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滁州市:培育工匠人才 助力经济腾飞

2022-10-20本刊通讯员蒋新华于晓曼

教育文汇(综合版) 2022年9期
关键词:滁州市滁州职教

本刊通讯员/蒋新华 于晓曼

2021 年4 月13 日,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近年来,滁州市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职业教育大会精神,加大投入、整合资源、创新举措,围绕“三地一区”发展战略,积极服务十大特色产业,依托全国首批职教集团培育单位——滁州职教集团,持续推动校企合作模式创新,加快产教融合发展步伐。目前,全市共有职业院校12 所,其中高职院校2 所、中职学校10 所,在校生近7 万人,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支撑。

用好机制“指挥棒”,凝聚职教发展合力

“要把职业教育列为教育民生工程、经济发展工程!要从上到下坚定信心、不畏艰难,建立健全完善的职业教育发展机制,凝聚职业教育发展合力,真正把滁州职业教育做大做强!” 滁州市委教体工委书记、市教体局局长王玉和多次强调。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必须从党委政府层面建立完善顶层设计。滁州市成立了高规格的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市政府专题会议,研究解决滁州市机电工程学校新校区建设、安徽机电工程学校划归地方管理、职业教育资源整合等重大问题,并将职业教育发展纳入对县(市、区)党政干部督导考核工作量化指标,明确考核重点,全力推进职业教育发展。

滁州职教集团学生在实训车间上课

为进一步整合职业教育资源,优化布局结构,滁州市率先建立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职业教育统筹协调,并积极争取将省属安徽机电工程学校划归市级管理,目前已完成划转交接手续。该市的创新做法为落实《安徽省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的“支持将省直部门、单位所属中职学校划转到所在市管理”要求提供了改革样板。

“如今,滁州市职业教育已形成了政府强力统筹、社会广泛参与、校企深度融合、中高职协调发展、各县(市、区)均衡并进、质量效益同步提升的发展格局和地方特色。”滁州市教体局副局长王莉对该市职教现状作出如上评价。

下好创新“先手棋”,增强职教发展动力

“要全力推进职业教育特色发展,努力让每个职教学生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是滁州市职业教育工作者向社会所做的承诺。为此,广大教职工积极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努力建立先行先试创新发展激励机制,狠抓“教师、教材、教法”三大改革,规范“学校、学生、教学”三项管理,推进职业教育向着这份承诺靠近、再靠近。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集团化办学和校企协同育人,出台《滁州市职教集团发展规划》,完善集团化办学体制机制及创新性人才培养政策。安徽滁州职教集团成功入选全国示范职教集团。积极推进1+X 证书制度、现代学徒制改革。目前,该市9 所中职学校已全部成为全国第二批1+X 证书制度试点学校,现共有试点证书22 个,总报考率100%,各证书考核率97%,证书合格率80%。9 所试点学校已将1+X 证书制度试点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紧密结合,推进“1”和“X”的有机衔接,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和学生就业能力。滁州市现有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2 所、试点专业3 个、试点学生197 人,市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4 所、试点专业9 个、试点学生988 人。

整合各方优势资源。滁州市在全省率先进行中职学校布局调整,制定《滁州市中职学校布局调整规划》,于2018 年完成每个县(市、区)集中力量办好一所中职学校规划的目标。积极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去年以来,全市中职学校停办3个专业,新增7 个专业和25 个专业点。支持安徽科技学院、滁州学院建设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滁州城市职业学院建设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依托职教集团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全市职业院校共开展各类培训5.7 万余人次。

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积极参加省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项目申报,共申报项目42 个,其中市政府牵头申报项目1 个。市机电工程学校等12 所职业院校共17 个项目被教育部列为第二批1+X 证书试点项目。推进中职质量提升工程,任务完成率100%,位居全省第一。建成省示范特色校6 所、省示范专业17个、省示范实训基地17 个、省名师工作坊11 个、省现代学徒制试点校2 所、省大赛基地2 个。创建2 个第三批省级校企合作示范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做好服务“大文章”,释放职教发展活力

每到毕业季,许多学校使出浑身招数,忙着为毕业生找工作、谋出路。可滁州市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却成了众多企业争抢的“香饽饽”,很多热门专业的优秀学生早在毕业前就被企业相中,提前“预定”。

“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必须结合区域经济的发展和支柱产业的人才需求,着眼于培养学生掌握技能和毕业后找到最佳出路。只有市场与企业认可,学生在社会中才有用武之地,职业教育才真正有了生命力。”市教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市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始终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努力瞄准市场设置专业,培养适应市场的学生。截至目前,全市中职学校开设55 个专业、高职院校开设60个专业,骨干专业集中在加工制造、信息技术、农林牧渔、财经商贸、旅游服务等5 个专业大类。与芜湖奇瑞、合肥江淮汽车、合肥海尔等制造业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培养6000 余人。

