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与老字号跨界创新设计
——上海特色精准扶贫模式探索

2022-10-21章莉莉李姣姣

上海艺术评论 2022年4期
关键词:传统工艺老字号跨界

章莉莉 李姣姣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充分体现了扶贫工作中的人文智慧。每个时代总是赋予文化发展新的使命,非遗传承与精准扶贫之间具有相互促进作用,中国大地上的人们正在探索着多元化的扶贫模式。而乡村非遗有助于当代扶贫就业,城市老字号记载着商业文明历史,两者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都需要在新时代下得到传承和创新。通过乡村非遗与城市老字号跨界创新设计的上海实践案例,文章提出了两者间的适配度研究,包括类型适配度、创意出发点、基本原则和规律,总结了上海特色精准扶贫模式,为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提供模式借鉴。

上海发挥文化创意产业优势助力精准扶贫

上海在“十三五”期间承担着对口支援云南省、青海省、贵州省、青海省、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中西部省区的任务,覆盖教育、医疗、农业、文化等各个方面。上海曾在2010年加入全球“创意城市网络”,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设计之都”的称号,在创意设计、品牌设计、时尚设计等方面有独特优势。上海的援建干部将城市优质资源,特别是创意设计人力资源不断与贫困乡村对接,形成城乡互动,生产和销售的流通渠道。

与此同时,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在“十三五”期间建立全国18个传统工艺工作站,组织城市中的艺术设计类高校、文化类企业、媒体单位共同助力贫困乡村非遗保护。上海市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简称“PACC”)承担了其中两个传统工艺工作站的建设任务,其中“青海果洛传统工艺工作站”主要援建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上海大学传统工艺工作站”发挥上海创意设计力量和品牌企业优势帮助更广泛的上海援建地区。乡村非遗资源如何与城市优势力量建立相互合作关系,产生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是上海特色精准扶贫模式的实践探索。

乡村非遗提供当地扶贫就业及面临困境

中西部交通不便的乡村地区,一直以来都与外部交流不畅,正因如此也较好保存了当地多姿多彩的文化样貌,很多非遗手工艺项目在中西部乡村得到了较为完整的活态传承,成为当地独特的文化资源和财富,也是当地形成手工艺产业的基础条件。

2018年以来,文化和旅游部、原国务院扶贫办共同开展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工作,下发《关于大力振兴贫困地区传统工艺助力精准扶贫的通知》和《关于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通知》文件,对“非遗+扶贫”做出了具体部署。目前各地在脱贫地区共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近1000家,传统工艺从业人员获得学习培训机会,逐步形成具有一定生产规模和质量管理的传统工艺生产保护模式。“手艺进家,妈妈回家”“在家背着娃,绣着花,养活自己养活家”“壮锦堆得高,生活过得好”“麻料银饰叮当响,村民脱贫喜洋洋”等故事,都是非遗带动居家就业和扶贫增收的生动写照。

这些以乡村非遗手工艺为核心的扶贫工坊,都曾遇到发展瓶颈,主要问题是手工艺产品与城市生活需求脱节,与工业产品相比缺乏竞争力。体现在产品缺乏专业设计,包装粗糙,走不出当地农村,无法进入城市消费市场;其次是手工产品的质量难以得到有效控制;再次是缺乏市场宣传途径和销售渠道等。

上海老字号企业的现状及与非遗的关系

如何解决乡村非遗生产中面临的问题?改善设计,找到市场,打通渠道,都是扶贫道路上要解决的问题。在上海的扶贫实践探索中,我们把目光逐渐集中到老字号企业上。

在上海近现代商业发展历史上,有一批老字号企业熠熠发光,在文化传承和商业文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上海一方面积极引入国际品牌,另一方面大力扶持本地老字号企业重现品牌活力。2008年商务部等14个部门发布《关于保护和促进老字号发展的若干建议》,文件指出“老字号是指历史悠久,拥有世代传承的产品、技艺或服务,具有鲜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背景和深厚文化底蕴,取得社会广泛认同,形成良好信誉的品牌。”老字号具有辉煌的商业历史,其金字招牌累积了很好的品牌效应。经历百年沧桑巨变,随着全球化趋势和外来品牌冲击的双重背景下,上海老字号正在艰难探索一条转型发展道路。

