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鲁艺在沈阳:音乐事业历史瞬间与贡献

2022-10-21

音乐生活 2022年9期
关键词:鲁艺沈阳东北

慕 峤

1938 年4 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成立培养革命文艺干部和文艺工作者的学校—鲁迅艺术学院。1940年,学院更名为鲁迅艺术文学院,简称鲁艺。1945 年抗日战争胜利,中央决定建立巩固东北根据地,派大批干部到东北开展工作。1945 年11 月,鲁艺整体迁往东北。一批延安鲁艺的革命音乐家们开始投身战火纷飞的东北战场,以音乐为武器,宣传革命文艺,传播进步音乐,培养音乐人才,团结教育广大人民群众,为解放战争胜利和新中国诞生做出了重要贡献。

1948 年11 月2 日,东北野战军攻克沈阳,辽沈战役胜利结束,东北全境宣告解放。战斗在前线的四个东北鲁艺文工团和音工团相继开进沈阳,并立即投入欢庆沈阳暨东北全境解放的宣传演出活动中。沈阳解放后,几乎每天都在庆祝解放战争胜利的热烈气氛中,音工团为第四野战军指战员连续演出十多场歌舞和音乐会。几个文工团联合起来排练了歌剧《白毛女》,12 月初在沈阳宏大电影院连续演出,演出场场爆满,每天都有许多观众排队看剧。

1948 年底,根据党中央发展东北文艺工作的要求,中共中央东北局宣传部决定鲁艺在沈阳恢复办学,定名为“鲁迅文艺学院”,由吕骥任院长,张庚任副院长,直属中共中央东北局宣传部和东北人民政府文化部领导。学院下设戏剧系、音乐系、美术系、文学研究室、舞蹈班、文工团、音工团,院址设在沈阳马路湾。大城市的优越条件,使办学有了开展正规化教育的可能,12 月起学院在沈阳恢复招生。

鲁艺恢复办学后,鲁艺文工团、音工团在沈阳的工厂、学校、部队进行了一系列文艺宣传活动,演出曲目既有在延安时期创作的经典剧目如《白毛女》,也有在东北新创作的歌曲、歌剧、秧歌剧、器乐曲,如《星星之火》《火》等。鲁艺音工团参加了庆祝沈阳解放后第一个元旦和春节的演出活动,参加了为中、苏合拍的大型文献片《中国人民的胜利》配乐和表演活动。1949 年初,鲁艺音工团举行专场歌舞晚会,招待在沈阳的著名民主人士、作家、剧作家包括李济深、李德全、田汉、曹禺等人。2 月中旬起,鲁艺音工团和文工团部分人员组成宣传队分赴沈阳机床厂、皇姑车辆厂、被服厂、纺纱厂、军需部橡胶厂、飞机制造厂等13个厂矿进行春节文艺辅导演出。

1949 年春,安波率冀察热辽鲁艺师生赶赴沈阳开展革命文艺工作。同年3 月,东北人民政府教育部决定调整艺术教育院系,将东北大学、吉林大学的音乐系、艺术系合并入鲁迅文艺学院。

4 月,鲁艺音工团组成四个小组到鞍山、抚顺、本溪、营口进行歌咏辅导,体验生活,收集素材,创作群众歌曲。音工团为在沈阳召开的“东北青年学生代表大会”演出了《黄河大合唱》《工人大合唱》《胜利联唱》等歌曲和管弦乐曲《陕北组歌》。为庆祝沈阳解放后第一个五一国际劳动节,鲁艺组织了大型演出和辅导活动,组织专场文艺晚会。6 月,鲁艺音工团赴京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届代表大会进行汇报演出,为中央领导和与会代表演出多场音乐歌舞晚会。之后,又到天津为当地群众演出。1949 年9 月,吕骥、张庚调北京筹建中央音乐学院。鲁迅文艺学院由塞克、王曼硕接任正副院长,并更名为东北鲁迅艺术学院,简称东北鲁艺,归教育部、文化部双重领导。学院下设实验音乐文工团和实验剧团,文工团更名为实验剧团。

