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联体模式下临床药师参与社区高血压管理的效果评价*
2022-10-20任丽佳沈海霞邱炜炜封玲路楷宋桂萍陈国宝
任丽佳 沈海霞 邱炜炜 封玲 路楷 宋桂萍 陈国宝
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均低于世界标准,控制率甚至不足6%[1-2]。高血压防治的基础是预防,健康教育和社区防治计划是预防工作中的重点[3],随着高血压患者的例数剧增,传统的社区管理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因此我国于2013年推出“医联体”概念,即将一个区域内的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社区医院、村医院的医疗资源整合在一起,形成联合体[4]。随着我国医联体的发展建设,分级诊疗机制不断完善,高血压等慢性病的管理逐渐成为医联体建设中的热点。这种模式也带来了新的药学服务转变,临床药师如何发挥积极主动性,探索适合医联体模式的药学服务是未来的研究重点。本文探讨医联体+药学干预模式对高血压管理的效果研究,以期为更多的慢病管理开展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3-6月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江阴附属医院确诊为高血压的城中社区患者100例,其中男46例,女54例,平均年龄(69.4±3.4)岁。纳入标准:年龄18~75岁;均符合文献[5]《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中高血压诊断标准: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排除标准:伴有意识障碍及精神疾病;伴有恶性肿瘤;出现继发性或恶性高血压;严重心、肾、脑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50例。两组性别、年龄、高血压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本研究经医院伦理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制定江阴市社区高血压患者管理卡,包括行为指标(遵医行为、控盐情况、吸烟、饮酒、运动)与生理指标(舒张压、收缩压、心率、体重指数、空腹血糖)。
1.2.2 干预方法 两组经过筛选后,进入干预阶段,均持续干预1年。对照组给予药物降压常规治疗。干预组除常规治疗外,给予医联体团队药学干预:(1)建立健康档案,根据年龄、基础疾病、既往用药史、生活习惯、药代药效学特征制订个体化给药方案。(2)制定高血压宣传手册并发放给患者,每季度做一次健康讲座讲解高血压及其危险因素,强调高血压的生活干预方式,并进行用药咨询。(3)讲解常用高血压药物的作用机制、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等药学知识,让患者掌握药物正确服用方法。(4)联合医联体团队的内科医生,每季度做一次义诊,监测患者血压、血糖等变化。(5)每周1次电话随访,详细询问患者在家用药情况、有无不良反应,并做好记录,叮嘱患者按时服药,注意饮食,坚持锻炼。(6)每半年体检1次:检查血压、肝肾功能,灵活调整治疗方案。(7)上下转诊:每月1次访视,测量血压、指导用药、给予生活方式干预(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等),根据病情给予上下转诊。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比较两组生理指标。生理指标包括舒张压、收缩压、管理后血压达标率、心率、体重指数、空腹血糖。(2)比较两组管理前后自我管理行为情况。①遵医行为:按时按量规律服药计为遵医嘱服药,服药频次或数量不足、未服药均为不遵医嘱服药。②摄盐量控制:每日摄盐量≤6 g计为达标。③吸烟控制:不吸或日吸烟量5支及以下计为达标。④饮酒限制:不饮酒或啤酒≤300 ml/d或白酒≤50 ml/d或葡萄酒(米酒)≤100 ml/d计为达标。⑤合理运动:≥2次/周计为达标。(3)比较两组管理前后生存质量。采用生存质量量表(SF-36)对两组管理前后生存质量进行评定,包括生理功能(physical functioning,PF)、生理职能(role-physical,RP)、躯体疼痛(bodily pain,BP)、活力(vitality,VT)、社会功能(social functioning,SF)、情感职能(role-emotional,RE)、精神健康(mental health,MH)、总体健康(general health,GH)、健康变化(health transition,HT)9大项,共计36个问题。参照SF-36计分标准打分,得分越高健康状况越好[6]。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管理前后生理指标比较
管理前,两组血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较治疗前均下降,但干预组降压效果优于对照组,且干预组管理后血压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管理前后体重指数、空腹血糖及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干预组管理后空腹血糖低于管理前(P<0.05),见表2。
表2 两组管理前后生理指标比较
表2(续)
2.2 两组管理前后自我管理行为的比较
管理前,两组自我管理行为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对照组仅遵医用药较管理前改善,干预组遵医用药、控盐达标及合理运动达标较管理前与对照组管理后均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管理后控烟达标、控酒达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管理前后自我管理行为比较[例(%)]
2.3 两组管理前后生存质量比较
