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坚定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2-10-20天津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求知 2022年3期
关键词:碳达峰能源绿色

天津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课题组成员:蔡玉胜系天津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王会芝系天津社会科学院资源环境与生态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郭珉媛系天津社会科学院资源环境与生态研究所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双艳珍

2021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我国面临的一场史无前例的绿色革命,不仅倒逼国内能源转型,也将促进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带动经济增长方式和人民生活方式的重大转变。

一、碳达峰碳中和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体现,彰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1.碳达峰碳中和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碳达峰碳中和是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新时代我国人与自然关系的新形势新矛盾新特征,从国家发展的宏观视角和长远战略出发,对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新承诺新要求。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体系,彰显了我国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战略决心。碳达峰碳中和是反映和体现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试金石”,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桥梁。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仍然处于关键期、攻坚期、窗口期,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在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大格局、大战略、大逻辑中,依托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将更好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实现新进步。

2.碳达峰碳中和彰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担当。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指出,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不能超越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当前,气候治理问题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全球气候变化引发的环境危机与国际政治经济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治理的重大难题。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2020 年碳排放强度比2005 年降低48.4%,提前超额完成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目标。与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是在人均GDP 相对较低、所用时间较短的情况下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彰显了我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挑战、共同保护地球家园的雄心和决心,展现了我国引领全球经济实现绿色复苏、推进气候治理合作行动的负责任大国担当。中国通过落实全球气候变化治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全球生态建设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推动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和塑造全球秩序上作出重要示范。同时,中国绿色低碳转型成果经验和可持续发展路径也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带来希望、提供借鉴,为进一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作出贡献。

二、碳达峰碳中和赋能高质量发展,引领社会经济系统性变革

碳达峰碳中和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内容,它不仅是国家战略目标,也是个体现实行动,关系到千千万万的市场主体和居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过程将长期伴随着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并带动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发生系统性变革。

1.碳达峰碳中和倒逼经济绿色低碳转型。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构建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不断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形成以绿色低碳为特征的工业、交通、建筑和消费模式,促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绿色转型。同时,碳达峰碳中和要求健全我国碳排放权、排污权、用能权等权益的市场化建设,助力绿色金融的发展壮大,进而实现全社会产业链的绿色化、低碳化,为经济社会的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增强紧迫意识、提供牵引动能。

2.碳达峰碳中和赋能科技创新发展。我国经济发展与碳排放存在强耦合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碳排放逐渐“脱钩”,意味着我国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技术变革、环境市场等方面同时进行深化改革,这需要技术储备和科技创新的强大支撑。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加快推动绿色低碳技术、新能源开发利用、碳减排技术、碳捕捉碳封存等领域的技术创新与示范推广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和发展空间。同时,以碳达峰碳中和技术的创新发展为引领,也会加速带动其他领域的科技创新。

3.碳达峰碳中和助力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我国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低碳转型发展,既有助于实现国内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平衡,也有助于改善世界经济发展和能源结构,降低世界对传统能源的依存度,推动世界能源消费革命进程。中国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将形成强大的绿色低碳市场需求,这将为国内和国际市场带来巨大的绿色投资和绿色贸易机会,进一步助力国内外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我国加大低碳科技成果的研发和转化应用,将会降低对附加值较低产品的需求,增加出口产品的附加值,从而提高在全球经济产业链中的地位。

4.碳达峰碳中和加速推动社会转型发展。全民参与、全民建设、全民共享是通向碳达峰、碳中和的必由之路。应对气候变化不仅仅是政府和企业的行为,也推动每个人在衣食住行用等日常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动起来,减少一次性物品耗费、推动绿色出行、实行垃圾分类、挖掘减排潜力。传统生活方式将不断改变,绿色生活方式将逐步形成。适度消费、节俭消费、低碳消费、安全消费的习惯不断定型,绿色饮食、绿色出行、绿色居住将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低碳生活不断引领社会发展向绿色生活行为、绿色服务体系、绿色社会治理纵深推进。

5.碳达峰碳中和助推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不仅是物质上的富足,还包含精神上的富有、生态上的富裕,是建立在经济福利、政治福利、文化福利、社会福利、生态福利所构成的福利体系基础上的共同富裕。碳达峰碳中和是加速实现共同富裕的助推器。碳达峰碳中和推动我国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和经济转型发展,进而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为共同富裕的一次、二次和三次分配提供物质基础。同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碳达峰碳中和可有力提升我国生态环境水平,创造出环境优美的生产生活空间,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加速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价值转化,为实现共同富裕的生态幸福感和富足感提供坚实保障。

三、深刻把握能源转型发展规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进程

1.稳步推进,深刻把握发展与减排的辩证统一。当前我国尚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中后期,能源需求和碳排放规模仍处于双上升阶段,能源消费结构仍以高碳化石能源为主,单位产值能耗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 倍,能耗能源结构优化和资源利用效率提升面临挑战。与此同时,从居民生活能源消费水平看,我国人均能源消费量约为美国的30%、德国和日本的60%左右,经济增长的能源需求与减排降碳压力将长期并存。我国承诺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30年时间远远短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40~70 年时间,所付出的努力和成本也远大于这些国家。因此,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原则,统筹考虑能源安全、经济增长、社会民生、成本投入等诸多因素,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积极稳妥地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2.先立后破,有序推动能源结构调整优化。2021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传统能源逐步退出必须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这是对统筹有序、先立后破,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更为精准的要求和诠释,强调了煤炭在我国能源中的基础性地位,并将“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能源安全可靠是能源转型的先决条件。近年来,我国持续优化能源结构,煤炭消费占比由2005 年的67%降到2020 年的56.8%,光伏、风能装机容量、发电量均居世界首位,能源使用方式清洁低碳化进程加快。同时也要看到,我国仍然以化石能源为主,煤炭仍然是我国主要的终端能源消费来源,要在较短时间内大幅降低煤炭消费占比,还需要攻克许多难关。这就需要立足我国以煤炭为主的基本国情,把提高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和新能源的发展统筹起来,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逐步实现煤炭由主体能源向保障能源、支撑能源转变,而不是简单地强调“去煤化”和新能源的发展。

