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深度融合背景下中职1+X证书制度推进路径
2022-10-20福建省湄洲湾职业技术学校黄青霞
福建省湄洲湾职业技术学校 黄青霞
中职学校的教育工作在1+X证书制度的实施后迎来了新的发展。1+X证书制度想要得到有效落实,就需要学校、企业与行业三者之间形成合力,学校需要与本地企业或产业园进行充分合作,以促进产业发展为目标来为企业培养所需人才。重视学生职业素养以及加强学生职业技术技能培养的教学目标,符合目前新形势下校企产教深度融合的要求,因此1+X证书制度的推进在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及工学结合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1+X证书制度的内涵与职业院校实施现状
(一)1+X证书制度的内涵
1+X证书制度是“学历证书+多种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缩写。其中,“1”代表学历证书,它是在学习系统实施学历教育的学校或一些其他教育机构对学习者完成学制系统内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所取得的文凭;“X”代表多种类型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它是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按照职业技能评价规范以及职业技能评价标准所颁发的能够表示劳动者在某一职业领域内技能水平高低的凭证。站在人才培养的角度上看,“1”是基础,它对教育的普遍性、发展性以及基础性进行了强调;“X”是赋能,它对教育的灵活性、针对性以及适用性进行了强调。两者之间相互合作存在,能够使现阶段中职教育中不符合市场需求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同时还能够改善中职教育教学方法不先进、教学标准陈旧、教学师资力量不足以及教学资源短缺等现实问题。1+X证书制度还鼓励学生除了获得专业的学历之外,要利用课余时间去学习、掌握更多的新兴职业技能。不仅如此,1+X证书制度还能够使中职教育制度变得更加完善,并且促进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之间具有均衡的教育资源与比例结构。
(二)职业院校实施1+X证书制度的现状
各个部门自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实施以来均给予了高度重视和积极响应,目前职业院校实施1+X证书制度的进展如下:一是逐步建立了1+X证书制度。为了使1+X证书制度的试点工作得到顺利开展,2018年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各部门陆续出台了十多项制度、政策与标准,如《关于扩大1+X证书制度试点规模有关事项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9〕98号)、《关于招募职业技能培训组织的公告》(教职所〔2018〕144号)等,这些制度、政策与标准的出台为1+X证书制度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坚实的政策指导与理论依据。二是持续开展证书招募遴选与培训评价组织工作。据相关资料统计,前三批中一共有73家培训评价组织共计92个X证书进入试点范围,在此期间组织对约18万人次开展了师资培训工作以及约46万人次的证书培训工作,现阶段第四批试点申报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三是参与试点的职业院校与学生的规模处于不断扩充状态。自实施1+X证书制度以来,以提升学生就业能力、服务国家需要及市场需要的试点领域从最开始的6个增加至89个,试点学校数量由之前的138所增加至234所,学生人数更是从开始的3万人增加至27万人之多。四是逐渐完善了经费的使用以及考核的成本管理。根据教育部门所下发的相关要求,职业院校在参与试点期间所组织开展的X证书培训与考核工作所产生的相应的费用,都应被看作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支出,并将其列入学校预算中,按照考核形式的不同,分别制定不同的设置方案。培训评价组织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按照相关公告说明对考核费用的标准进行协商,核定时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可以采取相关专家或是第三方机构的方式,职业院校则按照核定的标准向培训评价组织支付相应的费用。
二、中职学校实施1+X证书制度的意义
(一)提升中职学校教育质量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产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升级,在此背景下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迅速增加。只具备一项职业技能已经无法满足岗位的用人要求,人才需要具备多种职业技能。因此这也向现代中职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培养复合型人才。实施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能够促进中职学校培养学生具备多种职业技能,并让学生将这些职业技能进行有机结合,使中职学校在有的放矢的状态下开展教育教学工作。通过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育工作,不仅是当前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路径,还是提升中职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二)促进产教深度融合
