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献计量的中国服务业地理学发展阶段研究*
2022-10-19戚学广申玉铭
戚学广,申玉铭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北京 100048)
0 引 言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加快,服务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进入21世纪后,中国不断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服务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显.2015年以来,我国产业服务化趋势日益明显,服务业对推动产业发展的作用力度、深度与广度不断加强[1].截至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高达54.5%.“十四五”规划中指出要聚焦产业转型升级和居民消费升级的需要,扩大服务业有效供给,提升服务效率和服务品质,构建优质高效、结构优化以及竞争力强的服务产业新体系.服务业已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和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与其相关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学者们针对中国服务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开展了相关研究,服务于国家社会经济建设,同时不断引进西方理论和方法,完善学科的发展.
服务业地理学是以服务业活动的地域系统为核心,探究服务业空间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是经济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者们围绕服务业区位、空间格局、空间演化过程、机制及规律等内容对服务业地理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一些学者对服务业地理学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梳理,如张文忠[2]概括了服务业区位特征和理论基础;方远平和闫小培[3]提出了服务业区位论的概念、理论及研究框架;王海文[4]梳理和评价了服务业地理空间研究进展;柳坤和申玉铭[5]从服务业结构、服务业区位、服务业空间过程及服务业地域综合体4个方面,对国内外服务业地理的研究进行了总结梳理;周麟和沈体雁[6]从空间分布格局、区位选择偏好、主要影响因素3个方面,对大城市内部服务业区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杨帆[7]探讨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动力机制与空间效应.这些成果采用了传统定性文献分析方法,从多个角度厘清我国服务业地理学研究的情况.
城市地理、经济地理的进展有相关研究[8-10],但服务业地理进展的研究相对薄弱.基于此,本文对1978年以来中国服务业地理学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分析服务业地理学不同时期研究的内容,总结了服务业地理学研究的特点,以揭示服务业地理学研究领域的发展概况,综合把握服务业地理学研究的主要进展,有助于学者更好地理解我国服务业地理发展的动态变化和演变趋势,为服务业地理学在新时代背景下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借鉴,同时提高政府对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认识,更好地进行决策.
1 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了《地理学报》《地理科学》《地理科学进展》《地理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人文地理》《经济地理》《热带地理》《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世界地理研究》《国际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学刊》《城市发展研究》《城市规划》《城市问题》15个研究类学术期刊及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和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个地理类英文期刊,检索主题或含服务业、第三产业、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公共服务业、科技服务业、金融服务业、商务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物流业、商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和公共服务设施,检索时间为1978—2019年,共获得文献2 853篇,作为计量分析的基本数据.
对所选取的2 853篇文献进行初步统计分析(图1),1978—2019年服务业地理学研究总体上呈现上升的趋势,尤其是2004年以来,发文量增长迅速,2015年达到顶峰,全年共发表相关论文159篇,占全部发文量的5.6%.从论文发表领域来看,地理、规划和城市研究领域发表的文章分别为1 567、650和636篇,分别占54.9%、22.8%和22.3%.
图1 1978—2019年服务业地理发文量
2 中国服务业地理学研究的特点
2.1 交叉学科的综合性
服务业地理学是地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交叉形成的学科体系,具有综合性、地域性和复杂性的研究特征.服务业覆盖范围广,涉及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其构成也十分庞杂,不仅包括商业、餐饮业、住宿业等传统服务业,还包括电信服务、科技研发、金融保险、企业管理服务、咨询调查等现代服务业.从服务的对象看,包括为企业生产提供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如商务服务业、金融业等,又包括满足居民日常的生活性服务业,如住宿餐饮业、房地产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还包括为公众提供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公共管理等服务的公共服务业.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分工的不断细化,服务业的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不断涌现.
2.2 服务需求的导向性
服务业地理研究的内容受服务需求的导向.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之后,人民生活的服务需求主要是生活性服务业,“七五”计划中也指出兴办第三产业,特别是兴办直接为人民生活服务的第三产业,这一阶段服务业地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商业、房地产业等的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对于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增加,“十一五”规划中也指出要拓展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主要面向生产者的服务业,细化深化专业分工,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物流、信息、金融、商务和科技服务业的研究逐渐增多.伴随着产业集聚化、园区化发展,产业间关联越来越紧密,“十二五”规划中也指出深化专业化分工,加快服务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融合,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加速发展,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协同发展的研究逐渐深入.“十四五”规划中指出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加快发展研发设计、现代物流和法律服务等;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加快发展健康、养老、育幼、文化、旅游、体育、家政和物业等,智慧产业和康养产业等研究逐渐兴起.