3.科创引领,加快突破绿色低碳技术瓶颈。绿色低碳科技是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变量,发挥好科技创新作为第一动力的作用,关键要做到四方面。一是强化应用基础研究,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尽早实现重大突破。加强低碳零碳负碳技术的研发、示范和产业化应用。加强非碳能源替代技术、智能电网、储能等前沿关键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的研发。发展碳汇和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负排放技术。二是加快先进适用技术应用与推广,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应用场景的革命性变化。发展原料、燃料替代和工艺革新技术,推动钢铁、水泥、化工等高碳产业生产流程零碳再造。三是加速绿色低碳技术协同创新示范平台建设。瞄准关键技术和核心装备的攻关,组建技术联盟,培育一批节能降碳和新能源技术产品研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四是建立完善绿色低碳技术评估、交易体系和绿色低碳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构建完善的监测体系,科学评估企业减排成效、海洋和陆地生态系统固碳能力变化。

4.守正创新,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2021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加快形成减污降碳的激励约束机制”,这意味着未来考核的“指挥棒”将发生变化。碳达峰碳中和的核心在于降低二氧化碳排放,而不是单纯降低能耗。能耗“双控”重点关注能源消费总量和能源利用效率。传统化石能源时代,能源消费直接决定碳排放情况,通过能耗考核即可以控制碳排放。碳排放“双控”增加了能源品种和碳捕捉等问题,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总量,从而为可再生能源发展和原料用能释放了空间。从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可有效激发地方和企业能源转型的动力,为能源消耗与碳排放逐渐脱钩提供了政策支撑,也有助于将现有的气候变化政策、能源结构调整、大气污染防治等方面的制度整合起来,加快形成减污降碳的激励约束机制,防止简单层层分解。

四、在推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进程中绘就天津高质量发展画卷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高质量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建设的重要机遇。天津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以攻坚克难的决心和意志,坚决打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这场硬仗,出台实施了我国首部碳达峰碳中和省级地方性法规《天津市碳达峰碳中和促进条例》,印发了《天津市“双碳”工作关键目标指标和重点任务措施清单(第一批)》,提出118 项重点任务。中心城区与滨海新区之间736 平方公里区域内绿色生态屏障区以水体、绿地、农田为代表的蓝绿空间成为天津提高碳汇能力的“绿色银行”,书写着绿色天津的“舍与得”;天津碳市场交易运用市场机制降低碳减排成本,为推动全国低碳发展提供借鉴;天津港全球首个零碳码头智慧绿色能源系统正式并网;滨海新区中新生态城智慧能源小镇树立智能低碳生活“新标杆”;津南区打响了拆迁与生态修复、造林绿化、水生态环境治理等“十大战役”;市工信局围绕汽车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重点领域培育146 家国家级和市级绿色工厂;等等。天津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加快制定全市碳达峰总体方案,加力推进绿色低碳示范城市建设,努力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全国大局持续贡献天津力量,体现天津作为与担当。

天津市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决议提出要科学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硬仗,也是一场大考。天津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将在碳达峰碳中和新征程中持续发力。一是调整产业结构,全面“减碳”。坚持制造业立市,强化串联补链强链,推动传统产业绿色低碳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构建现代化工业绿色制造体系。二是优化能源结构,持续“降碳”。加快推进能源结构调整,持续削减煤炭,充分挖掘可再生能源资源潜力,增加天然气供应和本地非化石能源使用,提高绿电比例,加速推进电力“双碳”先行示范区建设,不断提升能源安全绿色保障水平,打造能源低碳转型的“天津模式”。三是创新绿色科技,助推“低碳”。加快绿色低碳科技革命,鼓励科研院所和企业开展双碳应用基础研究和先进实用技术研发及推广应用,开展低碳零碳负碳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可再生能源、碳捕集封存技术对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的支撑。四是提升生态系统,有效“增碳”。实施重点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工程,推进“871”重大生态工程建设,推进双城绿色生态屏障建设,加强七里海、大黄堡、北大港、团泊4 个湿地保护和修复,全面提升生态系统的碳汇增量。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大幕徐徐拉开,津沽大地正着眼大格局、秉持大胸怀、融入大战略,以义不容辞的职责、责无旁贷的担当不断绘就碳达峰碳中和的更美好时代画卷。

猜你喜欢

碳达峰能源绿色
蒋伟群:侨界“碳达峰、碳中和”追梦人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技术清单研究
浅谈“碳达峰、碳中和”过程中的发展与公平问题
新发展格局下加快内蒙古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思考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丰富的能源
追踪绿色的秘密
再造绿色
好大的方块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