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与太平洋岛国在舆论传播领域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022-10-21

西部学刊 2022年15期
关键词:双边关系岛国太平洋

夏 滨

中国与太平洋岛国均处于亚太地区,都是发展中国家。虽然在自然环境、国土面积、人口规模、政治体制、经济发展水平方面差异很大,但这并不妨碍双方在舆论传播领域的交流与合作。2019年9月21日和9月27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分别与所罗门群岛外长马内莱、基里巴斯总统兼外长马茂在北京和纽约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所罗门群岛关于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基里巴斯共和国政府关于恢复大使级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中国在太平洋岛国中的伙伴关系网进一步扩大,这是外交战线献给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贺礼。至此,全世界超过90%的国家已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一个中国的共识在国际社会愈发巩固,中国的朋友遍天下。

总体来看,太平洋地区现有14个岛国,这些岛国对于中国人的第一印象是陌生、距离十分遥远、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小到仅有1000多人的纽埃,其国内生产总值在2016年为2493万美元,在所有主权国家中排名195位,大到八百多万人的巴布亚新几内亚,其人口也不及中国一个地级市的人口。虽然太平洋岛国面积狭小、自然资源贫瘠、人口数量不大,但它们都是亚太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发展中国家,也是国际社会的平等一员,在国际组织拥有平等一票。中国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与太平洋岛国发展外交关系,过去40多年间双方交往频繁,特别是在2018年3月至2020年1月期间,汤加国王、萨摩亚总理、巴布亚新几内亚总理、瓦努阿图总理、所罗门群岛总理、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总统、基里巴斯总统分别来华访问或参加国际峰会,密切了双方政府高层间的往来,为未来中国与太平洋岛国双边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中国与太平洋岛国在舆论传播领域的合作机遇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整体布局的全面展开,中国与太平洋岛国在元首外交的引领下,以舆论创新的姿态,大力弘扬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声音。下面将从元首层面推动文化和舆论外交迈上新台阶、拍摄专题电视片、开通网站公众号、举办专场音乐会四个领域,阐述中国与太平洋岛国在舆论传播领域的合作机遇。

(一)元首层面推动文化舆论外交迈上新台阶

2018年11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主持召开了中国与建交太平洋岛国领导人会晤,这是时隔四年之后,中太双方再次举行领导人会晤。这次会晤在战略领域的重要成果是将双边关系提升为相互尊重、共同发展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为中太关系的不断发展提供了政策指导。在人文交流领域,习近平主席提出:“坚持心心相印,增进人民友谊。中方愿支持岛国人才培养和能力建设,扩大汉语教学和人员往来,加强各界交流。”中太人文交往与舆论传播合作的扩大关键是增进人民之间的友谊,培养更多太平洋岛国人才、吸引更多太平洋岛国人民学习汉语,这是了解中华文化、读懂中国发展、接触中国民众最直接的方式。中国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从文化和舆论角度为未来中国与太平洋岛国双边关系的持续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

(二)专题电视片让普通民众更加了解中国

第二届中国与建交太平洋岛国会晤前夕,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组织拍摄了《命运与共——中国与太平洋岛国》专题片。太平洋岛国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风光旖旎、日照充足,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这为促进中国与太平洋岛国的人文交往提供了客观条件。这部专题片首次对当时与中国建交的八个太平洋岛国进行了全方位介绍,并且用优美的画面和富有人情味的旁白把中国对太平洋岛国的援助呈现在世人面前,增进了中国与太平洋岛国人民的真挚友谊。其中,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帮助巴布亚新几内亚援建了Ela Beach项目。该项目紧邻巴布亚新几内亚政府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主会场,政治意义重大、工期短、要求高,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克服工期短和海外建设的困难,高标准地完成了Ela Beach项目建设,受到了巴布亚新几内亚政府官员的高度赞赏,打造了一张靓丽的中国企业名片。中国企业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援助,完善了该国的基础设施布局,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三)采用网络舆论手段开创中太双边关系新局面

中国驻所有建交太平洋岛国都开通了官方网站,网站的内容分为大使馆简介、双边关系、感知中国等不同板块。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中国驻所罗门群岛大使馆和中国驻基里巴斯大使馆分别开通了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中国驻上述两国特命全权大使的重要活动都在第一时间通过新媒体渠道向社会发布,这让中国和太平洋岛国民众可以及时了解双方合作的各项动态。中国驻各太平洋岛国大使馆的网站都提供英文版本,可以让当地居民了解一个更加开放、不断发展的中国。此外,大使馆的官方网站均提供领事服务,生活在当地的华人,可以通过查阅大使馆官方网站的领事服务,了解公民出行目的地安全提醒、海外申请护照在线预约等实用信息,这是以人为本、外交为民的体现。

