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应对
2022-10-20齐仁贵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应急管理局
齐仁贵 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应急管理局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
(一)农业经济发展的内涵
农村经济活动是指所有农村经济关系和社会经济活动的统称,主要涉及农村商品生产、交流、分配和消费等方面的经济活动和社会经济关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怎样使农村的生产力更符合生产力形势,以及怎样发展农村市场经济,已成为我国发展关注的重点。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
第一,政治影响。虽然近年来各级政府都对三农问题高度重视,但受到社会传统观念、历史背景以及经济发展阶段的诸多影响,农业发展仍出现了政策偏离甚至歧视的现象。例如,农业合同价格常年不变,政府拍卖返还耕地比例过低,村级组织资金无处出借,现有的粮食安全体系需要维护。同时由于地方金融机构对村级信贷活动的严格控制,村级组织难以获得所需要的融资支撑。当前,农村由于人口变动所造成的耕地占用缺口越来越大,十分不利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第二,历史原因。人口结构老化、农业基础设施脆弱是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壮大的主要问题。在过去,农村由于建立了集体企业、政府响应而被动调结构、建设基础设施甚至支付干部薪酬等历史原因,一些村的债务情况比较严重。不少村干部普遍反映,由于历史原因,村集体在农村信用社等金融领域存在欠款。
第三,自然环境因素。在农业产业方面,经济快速发展使得自然环境破坏严重。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一些环境污染较大的项目已经难以落户,原有的项目现在也难以生存。
第四,人才因素。无论是农业经济,还是社会发展,人才是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由于整体缺乏激励机制,待遇明显偏低,农村人才长期持续流失,无法培养、留住和引进。很多人集体观念薄弱,忽视集体事务,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主观因素,造成部分村农业经济发展无人问津、无人负责抓农业经济的局面。受市场经济影响,很多懂经营、懂管理、有能力的农村青年不愿意到村里打工。一些大中专毕业生,包括大学生和村干部,不愿意扎根农村,导致村级经济发展缺乏必要的人才保障和支持。
二、我国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一)乡村振兴背景
华中师范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徐勇提出乡村振兴是一项宏大的、可持续的社会性质的工程,中国的扶贫政策和乡村振兴不同于其他国家,发挥民族特色非常重要。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院长叶敬忠提出,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发展都无法回避对农业问题的讨论,应不断探索乡村振兴在现代化发展中的出路。武汉大学社会学院院长贺雪峰强调农村建设要厘清乡村振兴的重点,随着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中国经济不断赶超其他国家,农村地区为现代化提供了缓解国内阶级冲突的基本条件,中国的现代化是农村现代化的前提。
(二)农业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
近年来,中国粮油工业发展成效显著,强有力地保证了国家社会的粮食安全。《中国农村统计年鉴》的统计资料表明,2018 年,我国粮油总产量已超过65589万吨,按人均粮油产量的增长,全国粮油总产值将出现持续上升态势。我国畜牧事业稳步发展。目前畜牧生产已由传统家庭副业,转化为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村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据国家农业农村司数据,2018 年我国畜牧总产值为28697.4 亿元,占全国农村总产值的25.27%。
(三)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从总体规模上来看,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总体增长速度明显,质量效益明显提高,对于推动农业振兴、农村增效、农户增收有着重大意义。从结构布局上看,农业品牌竞争力与初加工基地建设项目的平稳实施有关。从技术能力上来看,随着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的不断完善,形成了若干国家农产品加工科技研究专业分中心和国家优质农业科技集成基地,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进一步优化。国家农产品加工科技管理体系和国际合作制度进一步促进了农业科学技术的转移与应用。从产品上来说,各类农产品加工品牌逐渐出现,更多质优价廉的农产品加工产品被生产出来,高附加值农产品供给大幅度增加。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业经济发展机遇
(一)农业机械化与现代化
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是促进农业发展进步的重要动力,也是实现农业机械化与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方式。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农业生产力、生产水平不断提升,农业机械化、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有效保障了现代化农业的建设与发展。基于此,工作人员要提升对农业产业结构整合工作的重视程度,推广农业机械化与现代化生产技术,进而提升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更新农业生产方式,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
(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只有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与水平,实现农业产业基本结构的有机结合,才能真正促进农业经济的现代化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极大地便利了农业产业结构的整合发展,对于农业现代化发展、农业生产力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农业新技术和新工艺的推广
在乡村振兴思想理念指导下,有关农业生产的新理念、新技术、新工艺开始出现并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但由于各项主客观因素的限制,农业新理念、新工艺、新技术等在部分地区并未得到广泛的推行与实施,农业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农业经济发展效率低下。因此,相关部门要在乡村振兴战略方针的指导下积极推广农业新理念、新技术、新工艺,切实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率与效果,加快农业经济的转型升级,推动农业经济的创新发展。
四、乡村振兴背景下地区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机械化和现代化水平有待提高