2.3 研究方法的多元化
服务业地理研究方法大致呈现出以定性方法为主,到定量与定性并重,再到定量方法为主、质性研究兴起的变化过程.本文对服务业地理不同阶段不同研究内容下主要的方法进行了总结:1978年以来,主要以定性的方法为主,基于文字描述、统计图表、对服务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介绍,并采用案例分析、示意图对小城镇规划中服务业的布局问题进行了探讨;1990年以来,出于对机制研究和差异分析的需要,一些以数理为基础的简单定量分析方法开始增多,如层次分析法研究服务业的区域非均衡性,区位商法度量服务业内部各行业地区差异、总合差异分析法分析信息服务业发展的区际差异程度;2000年以后,随着大数据、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GIS)、遥感信息技术的发展,计量分析的方法应用更加广泛,研究方法的使用更加多元化、定量化,均匀度指数、地理联系率、核密度分析、热点分析和空间自相关模型等多种方法被用于服务业空间格局的研究,线性回归、地理加权回归、logistic回归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应用于影响因素的分析,同时一些质性研究的方法开始兴起,如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形式开始应用于流动摊贩区位的选择、商业模式的研究等.
2.4 研究尺度的多样化
中国服务业地理研究尺度多样,主要包括全国、城市群、都市圈、省、城市、县和乡镇以及城市内部的开发区、居住区、商业区等.服务业地理研究的早期,尺度主要集中在全国、大城市和小城镇,介绍了服务业发展情况.随着服务业地理研究的兴起,省域尺度和城市内部尺度逐渐增多,出现了城市内部开发区的发展研究,居住区、住宅小区的规划建设研究,商业区的土地利用和成因研究等.21世纪以来,经济一体化和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城市群和都市圈的不断发展,服务业地理的研究更加注重区域之间的联系,基于城市群、都市圈、经济区的研究增多.同时,研究更加精细化,使用乡镇数据、企业数据、街道数据和信息点(point of information,POI)数据等,使得研究结果更具说服力.
3 中国服务业地理学研究脉络
基于对文献的梳理,并参考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11-13].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不断发展,服务业的作用开始显现,服务业地理学的研究也逐渐起步;1992年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全面、快速地发展第三产业的任务,服务业迅速发展,注重探索服务业的地区差异和空间布局问题;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服务业的运行环境向国际化和现代化转变,研究内容不断拓展,注重服务业与各产业间联系;2012年,服务业取代第二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贡献力量,伴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化及专业化水平的持续提高,服务业地理的研究也深入到具体的行业部门中.由此将服务业地理学的研究分为以下4个阶段:1978—1991年是起步阶段,1992—2000年是探索阶段,2001—2011年是拓展阶段,2012—2019年是深化阶段.通过4个阶段来分析每个阶段的研究背景和主要研究内容,以厘清中国服务业地理学的研究脉络.
3.1 起步阶段
1978—1991年,处于改革开放初期,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逐步加快,服务业增加值不断增加,商业发展迅速,主要针对于服务业对经济增长、城镇发展的作用,城市商业区位进行了研究.
3.1.1 服务业与经济增长和城镇发展的关系
1978年以来,产业结构仍以第二产业为主,但服务业比例不断增加;198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例超过了第一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的第二大产业部门;1992年,服务业在GDP所占比例达到19.8%.学者们开始重视服务业对国家尤其是大城市经济增长的作用,指出:国家发展要加强经济结构的改革,提高服务业的人口比例[14];大城市要大力发展服务业振兴经济[15-16];关于服务业与城镇发展关系中,服务业合理布局有利于城镇的发展[17],同时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小城镇服务人口将会有较大的发展[18];但是第三产业发展也会影响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市容和交通安全等[19].
3.1.2 城市商业区位
这一阶段商业在服务业中占有很大比例,同时随着中心地理论应用的推广及计量方法的引进,城市商业区位的相关研究逐渐增多.中心城市的商业是全国商品流通网络的枢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20],目前城市区位的研究以中心城市为主.城市商业中心一般分为市级商业中心、区级商业中心和小区级商业中心3级[21-22].一些学者对城市商业的区位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表明商业中心,特别是高级别的商业中心,多分布在市区内部,这样区位特点主要与各区发展过程差异、人口分布、地价、消费者购物行为和居民收入分布有关[23-24].