在全国1128家中华老字号中,上海市拥有老字号180家,是全国拥有老字号品牌数量最多的城市。非遗与老字号的共通点在于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非遗与老字号都拥有不可估量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品牌价值,但是各自拥有不同属性。非遗强调文化内涵和核心技艺等,是人类活态的传统文化。而老字号限定于商业流通领域,是现代企业的前身,注重品牌传播,面向大众消费群体。

创新设计链接乡村非遗与城市老字号

传承不守旧,创新不忘本,非遗和老字号都需要顺势而为,在社会中找到当代价值,不断推陈出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乡村地区的非遗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与当地的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具有密切联系。城市地区的老字号企业的当代发展,同样需要注入更多元的文化元素,形成新的生命力。我们越来越越清晰地看到,乡村资源需要与外部联动,城市老字号需要新的创新点,如果能建立两种地域业态的联动发展是一种创新。

社会要创新,设计是一种有意识地运用工具、方法、知识解决问题的途径。创新设计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集科学技术、文化艺术、服务模式的创新于一体,在新时代中国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历程中将发挥重要作用。陈兴义认为设计是创造性扶贫的“协调人”,设计将会作为强有力的催化剂推动精准扶贫。刘宁等分析了设计+产业、设计+科技、设计+教育、设计+文化、设计+健康、设计+消费六种设计扶贫路径及模式。

以精准扶贫为目标,以创新设计为驱动力,通过乡村非遗与城市老字号之间的合作,上海正在探索一条乡村手工业生产和城市销售市场之间的联动发展道路。非遗与老字号创新设计助力精准扶贫示意图解析了四者之间的关系:第一,发挥老字号在城市中的品牌效应,为贫困地区传统手工艺提供订单和市场,助力精准扶贫。第二,发挥乡村地区形成非遗传统工艺的自然人文优势,增加就业。比如竹编技艺从业者大多聚集在四川省和贵州省等竹产地,靠山吃山,竹子是当地的财富,人们对竹编、竹刻、竹雕、竹家具等传统手工艺相当熟悉,发展竹产业在当地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又比如刺绣和织锦技艺从业者大多集中在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当地妇女大多自己做衣服,擅长织绣技艺,代代相传,针法精湛,只需提供短期生产培训和规划组织,当地妇女们就能完成织绣类产品订单。第三,发挥创新设计的社会驱动力,用创意智慧链接起具有匹配度的老字号与非遗项目,形成老字号新产品,将中西部传统工艺带入城市生活,形成城市与乡村间的合作共赢,让文化传承和增收就业形成可持续发展关系。在2019年至2020年期间,PACC曾进行多次探索,从上海市对口帮扶的贵州遵义非遗项目出发,选取具有生产基础的遵义藤编和赤水竹编出发,展开与上海老字号企业的跨界合作。

上海老字号凤凰自行车与遵义藤编跨界合作项目是该模式的首次尝试。2019年,研发的“一路欢歌”藤编篮自行车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海非遗和老字号”展区发布。自行车的前车篮和书报架采用藤编设计制作,由遵义藤编传承人马毅完成创作打样。自行车的清新田园风,为城市骑行带来一丝自然休闲的气氛,受到了青年群体的关注和喜爱。一方面,马毅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传授藤编技艺带动贫困村民增收就业,目前已有300余名村民从事藤编技艺。另一方面,凤凰自行车将该款自行车投入生产,藤编订单有效增加了当地藤编工艺的传承和发展,助力革命老区精准扶贫。由此可见,创新设计让乡村传统工艺成为都市生活产品的一部分,促进农村劳动力与城市消费市场的有效对接,这样的跨界创新让双方都找到了有效的合作路径。

上海老字号哈尔滨食品厂与赤水竹编跨界合作项目是该模式的第二次实践。2020年疫情期间,PACC围绕遵义地区的赤水竹编项目,为哈氏品牌糕点设计研发“竹报平安”点心礼盒篮。采用竹编提篮作为点心包装,充满人文和自然气息,满足了人们对老式点心的怀旧情感,也成为疫情下都市人去公园野餐的网红产品。赤水竹编是贵州省级非遗项目,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地可持续生计项目”。在国家和当地的各级政策支持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当地贫困居民加入竹编制作生产,制作竹编保温杯、竹丝扣瓷茶具等是当地致富的重要道路。礼盒篮的制作让赤水竹编传承人卢华英有了信心,她带领一批贫困户赶制竹篮,并对竹编应用在点心礼盒包装上感到由衷喜悦。