为解决滁州市直两个园区企业技能型人才需求,各职业院校主动与两个园区企业对接,2021 年共为星恒电源、长电科技等多家大型骨干企业输送2126 人,为立讯精密(滁州)有限公司输送580 名实习生,为惠科光电(滁州)有限公司输送400 名实习生,充分满足企业发展需求。近年来,该市中职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其中80%以上在滁州当地就业,毕业生企业满意度达90%以上;高职毕业生就业率在95%以上,其中70%以上在滁州当地就业。

值得一提的是,各职业院校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乡村对口帮扶工作,进一步扩大帮扶规模,深化乡村振兴内涵,提升支持乡村建设的实效。近年来,共开展东西部对口帮扶项目1 个、对口扶贫项目19 个、校际帮扶项目19 个。同时,加强养老服务、家政服务等民生领域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促进职工技能提升,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现更好就业。去年以来,共开展职业技能培训48672 人,其中企业员工培训24454 人、就业创业培训9032 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5086 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4494 人,乡村振兴培训2739 人,退役士兵培训2867 人。

滁州市还充分利用办学资源优势,开展社会技术服务,助力产业在新经济结构下的转型升级,积极争做滁州市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助推器;向社区开放大学办学资源,开展成人学历教育,搭建了市民终身学习平台。去年以来,各职业院校参与企业技术研发11项,技术推广30 次,技术培训2818 人次;开展公益活动91 次,文明创建活动130 次,文化活动83 次。

夯实保障“大基石”,增强职教发展潜力

职业教育关系到千家万户,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紧密、最直接。为增强职业教育发展潜力,近年来,滁州市通过完善保障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加强职业教育发展保障,推动职教高质量发展。

加强政策支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先后出台《滁州市深化产教融合实施方案》《滁州市中职学校办学水平评估实施方案》《滁州市职教集团发展规划》等8 个重要文件,激励和规范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与使用。全面落实普惠性职业教育政策,实行中职免学费政策及地方教育附加费用于职业教育比例不低于30%的政策。

加强经费保障。2019 年以来,投资近15 亿元重新选址迁建市应用技术学校、市信息工程学校、市机械工业学校等三所学校;扩建滁州市机电工程学校、天长市工业学校。2020 年,天长工业学校建成3 万平方米实训中心,定远化工学校新征占地100 亩,滁州市旅游商贸学校新征占地152 亩,凤阳科技学校建成2万平方米实训中心。目前全市10 所公办学校全部达到中职办学标准。全市中职学校共争取专项债项目8个,占中职学校数80%,预算资金22.73 亿元,确保2022 年年底前全部达到B 类及以上学校办学水平,1所学校达到A 类水平。

加强质量保障。提高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推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印发《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1)》,委托滁州职业教育集团组织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视导检查,检验中职学校专业建设状态和人才培养质量,推动中职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行业企业需求的匹配度。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强化质量监控,开展教学质量监控活动;9 所学校借助教育教学整改工作,开展自查自检,保障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实效性,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

建好合作“新模式”,发掘职教发展能力

“与企业深入合作、校企融合,这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滁州市教体局果断决策,瞄准就业目标,大力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实行校企共建专业,共同制定专业建设规划,共同组织教学活动,采取产教融合、订单培养、共建实训基地等方式,不断探索校企联合办学之路。

对口合作,提升教育质量。滁州市主动融入长三角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大格局,与南京签署职业教育合作协议,滁州市旅游商贸学校与浦口中等专业学校紧密对接,在特色骨干专业、师资、产学研、实习就业等方面进行全面合作。同时,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特别是大企业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支持中航未来公司来滁州兴办优质职业教育,积极推动职业教育做大做强做优。

校企合作,促进产教融合。各职业院校与269 个企业建立密切的校企合作关系,建立和完善了一整套“工学结合”的运行机制,校企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拓宽学徒制人才培养合作维度,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紧密契合。滁州职业技术学院与德资企业博西华家用电器有限公司采用“双元制”培养模式,双方共培养学生800 余名,其中大部分已成为该企业技术和管理骨干。截至目前,全市职业院校已制定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人才培养方案35 份、共建共享课程46门、共同开发教材48 种、订单培养学生2419 人,实现技术技能人才的精准有效供给。此外,该市还依据《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方案》相关规定,对长电科技、惠科光电等校企合作成绩显著的大型骨干企业进行“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按规定落实相关税收政策,安排专项财政经费150 万元,用于校企合作激励保障。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当前,教育改革强力推进,职业教育迎来发展的春天,滁州市将继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以更加昂扬的精神风貌,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用新时代改革发展的“奋进之笔”,浓墨重彩地书写职业教育的美好画卷。

猜你喜欢

滁州市滁州职教
二年制职教本科线性代数课程的几何化教学设计——以特征值和特征向量为例
有个地方叫童乐谷——安徽省滁州市永乐小学新时代少先队工作创新试验田
《滁州西涧》(草书)
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山铜矿床成矿模式研究
李萍作品
依法推进河南职教工作再上新台阶
陆黛灵书法作品
习作点评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录唐·韦应物诗《滁州西涧》(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