3.2 探索阶段
1992—2000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信息化的发展,在国家政策推动下,城市房地产业、商业、信息产业发展加快,区际差异明显,大城市内部出现了中心商务区,主要针对房地产业发展、中心商务区成因和现状、信息密集服务业区位进行了研究.
3.2.1 房地产业
国务院提出将房地产业作为我国第三产业加快发展的重点之一,使得我国房地产业迅速发展,关于房地产业发展现状、发展建议、对于地区发展带动作用的研究增多.房地产业是指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和服务的产业,发展房地产业对于调整城市产业结构、增加城市资金积累具有重要作用[25].1991年底,我国房地产业已初具规模,在国民经济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基于不同地区的研究,当前房地产业存在着法规不健全、土地市场混乱、开发过热、房价过高、开发效益不均衡、缺乏合理的金融支持、供需不平衡等问题[26-27].
3.2.2 中心商务区
商业不断发展,城市商业区位的研究日益深入,中心商务区(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CBD)的研究逐渐增多.CBD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经济发达的大城市,着眼于其成因和现状的分析,杨吾扬和谢东晓[28]认为北京市目前的中心商务区为前门、王府井和西单3个全市性的商业中心所组成的三角形商业组合地带,并预测西单商业区将发展成为北京单一的中心商务区;严重敏和宁越敏[29]研究认为上海中心商务区存在建筑层数较低、土地利用不尽合理、有大批低矮的旧式住宅问题;阎小培等[30]分析表明广州市中心商业区存在不同功能用地,尤其是商业和居住用地的混杂,商业活动的档次偏低,中心商业职能不突出的问题;刘彦随[31]认为西安市中心商务区内部所包含行业不够齐全,平面功能结构比较单一,楼层普遍低矮.随着研究的深入具体,CBD演变规律和功能结构优化的研究也逐渐展开.从演变规律看,我国城市中心区商务功能通过恢复与发展,迅速完成了初步聚集,随着城市中心区商务功能的强化发展,将逐渐出现分散化的趋势,受居住的郊区化的推动[32].从CBD功能来看,目前我国大城市中心商务区零售业职能过于突出,国际化水平低,各种功能分布比较复杂,未来要注重发展居住功能和交通功能[33].
3.2.3 信息密集服务业区位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信息密集服务业的概念内涵、区位和区际差异研究开始增多.信息密集服务业指使用信息设备进行信息搜集、加工、存贮和传递等提供信息服务、培养高级人才以及提供高度专业化信息的产业,主要由社会性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构成[34].信息密集服务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决策者行为,高品质劳动力集聚,创新源、发达通讯和运输网络的易达性,风险资本的可获得性[35].一些学者对大城市的信息密集服务业进行了实证研究,阎小培[36]对广州的研究表明信息密集服务业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区际差异,其区位更多地趋向城市中心区,趋向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宁越敏[37]分析了上海市区生产服务业及办公楼区位,表明金融机构的集中程度较高,主要分布在黄浦和静安2个区,会计、审计、律师和新闻出版等则主要分布在黄浦、静安和徐汇3个区,外商办公机构主要分布于长宁区.
3.3 拓展阶段
2001—2011年,随着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和现代化的加快推进,中国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运行环境发生重大变化,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以及增强产业竞争力的要求日趋强烈,这一阶段研究的主要内容有现代服务业空间布局、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
3.3.1 现代服务业空间布局
学者针对不同区域服务业空间分布、影响因素、发展存在问题和解决措施进行了分析.从全国来看,服务业发展水平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差异,东部沿海省市明显高于中西部省市[38];省域尺度上,服务业发展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异格局,中心城市服务业发展水平高[39];城市尺度,空间布局总体上呈集聚分布,服务业各部门呈多元集聚分区分布[40].同时,随着全球产业结构呈现“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趋势,以技术、知识密集型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已成为世界各国实现经济增长和提高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现代服务业的研究逐渐增多.现代服务业主要包括2类:一类是直接因信息化及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软件服务、移动通信和现代物流业等;另一类是依托信息技术的发展,从传统服务业中衍生而来的银行、证券和信托等现代金融业,以及房地产业和旅游业等[12].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要求更高度的协作和更周密的物流服务,现代物流业成为经济活动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现代服务业中具有重要地位,引起了地理学者对物流业的关注.物流业的发展对于优化城市产业布局和城市竞争力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学者基于全国、区域和城市3个尺度对物流业发展进行了分析:全国尺度下研究了物流业发展和布局[41-42]、物流经济的空间结构和组织模式[43-44]等问题;区域尺度的研究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的物流一体化及其效应,学者们围绕环渤海物流[45]、穗深港物流[46]、长三角物流网络[47]的构建和区域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城市尺度下学者们对苏州市[48]、深圳市[49]和广州市[50]等城市的物流业发展进行了典型分析,主要研究了城市物流企业的空间布局、演化特征、影响因素和发展策略等.
