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液压传动》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2022-10-20杨秀萍胡文华徐晓秋凌业中

时代汽车 2022年20期
关键词:液压传动液压思政

杨秀萍 胡文华 徐晓秋 凌业中

1.天津理工大学 机电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天津市 300384

2.天津市先进机电系统设计与智能控制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 300384

3.昆山市同创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江苏省昆山市 2153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以及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门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以立德树人为中心,挖掘所有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将思政内容融入到专业课教学中,是当前背景下政治思想教育的新理念,是当前高校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方式,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

《液压传动》是高校机械类各专业的必修课程,传统的授课方式,注重传授知识和培养专业技能,通常以专业能力、成绩作为考核标准。学生不能把专业课学习与国家经济建设相联系,不能深刻认识液压技术在制造业中的重要地位,导致学习兴趣不高,缺乏创新探索精神。如何挖掘和提炼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如何将传授专业知识与引领价值二者结合起来,使思想教育做到润物细无声,这对专业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课程教学团队教师不断努力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在教学活动中,深挖“课程思政”的元素,在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设计与实践,探索新教育理念下的新思维,充分发挥《液压传动》课程的思政教育作用,实现专业课与思政课协同发展。

1 确定课程教学目标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工学类专业课程,要注重强化学生工程伦理教育,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为此,在制定《液压传动》课程教学目标时,融入思政教育内容,确定课程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思政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液压元件的结构、原理,理解元件及各种基本回路的工作原理、应用及测试方法,正确分析和设计典型液压系统;掌握液压系统研发所需要的实验工具和仿真软件;了解液压传动领域发展的新技术、新方向。

能力目标:具有正确使用相关知识对液压装置进行评价的能力,能够对产品及系统中复杂液压工程问题进行分析、设计、建模等,能够合理选用各类液压元件、液压回路及系统模型。具备设计系统、开发和设计实验以及数据分析能力,具有团队合作能力。

思政目标:介绍液压系统在生产、生活、国防军事等方面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其合理利用及技术研发可以为国家、社会作出贡献,为学生树立学术榜样,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液压元件等学习,如溢流阀和减压阀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合理溢流、减压,引导学生培养健康的心理,塑造健全的人格;通过专业设计实践环节,培养学生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具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使命感及爱国主义情怀。

2 思政教学内容设计与实施

在课堂教学中,围绕思政目标,将思政教学融合到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培养过程,把引领价值观、传授知识以及培养能力相融合。利用课程关键知识点,找准思政教学的切入点,结合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对思政教育内容进行教学设计,使思政教育“润物细无声”。以下是课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思政教学内容的部分典型案例。

案例1 绪论课中,在“院士风采”环节,介绍科学家的事迹。如,路甬祥院士在德国通过辛勤学习和工作,创造性地提出了变革流量检测力反馈和系统压力直接检测加级间动态反馈理论,根本改变了已沿用100 多年的弗来明琴肯流量控制方式以及半个世纪以来传统的维克斯先导型压力控制方式,推动了液压工业的进步。德国人以高薪聘请他留在德国工作时,说科学没有国界。但路甬祥院士毅然决然回国,他说,科学是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他的根在中国,他的事业在中国,他的理想在中国。

在“国之重器”专题,介绍液压传动技术在“中国天眼”、海底探测器、“神州”号遨游太空、“嫦娥”探月工程等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中的应用。如,天眼射电望远镜中,主动反射面有4450 块反射面板单元,每块反射面通过索网节点与液压促动器相连。在实际观测时,根据天体的角度和主动反射面的实时形状,对相关的液压促动器进行实时控制,这里蕴含了先进的液压技术和液压人的智慧。

以科学家科技报国的事迹、液压技术在国之重器中应用的实例,等等为引领,将思政元素与专业内容相融合,通过课程的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提升科技强国的自信心、“大国重器”、“中国制造”的自豪感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科技报国情怀,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具有创新精神,以及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职业素养。