10 月1 日北京举行开国大典。10 月2 日,东北鲁艺参加沈阳市在中山广场举行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型表演活动。腰鼓队、霸王鞭队、红灯狮子、旱船队、秧歌队、民乐队和打击乐队等300 多人,浩浩荡荡、多姿多彩、气势磅礴,给沈阳人民以深刻美好印象。一时间,鲁艺秧歌在沈阳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12 月起音工团开始整训,集中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时事政治与外语,提高政治和业务水平。除了学习视唱练耳、歌曲创作、乐理和声、作品欣赏、基础理论、器乐知识、文学和文艺理论等,还学习民歌、二人转、评戏大鼓和梆子等。之后,继续到工厂、农村和各市演出、采风、体验生活。

1950 年初,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率代表团访苏归来途经沈阳,音工团在辽宁宾馆向中央领导和代表们进行汇报演出。

1950 年10 月,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东北鲁艺组成庞大的“鲁艺抗美援朝工作团”赴中朝边境对志愿军将士进行慰问演出,总计演出38 场。此时,东北鲁艺将校址迁至哈尔滨,1951 年暑期后开始招收三年制专科学生。1952 年秋,学院又迁回沈阳。

1951 年,东北人民政府文化部将鲁艺实验剧团和鲁艺音工团整建制从东北鲁艺调出,与东北文工团、东北文教队合并,在沈阳成立东北人民艺术剧院。1953 年2 月,东北鲁艺改变综合办学方式,在音乐部的基础上成立了东北音乐专科学校,1958 年更名沈阳音乐学院;在美术部的基础上成立东北美术专科学校,1958 年更名为鲁迅美术学院。戏剧部的大部分同志调入东北人民艺术剧院,一部分调往东北戏剧研究院从事戏曲改革工作。由于大区撤销,中央从东北调走了一大批文艺骨干,整建制地调走了几个团到北京充实中直文艺单位。在安波同志建议和省委统筹考虑下, 1959 年,成立沈阳评剧院、沈阳京剧院;1960年,成立辽宁歌剧院、辽宁儿童艺术剧院。延安鲁艺时代的精神血脉,在辽沈大地生根发芽,结出累累硕果。

鲁艺及东北鲁艺的音乐系、文工团、音工团等在沈阳办学和活动时间不长,但它的意义和影响是重要而深远的,特别是为辽沈的音乐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是,促进了音乐学院和一批音乐院团的建立。自1948 年底鲁艺在沈阳恢复办学,几经发展变化,孕育出了沈阳音乐学院。在此前后,以东北鲁艺及东北人民艺术剧院音乐舞蹈团为基础,于1956 年、1960年相继成立了辽宁歌舞团和辽宁歌剧院。1959 年,以东北戏曲研究院京剧实验剧团和评剧实验剧团为基础成立了沈阳京剧院和沈阳评剧院。这两个剧院的历史渊源也可以追溯到鲁艺和东北鲁艺。东北戏曲研究院于1951 年9 月成立,其初创时期研究室人员大多来自东北鲁艺。早在沈阳评剧院成立之前,东北鲁艺的作曲家就调入东北戏曲研究院评剧实验剧团从事评剧作曲工作,并促进评剧音乐创作由民间化逐步转向专业化。东北戏曲研究院院长晏甬曾任延安鲁艺戏剧系主任、东北鲁艺戏剧部长,他将鲁艺传统带进研究院及京剧、评剧团建设、管理与改革。沈阳音乐学院和各音乐艺术院团的成立与发展对于辽宁及沈阳培养优秀音乐艺术人才,创作演出优秀音乐文艺作品,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汇聚了一批革命音乐家和优秀文艺干部。抗日战争胜利后,特别是1948 年辽沈战役胜利结束后,沈阳集聚了一批来自延安鲁艺的革命音乐家和革命文艺干部,如吕骥、塞克、马可、刘炽、希扬、安波、李劫夫、陈紫、向隅、苏扬、瞿维、晓星、潘奇、胥树人、郝汝惠、李尼、王卓、丁鸣、沙青、寄明等。他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将文艺和人民大众的迫切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深深植根于群众的生活土壤,积极投身于革命实践,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正确方向,倾心致力于革命音乐创作,努力培养优秀音乐人才。鲁艺的音乐家和音乐工作者们在沈阳工作的时间长短不一,但共同为辽沈音乐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厚重的基础,为开拓我国民族音乐做出卓越贡献。