3.3.2 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的加速和现代产业的演进,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研究成为了服务业地理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学者对不同区域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产业关联、协同创新,提出不同区域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战略.国外对于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关系问题上,主要归纳出了4种观点:需求遵从论,制造业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生产性服务业是制造业的补充[51];供给主导论,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处于供给主导地位,是提升制造业竞争力的基础和前提,制造业的竞争力取决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达程度[52-53];互动论,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为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的互动关系[54-55];融合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出现了融合现象,产业边界变得不清晰[56-57].国内学者对于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产业层面的关联也进行了研究,表明二者产业关联越来越紧密[58],然而有些研究认为生产性服务与制造业形成较好的产业关联,但尚不能支撑制造业的升级转型[59].
3.4 深化阶段
2012—2019年,中国服务业规模不断增大,服务业以及生产性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比例,加上社会分工的深化及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生产性服务业逐渐从原来的制造业职能分离,其集聚效应逐渐显现,研究的主要内容有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协同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城市服务业职能和公共服务空间特征.
3.4.1 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协同发展
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化及专业化水平的持续提高,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产业关联研究更加深入,除了内部投入产出的产业关联外,二者空间分布的研究也逐渐展开.产业层面,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制造业生产率具有明显的正向提升效应[60],但从二者相互作用程度来看,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带动作用和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支撑作用表现出非均衡的特点[61-62].空间层面上,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呈现出协同集聚的趋势,国内学者分别对长三角[63]、京津冀[64]、北京市[65]和天津市[66]等不同尺度下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空间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证实整体上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呈现出协同集聚分布的现象,但不同行业类型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细分行业的集聚程度不同.造成协同集聚分布的驱动机制主要有较高的产业关联、密切的社会联系网络、政府规划与政策引导、劳动力市场共享、知识技术外溢等.
3.4.2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随着生产性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逐渐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的地理空间集聚引起了我国学者的广泛关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2个方面,一方面通过指标模型测度集聚程度和集聚特点,另一方面通过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集聚的影响因素.国内关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测度的研究,呈现出不同区域尺度下生产性服务业都存在一定地域内的集聚分布.从区域尺度来看,主要分为3个层面:一是基于全国和区域层面,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以及金融业的空间集聚度显著提升,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和南部沿海区域集聚性很强,北京市、江苏省和广东省成为生产性服务业最集中的地区[67];二是基于城市群和都市圈层面,主要针对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等规模较大的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在空间上整体呈现出非均衡等级化集聚发展态势,中心城市的生产性服务业通常占有较大市场份额[68-70];三是基于城市内部层面,更多关注于北京市[71]、广州市[72]、杭州市[73]和兰州市[74]等大城市,研究表明城市内部的生产性服务业呈现出大区域集中、小区域分散,集中与扩散并存的局面,生产性服务业多集中于城市中心区,但不同行业类型生产性服务业存在多中心或单中心集聚空间分布差异.同时,伴随着产业园区化的发展,城市内部出现了许多特色的产业园区,如北京市中关村科技园、上海张江创新药产业基地、杭州市西湖创意谷、广州市山海旅游产业园区和深圳市南山科技园.一般认为,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的区位选择具有地理集中性[75],其规模报酬递增的特性与集聚经济密切相关[76].从国内学者研究结果来看,影响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因素主要有各行业自身的区位特性和外部的市场经济导向、政府规划政策、城市功能分区、地价租金水平、交通便捷程度和办公空间分布[74,77].