1+X证书制度中的“X”代表了不同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这些证书相对应的主体则是企业,学生在获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后,只能在企业这一主体中将这些证书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首先,中职学校会将这些等级证书的相关内容以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内容融合于课程教学中,而这些都需要企业以办学主体的身份在前期阶段介入进来;其次,教师需要通过企业实践了解并掌握现阶段的技能要求以及生产需求;最后,学生需要在企业的指导下制定需要考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种类。由此可见,实施1+X证书制度的过程中,需要在教学各个环节和企业进行合作,因此1+X证书制度是促进产教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
(三)提升中职学生就业及创业能力
培育复合型技术人才是中职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而中职学校助力学生取得1+X证书只能作为一种手段。学生在获取了相关的职业等级证书后能够增加自己就业及创业的机会,使自己获得较强的就业及创业本领。
(四)促进中职教育的创新与深入改革
中职教育与本科教育不同,中职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多是面向技术生产以及面向企业的,在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不断调整的产业结构以及不断更新的技术手段下,也带动了中职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创新,这样才能保证中职教育与产业之间能够协调发展。在实施1+X证书制度的环境中,需要中职教育对人才知识结构进行重构,重新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不断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加快对教材内容相关的建设,更新教学方法与手段,为学生构建一个产教融合的教育场景。
三、产教深度融合背景下中职学校1+X证书制度的推进路径
(一)深化产教融合,夯实物质保障条件
中职学校需要坚持将“问题导向”与“转型升级后的服务产业的能力问题”相对接,坚持“需求导向”与“企业、行业研发生产需求”相对接,坚持“目标导向”与“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相对接,将工作的重点放置于校企合作与产教深度合作方面,将国家的政策充分利用起来,使其与企业、政府之间进行联动与深入融合。中职学校开展实践教学与技能训练的主场地就是实训基地,实训基地在实施1+X证书制度的过程中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职学校必须将实训基地高度重视起来,结合企业资源,不断加强工程训练中心、实训平台等实训基地建设;同时,注意将行业标准引入进来,使实训项目中出现新工艺、新技术、新规范,以此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时巧妙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能力。例如,某中职学校是“云计算平台运维与开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学校,该学校去年组织学生参加认证考试后,学生的考试通过率达到了93.3%,该通过率得到了评价机构的高度评价,因此该中职学校也获得了“优秀院校代表”的称号。据了解,该中职学校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背后离不开学校“资源共享、互利共生”的课程开展策略,学校将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不断加深产教融合,先后与本地多家知名企业共同组建了能够满足学生学习与实训的省级产教融合实训平台。该平台将教学、研发、生产、推广以及社会服务五者相结合,使其不仅能够作为培养云计算行业技术人才的基地,还能促进云计算行业所在企业的技术进步,提升行业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以及带动产业的转型与升级。
(二)开展“书证融通”方式对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优化
将“书证融通”融入1+X证书制度的实施中,首先需要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正确的理解:“书证融通”一是指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职业资格证书与中职教育学历证书三者进行融合,它为实施1+X证书制度提供了逻辑基础;二是指将特定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中职教育培养专业人才的内容与过程进行融合。1+X证书制度将“书证融通”的具体表现形式体现了出来。实施1+X证书制度的主体为中职学校,因此中职学校需要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全过程中将书证融通贯穿其中,学校要主动寻求与相关企业之间的合作,与区域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时按照人才培养规格中的知识结构、素质结构以及能力结构为主。同时,邀约专业带头人、行业专家以及技术人才等对职业技能的等级标准以及相关专业教学标准进行深入研究,分类比对中职学校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及X证书技能要求,以加强学生学历教育作为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将方向制定为拓展学生知识能力,在现有的课程体系中纳入X证书技能要求,对课程结构与课程标准进行不断优化,进而使专业课程内容得到进一步完善,使中职学校培养出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表1为某中职学校市场营销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制定的课程融通情况。
表1 市场营销类专业课程融通一览表
