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c 小调前奏曲与赋格》浅析巴赫音乐创作

2022-10-21

戏剧之家 2022年29期
关键词:赋格前奏曲巴洛克

刘 真

(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0)

一、巴赫所处的历史背景

西方音乐史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划分,从1600 年到1750年这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时间被称作“巴洛克时期”。“巴洛克”(baroque)这个词语本来出自葡萄牙文“barroco”,有“形状不规则的珍珠”和“荒谬的思想”两层含义。刚开始的时候,它总是被用来形容建筑和雕刻等艺术形式的流行风格。后由于其热情奔放、豪华夸张的审美特点,与当时盛行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庄严含蓄、均衡和谐的艺术理念大不相同,“巴洛克”便成了“新奇、怪异、畸形”等类型的事物的代名词。但是,在音乐领域,它同样透露出嘲讽和挖苦的意味,表达了19 世纪中叶的音乐家和历史学家对其所指的音乐风格褒贬不一的评价。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音乐风格日益被人们理解和接受。“巴洛克”一词也逐渐失去贬义,开始指西方音乐史上一段成就辉煌的时期。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以气势宏大、结构复杂著称。无论是声乐作品还是器乐作品,旋律都十分华丽,有很多装饰音和模进音型。巴洛克音乐作品中普遍使用的通奏低音是这个时期重要的技术特征之一。

二、巴赫的生平

巴赫(1685—1750),德国著名作曲家,管风琴家。巴赫的去世,结束了西方音乐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音乐史学家将巴赫去世的1750 年定义为巴洛克时期的结束之年。巴赫是巴洛克时期伟大的音乐家之一,被誉为“近代音乐之父”。巴赫的音乐作品展示了巴洛克音乐艺术的崇高和庄严,纯洁与质朴,并把这一时期人们对音乐的追求发展到了极致,也使德国成为欧洲音乐舞台的主角。

一般而言,巴赫的生平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阶段:魏玛时期(1708-1717 年),1707 年巴赫前往米尔豪森,并担任圣布拉修斯教堂的风琴师。1708 年,巴赫娶玛利亚·巴巴拉为妻后返回魏玛。然后,巴赫在宫廷乐队中担任风琴师和小提琴师,并工作了将近十年时间。此时,巴赫已成为一名知名的管风琴演奏家、教育理论家,他的大部分管风琴作品创作于这一时期。第二阶段:柯登时期(1718-1723 年),1718年,巴赫前往柯登,出任雷奥博亲王的乐长并得到亲王的支持与鼓励,他在这一时期写了一系列后世知名的作品。如:《勃兰登堡协奏曲》《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册等。第三阶段:莱比锡时期(1723-1750 年),1723 年,巴赫被任命为莱比锡托马斯教堂的乐监。这以后,莱比锡市大部分的音乐指导都由他来担任,除了组织训练唱诗班以外,巴赫还为教堂创作音乐。巴赫同时还兼任另外两个教堂的管风琴师(当时的莱比锡只有五个教堂)。此后的27 年,巴赫一直都在莱比锡生活,直到逝世。在这27 年中,巴赫创作了大量的声乐作品:康塔塔、经文歌、受难乐等。还在此期间创作了清唱剧及众多管风琴曲,也为每星期的礼拜写不同的宗教歌曲,著名的《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二册、《马太受难曲》《约翰受难曲》都在此时完成。

三、巴赫的音乐创作

(一)总述

巴赫与德国的音乐艺术传统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德国的管风琴艺术、路德新教的众赞歌是他艺术创作的基础。他的众多音乐作品都是为新教创作的宗教音乐,他的声乐作品这一特点最为显著。但是,管风琴音乐是巴赫器乐创作的基础与核心。例如,他用新教众赞歌的曲调进行改编创作,完成了约170 首管风琴的《众赞歌前奏曲》,抒发他对新教音乐传统的热爱。

(二)巴赫的赋格

赋格曲是复调音乐中在一个主题上构成多声部对位效果的一种体裁,巴赫把它看作表现音乐创造性的最佳方式。他的一些赋格曲是他的作品中感情最丰富,最深刻动人的作品。其中,各声部构成的紧密肌质无不体现出赋格曲是一种可以使灵感得到充分表达的体裁。

巴赫的古钢琴音乐中,每首都采用前奏曲与赋格相组合的结构形式,以大小调的半音顺序排列写作而成的《平均律钢琴曲集》首次将十二平均律全面系统地运用到音乐创作实践中,以实际作品显示了平均律在键盘乐器作品创作方面的优越性。

