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互助联合医护一体化护理对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关节功能恢复、依从性及并发症的影响
2022-10-20苏花治许淑君苏联彬黄美云
苏花治 许淑君 苏联彬 黄美云
肱骨髁上骨折是发生于肱骨远端内外髁上方的骨折,致伤原因主要为暴力冲击、车祸或坠落等,骨折发生后会导致患者的病变部位出现明显肿胀、疼痛症状,限制关节活动范围[1]。由于肘关节具备特殊的解剖结构,容易导致关节僵硬、肘内翻畸形等严重并发症,因此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产生影响。因此在为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后,需积极开展有效的康复训练,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疾病预后。医护一体化护理是由医生与护理人员来构建固定的诊疗团队,为患者的治疗与护理提供服务[2]。儿童为肱骨髁上骨折的易发人群,其对于肱骨髁上骨折的认知少,同时在治疗与护理中的依从性较差,容易导致肘关节功能障碍。儿童互助模式认为儿童具有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可发现其自身存在的健康问题,通过为其开展知识传授及技能示范,可使患儿的康复训练积极性提高[3]。查阅相关研究报道,医护一体化护理及儿童互助分别应用于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康复过程中,均取得不错的效果[4]。但对于儿童互助联合医护一体化护理在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中的应用,尚无相关报道。本次研究就选取肱骨髁上骨折患儿72例,探讨儿童互助联合医护一体化护理对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关节功能恢复、依从性及并发症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0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72例,纳入标准:经X线检查确诊为肱骨髁上骨折;新鲜闭合骨折;年龄6~14岁。排除标准:凝血功能障碍;开放性骨折;陈旧性骨折;骨肿瘤病变。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见表1。患儿家属对研究内容知情同意,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表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表1(续)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指导患儿接受康复锻炼,包括:术后次日开展屈伸手指与握拳训练,握拳 3~5 s后放松再屈曲手指 3~5 s,反复开展 20~30 min,3 次 /d;术后 3~7 d 实施腕关节屈伸与肩摇摆练习,20~30 min/次;术后 8~14 d 实施主动肩部练习,包括对肩部进行外展、耸动等,可逐渐将运动幅度加大;术后15~21 d开展肘关节练习,借助前臂吊带来屈伸肘关节,同时前臂旋转练习,15~30 min/次;术后 22~31 d 练习关节活动度,将前臂吊带去除,对肘关节进行屈伸练习,20~30 min/次;术后32 d开始可进行日常生活训练,包括穿衣、进食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儿童互助联合医护一体化护理,包括,(1)组建儿童互助联合医护一体化护理小组,小组组长由骨科主治医师担任,副组长由护士长担任,其余护理人员为组员,在建立小组后,为小组成员开展儿童互助及医护一体化相关知识讲解,在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2)医护一体化护理内容有,①做好患儿的治疗与护理工作:在患儿入院后,小组内的主治医师负责采集患儿的病史,并为其实施查体,对住院日志进行填写;护理人员做好患儿及其家属的入院介绍工作,密切监测患儿的体征变化,并为患儿实施护理评估,包括疼痛度、压疮风险、自理能力等,将护理日志填写完善,将其上报给主治医师,并与主治医师共同为患儿开展护理级别制定。②医护人员每日为患儿开展2次查房,早晨和下午各1次,评估患儿的病情和治疗情况,并对查房记录进行书写,在查房完成后,主治医师根据查房结果,将治疗注意事项、查房意见、特殊治疗与检查情况在查房手册中记录,由护理人员保管手册,护理人员依据手册内容来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③在患儿接受治疗期间,护理小组根据方案为其实施相应的治疗与护理措施,在患儿接受康复锻炼前,为其开展冰敷处理,依据患儿自身的具体情况,来调整治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主治医师承担指导的作用,护理人员作为协助者,为患儿实施专业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患儿出院后的延续性护理措施。④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容易出现情绪波动,医护人员在为其开展治疗与护理的过程中,密切监测患儿的情绪变化,并为患儿实施针对性心理干预,提高患儿的治疗配合度,降低患儿负性情绪对治疗产生的影响,也减轻患儿家属的心理压力,使其做好患儿康复锻炼的监督工作,积极配合医护人员。(3)儿童互助护理:①对具备良好依从性、关节功能得到良好恢复的患儿进行招募,共招募5例,为其实施肱骨髁上骨折的护理健康教育,然后对康复交流微信群进行创建,将患儿及其家属邀请入群,在患儿出院后,医护人员依靠交流群,对患儿的康复锻炼情况进行了解,促使其机体快速康复。②为患儿及其家属实施健康教育,开展的方式可采用游戏的模式,由选择的5例代表来陪同患儿实施关节功能训练,游戏类型包括手指游戏、捏橡皮泥等,同时医护人员采用图片与视频的方式,为患儿及其家属宣教,使其了解关节功能锻炼、日常护理等注意事项。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比较干预前与干预3个月后两组的关节屈曲、伸直、旋前与旋后关节活动范围(ROM)值,肘关节正常活动范围:屈曲130°~140°,关节松弛者可达150°;伸直0°,关节松弛者后伸或过伸可达 10°甚至 20°;旋前和旋后均为 80°~90°。(2)比较干预前后两组肘关节Mayo功能评分,应用5级评分,分值范围均为1~5分,评分越高则肘关节功能越差[5]。(3)两组治疗依从性以骨折功能锻炼依从量表评价,共100分,超过80分为完全依从,60~80分为部分依从,低于60分为不依从,总依从性=(完全依从+部分依从)/总例数×100%。(4)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包括缺血性肌挛缩、关节僵硬、肘内翻畸形等。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关节屈曲、伸直、旋前与旋后ROM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关节屈曲、伸直、旋前与旋后ROM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关节屈曲、伸直、旋前与旋后ROM比较[°,(±s)]