例如,表1展示了“营销员”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课程融通情况,在首批试点时,课程中仅有2门相关课程,即“市场营销”和“市场营销策划”;在试点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后,又增加了3门课程,即“市场调查与预测”“谈判与推销技巧”以及“国际贸易实务”。通过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融入证书考核的技能与知识,使专业课程体系得到了优化与重组,并且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更新,使“书证融通”的顺利实施得到保障。
(三)实施三教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1.组建学校与企业混合“双师”型教师团队
教师是国家实施1+X证书制度并将专业技能培训工作有效落实的关键,而学生是否有条件、有信心学习的关键也在于教师是否具有综合实践能力与专业素质,这对实施1+X证书制度能否取得实质性效果具有直接的决定性作用。因此,中职学校需要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双方需要针对专业的实际情况,以“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对教师队伍的结构进行优化。学校需要鼓励一些拥有雄厚专业理论知识但却缺乏企业实践经验的教师“走出去”,与合作企业一起成立专门的“双师”型教师培养基地,组织校内教师前往企业进行实践与锻炼,了解现阶段企业的实际用人需求,提升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请进来”的企业人员自身需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些人必须是在专业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人,主要负责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实训资源以及教学与1+X证书有关的专业课程等。
2.开发新形态的教材体系,实现“课证融通”
自1+X证书制度实施以来,教材一直都是培养人才的一项重要载体,因此需要对国家专业教学标准进行进一步的明确,将职业资格证书与课程内容进行衔接,在“课证融通”的理念下进行不断的优化与取舍,对专业教学与培训内容进行动态调整,进而使其能够满足教师学生、行业企业以及中职教育三方的需求。基于职业教育类型化特点,需要将发达国家开展职业教育的经验借鉴过来,对教材的形式进行创新改革,开发新形态的教材体系,实现“课证融通”,以此提升教材适用性,从而实现灵活、针对、有效培养专业人才的教育目的。
3.创新教学方法,将学生放在教学中心位置
1+X证书的培训不仅需要设置相应的考证通过率,还需要能够使学生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这些要求无疑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学习平台、多媒体、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充分运用起来,教学时贯穿“以学生为中心”的以人为本理念,根据教学要求、学生能力、培养目标以及教学资源等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以此来保证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例如,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以及项目引领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并让学生使用不同类型的学习策略,如互动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协作式学习等,让学生将“学中做”与“做中学”两者有机结合起来,进而使学生的专业能力得到有效发展。
(四)优化评价机制,创新多元化考核模式
在课程体系引入职业技能等级的标准及内容,并对其进行重构融合后,中职学校的课程模式得到了全面的调整与创新,因此也需要对应调整原有的评价机制,以此来实现学生能够全面掌握知识的程度。学校可以采取评价内容多维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手段多元化的多元评价方式。中职学校可以将评价工作的重点放在学生专业知识掌握以及个人道德品质修养方面;行业组织则将评价工作的重点放在学生综合素质方面;企业则将评价工作的重点放在学生专业能力方面。对一些与职业技能证书相融合的课程,可以为学生制定“以证免考”的免修方案,以此来鼓励学生利用已经考取的职业技能证书去置换对应的课程,进而提升学生考取证书的积极性。不仅如此,也可以对职业等级考试与相关专业课程考试进行统一安排,将两者之间的考试评价进行同步,以此来减轻学生的学业压力。对于一些与职业技能证书并无关联的课程,则需要将评测的重点放在学生的整个学习阶段,可以采取过程性考核结合结果性考核的方式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例如,在开展项目教学时,教师可以将班级中的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由每个小组的组长细化分解工作任务,组员则按照自己的实际能力领取相应的任务。在每周固定的时间安排每个小组汇报项目完成的进展,教师除了听取学生的汇报外,还需要对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所产生的疑问进行解答指导。在学期结束时,再针对整个大项目进行统一的答辩,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现场答辩状态以及心理评估等数据作为学生最终的考核成绩。
综上所述,1+X证书制度有利于中职教育的改革创新工作,它为产教深度融合开展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契机。1+X证书制度的实施不仅能够帮助中职学校的学生获得较高的就业创业本领,还能使我国结构性的就业矛盾得到有效缓解,同时对中职教育的深入改革工作十分有利。中职学校在面对当前的困境与严峻的挑战时,需要不断积累经验,坚持不懈地进行实践探索,这样才能为今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培养出具有超高素质以及专业综合职业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