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所以,要提升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就需要普及现代农业机械,以提高农业的机械化、现代化水平。农机的大力推广虽然促进了中国农村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但是由于缺乏健全完备的现代农械推进系统,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水平还不高,不利于农业工作效果的改善,也影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产业结构的优化深度和广度不够
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和农业经济的发展,都需要合理优化的产业结构。目前来看,我国农业的产业机构优化深度和广度都不够。一些农村地区优化后仍存在产业结构过于单一、不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的情况。例如,山区县的农业种植只有一个季节,主要是因为粮食价格低,种植粮食成本高。
(三)农业新技术和新工艺的推广不到位
实行乡村振兴战略就必须引进现代农村新科技、新工艺,以实现中国农业经济的高速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不过,由于目前在中国部分乡村地区还未能形成健全的农村技术推广系统,再加上农户文明水平还不高,对现代农业的生产新工艺、新科技还没有全面认识,也缺少农业技术培训与管理。对农民而言,缺少对帮助与带动效应的关注,这将对农产品新工艺与新科技的普及形成一定的负面影响。要彻底改变这个困局,需要结合当地农业种植发展现状,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利条件。
(四)缺乏发展农业经济的人才
现代农业发展任务十分艰巨,而技术人才十分缺乏。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面临着耕地和水资源短缺、农业生产成本上升、青壮年劳动力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等问题。农业发展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农村产业发展升级与需要匹配的专业技术人才不匹配。年轻人不愿意来农村,来了也留不住人。基层农技队伍年龄结构、专业结构、梯队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普遍存在,新技术推广人才十分缺乏。
五、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策略
(一)建立健全农业经济机制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离不开健全经济机制的支持。基层领导干部要增强对农村经济运行机制重要性的认识,科学合理地设计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组织各种创新优化活动,为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抓住问题的根源,不断认识和理解农村经济的发展,从而最大限度地增强发展农村经济的责任感。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必须不断完善农村经济运行机制,发现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逐步减少问题的发生。相关部门要在充分考虑农村地区实际发展状况与具体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统筹规划,不断完善和优化正在实施的经济机制,制定针对性的规章制度,在最大限度上满足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同时也要适应社会发展趋势的需要,从而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加科学的制度保障。
(二)推动农业生产机械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机械的应用也能有效支持农业经济的发展进步。因此要牢牢把握乡村振兴战略这一发展契机,综合运用多项政策措施以构建完善的农业机械推广应用机制,进一步拓宽农业机械的普及应用范围,使农业机械化能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得到有效的运用。同时,加大对农业机械的宣传力度,构建农业现代机械推广服务机制,逐渐引导农民科学合理地在农业生产实践中运用现代机械,充分发挥农业机械的最佳效用,进而提升农业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的转变。例如,湖南省就对高速插秧机、有序抛秧机、水稻烘干机等重点急需机具按中央财政补贴的30%给予累加补贴。对新产品及自主选择品进行持续性补贴,持续开展新产品补贴和自主选择品目补贴,开展购置补贴办理“三合一”(手机App、机具二维码、物联网)扶持手段。真正实现购置补贴实施进度的加快,最大限度地减少办理补贴与兑付资金之间的时间,而且对符合条件的现代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等各类农业经营主体购置农机给予市场报价利率50%的贷款贴息和年化率1.5%的担保费补贴。
(三)实现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优化
乡村振兴战略为农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此各地区要抓住机遇,实现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优化。第一,要立足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向农业产业创新发展目标迈进,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新业态,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第二,各地区要加大对农业建设成本的投入,通过应用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促进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切实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第三,政府要大力扶持地方龙头企业,优化和整合农业资源,借助互联网技术和平台,构建农产品一体化的产业模式,切实保障农业企业的发展。
(四)确保农业新技术和新科技能够被充分利用
农业部门必须增加高科技手段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参与度,确保农业新技术和新科技能够被充分利用,帮助农民逐渐摆脱传统的生产方法。首先,必须解决农产品和无公害生产资料的生产和深加工问题,使消费者获得健康无公害的产品。其次,要想加快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大农业科技的创新力度。再次,积极创建农业科技示范区,加强对农业技术的改造,从而进一步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技术的应用效果,并提高成果的可转让性。最后,在全面系统了解农产品市场需求的基础上与最新的农业技术发展成果相结合。
(五)培养更加专业化的高素质新农民队伍
强化对农民干部和农业技术人员培训,以组建一支更加专业化的优秀新型农民团队。发展农业要形成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体系、改变农户环境,进而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在发展农业生产过程中,要进行农村科技人才的有效培养,同时提升农村农业劳动者的综合素质也是中国乡村复兴发展战略内容中的重要环节。农村人已成为我国农村发展和农业生产中的重点人群,在实行农村经济振兴策略过程中要关注并重视农业民众的知识素质,积极进行与农业发展和农村普及教育有关的教育准备工作,以进一步提高农业人口的受教育水平。
六、结语
总而言之,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我国要大力发展农业经济,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加快推进农业、农村、农民的现代化建设,从而进一步缩小我国的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