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界规模最大的社保体系

2022-10-21中国经济周刊张宇轩北京报道

中国经济周刊 2022年19期
关键词:医疗保险社会保障养老保险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张宇轩|北京报道

“记录一生、保障一生、服务一生”,一张小小的社保卡蕴含着对参保群众的郑重承诺。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步入高速发展阶段,经历了10 年,如今已建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世界上规模最大、功能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

回顾这10 年,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成就显著。这一阶段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呈现出多重特点,制度改革取得突破,覆盖范围持续扩大,待遇水平稳步提高,保障能力持续增强,服务水平显著提升,经济运行“减震器”作用凸显。

医疗保险、生育保险相关改革一改“生育贵”“看病贵”窘境

“2015 年,我的第一个孩子通过剖腹产降生,当时医生诊断孩子患有黄疸,需要住院治疗。”重庆的石先生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回忆,“住院4 天就花费了9000 余元的费用,当时的收入水平之下,对于这笔费用还是颇感压力,但报销之后,实际需要自费的部分仅不到3000元,压力一下就轻了很多。”

之后,至2022 年,石先生和妻子在医疗保险、生育保险的保驾护航之下,又迎来了第二个孩子的降生。

石先生讲述的故事是我国社保体系建设中的一个典型缩影。十年来,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成果在医疗保险、生育保险方面的体现尤为明显,近年来医保报销比例、报销范围在不断扩大,极大程度满足了参保人员的医疗需求,促进了城乡居民“看病贵”“生育贵”等难题的解决。

据国家医保局公布的《2021 年全国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所载数据显示,截至2021 年底,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13.63 亿,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基金累计结存36156.30 亿元,其中,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累计结存11753.98 亿元。

在此基础上,国家出台相关政策进一步扩大医保覆盖范围,真正为参保人群实现“病有所医”。

2021 年4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提出建立健全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意见。其中明确,个人账户可以用于支付参保人员本人及其配偶、父母、子女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发生的由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以及在定点零售药店购买药品、医疗器械、医用耗材发生的由个人负担的费用。

另一方面,医疗保险通过将更多的药品纳入医保报销名录,以此扩大医保适用范围,提高保障水平。公开数据显示,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连续4 次开展医保目录准入谈判,累计将250 种药品通过谈判新增进入目录,价格平均降幅超过50%。通过谈判降价和医保报销,2021 年累计为患者减负约1500 亿元。至2022年,国家医保局在医保药品目录调整中计划向罕见病患者、儿童等特殊人群适当倾斜,进一步扩大保障范围。

《中国经济周刊》首席摄影记者 肖翊I 摄

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 单位:万人

养老保险多番改革实现“老有所养”

“病有所医”之外,“老有所养”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的另一部“重头戏”。

近十年来,不可回避的一个现实就是,我国人口结构正在朝着老龄化的方向逼近。公开数据显示,60 后群体,正以平均每年2000 万人的速度持续退休。至2021 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 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已经超过18%。早在2012 年,时任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就曾公开表示,基本养老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攻坚点。

通过改革来拿下这个“攻坚点”,凸显我国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的决心和意志。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自上世纪90 年代建立以来,从县级统筹起步,逐步提高统筹层次。党的十八大以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频繁,“养老金并轨”“费率下调”“中央调剂制度”等成为这一时期养老保险改革的关键词,多项举措对于解决养老保险既往问题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对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具有深远意义。

2015 年1 月,国务院公布《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意味着有将近4000 万人要同企业职工一样缴纳养老保险,随后多省市宣布启动养老金并轨方案探索,多年以来备受诟病的“双轨制”逐渐成为历史。在“并轨”改革的驱动下,通过统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形成职工养老和居民养老两大制度平台,实现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并轨,让城乡居民能够跨地域、跨制度享受养老待遇。

另一个引发公众广泛关注的话题是养老保险费率的下调。2016 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阶段性降低养老保险费率,自当年5 月起两年内,各地相继对养老保险费率作出下调,缴费比例降至20%,部分符合进一步下调条件的地区降至19%;至2019 年,养老保险费率进一步降低,全国多数省份的企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费率降至16%。

2018 年7 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的通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正式建立实施。养老保险中央调剂制度进一步均衡了省际结构性矛盾,缓解了中西部地区和老工业基地省份基金支付压力,人社部相关负责人对此解读为,“(该制度)对于增强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性、均衡地区间养老保险基金负担、促进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基本养老保险权益公平共享具有重要意义。”

伴随着一系列重要举措的相继落地实施,我国养老保险的参保人数和退休人员人均养老金水平均呈现出增长趋势。数据显示,截至2021 年末,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0.28 亿人,比上年末增加3007 万人,当年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63970 亿元。2012 年以来,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从1686 元增长到2987 元,城乡居民月人均养老金从82 元增长到179 元。

世界上规模最大、功能完备的社保体系

追溯建设历程,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从初步建立至今,每一个建设阶段都伴随着“破冰”色彩浓厚的一系列改革。

1986 年国家颁布《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开始尝试建立待业保险(后改名为失业保险)制度;1991 年6 月《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出台,实行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负担;1993 年11 月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标志着社保制度改革进入体系建设的新时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等陆续建立起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建成世界上覆盖人口最多的社会保障体系。

据人社部统计,2012 年我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7.9 亿人、1.5 亿人、1.9 亿人。10 年间,围绕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推进社会保障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发展,制度改革取得重要突破,覆盖范围不断扩大,至2022 年6 月,这组数字增长到10.4 亿人、2.3 亿人、2.9 亿人,3 项社会保险基金累计结余6.9 万亿元,基金年度收支规模超过13 万亿元,市场化投资运营基金超过8 万亿元。

《中国经济周刊》首席摄影记者 肖翊I 摄

与此同时,我国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也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和高度肯定。2016 年11 月,国际社会保障协会(ISSA)第32 届全球大会将“社会保障杰出成就奖”(2014—2016)授予我国政府,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获此殊荣的国家。这意味着,我国在社会保障方面作出的承诺和成就得到世界性的认可。

在总结了10 年来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成果的基础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李忠表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依然面临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也还需要进一步扩大,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仍然是长期的重大战略任务。

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 单位:万人

猜你喜欢

医疗保险社会保障养老保险
新时代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
韩国临终关怀事业与医疗保险制度研究
韩国临终关怀事业与医疗保险制度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中国商业医疗保险的增长轨道
缴纳两份社保可同时享受两份养老金吗
退休后可以从职工养老保险转为居民养老保险吗
关于扩大我国社会保障基金来源的研究
城乡社会保障制度衔接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