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们的“希望田野” 生态农业重构乡村特色经济
2022-10-21中国经济周刊张宇轩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张宇轩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过去十年,生态农业在各地的乡村经济发展中可谓是厥功至伟。
生态产业的建设过程也是积极探索“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关系的过程,如何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在不同地区的实践中各具独特的诠释。
四川阿坝知木林:以特色生态农业强化乡村经济基础
四川省阿坝州黑水县知木林镇是当地以特色生态农业带动农旅、文旅融合,借机摆脱贫困,大步迈向乡村振兴的典范。
知木林镇过去被贴上了“贫困”的标签,资源匮乏、基础薄弱、发展滞后。受2008 年汶川地震波及,当地经济遭受重创,交通、通信、邮政等重要基础设施建设遭到严重破坏。过去的十余年间,知木林镇几乎是从零开始,在当地政府的带领下,村民们与贫困展开长期拼搏。至2014 年,知木林镇有5 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53 户729 人,贫困发生率高达19.5%。
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单位:元
据当地政府工作人员回忆,彼时的知木林镇,“交通非常不便,限制了当地产业的发展,乡民外出机会少,思想较为保守封闭,生活条件也是极其落后”。
然而,知木林镇并非“一手烂牌”“毫无胜算”。藏语中,“知木林”意为“近水平坦”,其所在的黑水县境内有卡龙沟、奶子沟、达古冰川、色尔古藏寨、三奥雪山等诸多自然景观,是著名的川藏风貌旅游胜地;知木林镇境内从卡龙沟口到知木林河坝,有30 千米彩林风景带,在徒步驴友圈内也有不小的名气;当地特产核桃、藏香猪、蜂蜜等更是远近闻名。
基于颇具“原生态”色彩的“先天条件”,在当地政府的事关产业发展的文件中,“生态”是被提及频次最高的关键词之一。在当地政府的规划中,知木林镇按照“一沟、两区、三融、四宜”的总体工作思路,全力推动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一沟”即核桃香猪花海沟;“两区”为河谷生态果蔬区、高山生态种养区;“三融”是指“生态农业+传统文化+休闲旅游”相融;“四宜”为宜农、宜居、宜游、宜购。
维多村新貌
诏安县某茶园
当地的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等产业由此开始发展。
“核桃树下可以种蔬菜,养殖凤尾鸡、藏香猪,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农业系统。”一名支援当地建设的干部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当地遵循的生态产业发展思路之一是‘核桃+’,以核桃树种植为中心,衍生出的产业形成一个链条,共同发展。”
在知木林镇维多村,核桃树种植颇具规模,一眼望去漫山遍野都是核桃树。资料显示,2016 年,围绕“核桃+”产业体系建设,维多村成立了合作社,吸纳120 余户村民加入,种植核桃1465 亩;到2020 年底,通过进一步发展,该村核桃产业总收入达到800 多万元,平均每户年收入达到2 万余元;同时大力发展林下种养业和循环农业,完成种植生态蔬菜860 亩。
经过脱贫攻坚持续发力,2019 年知木林镇实现5 个贫困村、723 名贫困群众全部脱贫。纵观知木林镇的振兴之路,当地坚持发展的特色生态产业自然是功不可没。
知木林镇党委书记陈婷婷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当地政府在生态产业的规划发展中,一改往日盲目无序的发展状态,在多方调研的基础上,依托当地地理气候优势,引入优良品种进行种植,同时投资兴建加工企业群,提升农副产品的价值。目前,知木林镇的生态农产品在周边区域已经打开市场,核桃油、核桃糖等特色产品供不应求,为驱动当地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生态农业成长的基础上,当地政府将生态旅游业与之相连,形成产业互补促进之势。据陈婷婷介绍,知木林镇毗邻“三大名沟”之一的卡龙沟(藏语音译,意译即前述“花海沟”),随卡龙沟景区升级改造完成,知木林镇计划抓住机遇建设具有当地特色的高质量游客集散地,助推当地生态农产品寻求更多的外销机会。
福建漳州诏安:生态引领传统优势产业“换新颜”
立足传统产业优势,在此基础上进行生态改造,以打造生态系统的思维布局产业集群,已成为不少乡村地区生态产业的规划思路。对于经济基础薄弱的西部地区来说这是“强基础”,对于实力尚优的东部沿海地区就是“换新颜”。