创新设计助力精准扶贫的模式在上海不断地实践着,越来越多的民族老字号企业加入到队伍中来。2019年上海民族乐器一厂老字号企业帮扶河南贫困乡村推进民族乐器生产制作,引入乐器的生产技术和质量标准,帮助兰考成为民族乐器之乡,也助力当代贫困县脱贫摘帽,让民族乐器产业化扶贫道路在河南落地开花。2020年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推出“敦煌飞天”古筝配套福袋(用于乐器校音收纳),福袋采用中国丝绸结合民族刺绣,邀请云南贫困地区哈尼族和彝族绣娘完成福袋制作,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生活。

乡村非遗与城市老字号跨界的适配度研究

城市老字号与乡村非遗的类型具有匹配度规律,既要充分考虑城市人民生活“衣食住行玩”的需求,也要考虑“十四五”时期国家在“乡村振兴”“美育教育”等重大战略需求。可以说,匹配度规律需要一种宏观中国的视野,审时度势的气度,懂得生活的智慧,是一种资源的匹配,同时也带来文化的交融。

城市老字号与乡村非遗的精确匹配具有两个出发点。第一,根据老字号品牌定位和市场定价,确立老字号新品的价格区间和消费定位,圈定传统工艺的制作成本和参与方式。第二,根据乡村非遗项目特征,根据其制作技艺和材质技艺等,寻找匹配的老字号企业,形成长期订单与合作关系;或根据其文化内涵和造型纹样等,借助创意设计思维,与老字号形成文创产品走入市场。两种创意设计出发点都是可行的,其前提条件是双方对彼此的整体性认知。通常情况下,乡村非遗和城市老字号之间的链接尚在建立阶段,需要能掌握双方整体情况的学术机构进行策划和推荐,PACC就发挥了这类学术平台的功能。

从总体上讲,通过实践与思考,城市老字号与乡村非遗的跨界创新设计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坚守非遗传承、环境保护、品牌繁荣的发展规律。第一,在乡村非遗保护方面来看,要确保非遗的文化内涵得到准确表达,其核心技艺得到传承和传播。非遗与老字号跨界产品是面向公众的一个载体,技艺之美在产品上体现。因此要考虑产品在手工制作和工业生产上的比例,形成合理的市场价格和生产周期。第二,在乡村扶贫增收方面来看,要确保有效发挥贫困地区的人文自然资源优势,找到老字号企业形成长期合作和稳定订单。这里需要关注的是传统工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发展就业和增收扶贫的前提是保护环境,因此要坚守人类活动与自然栖息的平衡。同时,通过从事传统手工艺获得收入的方式,能让贫困人群建立起信心,从生产中学习,从学习中创新,从而改变人生,拥有更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在新时代新村振兴和文旅融合的发展背景下,人文自然的和谐发展是地区发展最具吸引力的部分,参观传统工艺生产制作也能发展成为一种旅游经济。第三,在振兴老字号方面来看,用不同地域的非遗项目激发老字号新活力,要确保新产品对品牌形象的延续和行业影响力的扩大。百年老字号企业在人们心中具有特定形象,通过注入新的传统工艺和文化内涵激发老字号内在活力,一方面要勇于突破,大胆出圈,打造国潮,另一方面要兼顾品牌形象的惯有调性,运用创新设计审美打造新国潮,重塑老字号在人们观念中固有的印象。

结论

跨界联动,共谋发展,上海特色精准扶贫模式探索所带来的启示,让我们看到乡村非遗与城市老字号比翼双飞的可行性,也可以预见文化流动带来的深远影响。新时代下乡村非遗对当地“一村一品”的形成具有重要价值,留住乡村劳动力也是恢复乡村活力的重要因素,是“十四五”时期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同时城市老字号需要注入新的文化元素和人文特质,以保持新鲜活力。我们期待城市与乡村的融合发展,期待东西部之间的协作交流,让中国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当代文化得到繁荣,从而催生中国文化多样性发展。

猜你喜欢

传统工艺老字号跨界
周鹏飞:大鹏展翅 跨界高飞
常州钟楼:“老字号”的转型奋进路
跨界天才之西方篇(上)
TEST OF TIME
江西45项传统工艺纳入振兴计划
学霸也是人 那些跨界的大拿们①
老字号 新方向
促进中国传统工艺振兴
跨界兵法
京台老字号热络互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