(四)以民心相通的模式讲好中国故事

人文交往是政治交往的基础。只有人民之间的友谊牢固深厚,国与国政府间的联络才会更加紧密。“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与太平洋岛国双边关系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其中的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倡议在人文交流领域的具体实践。例如,2019年8月10日,中国与纽埃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2019年10月21日,中国交响乐团在纽埃首都阿洛菲举行专场音乐会,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及纽埃宪法日的到来。出席音乐会的许多纽埃民众是平生首次欣赏室内乐演出。在这样一个特殊节点举办专场音乐会,体现了一个拥有14多亿人口大国对一个仅有1000多人小国的尊重,体现了中国与纽埃双边关系日益紧密,体现了中纽两国人民感情之深,这是拥有不同制度、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之间友好相处典范的又一生动实践。新华社和凤凰卫视对该场音乐会进行了报道。新华社的报道特别提到了纽埃议会年龄最大的议员跟着现场音乐起舞,将音乐会气氛推向高潮。凤凰卫视的报道指出,中国同纽埃双边关系的发展,不仅体现在经贸领域,同时体现在人文交流领域。人文交往的互惠共赢,展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广阔发展前景。纽埃当地民众认为,欣赏中国音乐家高超精湛的演奏令他们终生难忘,这是一次十分难得的机会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对于加深中国和纽埃两国人民的友谊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总体来看,从舆论传播角度发展与太平洋岛国的关系需要以元首外交为指引,在人民层面和情感层面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文化。拍摄专题电视纪录片、举办专场音乐会、开通官网微信公众号是从各种文化元素中提炼出的对人类具有普遍意义的文化元素,在情感层面挖掘出中太双边合作的具体事例,从而打动人心,让更多民众认可中太双边关系的积极成效。

二、中国与太平洋岛国双边关系的挑战

尽管中国与太平洋岛国双边关系近年来取得积极进展,但由于西方国家的干扰和阻挠,使中国在该区域的影响力面临一系列挑战。澳大利亚一向将太平洋岛国视为自己的“后院”,极力反对其他国家与它们发展正常的双边关系。澳大利亚的这种态度本身就是自私自利、封闭对抗的冷战思维,不符合当今时代特征。时任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在2019年5月成功连任后,首次出访行程就选择了所罗门群岛。在会晤所罗门群岛领导人时,他承诺未来10年内将向所罗门群岛提供2.5亿澳元援助,并提醒所罗门群岛政府谨慎选择朋友。与此同时,美国不希望中国与太平洋岛国发展紧密友好合作关系。鉴于特朗普政府时期美国对中国的敌对态度,2019年9月,中国与所罗门群岛建交之后,美国副总统彭斯宣布取消与所罗门群岛总理索加瓦雷在第74届联合国大会期间的会晤。有人曾经预测,拜登就任美国总统后,他在亚太战略方面,特别是对待太平洋岛国关系方面将更为重视,会构筑针对中国的新型制衡联盟。事实证明,在拜登政府期间,中国与太平洋岛国的双边关系面临着一系列的压力。

三、从舆论传播角度推动中太双边关系长远发展的举措

随着所罗门群岛和基里巴斯分别与中国建立或恢复大使级外交关系,中国已同10个太平洋岛国保持大使级外交关系,中国与太平洋岛国关系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新形势下,发展中太双边关系需要在对外舆论传播方面做出积极贡献。

2021年6月3日发布的《“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指出,以讲好中国故事为着力点,创新推进国际传播。持续打造传播热点,用好国际社交媒体平台。2021年,中国—太平洋岛国外长会联合声明要求各方继续加强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领域以及媒体、妇女、宗教等社会各界交流合作。下面将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双边对话机制、驻外新闻机构、加强旅游合作等四个方面对中国与太平洋岛国双边关系的长远发展进行展望。

(一)要讲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中国故事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对外交往领域最重要的理念,受到国际社会的支持与赞誉。其核心思想是以整个人类为共同体,以维护人类共同体权利为核心任务,主张超越国家之间的分歧或冲突,实现国与国之间的友好相处。同时,要倡导文明多样性的包容互鉴、平等相待。包容互鉴是促进国与国文化关系不断发展的动力,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应该以相互欣赏的眼光平等交流、共同进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根据不同区域的特征,分别提出了适用于不同区域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当前,中国提出了“中国—太平洋岛国命运共同体”理念,这是对现有中太相互尊重、共同发展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进一步深化,使中太双边关系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指引下行稳致远。

