遵守“6S”管理,做到课前有清点确认,课中有记录,课后有归还与整理,这样有利于保障实训课程的上课效率和质量,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

2.3.2 着力改革点2:实训教学内容与模式及方法的改革

(1)实训教学内容的改革

目前的车铣工考证实训过程所使用的实训项目基本上都是以前比赛或者是考证实例样题,一些实训工件在实训的过程,做出的只是一个半成品,没有达到精度、使用要求,学生实训完后对产品的整体加工没有更好的认识。针对以上问题,适当引入企业实际产品,如目前我校将冰墩墩、广钟塔、象棋等作为实训产品,有效提高学生的兴趣,学生做得漂亮的可以让学生带回去,更漂亮的可以放展柜展览,这样学生也比较有成就感。实训所加工的产品是企业中实际零件,校企双导师指导,让学生更早地接触到企业产品,了解当今企业对产品的制造水平与要求,从而在实训中提高自身技能和知识应用水平。

(2)教学模式改革

教学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能够适合行业、企业所需的人,因此实施“1+X”制度更加离不开企业的参与[4]。在考证实训教学过程中,必须改变原有的校内教师单一指导模式,引进企业兼职教师,联合指导实训,构建校“内校外双导师协同,线上网络平台+线下校内外实践基地双平台”的实践教学模式。让学生实训过程学习到企业的标准和要求,从而让教学达到考证要求,让学生更容易考取证书。

(3)实训教学方法改革

目前,教师在指导实训的时候,采取的是老师对着实训设备边讲解边操作示范,这样就会造成很多学生看不到听不清楚等问题,造成学习兴趣降低、技能掌握困难。针对这种情况,实践指导教师需要采取信息化教学手段,并合理的安排指导进度。教师可以提前将实训操作过程录制成分段化视频并生成对应二维码和关键操作流程及图片,并将以上内容制成信息化实训指导书,让学生学习起来更加容易接受和反复观看理解,也有利于降低操作失误和避免事故,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另外,由于机械制造类实训一般需要操作设备,如果程序或者操作不当,容易出现安全问题,鉴于此,改变原有的直接上机教学方式,采取“线上仿真验证+线下实操”结合方式开展实训,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先通过过专业的数控仿真软件先进行零件的虚拟仿真加工,不仅可以检验程序,还可以便于学生理解操作过程,无问题之后,再上机操作,使得实训过程更加顺利、高效。

2.3.3 着力改革点3:教学评价机制的改革

考核评价是对学生实习效果的有效监督和促进。目前,实践教学评价以学校督导、学生、同行为主的三方评教以不能有效反映实践效果,在企业导师参与之下的“1+X”考证实践教学效果评价内容和机制需要改革才能满足教学和考证要求。在原有的三方评教机制基础上,构建引入合适企业、相关行业为主体之一的教学评价机制,加强实践课程的过程性考核,对学生的学习全过程进行科学的考察、督促和评价[5],形成“督导+同行+学生+企业+行业”五位一体的教学评价机制,使得评价机制更全面、完善。

3 “1+X”证书模式下校企协同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目前,依托我校“1+X”数控车铣中级职业技能考证,通过以上的改革措施,结合我校的企业资源、职教联盟、广钟大师工作室、院士工作站等校企资源,经过两年建设发展,逐步在机械制造类专业中形成了校企协同的“两平台、三途径、三共享、三融合、三保障、全过程”的实践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1+X”背景下执行制造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框架图

4 结语

在“1+X”证书背景下,以机械制造类实践课程为例,从实践课程的改革思路、改革内容、改革目标与评价机制为重点,构建了基于校企双元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在教学过程实施企业、行业参与的“五位一体”的评价体系,让实训更加贴近生成实际,提高考证通过率和实践教学质量。依托近两年我校“1+X”数控车铣职业技能考证实训考证情况的实践,表明该体系的运用调动了学生获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积极性并提高考证通过率,助力教学质量提升。

猜你喜欢

职业技能协同校企
创造力的“阴暗面”与“创新—保新”的协同论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2021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2019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向纵深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