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的领导”教育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逻辑、张力和路径*

2022-10-20王晓丽闻鑫静

中国德育 2022年1期
关键词:思想道德党的领导法治

■ 王晓丽 闻鑫静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强调,“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需要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用党的理想信念凝聚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人,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激励人,培养造就大批堪当时代重任的接班人”,昭示着“党的领导”教育进入大中小学教育体系的迫切性与方向性,指明了“党的领导”教育融入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以下简称“融入”)的目标和内容。

一、“党的领导”教育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契合逻辑

与其他几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相比,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实践性最强,以培育时代新人的精神成人为课程目标。精神成人包括养成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两大维度;思想道德素质包括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三个层次。以精神成人内涵为标准,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内容设置为理想信念、价值理念、规范意识三者的有机统一,然而“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人的精神具有方向性,这种方向性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在我国体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集中反映。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国精神,践行新时代公民道德行为规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是时代新人精神成长方向和内容体系。成长方向和内容体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形成并被实践中取得的百年成就所证明的科学真理。所有的实践探索和百年成就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的,“实践探索”和“百年成就”铸就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因此,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培育时代新人的内在需要;开展“党的领导”教育是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内在诉求。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为中华民族救亡运动传播和发展新思想,并作为新的先进组织凝聚革命力量。作为“新组织”以“新思想”为指导凝聚青年群体团结在党的周围,一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人才战略的重要内容。高等教育是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专门渠道,“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以大中小思政课程的具体内容为渠道落实党的领导,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党的领导”教育的专门实现路径。

思想道德与法治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共必修课程,依据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设置课程内容,落实育人目标。青年大学生处在“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需要价值引领。正如列宁讲到灌输的必要性时指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各国的历史都证明:工人阶级单靠自己本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思想道德与法治课采用灌输与启发相结合的方式引领青年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三观”。通过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立足高校思政课堂传授党的人才战略,是开展“党的领导”教育的专业渠道。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以培养时代新人为宗旨,时代新人成长的方向性、价值性以坚持党的领导为保障;党要培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提供主阵地和主渠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育人目标成为勾连“党的领导”教育与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桥梁,使“融入”具有了内生逻辑和合法依据。

二、“党的领导”教育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三重张力

“融入”的过程中,从外在两门课程之间、中间“融入”内容与方式之间、到内在“融入”后课程与大学生成长成才之间都存在一定张力,形成影响“融入”效果的三重隐性阻力。

(一)政治性与专业性之间的张力

从“党的领导”教育与大学生成长成才之间的关系看,大学生精神成人中蕴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之间的张力,可能引发“融入”过程中政治性课程与专业性课程之间的冲突,体现在课程上是专业课学习僭越思想道德与法治学习;体现在个体发展上是思想道德素质无法匹配科学文化素质,引发“党的领导”教育效果式微。

对于大学生而言,职业发展和专业学习是大学生日常生活的核心,职业发展诉求是大学阶段最大的诉求、专业学习是大学阶段最大的任务。思想道德与法治是坚持党的领导下的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育课程,只有与专业课结合、回归日常生活才能发挥实际作用。由于课程自身主体认知、课程介体、课程方法等因素,课程外部多元社会思潮、家庭风气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大学生不重视政治性课程、扭曲政治课程的现象客观存在。专业性学习僭越政治性学习的直接结果就是大学生囿限在专业知识学习的狭小空间里,无法走进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大格局,生活中出现方向迷茫、动力不足、情感孤独等价值观问题,甚至突破国家安全底线,走上反党反政府的不归路。

(二)抽象化与具象化之间的张力

从“党的领导”教育自身的内容与融入载体的关系看,“党的领导”教育自身理论的抽象性与融入渗透实现方式的具象化要求之间存在张力。大学阶段,“党的领导”教育的要求是“系统介绍党的领导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体制机制,重点阐释党的领导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党的领导”教育是关于坚持党的领导地位的教育,关于党的领导地位的教育理论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在中国共产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党的领导地位是通过对中国人民、对中华民族、对马克思主义、对人类进步事业、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所作的历史性贡献中得到确认的;“党的领导”教育内容是中国共产党的特质和使命、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党的领导体制机制、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体系的有机统一。党的领导的教育理论来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它是对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百年奋斗实践的抽象化反映,在这种 “观念化缩写”的过程中,直接替代了对党领导行为的传统和现实的具体、切近理解,成为一种抽象的文化存在。

当“党的领导”教育以融入渗透的方式,实现大学生对党的全面领导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强化使命担当时,必然要借助“经典著作和重要文献”“史实案例”“仪式、重要纪念日和纪念场馆”等具象化载体完成。此过程中,教育理论自身抽象化特性与转化载体具象化特性之间的张力客观存在。克服张力完成抽象理论向具象符号的转化,是“党的领导”教育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前提。