表2 两组干预前后关节屈曲、伸直、旋前与旋后ROM比较[°,(±s)]
组别 屈曲 伸直 旋前 旋后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n=36) 53.30±2.85 85.20±4.71 70.61±5.25 54.60±3.62 50.73±2.95 69.77±4.68 62.55±3.62 77.18±5.82观察组(n=36) 53.44±2.86 137.95±4.82 70.11±6.84 8.40±1.23 51.48±2.70 88.62±5.81 63.10±6.24 87.10±3.20 t值 0.208 46.964 0.348 72.504 1.125 15.160 0.457 8.962 P值 0.836 0.001 0.729 0.001 0.264 0.001 0.649 0.001
2.2 两组干预前后肘关节Mayo功能评分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肘关节Mayo功能评分中的肿胀、疼痛、生活自理能力与关节活动范围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肘关节Mayo功能评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干预前后肘关节Mayo功能评分比较[分,(±s)]
组别 肿胀 疼痛 生活自理能力 关节活动范围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n=36) 3.90±0.82 2.02±0.67 4.10±0.85 1.75±0.81 3.92±0.98 1.95±0.80 4.02±0.68 1.95±0.81观察组(n=36) 3.82±0.80 1.32±0.62 3.99±0.98 1.31±0.45 3.85±0.91 1.25±0.40 4.00±0.51 1.15±0.42 t值 0.419 4.601 0.509 2.849 0.314 4.696 0.141 5.261 P值 0.677 0.001 0.613 0.006 0.754 0.001 0.888 0.001
2.3 两组治疗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依从性比较[例(%)]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发生缺血性肌痉挛3例,关节僵硬2例,肘内翻畸形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6.7%,观察组发生缺血性肌痉挛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8%,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3.956,P<0.05)。
3 讨论
肱骨髁上骨折在临床儿科属于常见病,其发病率为儿科四肢骨折的3%~7%,若未能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则容易损伤周围组织、神经与血管,使患儿受到的伤害加重[6]。目前临床上在对肱骨髁上骨折进行治疗时,应用的方法主要包括手法复位、骨牵引复位和外固定,但其容易导致患儿出现肘关节功能障碍,甚至导致多种严重并发症,使患儿的肘关节功能恢复受到影响[7]。由于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年龄较小,疾病与治疗认知差,加之治疗过程中疼痛感明显,因此患儿的治疗依从性较差,使治疗难度提高,对康复锻炼效果产生影响。有研究报道称,依靠疼痛控制与心理干预可使患儿的负性情绪得到缓解,进而使患儿的治疗依从性提高[8]。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儿童互助联合医护一体化护理可提升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分析原因,由于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疾病认知及康复锻炼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同时受到锻炼时疼痛不适感、家属因素等的影响,可能影响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儿童互助模式对于儿童的互帮互助、知识共享尤为关注,可使患儿的疾病康复认知加强,使患儿的治疗依从性提高[9]。儿童互助联合医护一体化护理中通过结合健康宣教和基础护理,可使患儿及其家属在分享、倾听和游戏中,对康复知识有更多了解,使患儿的恐惧感减轻[10]。有研究报道称,患儿家属掌握的康复知识水平会对患儿康复治疗积极性产生直接影响[11]。因此在本次研究护理工作中,对于家属康复知识水平的提升给予重视,其有利于促使患儿康复锻炼积极性提高。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干预后关节屈曲、伸直、旋前与旋后ROM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肘关节Mayo功能评分中的肿胀、疼痛、生活自理能力与关节活动范围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儿童互助联合医护一体化护理可使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肘关节活动度提高,增强患儿的肘关节活动功能,并减少并发症发生。分析原因,儿童互助模式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依靠故事分享与游戏功能训练,使患儿从同龄儿童获取健康知识,有利于提升其知识掌握度,儿童模仿性强,依靠游戏功能训练、故事分享及微信群分享,可使患儿获得模仿的对象,进而使其康复锻炼性得到促进,康复锻炼的实施可使骨折导致的组织粘连及软骨营养障碍减轻,同时可减少并发症发生[12-13]。儿童互助联合医护一体化护理的实施,使医患沟通协作得到加强,也是医疗护理工作的安全性得到保障。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在住院至康复出院后,均能够得到医护人员的指导和服务,从而可在全过程中使患儿得到完整和系统的服务[14]。除此之外,儿童互助联合医护一体化护理中,主治医师可依据护理人员书写的观察日志来调整治疗与康复计划,同时会人员可依据住院日志、查房手册开展针对性的宣教指导,促使患儿的康复效果提升[15]。
综上所述,儿童互助联合医护一体化护理可促进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并减少并发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