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豫剧《花木兰》中的个人情怀与时代性表达

2022-10-21郑疏影

戏剧之家 2022年29期
关键词:豫剧花木兰木兰

郑疏影

(厦门大学 艺术学院,福建 厦门 361005)

豫剧《花木兰》作为豫剧大师常香玉的代表作之一,一经上演就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好评,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花木兰》的唱段《谁说女子不如男》成了豫剧的代表唱段,几乎所有人提到豫剧,脑海里都会蹦出“刘大哥讲话,理太偏”的旋律。这样一部传世经典是如何诞生的,它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力呢?

一、诞生的原因

(一)社会原因

1950 年,新中国成立不久,百废待兴。时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的宋庆龄,称这一年的中国为“第一年的新中国”。年轻的共和国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公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并推进禁毒运动,关闭妓院。国民党残余势力利用海军空军的力量对沿海城市实行封锁和轰炸,导致失业工人大增,给人民带来苦难。在这样的社会状态之下,中国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抗美援朝,选择用自己的力量守卫自己的边疆。

当时的国民正处于“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热情之中,文艺作品可以反映社会的真实状况,可以抒发人民的真情实感,具有振奋人心的力量。比如抗日救亡歌曲《救国军歌》《长城谣》深深地鼓舞了当时的人民群众。每个时代都会诞生属于那个时代的音乐,因此,豫剧《花木兰》这样的文艺作品的诞生也有其必然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对民族戏曲进行了一场群众性革新运动。戏曲是我国文化遗产,但其中也有不少封建性糟粕,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弘扬这一遗产,1950 年,文化部在北京举行了全国戏曲改革工作会议,要求戏曲艺术服务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豫剧《花木兰》作为新编豫剧,就是戏曲改革精神的具体体现。

(二)个人原因

常香玉本人对这部剧的诞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小时候,因为父亲爱唱戏,耳濡目染的常香玉也渐渐对豫剧产生了兴趣。她跟着父亲的戏班走南闯北,偶然的一次机会,她被推上舞台救场,表现得极其出色。从那之后,她对豫剧的热爱就逐渐加深。她坚持要学戏。在她的苦苦恳求之下,父亲同意了。她的父亲坚信学戏是要吃苦的,认定“戏是苦虫,非打不成”,对其严厉要求,但她从未喊过苦,喊过累。在父亲的鞭策之下,常香玉锻炼出了扎实的基本功,也磨炼出了坚强、勇敢的性格。

当时,常香玉家族的其他人都认为唱戏是低俗的工作,对父女俩冷嘲热讽,甚至加以威胁。她的父亲为了继续支持她学戏的梦想,不惜与家族决裂,让常香玉跟了义父常会庆的姓,然后带着她到郑州拜师。常香玉一边打杂一边学习,在不停拜师学艺中,常香玉积累了许多舞台表演的经验。1935 年农历腊月,常香玉跟着周海水的戏班来到开封城演戏。起初常香玉只能演一些临时加演的小戏,她的名字连海报都上不了。但在演了几天之后,常香玉出色的表演开始赢得观众的掌声。周海水也看出了常香玉的才华,让她表演各种角色,常香玉开始在开封城崭露头角。

常香玉从小角色演起,慢慢成了戏班子里的主演。在父亲的影响下,常香玉形成了刚烈要强,直率勇敢,倔强不服输的性格。有一次,常香玉被人粗暴地“请”去婚礼唱戏,她十分气愤,在婚礼上演唱了《鸳鸯梦》里刘兰芝投河自尽前的一段戏,结果就有人威胁要杀了她。她丝毫不畏惧,反而把手上戴的两枚金戒指取下来,说了声“姑奶奶今天非死在你们家里不可”,便将戒指塞到了嘴里。所幸抢救及时,她才脱离生命危险。

常香玉和陈宪章先生的爱情,也突破了重重阻碍。常香玉当时是红得发紫的女演员,而陈宪章只是一个普通人,甚至还结过婚,但陈宪章的才华与谦逊深深地吸引了她。一开始,常香玉的父母不同意这门亲事,后来看他们非常相爱才渐渐释怀。结婚后,他们相互扶持,相互鼓励。陈宪章为了支持常香玉的事业,辞掉了工作,然后就一直负责给常香玉写戏,常香玉后来表演的大部分戏曲剧目,都是丈夫为她写的。因戏结缘的两人,走得越来越近,也让常香玉的事业迎来了顶峰。他们志同道合,胸怀大义。1948年,他们开办了“香玉豫剧学校”,以救助从河南逃到陕西的灾民儿童。学校不仅管他们的吃住,也让他们学到了许多本领。这些学生后来成了豫剧表演的中坚力量。抗美援朝的时候,她提出来要为国家捐一架飞机,陈宪章也义无反顾,他们拿出积蓄,带着剧团义演,在半年内攒够了15 亿,为志愿军捐赠了“香玉剧社号”飞机。选择改编花木兰的故事,并使其成为义演的主要剧目,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常香玉本人。她就像现实中的花木兰,勇敢无畏,爱国爱家,自尊自强。

二、内容表达

作为新编豫剧,《花木兰》取得了极高的成就。《花木兰》至今仍常演不衰,其脍炙人口的经典唱段一直回响在中华大地,是许多人对豫剧的深刻印记,既为广大戏迷增添了余音绕梁的中州豫韵,也为各界观众留下了极具中原特色的文化记忆。新编豫剧《花木兰》到底新在何处?