三是,培养了一批优秀专业音乐人才。1948 年,鲁迅文艺学院在沈阳恢复办学,同年底开始招收第八届学员,共招收296 人。1949 年更名为东北鲁迅艺术学院后,1951 年暑期后开始招收三年制专科学生,1953 年建立东北音乐专科学校后,1956 年又开始招收五年制学生。从鲁艺到东北鲁艺,再到沈阳音乐学院、各艺术院团,始终坚持继承弘扬鲁艺优良传统,坚持正确方向,结合革命建设实际和实践要求,开展教学和创作演出活动,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和专业素质,边学习、边实践,边创作、边进步,边演出、边提高,为党培养出大批优秀的文艺战士。我国著名音乐家傅庚辰、谷建芬、秦咏诚、雷雨声等都是东北鲁艺期间入学的学生。他们创作出大量源自生活实践、源自人民群众,讴歌党、赞颂祖国、歌唱人民的优秀音乐作品,如《我为祖国献石油》《红星照我去战斗》《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我和我的祖国》《今天是你的生日》《迎宾曲》等。他们因鲁艺而成长,鲁艺因他们而骄傲。

四是,创作演出了一批体现历史和时代进步要求的精品力作。鲁艺及东北鲁艺在沈阳办学和活动的时间虽然不长,但这一时期,鲁艺的革命音乐家们积极投身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深入部队、农村、工厂体验生活,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将艺术之根深扎于人民群众之中,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诉求,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创作演出了大量反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讴歌党和人民的优秀音乐作品,如《咱们工人有力量》《白毛女》《坚决打他不留情》《陕北组歌》《东北好地方》《革命人永远是年轻》《胜利花开遍地红》《三绣金匾》《放风筝》《炼钢忙》,等等。1949 年6 月由吕骥同志主持评选出在东北地区广泛流传的创作歌曲83 首,并编成《东北群众歌曲选》,这是对四年解放战争东北音乐创作成绩的一个检阅,为中国当代音乐史保存下来了极其珍贵的历史资料。许多优秀音乐作品长期为人民群众所传唱,经久不衰,成为一个时代的记录。

五是,传承弘扬了鲁艺精神。鲁艺精神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实践中形成发展起来的革命精神。在鲁艺成立之际毛泽东主席要求鲁艺“在民族解放的大时代去发展广大的艺术运动,实现文学艺术在当今中国的使命和作用。”要求鲁艺“造就具有远大的理想、丰富的斗争经验和良好的艺术技巧的一派艺术工作者。”要求艺术工作者到大千世界中去,到实际斗争中去创作“适合时代的要求,大众的要求”,“有动人的形象和情节,贴近实际生活”“有好的内容”的艺术作品。鲁艺精神的核心是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文艺讴歌历史和时代进步性的方向,坚持文艺扎根生活、扎根人民,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和人民打成一片,为人民歌唱的立场。从延安到东北,鲁艺精神一直在辽沈大地传承弘扬,并结出累累硕果,取得骄人成就。在历史风雨的洗礼中,辽沈音乐工作者始终致力于传承弘扬鲁艺精神和优良传统,将艺术探索与人民大众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将历史和时代的主旋律与精神创造的多样性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培养音乐人才,创作音乐精品,为人民歌与舞,为人民鼓与呼,在党的文艺史册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1] 《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年版,第64—65 页。

[2]《毛泽东文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第123 页。

猜你喜欢

鲁艺沈阳东北
沈阳伟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东北铁锅炖
Make ’Em Laugh
沈阳远洋公馆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回望鲁艺初心共谋鲁艺学科发展新向度
最小和最大
大东北的春节
Women in Dilemma—Analysis of Janie’s frustrations in Their Eyes Were Watching God
鲁艺后裔的追求——沈阳音乐学院院长刘辉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