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地处闽粤交界,与宝岛台湾隔海相望,被称为福建“南大门”。地处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诏安县本不缺乏经济高增速的支点。据诏安县2021 年统计数据,该县三次产业的比重为18.9 ∶50.2 ∶30.8,工业占比过半,第三产业占比也明显高于农业。但出人意料的是,诏安选择了八仙茶、青梅种植等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生态农业产品作为“绿色名片”。
诏安县县长黄庆华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介绍当地产业布局时解释,一方面,发展生态农业是诏安县落实“两山”理念的重要举措;另一方面,当地从生态农业的发展中切实取得更大的效益,得到市场口碑和农户的双重肯定。
诏安县发展生态农业优势明显。境内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21.3℃,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无霜期长达349 天以上,土壤含硒量高,农业自然资源丰富,生产具有多宜性。
在这一基础上,诏安长久以来就有青梅、茶树种植传统。诏安青梅具有果大、皮薄、有光泽、肉厚、核小、质脆细等特点,八仙茶春季萌芽早,冬季封园迟,育芽能力强,芽梢抽长快,成茶高香耐泡,回味甘爽持久。
“酒香也怕巷子深”,对于乡村地区的生态农业来说,如何打开市场,将产品卖到更远的地方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基于上述考虑,当地对传统产业进行创新升级,扩大规模,延长产业链至重点加工环节,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利用近年兴起的电商渠道,将产品推向远端市场,延伸至海外。
黄庆华对产品创新作了重点介绍,“近年国内更加关注食品健康问题,更关注食品的保健功效,生态产品更受市场青睐,我们也将产品创新、销售的出发点放在这一重心上,对产品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深加工,提升生态农产品的附加值,使他们成为果农、茶农的摇钱树”。
据公开信息显示,至2021 年,诏安县种植青梅面积13.3 万亩,总产量达10.5 万吨,总产值达60 亿元,年出口产值达8000 多万美元,成为我国主要青梅生产加工和出口产业基地;诏安的茶树种植面积达5.38 万亩,年产量1.37万吨,其中八仙茶种植面积占80%以上,年产值达16 亿元。
生态农业成为 乡村振兴重点部署工作内容之一
多元、立体、综合利用、环境友好、开放高效等关键词,是乡村经济进阶至生态农业为特色的时代特征,在不断地创新探索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成为各级相关政府部门的案头要务。
在首届农业生态环境建设论坛上,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在肯定了现阶段农业生态建设成就的基础上表示,进入新发展阶段,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工作要按照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部署要求来推进,处理好环境治理与粮食安全、保护环境与农民增收、激励引导与监督约束、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等四大关系。
视角下降至基层的乡村地区,如何将“青山绿水”变成“金山银山”,成为最现实的问题。
在采访中,有基层干部反馈,在发展过程中,受限于乡村地区较低水平的基础条件,生态农业往往面临难以打开市场销路、缺乏资金和技术支持、部分乡民缺乏产业经营观念、交通不便、产品获质量认证过程漫长等具体问题。
今年年初,农业农村部发布了《关于落实党中央国务院2022 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其中将生态农业发展作为部署工作重点,并提出“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和乡村多元价值,做优乡村特色产业”“ 强化要素支撑保障,推动各项重点工作落实落地”等多项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意见。
其中提出诸多具体、可执行的方案,如“推进‘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 促进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等新业态规范健康发展”,“加大农村创业人才培训力度,培育一批农村创业带头人队伍”,“ 探索加大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中长期信贷支持”等。
前述基层干部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目前当地政府已经在利用现有条件逐项突破各类具体问题,同时希望能够以乡村绿色经济作为卖点“引起更多人的关注”,以利于“进一步招商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