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加强“党的领导”教育的重大意义和内在要求

2022-10-20石国亮

中国德育 2022年1期
关键词: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时代

■ 石国亮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最大优势,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加强“党的领导”教育是党对教育事业领导的题中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用“九个必须”的根本要求,总结了我们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其中,“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摆在首位。在这样的背景下,2021年9月26日,国家教材委员会印发《“党的领导”相关内容进大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以下简称《指南》),首次就“党的领导”相关内容一体化融入大中小学课程教材,作出全面规划和整体设计。学习好贯彻好《指南》,对于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充分认识新时代加强“党的领导”教育的重大意义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指南》在引言和第一部分,重点阐明了加强“党的领导”教育的重大意义。充分认识这一重大意义,要紧密结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把它放到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和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之中来考察。

青少年学生时期是人的一生中非常美好的时期,也是人的一生中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选择的人生道路,往往会对自己的一生产生重要影响。著名作家柳青说过:“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青少年处在成长和发展之中,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可塑性强。“这好比小麦的灌浆期,这个时候阳光水分跟不上,就会耽误一季的庄稼。”我们党对青少年的成长发展道路作出过科学的总结,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科学理论的指引。新时代,坚持用科学理论教育引导青少年,就是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八个明确”的基础上,用“十个明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作了进一步概括,强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在“十个明确”中,将“党的领导”单独作为一条,并且置于首位,在“十个坚持”的历史经验中,摆在第一位的也是“坚持党的领导”。在教育系统贯彻全会精神,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各层级的教育教学之中。在国家教材委员会制定印发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指南》中,“党的领导”的内容包括在“八个明确”之中。把“党的领导”作一个重大主题单独抽取出来,将其相关内容一体化融入大中小学课程教材,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的进一步具体化。这是其一。

其二,这是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的迫切要求。使命总是与时代相连,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们党已经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入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党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到2035年,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并在这个基础上再奋斗15年,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接近目标,任务越是艰巨。实现这样宏伟的目标,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必须率先建成教育强国,培养一代又一代能够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202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85.2%,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5.2%,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1.2%,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4.4%。这是我国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绩和发生历史性变化的标志性成果,也是加快建成教育强国的重要基础。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又把教育上升到“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的战略高度。必须认识到,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这个特色最鲜明的标志就是党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实现这样的教育目标,迫切要求加强“党的领导”的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从小在心中种下红色的种子,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最后,这是培养学生对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强化使命担当的重要举措。《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扭转近代以后的历史命运、取得今天的伟大成就,最根本的是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历史和现实都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于这个重要历史结论,老一辈人有很深刻的体会,新时代的青少年则缺乏这个体会。现在的青少年生活在改革开放新时代,他们是网络原住民,思想活跃,猎奇心理强,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还必须看到,“长期以来,各种敌对势力从来没有停止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从来没有停止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进行颠覆破坏活动,始终企图在我国策划‘颜色革命’,他们下功夫最大的一个领域就是争夺我们的青少年”。这就决定,培养青少年对党的认知认同,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现在的青少年长期生活在和平环境之下,没有体验过民族生死存亡的苦难,没有经历过血与火的考验,没有参加过艰难困苦的奋斗,人生阅历很有限。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和长期教育,难以树立正确理想信念,甚至可能走偏。”从这一意义上讲,加强对新时代青少年的“党的领导”教育,不仅关系到党的事业后继有人,而且也关系青少年自身的健康成长。2021年4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决定》,将原《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三条修改为:“国家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遵循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5月14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学习宣传贯彻实施新修订的教育法的通知》,5月26日新华社发布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印发的《关于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通知》,都特别强调要加强“党的领导”教育。这些要求,归结起来就是要教育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实践、体验、感悟等形式,进一步提升对党的领导的认知认同,强化使命担当。

二、全面把握新时代加强“党的领导”教育的目标要求

基本原则是对过去经验带有规律性的总结,具有提纲挈领的指导作用。《指南》第二分部阐述了“党的领导”教育的4条基本原则,即坚持正确价值导向、遵循认知规律、加强整体设计、强化育人目标。在这些原则中,“坚持正确价值导向”是前提,“党的领导”教育是政治性很强的教育,必须把坚持正确价值导向放在首位;“强化育人目标”是根本,教育的根本使命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其他原则都必须服从和服务这个根本;“遵循认知规律”和“加强整体设计”两者紧密相连,前者侧重于充分考虑不同学段学生的思想、心理和行为特点,后者则注重不同学段课程教材体系的统筹布局和衔接协调,这两者都是“强化育人目标”的重要条件。上述基本原则,是开展“党的领导”教育长期实践积累的宝贵经验,必须始终坚持,并在新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关于“党的领导”教育的总体目标,《指南》明确了两个方面:一是着眼于“全面提升课程教材铸魂育人功能”,强调“党的领导”相关内容进课程教材的整体布局与分科安排科学有序,学段学科全面覆盖,理论内涵充分阐释,学习要求循序渐进。这个要求是针对教材内容设计方面的目标。二是着眼于“提升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效果”,强调教育引导学生不断增进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知认同,将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深厚情感转化为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和智慧,做到知行合一。这两个方面的要求,归结起来就是要发挥“党的领导”教育的培根铸魂功能,使党的事业后继有人,让红色江山一代一代传下去。