案例2 液压泵教学中,通过工作原理的介绍,将教师科研内容“心脏血泵”研发融入到教学中,并以此作为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引导学生利用所学流体力学知识和计算机仿真CFD 技术,对血泵的流场进行分析,为血泵设计提供依据,提升学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案例3 液压元件与回路教学中,在介绍蓄能器、储气罐等元件时,作为压力容器进行行业安全教育;在讲授起重机液压系统时,以支腿锁紧回路作用为例,讲解支腿出现“软腿”现象的危害和安全隐患,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严谨的工作态度。

案例4 以杨华勇院士研发的盾构机为例,展示液压技术的发展前沿技术,激发学生求知欲和自信心,树立攻克国际学术难题的目标。在毕业设计环节,以此作为学生毕业设计课题,并荣获天津市优秀本科毕业设计,提升了学习的自信心和创新能力。

案例5 以企业应用实例作为教学案例,如,天津朗誉机器人有限公司的自动引导车AGV 中的液压关键技术,如何解决多车液压群系统协调,解决不同车型、不同数量、不同并车模式下的载荷分布及控制策略问题。井下巷道超低空间内大型设备快速无轨运输中的重载液压动力车组协调行走技术,如何简化拆装工作,提高设备的运输效率,等等。开发反映液压主流技术、学科交叉的设计实例,展现学科前沿,科研成果,并引入CAD 和CAE 设计与分析方法,创新教学内容,开展课堂讨论,引导和培养学生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对专业的认知。

思政教学内容的实施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依托智慧树在线教育平台,建立“院士风采”、“大国重器中的液压技术”、“液压技术前言”以及思政教学案例等教学资源,用微课视频或PPT 方式固化到教学内容中。采用线上线下、课内课外的教学方式,方便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丰富思政教育的形式。思政内容以选择题、思考题等方式通过在线小测验或作业的形式提交,并计入课程的成绩考核中。

3 校企合作拓展思政教育途径

在教学中强化校企合作,与知名企业,如博世力士乐公司、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哈弗分公司、泊姆克(天津)液压有限公司、天津朗誉机器人有限公司等,建立校外专家组,请企业专家针对课程目标、教学内容等进行研讨;企业工程师参与教学设计,开展现场教学。疫情期间,采用课堂-车间视频同步教学模式,一部分学生在企业现场听课,其他学生在校同步直播听课。邀请工程师或卓越校友介绍行业国内外发展前景,科技需求,创新创业设计,校友创业,现身说法等,使学生了解行业的发展、主流技术、新产品等,拓展国际视野。同时也让学生了解我国液压技术与国际前沿技术水平之间的差距,了解我国受西方国家技术封锁,遭遇卡脖子技术等。启发学生职业发展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培养学生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职业素养,为振兴民族工业的爱国情怀和科技报国志向。实现专业课与思政课协同育人。

4 实践教学环节中的思政教育

在专业设计实践教学环节中,采用项目式教学方式,学生分为不同的团队,每个团队选择不同的课题。学生根据设计要求,对工况、性能指标等进行分析、讨论,如图1,通过方案设计、比较和可行性分析环节,培养学生查阅文献的能力。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工程设计时,能够考虑系统的经济性与环保因素,培养工程管理意识。应用现代设计方法和技术,进行设计、绘图,利用仿真实验室和实验中心的资源,对所设计的系统进行虚拟仿真,对设计进行验证。最后搭建物理系统,进行安装、调试等操作,如图2,不断提升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精益求精的职业素养。

图1 小组讨论

图2 实验调试

根据上述教学内容及过程,制定思政内容的考核方法和比例,如表1。通过设计说明书、设计的图纸、实验以及答辩等环节,对思政教育内容进行成绩评定。

表1 专业设计思政内容考核方法及比例

5 结语

在《液压传动》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是专业课教师落实立德树人的责任,也是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课程团队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确立了课程思政的目标,不断改进思政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找准思政教育的着力点,设计思政元素的切入点,把思政教育作为专业课程内容进行教学设计,通过微课视频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教学方式,校企合作以及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等,实现了思政教育“润物细无声”,教学实践也为“一流课程”背景下的专业课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猜你喜欢

液压传动液压思政
基于仿真的液压传动课程教学改革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液压系统常见污染及控制措施的探讨
自制液压储气式氢氧燃料电池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ZYJ-7液压转辙机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
城市公交车液压传动系统设计分析
谈《液压与气压传动》启发式教学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