管理前,两组生存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对照组生存质量与管理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干预组PF、RP、VT、GH、HT均高于管理前,且PF、RP、VT、GH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干预组BP、SF、RE、MH与管理前及对照组管理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管理前后生存质量比较[分,(±s)]
表4 两组管理前后生存质量比较[分,(±s)]
组别 PF RP BP管理前 管理后 t值 P值 管理前 管理后 t值 P值 管理前 管理后 t值 P值对照组(n=50) 68.5±13.6 69.3±10.9 0.325 0.746 56.0±27.5 61.4±20.3 1.117 0.267 58.4±19.2 59.5±16.4 0.308 0.759干预组(n=50) 67.1±12.7 74.4±12.6 2.885 0.005 57.2±26.1 70.0±22.0 2.652 0.009 58.1±19.0 60.1±17.4 0.549 0.584 t值 0.532 2.165 0.224 2.031 0.079 0.177 P值 0.298 0.033 0.412 0.045 0.469 0.860
表4(续)
表4(续)
3 讨论
3.1 干预效果的探讨
本研究结果显示,管理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较治疗前均下降,但干预组降压效果优于对照组,且管理后血压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管理前后体重指数、空腹血糖及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干预组管理后空腹血糖低于管理前(P<0.05)。说明医联体+药学结合的干预方式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血糖的控制有积极作用。但患者的体重指数、心率无改善。体重指数是诊断超重与肥胖常用的有效指标,有研究发现体重指数与血压、血糖、血脂的异常密切相关[7]。本研究未能改善患者的体重指数,分析原因可能是:患者多为老年人,体脂代谢较慢[8];而老年人体重指数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年龄、吸烟、茶摄入频率、家庭年收入和性别[9]。同时不同居住地类型的中老年人其体重指数亦有所差异[10]。总体而言老年人体重指数的影响因素众多,而本次研究中干预组医联体+药学结合干预的过程中对患者生活方式的干预仅限于饮食、运动、烟酒和心理四个方面,对患者体重指数的影响程度较低,也说明改善体重指数需从多因素着手,提示后期研究应细化生活干预措施,壮大医联体专业团队。
本研究结果显示,管理后,对照组仅遵医用药较管理前改善,干预组遵医用药、控盐达标及合理运动达标较管理前与对照组管理后均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管理后控烟达标、控酒达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医联体模式规范化管理高血压患者,为患者建档、做随访记录、宣教、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有效改善了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低盐饮食及合理运动。本研究合理运动评估仅限于频次和时长,未对运动方式进行研究,所以虽然患者加强运动,但患者的体重指数未得到明显改善。同时本研究中,患者的控烟、控酒管理也未有明显成效,吸烟、饮酒作为高血压危险因子,可影响患者血尿酸水平[11]。无改善可能原因:干预时间不够长,随访频次不够多;另外这两个不良习惯的改正关键在于患者克服烟瘾、酒瘾的耐力,很多患者在沟通宣教时表示对烟、酒的危害认知、知晓,但实际戒烟限酒难以执行,一定程度上需要患者家属的配合,所以在以后的管理中会加强对高血压患者家属的宣教,让家庭干预参与到血压管理中[12]。
有研究显示,高血压患者的生存质量显著低于正常血压者[13],提升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生存质量是管理血压的最终目的。本文采用SF-36生存质量量表对两组生存质量进行考察,管理后,对照组生存质量与管理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干预组PF、RP、VT、GH、HT均高于管理前,且PF、RP、VT、GH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干预组BP、SF、RE、MH与管理前及对照组管理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医联体+药学干预可以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存质量,主要体现在生理功能的改进上。也许是患者的家庭干预过少,家属的认知、心理和行会影响到患者的生理、心理状态[14],如家属在饮食、戒烟、限酒等方面给予配合,相信患者的血压会得到更好的控制。
3.2 医联体形式下的药学服务思考
传统的慢病管理中,存在基层人员不足、配套设施不健全、患者用药依从性差、药学知识缺乏、生活方式不科学等不良现状。近几年医联体被推广用于社区慢病管理,关键在于优势资源下沉,笔者认为此处“优势资源”包括“药学服务”。
临床药师利用自身药学专业知识,讲解药物作用机制、用法、不良反应、药物与药物、药物与食物相互作用等相关知识,填补了患者个人疾病药物知识掌握不清楚、不全面的缺陷。通过电话随访、上户专访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药物治疗效果,促进合理用药。监测药物的不良反应,关注肝肾不全患者。本研究对象多为老年患者,合并基础疾病多,如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则需嘱其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及时提醒医师调整治疗方案。关注非专科用药,老年患者因基础疾病多,合并用药复杂,临床医师多专注专科治疗,临床药师需全面了解患者的所有用药,警惕药物相互作用。
医联体建设可将三级医院的技术、人才资源共享至区内一级及以下医疗卫生机构,提升基层公共卫生的服务能力,将其应用到慢病的规范化管理中将有良好的效果。在医联体模式下,应将药学资源同时下沉基层,更好地发挥药学服务功能,提高基层的合理用药,推动慢病管理的有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