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是方向性的,具有导向性。根据“党的领导”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指南》概括提炼了4个方面的主题内容,即“中国共产党的特质和使命”“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党的领导体制机制”“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在此基础上,用38个相关内容要点具体阐释了“党的领导”的教育内容。全面把握新时代加强“党的领导”教育的主题内容,要着重掌握以下几点。

第一,每一个主题内容都有丰富的内涵且自成体系。在“中国共产党的特质和使命”方面,涵盖“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以及“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建党精神”等11个内容要点。“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行动指南”是管总的,其他内容要点是该要点的具体展开。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方面,涵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必然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及“两个维护”等6个内容要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必然性”是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其他内容要点都是对此的延伸。

在“党的领导体制机制”方面,涵盖“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各项制度”“健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等8个内容要点。“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各项制度”和“健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是对“党的领导体制机制”的总体要求,从“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到“健全党对外事工作领导体制机制”是具体的体制机制,而“健全权威高效的制度执行机制”则是对制度执行提出的要求。

在“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方面,涵盖“党的建设的基本要求”“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从严治党”等13个内容要点。“党的建设的基本要求”是管总的,“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新时代党的建设任务的总概括,“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治国理政的最鲜明特点,其他内容要点围绕上述要点展开。

第二,四个方面主题内容有着严密的逻辑关系。“中国共产党的特质和使命”是对中国共产党是什么、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的回答,是管总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的选择和人民的选择,是实现党的使命的根本保障。“党的领导体制机制”是保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的制度保障,也是“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是我们克敌制胜的一个重要法宝,打铁必须自身硬,只有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才能保持党的特质,实现党的使命,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

第三,主题内容的设计有理有据。最根本的依据是党的十九大通过的新党章。党章在党内法规中处于最高层级,是党内的根本大法,是党员一切行为规范的行动指南,也是“党的领导”教育内容设计的根本依据。根据党章制定的一系列党内法规,也是主题内容设计的重要依据。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以及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布的文献《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与行动价值》,都是主题内容设计的最新依据。

当然,不同主题内容的设计,也有一些专属的依据。比如,“中国共产党的特质和使命”这部分内容的依据还包括“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这部分还包括习近平总书记所著的《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等著作,“党的领导体制机制”这部分还包括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在设计教育教学时,需要把握好上述依据,但是不能仅限于此。2021年11月8日至11日召开的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重点研究了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问题,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这是百年党史中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回答了“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重大命题,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决议的最大贡献和突出亮点是提出了“两个确立”的思想,“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这些重大贡献,对于准确把握和深刻理解“党的领导”教育的每一个主题的内容,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在设计“党的领导”教育的教育教学时,要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把全会的精神有机融入相关知识要点之中,丰富和拓展“党的领导”教育的内涵。

三、紧紧牵住新时代加强“党的领导”教育的“牛鼻子”

善于把认识和化解矛盾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是我们党百年奋斗历史中很重要的一条宝贵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在任何工作中,我们既要注重总体谋划,又要注重牵住“牛鼻子”。抓住了“牛鼻子”,其他工作就可以更好展开。开展“党的领导”教育,同样如此。《指南》概括提炼的4个方面的主题内容和38个相关内容要点中,有一些要点就是“牛鼻子”,必须紧紧牵住,讲清楚讲透彻。下面,不妨以“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为例,加以阐明。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核心”“两个先锋队”和“三个代表”?只有讲清楚讲透彻这个问题,才能为“党的领导”教育的其他内容提供最坚实的基础。《指南》在这项内容下面,专门加了一条说明,“党的性质和行动指南是‘党的领导’相关内容进课程教材必须要讲清楚的核心内容”。

从词源学的角度考察,“政党”这个词是“舶来品”。英语中party(政党)一词来自拉丁语中的“partire”,它的基本含义是“部分”。在最早诞生政党的西方世界,某一政党应当且只能是某一“部分”的代表,特别是特殊利益集团的代表。恩格斯在1845年出版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中曾鲜明指出:“虽然英国的资产阶级到现在还不愿意承认这一点,虽然他们企图回避这个大问题,并把自己的特殊利益说成是真正的民族利益,但这都是完全无济于事的。”

无产阶级政党虽然也叫政党,但性质上截然不同。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一针见血地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这就表明,共产党虽然是一个“政党”,但它完全不同于仅代表“部分”利益的资产阶级政党。

近年来,学术界提出“复合型政党”和“整体性政党”等概念,来解释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事实上,“中国共产党就是作为一个整体性政党出现在人类政治文明史上的”。中国共产党是在党的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应运而生的,它的初心和使命就是追求人民之幸福,因此从诞生之日起,主要是作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整体性代表而存在的。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党的七大通过的党章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民族与中国人民的利益”,并将“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作为共产党人的要求。此后,历次党章修订,不断深化对党的性质和宗旨的认识。党的十九大通过的新党章开宗明义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一个先锋队”到“两个先锋队”,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进一步指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这“三个不代表”,庄严宣示了代表人民执政的价值取向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方向。

牵住“中国共产党的性质”这个“牛鼻子”,把它讲清楚讲透彻了,其他内容就容易理解了。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与西方资产阶级政党有着本质区别,是“一个核心”“两个先锋队”和“三个代表”,因此她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她的执政地位是历史的选择和人民的选择。而要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必须健全党的领导体制机制,必须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猜你喜欢

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时代
广东各地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
坚持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
科技看百年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张荣臣:党的领导是最根本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