(三)《#c 小调前奏曲与赋格》

《十二平均律与钢琴曲集》是巴赫对音乐史的重大贡献之一,被称为钢琴家的“旧约全书”。作品共分两册,每册都由二十四首乐曲组成,每首乐曲都采用前奏曲与赋格组合的形式,把具有明显主调音乐特征的前奏曲和具有复调音乐风格的赋格曲融合在一起。前奏曲带有引子的性质,即兴的风格,强调演奏技巧。通过音型、速度的变化表现每一首乐曲不同的音乐个性。赋格则体现了巴赫卓越的复调艺术成就,演奏者不仅要具备高超的演奏技巧,还要准确理解并阐述作品的内涵,而巴赫使这两种似乎对立的东西达到了最高境界的整合。巴赫创作这部作品最初的想法是对一种新的音乐创作理论的创新尝试,它的成功佐证了将钢琴的一个八度音区分为十二个半音的可行性。这一理论的成立同时又推动了大小调体系以及功能性和声的完善,尤其是作品的赋格部分,他是按照调性、和声的逻辑关系来设计主题的呈示与发展的,这种方式预示了古典主义调性布局的产生。

《#c 小调前奏曲与赋格》是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集的第四首乐曲,分为两个乐章。第一乐章为前奏曲,由一个一小节长的平稳自然的动机发展而成,建立在阴暗色彩上的小调动机在各声部中呼应出现,为赋格主题的进入准备了哀伤的情绪背景。第二乐章是一首五声部的赋格曲,是曲集中运用复调技巧最复杂的乐曲之一,也是巴赫作品中罕见的包括三个对比性质赋格主题的乐曲。第一主题阴郁而沉重,好像代表了难以逃避的命运的力量;第二主题由快速的八分音符组成,带有轻快的线条进行,起着某种程度上调和第一主题和第三主题的作用;第三主题是反抗命运,肯定人的力量的主题,其性格热情亢奋,与第一主题有鲜明的对比。这三个主题依次呈现、展开、再现,从中可以听到第一主题逐渐丧失优势,而第三主题则越来越生机勃勃、不可战胜,表现了人的力量必将战胜命运这一深刻的思想。

(四)巴赫音乐作品的演奏技巧

演奏巴赫的音乐作品要用指尖的位置触键,连奏要快而敏捷,断奏要力求轻巧,应该清晰地弹奏各声部线条主题的对比,速度不必太快或者太慢,渐强或者渐弱应该采用阶梯式的力度变化,装饰音的弹法也有明确的规定,踏板要慎用,不必太长或者太深,应该根据各声部之间的线条使用踏板,要保持各声部的清晰,完美再现巴洛克时期的音乐风格。

1.情绪统一

巴赫的音乐作品的情绪基本都建立在一个单一的情绪之上。要用一个主题将整个作品的情绪确定下来,然后再把这个主题发展成为整个作品,表达特定的情绪,同时,主题常与特定的伴奏型和旋律音相联系,一开始的节奏型要贯穿始终,使音乐形成一种一直向前的动力。在情绪的表达上,由于巴赫是一个非常虔诚的基督教徒,那么,在演奏他的作品的时候,音乐情绪要带有与上帝沟通的神圣感与向往感,并且要控制节奏,不可急躁,不可将音乐的情绪变为激动或者沉闷,要让音乐有通往心灵圣土的虔诚感与安宁感。

2.速度稳定

巴赫的每一首音乐作品基本都保持在一个和谐稳定的速度上,不要任意地加快或者减慢,更不要过分地自由处理。这与他音乐中的宗教性密不可分,巴赫内心深处的虔诚信仰塑造了他音乐中的安宁与平和,虽乐句之间也有对比与冲突,但速度始终恒定,演奏时切记不可越来越快。

3.力度适中

因为巴赫所在的巴洛克时期所用的钢琴均为拨弦古钢琴,手指弹奏的压力只能稍稍改变其声音的力量,无法弹奏出声音渐强渐弱的变化,所以,音乐进行时基本采用一个相对和谐的音量。一句强一句弱,以此产生明暗的对比。在复调声部乐句的对比过程中,更多是通过明暗色彩的变化进行对比,展示出不同声部的交织融合发展,而没有极强和极弱的力度方面的情感宣泄,这要求演奏者在演奏赋格时,不仅对各个声部力量的把握要更加精准和严格,也要对巴洛克时期钢琴作品的强弱力度把控得更加精准。

