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粗糙面滑动摩擦热-应力-磨损耦合仿真分析

2022-10-21安先龙王佳赵诚高超

装备制造技术 2022年7期
关键词:分形温度场滑动

安先龙,王佳,赵诚,高超

(中机科(北京)车辆检测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2100)

0 引言

工程表面微观上是凹凸不平的,其摩擦过程实质为摩擦副粗糙表面上微凸体间的相互摩擦过程[1]。摩擦过程中,摩擦功产生大量的热量,改变摩擦副摩擦磨损特性,同时由于压力的作用,摩擦副间磨损的产生也会改变接触表面的压力、温度场的分布状态。因此,摩擦过程涉及复杂的应力、温度和磨损耦合现象[2,3]。

摩擦副粗糙面具有分形特征,Mandelbort[4]创立分形几何学,并在Weierstrass函数的基础上,提出了分形W-M函数,因其具有自相似性、自仿射性,因此,可被用来描述粗糙表面形态。后来有不少多学者对分形理论进行了研究,黄健萌等[5]通过建立粗糙面滑动接触模型,仿真分析粗糙实体的热、应力分布规律。丁雪兴[6]通过分形理论建立了磨粒磨损的预测模型,并推导出磨损率和分形模型参数之间的关系。Wang等[7]通过分形理论表征分形粗糙表面,分析了粗糙表面微凸体处的摩擦温升。Gong和Komvopoulos[8]通过建立球体弹塑性有限元模型,研究了球体几何形状对接触压力分布和表面应力-应变场的影响规律。

依据W-M分形函数,在Matlab、Catia软件中联合建立接触式干滑动模型,然后基于应力、温度和磨损耦合方法,通过编写Umeshmotion子程序代码,在ABAQUS软件中建立微凸体表面干滑动磨损仿真模型,探究滑动过程中粗糙面微凸体的接触压力、磨损和温度场的分布影响规律。

1 计算模型建立

1.1 粗糙面模型建立

W-M分形函数模型[9],其三维函数表达式:

式中,L为取样长度;G为特征尺度系数;cosφm,n表示(0,2)间均匀分布的随机相位;D为分形维数;M为重构表面时叠加峰值的数量,一般选为10;γ为随机轮廓的空间频率;n为频率系数,nmax为频率的上限。分形维数和特征尺度系数是决定粗糙面形貌的主要参数[10],为减少有限元仿真分析占用过多计算资源,仅对摩擦副上粗糙面采用分形理论建模,下粗糙面则采用理想平面实体。

分形接触模型如图1所示。摩擦块尺寸:内半径(半径)270 μm,外径(半径)420 μm,厚度80 μm,摩擦盘尺寸:内径(半径)270 μm,外径(半径)430 μm,厚度为100 μm。

图1 销-盘模型

1.2 计算模型假设条件

此计算模型的假设条件如下:

(1)摩擦副材料(摩擦块和摩擦盘)各向同性。

(2)摩擦过程符合库伦定律,摩擦盘在转动过程中,由于时间较短,默认摩擦系数为定值。

(3)忽略摩擦过程中惯性力和振动造成的影响。

(4)忽略热辐射。

1.3 计算模型热边界条件

热边界条件是温度场周围的表面热交换条件,共有3种[11]。如下所示:

(1)第一类边界条件表明边界上的温度值是已知的,故不存在第一类边界条件。

(2)第二类边界条件规定了边界上热流密度,其方程表示为:

式中,q为边界热流密度,μ摩擦系数,p为接触压力,ϑγ为相对滑动速度。

默认接触面产生热量在摩擦块和摩擦盘间自由分配,根据能量守恒和热传导的傅立叶定律,摩擦副热传导方程表示为:

式中,λ为热导率,ρ为密度,c为比热容。

(3)第三类边界条件定义了流体温度以及物体与流体之间的传热系数,流体与固体表面间的对流换热[12]方程表示为:

式中,q为散热的热流密度;h为对流换热系数;Ts为固体温度;Tf为流体的温度。

1.4 计算模型Archard磨损理论

使用Archard理论模拟表面磨损损伤[13],其广义增量磨损高度定义如下:

式中,△h为磨损高度增量,k为无量纲常数,是表征材料耐磨性的磨损系数,可由试验获得;p为接触压力;△s为相对滑动位移增量。

假设摩擦块有限元模型接触节点为I,积分步骤为j,则磨损增量表示为:

累计磨损表示为:

2 热力耦合和磨损仿真分析

2.1 有限元模型建立

摩擦块材料为机械化合金,摩擦盘材料为铸钢,摩擦系数设为0.3,材料性能参数见表1。摩擦块和摩擦盘六面体单元属性均为C3D8T,摩擦块单元数为54000,摩擦盘单元数为19136。为提高仿真结果准确性,摩擦块接触区域网格做加密处理,划分后模型网格如图2所示。

表1 材料属性

图2 有限元模型网格划分

为明显区分磨损所造成的影响,因此选取工况为:第一步为压力分析步,即在40 μs内将20 MPa法向压力通过摩擦盘施加到摩擦块上;第二步为滑动分析步,即在法向压力的作用下摩擦盘以10 m/s的线速度单向匀速旋转40 μs。在摩擦盘中心创建参考点RP-1,由RP-1来控制摩擦盘的转动和载荷的施加。仿真过程中,摩擦盘仅保留Z方向的自由度,其他方向位移施加约束限制。