(一)爱国情怀

在我国,花木兰的故事家喻户晓。关于木兰从军的动机,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中的《木兰诗》提到,“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不难看出,最开始,花木兰是为了替代年迈的父亲而从军。因此,这个故事得以流传的核心价值观是“孝”。而豫剧《花木兰》诞生于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之际,当时,常香玉和她的剧社同仁决定义演,为国家捐献战斗机。这是爱国主义行动,所以需要配上爱国主义剧目,因此,这部《花木兰》所要强调的首先是爱国。因此,在剧中,花木兰唱道:“恨敌寇犯边关侵我乡邻,可惜我曾学就浑身武艺,不能够分亲忧为国效力”。这个唱段是花木兰在唱,也似乎是常香玉自己在唱。花木兰恨自己是女儿身,不能够上战场打仗,而在现实生活中,常香玉又何尝不是如此?国家有难,既然不能上前线,她就用力所能及的方式去帮助国家,支援前线。

常香玉认为,真正受人们欢迎的戏曲表演者应该有属于自己的作品,没有自己的戏,即使唱得再好,观众也会随着时间流逝慢慢遗忘唱戏的人。只有第一个唱这出戏的人,人们才会记得最深刻。所以,后来她与剧作家合作,成立中州戏曲研究社,结婚之后又创办自己的剧社,参与创作,再进行演出,既贴近生活与时代,又能更好地展现自己的思想。

(二)男女平等

男女平等是在其他很多版本的花木兰故事中不太被重视的一种内涵,《木兰诗》用“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笼统地讲述花木兰的功绩,在故事的最后,木兰回归了“当窗理云鬓”的女人形象。认同女性的能力,认同花木兰对父亲的“孝”,似乎就是《木兰诗》所要表达的思想,但也仅此而已。它并不认为女性可以作为独立的政治形象登上历史舞台,也不强调男女的对比。

这部豫剧创作之时,新中国成立不久,国家积极推动妇女解放,鼓励妇女发挥自己的作用,投身于国家建设。政府通过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1950 年5 月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正式实施,其中明确规定,要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强调男女平等,同工同酬,婚姻自由,从法律的层面保护了广大妇女的权利。因此,这部豫剧鲜明地展现了花木兰的女性自尊意识。在全剧的开头,花木兰为了说服父亲,和他比武并胜过了他,证明了女子也可以为国效力。其中,最经典的唱段《谁说女子不如男》是女性主义的表达,“男子打仗到边关,女子纺织在家园,白天去种地,夜晚来纺棉,不分昼夜辛勤把活干,将士们才能有这吃和穿”正面肯定了女性的力量和贡献。

虽然肯定了女性的贡献,但是这部豫剧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从古至今的各种版本中,花木兰都是在成为男性形象之后才得以离开土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力量,似乎隐喻着女子只有被“雄性化”才能进入社会,表现自我,否则就只能“纺织在家园”。在豫剧《花木兰》的后半段,木兰在战场表现优异,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贺元帅要把女儿嫁给她,被她拒绝了。木兰自己做出了选择,她掌握了自己的命运,但此时的她仍是男性的身份。与之相反,贺元帅的女儿就这样被父亲“许配”给别人。虽然她没有嫁给花木兰,但假如贺元帅以后再给她许配夫君,她又能否拥有决定的权力呢?女性群体的重要性得到了验证,但是女性作为“女性”的权力以及可以进入社会服务国家的形象遭到了忽视,这也是早期男女平等思想的矛盾性与片面性所在。

三、结语

豫剧《花木兰》诞生于特殊时期,表达了强烈的个人情怀与时代特征,在当时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共鸣,使大家热血沸腾。它表达的情怀与时代特征并不是狭义的,而是持续存在于社会之中的广泛思想情感与精神内核,在和平年代,爱国、自尊自强、勇敢不屈也是我们所要追求的品性。而其中一些在我们现在看来有些片面、矛盾的思想则为我们研究当时的社会状况并反思当下提供了参考。

从豫剧《花木兰》的成功之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艺术作品创作的启示:艺术创作要富有时代性,既表现浅层的表象特征又表达深层精神内核,达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要让演员对作品产生深刻理解,这样在二度创作之时才能更好地引起观众共鸣;不能只着眼于当下的市场,单纯注重时尚性,而要拥有全局意识,思考作品所带来的社会影响力。

猜你喜欢

豫剧花木兰木兰
木兰剧片段展示
豫剧在台湾地区的生存与现代化追求
花木兰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花木兰
品豫剧,听秦腔:谁有滋味谁响亮
不老的豫剧
若是木兰能网购
安阳有个“花木兰”
滇中木兰的“农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