(二)通过舆论传播助力中太外交关系的全覆盖

截至2022年6月,仍有4个太平洋岛国没有同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中国需要从舆论传播的角度,让太平洋岛国人民和西方社会了解求真务实的中太双边合作。实际上,西方国家过度担忧中国与太平洋岛国的双边合作。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从不搞地缘政治博弈,也从不寻求势力范围。中国和10个建交的太平洋岛国都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文件,这是以平等尊重、互利共赢的态度与建交太平洋岛国发展全面伙伴关系。太平洋岛国都是独立自主处理对外事务的国家,在国际社会都是平等一员,所谓中国“强迫”太平洋岛国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绝对是无稽之谈。中国新闻媒体需要对西方国家就中国与太平洋岛国双边关系的负面报道及时进行反驳,通过列举事实,让太平洋岛国人民和西方社会全面了解中国与太平洋岛国双边合作的硕果。

(三)建立常设机构加强媒体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以中国周边外交和完善全球治理为例,中国与东南亚国家联盟、上海合作组织、非洲、拉丁美洲、东北亚地区、中东欧国家的合作已经形成比较完备的运行机制。目前,中国与太平洋岛国的两个机制性会议是中国—太平洋岛国经济发展合作论坛、中国—太平洋岛国外长会议。从名称上可以看出,该论坛仅包含经贸领域,无法实现双方在包括传媒领域的全方位合作。因此,中国和太平洋岛国在未来可以考虑建立一个类似于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秘书处的常设性机构,统筹协调包括新闻媒体领域在内的战略、经贸、农业、文化、教育、卫生、体育、旅游、环保合作。尽管中国与建交太平洋岛国设立了定期外长会晤机制,但是中国与太平洋岛国领导人的双多边交流也应该常态化、制度化。

(四)发挥新闻媒体在中太双边舆论传播中的“排头兵”作用

现阶段,太平洋岛国民众对中国的了解还不够全面深入,部分民众对中国在该区域影响力的扩大容易产生误解。因此,要充分发挥驻外机构的新闻舆论转播作用,将中国与太平洋岛国合作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充分、鲜明地展现出来。同时,要改善人才选拔机制,尽量聘用当地雇员担任翻译或文秘工作,实现我国新闻媒体信息采集、编辑制作、节目推广本土化运作,这不仅可以促进双方人民之间的友谊,而且对于太平洋岛国当地民众了解中国发展实情具有重要意义。

(五)加强中国同太平洋岛国的旅游合作

太平洋岛国总体国民生产总值中旅游业占到11%。在“一带一路”中民心相通的框架下,“中国—太平洋旅游年”活动于2019年在萨摩亚成功举行。旅游是增进民心相通的重要渠道,旅游的发展对环保、餐饮、酒店、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但是,当地旅游设施开发不完备、航班时间长等因素制约中国同太平洋岛国旅游交往的持续推进。南太平洋旅游组织已经制定了《中太旅游发展2020—2024倡议》的指导性文件。今后,中国的旅行社可以发挥太平洋岛国丰厚的海洋资源优势,开通中国与太平洋岛国的精品旅游路线,体现“生态游”“智慧游”等特色,吸引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前往,从而实现中国同太平洋岛国旅游发展的互补作用。

四、结语

太平洋岛国在国际关系领域多年来不太被重视,但是中太双边关系是中国周边外交的组成部分。中国人民和太平洋岛国人民很早就开始了友好交流,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当前,中国与太平洋岛国加强合作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要总结经验,克服障碍,拓展合作规模,提升合作层次,为地区和平与稳定做出更大贡献。一方面,从舆论传媒和文化交流的角度发展中太双边合作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一个新的突破点。另一方面,加强中外舆论传播和文化交流是持续提升中国文化、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国际认同的重要体现,对中国全球伙伴关系的构建具有独特而深远的意义。

猜你喜欢

双边关系岛国太平洋
南太平洋岛国汤加的独特魅力
爱管闲事的“太平洋警察”
决胜太平洋
国际关系中的双边关系及其结构特征探析
南太岛国“说不”背后的智慧(观察家)
巴新:中国元素越来越多的大洋洲岛国
跨越太平洋的爱恋
千年五战:一个岛国的野心
政治风险、文化距离和双边关系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
提高初中政治教学质量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