(三)中心性与服务性之间的张力

“党的领导”教育与思想道德与法治两门课程的关系,在微观和宏观层面表现出不同的样态,实践中两种样态又相互碰撞交错呈现出复合关系结构。微观层面上,开启“党的领导”教育的初衷是坚定大学生对党的领导地位的认同,成为“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然而,其课程目标是通过融入渗透的方式实现的,这意味着契合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内容体系、目标要求、教育对象特点等,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规律和学生的成长发展规律,是“党的领导”教育课程目标实现的首要遵循。可以讲,整个融入过程中,思想道德与法治作为独立课程居于中心地位,是具有中心性的课程;“党的领导”教育作为融入课程居于服务地位,是具有服务性的课程。但这仅是体现在具体课程实现过程中两者关系的具体写照。

宏观层面上,“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中国的高校是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和发展的,同时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接受高等教育,党自身也走上了建设知识型政党的道路。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是开展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通过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坚持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长远目标。从宏观层面而言,“党的领导”教育在两者关系中处于中心性地位;思想道德与法治在两者关系中处于服务性地位。

三、“党的领导”教育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应然路径

以“融入”的三重张力为问题导向,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导向,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和大学生成长的规律建构“融入”路径。

(一)完善“融入”的体制机制

以解决“党的领导”教育与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地位关系之间的张力为导向,要求建构完善的“融入”体制机制。目前,国家教材委员会印发了《“党的领导”相关内容进大中小课程教材指南》,阐明了“融入”的重要意义、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主题内容、载体形式、学段要求、课程教材安排、组织实施内容,完成了“融入”的顶层设计。接下来,要通过补全运行体制、操作机制、计划设计等完成“融入”的顶层设计安排。从制度上防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风险,使“党的领导”教育真正取得实效。

一是设立“融入”计划表。依据“融入”阶段性目标设置其战略时间表及阶段性内容,设定“融入”的实践进度和完成程度。二是组建 “融入”责任管理机构。建立一支由中央到地方、由学校到学院的“融入”责任委员会队伍,责任委员会是落实“融入”工作的管理机构。同时,配备有能力的管理人员。三是形成全过程评价体系。既要设计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又要形成包括评价、反馈、监督、奖罚一体化的评价落实体系。四是作出全局性部署。把“融入”纳入党的建设战略,立足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高度展开“融入”部署。

(二)创设“融入”的渠道

一是强化理论教育引领大学生。“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所以,落实“党的领导”教育可以以经典著作和重要文献为理论教育载体。抓住理论中事物的本质,“一是大众心理,一是时势发展的大趋势。把握到这两点,看准了这两条,就是抓住了事物的根本”。具体而言,强化理论教育一定要满足大学生的需要,一定要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因而“读学生”“读社会”是开展理论学习的前提,立足学生和社会发展解读经典理论和重要文献,赋予其培养人才、推动社会发展的时代价值,是理论学习的方法论要求。

二是讲好中国史实故事感召大学生。“讲故事就是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讲事实才能说服人,讲形象才能打动人,讲情感才能感染人,讲道理才能影响人。”讲中国历史上的典型人物、英雄事迹故事,传播中国精神,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讲中国重大历史事件故事,形成正确的大历史观、党史观,坚信党的领导地位的历史必然性和人民合法性;讲改革开放的科技成果、发展成就故事,增强大学生的“四个自信”,强化“四个自信”源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理念。

三是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感染大学生。通过让学生观看国家颁奖、受勋、宪法宣誓等仪式,从情感上感召大学生对功勋人物的崇敬与仿效,以榜样的力量引领大学生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完成精神成人的价值追求。通过让学生参加党的生日、国庆等重要纪念日,滋生爱国、爱党和爱社会主义情感。通过让学生参观红色遗址、红色纪念馆等,弘扬爱国主义和革命精神。

(三)搭建“融入”的生活世界通道

思想道德与法治作为抽象的理论体系,必须要回归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世界,才能克服“党的领导”教育与科学文化教育的“两张皮”现象。

一是提升教师能力,完成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通过“读学生”“读社会”,实现《思想道德与法治》教材由理论逻辑体系向生活逻辑体系的转化。“读学生”,即教师要了解学生在精神成人过程中存在的长期性和全局性迷惑与不足、短期性和局部性焦虑与困境。以通过思想疏导解决学生短期性和局部性焦虑与困境为抓手,让他们觉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行,进而从情感上认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此基础上,以解决理想信念等长期性和全局性问题为目标,让学生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坚定其对党的认同。“读社会”,即教师要抓住社会发生的热点焦点问题,从历史发展规律的视角剥开问题的形式迷雾,剖析问题的真实本质。一方面,抓住好的契机传播社会正能量;另一方面,消除不良社会思潮对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和占位。最终说明社会主义制度好、中国共产党能、马克思主义行,让学生自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范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以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自己的人生发展。

二是提升大学生认知能力,自觉认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方面,让大学明白“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的道理。通过让大学生讲好优秀校友成长故事、功勋人物人生经历故事等,以榜样的力量揭示大学生政治性课程与专业学习、职业发展之间的相关性,厘清思想政治素质在个人成功道路上的引领、激励、凝聚价值。另一方面,让学生了解党的领导对于个体发展的必然性。通过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的综述阐释,让学生了解只有“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才能真正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实现个体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满足美好生活的需要。

猜你喜欢

思想道德党的领导法治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坚持党的领导
甘肃陇西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及对策
科技看百年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思想道德建设研究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张荣臣:党的领导是最根本的保证
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是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