有限元仿真简化流程如图3所示,在ABAQUS软件中完成材料赋予、接触属性的创建等。仿真过程中,设置摩擦块网格为ALE自适应网格区域,通过提取ABAQUS接触压力和滑动位移,并根据式(5)编写的磨损子程序代码,计算节点的磨损增量,并按照计算的偏移方向,不断调整表面网格,仿真模拟磨损深度处于不断变化的磨损过程,计算摩擦块的累计磨损量。基于不断更新变化的表面形貌,在温度-位移耦合分析步中,得到不断更新的表面压力、温度场的分布状态。

图3 有限元仿真简化流程

2.2 仿真分析结果与讨论

图4为粗糙实体摩擦块接触面不同时刻的接触压力分布,从图中可以看出,滑动分析步初期,摩擦块端面接触压力分布不均匀,微凸体尖端处产生了巨大的应力集中,最大接触压力均达到1853 MPa,是法向压力的92.65倍。

图4 滑动过程接触压力分布

滑动初期,粗糙实体摩擦块表面微凸体与摩擦盘接触后相互摩擦,此时实际摩擦面积为微凸体接触面积,随着摩擦盘的转动,摩擦时间的增长,在法向压力持续作用下,摩擦表面微凸体逐渐磨损变形,摩擦表面微凸体不断被磨平,摩擦面积不断增大,从而使得接触面整体的接触压力逐渐下降,并逐渐在微凸体的边缘呈现出较高压力值。滑动后最高接触压力下降到419.7 MPa,滑动后最高接触压力下降为288.9 MPa。

图5为滑动摩擦块的节点磨损分布云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接触压力分布云图与磨损分布云图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此现象符合Archard磨损定律,即磨损与接触压力成正相关。滑动后,摩擦块形成了大量块状磨损区,微凸体中心处具有较大的磨损高度。最高微凸体节点,在滑动后磨损高度为6.51。选取磨损最为严重的A、B、C、D节分析点节点磨损、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所在位置如图5所示。

图5 滑动后摩擦块磨损深度分布

图6为A、B、C、D四个节点磨损高度随滑动时间变化的曲线。四个节点的磨损高度变化规律相似性较高,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压力分析步阶段(0~40μs),微凸体节点经过快速偏移到缓慢偏移的过程。这是因为接触初期,接触面积为微凸体接触面积,压力的增加致使微凸体节点快速沿z方向偏移,但随着接触面积的增大,节点应力降低,节点偏移速率减缓。除此之外,接触初期,A节点为最高微凸体,接触后迅速向z方向偏移,但B、C、D节点在未和摩擦盘接触时,仍发生轻微节点偏移,考虑为A节点受到压力的作用,致使摩擦块材料发生弹塑性变形,从而使得B、C、D节点沿压力方向发生轻微偏移所致。第二个阶段滑动分析步(40 μs~80 μs),此时表面微凸体节点的偏移速率由公式(5)archard磨损定律计算所得,滑动初期,磨损迅速增加,随着接触面积的进一步增大,接触压力进一步下降,磨损速率变得缓慢。

图6 节点磨损高度随时间变化曲线

滑动后模型的温度场分布如图7所示。温度场分布以块状热区为主,滑动后最高温度为76.34℃,A、B、C、D 4个节点的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8所示,滑动初期,微凸体节点摩擦产生的热量来不及传递,温度聚集在微凸体内部[14],节点温度迅速增加。以温升较大的节点B为例,除接触压力较大影响外,其位置靠近摩擦块外径,相对滑动速度较大也是造成温升较大的原因。节点B在3.18内迅速温升至171.847℃,随着滑动的进行,节点B微凸体被磨平,其他微凸体陆续进入摩擦过程,接触面积不断增大,接触压力不断下降,磨损消耗了部分热量导致节点产生的热量减少,同时加上节点热传导的散热作用,温度大幅下降后趋于稳定。

图7 滑动后摩擦块温度场分布

图8 节点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

3 结论

通过在ABAQUS软件构建粗糙面微凸体的干滑动磨损仿真模型,基于热-应力-磨损耦合分析方法,研究分析了滑动过程中磨损行为对接触端面应力、温度场分布的影响规律。得到以下结论:

(1)摩擦过程中的磨损行为对摩擦面接触压力及温度场分布影响较大。

(2)随着滑动的进行,摩擦块表面微凸体在接触后产生磨损,接触表面逐渐被磨平,接触面积不断增大,接触压力逐渐降低,磨损速率变得缓慢;

(3)随着滑动的进行,磨损表面逐渐平滑,温度场分布逐渐变均匀,主要以块状热区分布为主,微凸体温度出现闪温后迅速下降,之后趋于平稳。

猜你喜欢

分形温度场滑动
铝合金加筋板焊接温度场和残余应力数值模拟
能源桩群温度场分布特征数值仿真研究
像科幻电影般变幻莫测
分形
绝美的分形艺术
一种动态足球射门训练器
复合式空调系统的数值模拟研究
分形的意蕴
关于滑动变阻器的规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