4.触键法与奏法

巴赫的键盘作品非常讲究断连性,奏法变化多端,音响生动别致。主要有断奏与连奏以及介乎两者之间的各种不同的奏法。经过不断的连、断处理,可赋予作品完全不同的性格与面貌。至于触键方面,由于巴洛克时期的钢琴属于古钢琴,所展现出来的音乐没有太强的和声共鸣,所以,演奏者在现在的钢琴上演奏巴赫的赋格时,切记不能踩延音踏板,要保证每一个乐句音符线条的干净流畅。手指触键要求接触点越小越好,保证音乐不出现粘连的和声共鸣,以干净为主。

5.声部练习方法

巴赫最具魅力的就是其复调中各声部音乐的叠加与交织,对于钢琴演奏者来说,这部分的演奏难度非常大。那么,如何把各个声部的音乐线条演奏清晰和完整,就是每一个钢琴学习者需要深思和探讨的问题。笔者在练习和研究后,有以下心得,与大家共勉。对于两个声部及以上的乐段,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进行单手训练。当然,在一些难度系数较大的音乐作品中,也会出现用一只手控制两个声部到三个声部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学习者要对每一个声部进行单独训练,首先完成对每个单一声部的音乐线条的理解和熟悉,完成好手指的连接,安排好指法等。完成之后再进行各声部的汇总和练习,以及左右手的配合。针对一些需要左手和右手配合连接完成的乐句,要用两只手单独完成这一个乐句的练习后,再进行全部的衔接。

在各个声部连接熟练后,要考虑何时应该突出哪个主题声部,这就涉及以上所总结的四个方法和要点。在把握好速度、情绪、节奏、节拍等要素之后,将需要突出的声部做明暗、色彩的对比,进行强调和突出,达到不同声部依次轮流出现的效果,体现相互交织叠加并且有主有次的音乐色彩。

对于钢琴演奏基础薄弱或是钢琴初学者来说,首先完成两个声部的演奏和对比即可。当完成两个声部的乐曲练习后,再进入三声部和多声部的作品练习,循序渐进,才可以将声部练习的方法掌握得扎实且牢固。

四、巴赫音乐创作的艺术特征和历史贡献

(一)艺术特征

巴赫是一位虔诚的新教教徒,他的音乐总是会表达对上帝的信仰,表达世界和谐存在的重大意义。巴赫的复调音乐中所包含的个性、简练的主题、逻辑性的和声转调等焕然一新的因素又预示了新时代的音乐特色。巴赫的音乐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他注重把民间舞蹈音乐与新教圣咏结合在一起,使宗教音乐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充满了生活气息。作为新教教徒,宗教是他重要的精神寄托。巴赫的宗教音乐作品虽然大多采用了宗教题材,但所反映的却是他对现实生活最深刻的体验。在巴赫的各类音乐作品中,对命运的探索,对人生的感慨常常是在平静的状态下抒发出来的,没有疾风暴雨、震天动地的气势,却可以引起人们内心的共鸣,具有经久不衰的魅力。

(二)历史贡献

巴赫的音乐对于钢琴学者是一笔不可估量的学习财富。从刚刚入门的小步舞曲到二部创意曲,到三部创意曲,再到难度较大的前奏曲与赋格,每一步学习都有相对应的收获与成长。尤其是对于钢琴初学者来说,练习巴赫的作品对手指触键技巧及声部把握技巧的强化是练习其他作曲家的作品无法相比的。也许年幼时会觉得巴赫的作品晦涩难懂,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越来越觉得他的作品是值得深思的,是耐人寻味的,其音乐表达是令人叹为观止的。

巴赫的创作囊括了巴洛克时期几乎所有的音乐体裁,许多作品成为同类作品的典范。随着巴赫的创作,赋格曲发展到无法超越的高度,其精密和完备程度达到空前的水平。那是一种深邃的哲理,也是一种巧妙的构思,这些也同样令人叹为观止。因此,巴赫被誉为“赋格曲大师”和“赋格曲终结者”。

巴赫浩如烟海的作品皆具有十分简洁而极有个性的主题、丰富的想象、强烈的表现,以及异常完美的音乐技巧。同时,巴赫把音乐从宗教附属品的位置上解放了出来,使之平民化;他把复调音乐发展成主调音乐,大大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他确立了键盘乐器十二平均律原则。正是这一切使巴赫不仅成为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的里程碑,而且成为西方音乐乃至世界音乐的取之不尽的宝藏。

猜你喜欢

赋格前奏曲巴洛克
徐昌俊手风琴独奏《两首前奏曲》和声研究
g小调赋格(钢琴小品)
戏剧性十足的巴洛克艺术
巴洛克艺术的先驱
卡普斯汀《二十四首前奏曲与赋格》中的赋格主题研究
钢琴前奏曲
“没规矩”的巴洛克
前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