3.4.3 城市服务业职能
国内学者对于城市职能的研究多从专业化部门、职能强度和职能规模3个方面展开[78].早期城市职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工业职能、矿业职能.随着服务经济的不断发展,许多城市从以生产功能为主向以服务功能为主转变,制造业的地位明显下降,城市服务业职能突显,受到了大量学者的关注[79].城市服务业职能,特指城市为外地提供服务部分的第三产业经济活动,是其在全国城市服务业体系中所承担的分工和作用.从国内学者研究成果来看,不同城市群和中心城市服务职能表现出行业差异性[80-83],如表 1.
表1 中国主要城市群和中心城市主要的服务职能
城市服务业职能空间结构上,从全国来看城市服务业输出和输入流量规模在地带性尺度上都呈“东—中—西”三级递减空间格局[84];省域尺度上,生产性服务业对外服务流高度集中于北京和上海2 个市,新疆、山东、河南、湖北、重庆、贵州、云南、江西和福建9个省外向功能较弱[85];基于城市尺度的研究,许多城市内部已经形成了中心商务区、商业区、交通仓储区、工业区、旅游区、高教区和高级住宅等功能区域.城市服务业职能规模结构方面,从城市群职能规模来看,国家级城市群整体较高,区域级城市群空间分化较为明显,城市群职能规模从沿海到内陆呈现出逐渐减小的趋势[86];城市群核心城市服务业对外服务能力与城市规模等级显著相关[87].
3.4.4 公共服务空间特征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公共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尤其2005年中央提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来,学者围绕基本公共服务进行了大量研究.从国家层面来看,我国基本公共服务质量总体不高,空间差异明显,各省份城市和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差异均十分显著,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空间分布为“T”字型格局,并呈“东—中—西”阶梯状递减;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空间分布与城市存在很大的不一致性,呈“东—西—中”阶梯状递减的格局[88].从省域层面来看,空间分异程度高,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中心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高于其他城市,造成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主要是人口集聚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89-90].城市层面的研究多从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配置出发,对北京市[91-92]、广州市[93]和长春市[94]等大城市进行了实证分析,表明公共服务设施总体上呈现明显的核心—边缘空间格局,不同公共服务设施分布均具有空间集聚特征,但空间集聚强度和空间特征尺度却存在明显差异,主要受城市自然历史、经济发展、社会需求和规划政策等影响.
4 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国内重要期刊发表的学术论文进行梳理,中国服务业地理学的研究日益繁荣,研究成果逐渐增多,研究内容更加广泛.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服务业地理学研究呈现出了交叉学科的综合性、服务需求的导向性、研究方法的多元化、研究尺度的多样化的特点.服务业地理学的研究大体上可以分为4个阶段:1978—1991年是以服务业与经济增长和城镇发展的关系、城市商业区位为核心的起步阶段;1992—2000年是以房地产业、中心商务区和信息密集服务业区位为核心的探索阶段;2001—2011年是以现代服务业空间布局和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为核心的拓展阶段;2012—2019年是以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协同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城市服务业职能和公共服务空间特征为核心的深化阶段.从服务业地理的研究可以看出:研究内容上更加注重空间格局和内在机制的研究,研究方法趋于多元化、定量化,研究尺度以城市群和中心城市为主;服务业地理学在自身不断发展的同时,还受到了区域经济学、城市地理学和计量地理学等其他学科的推动,使得研究方法与视角不断完善,促进了服务业地理学更加深入的研究.
中国服务业地理学已取得了重要的研究进展,未来服务业地理学应该:
(1)加强理论创新.过去的40多年里,服务业地理学的理论很大程度上来自西方引进,未来学科交叉融合及相关理论的创新与突破将奠定研究坚实的理论基础,关注地理学、城市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等学科的融合发展,加强服务业相互作用、服务业集聚效应等方面理论的深入研究.
(2)丰富不同尺度下服务业发展的研究.服务业地理的研究多集中于全国、城市群和中心城市,应该丰富城市内部服务业发展的研究,着重分析城市街道尺度和产业园区内部服务业布局的规律和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同时从服务业企业微观视角,分析企业之间的相互联系,探索布局的特征和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
(3)深化服务业空间布局规律的认识.在对典型城市问题研究的同时,注重一般规律的总结,分析不同尺度下服务业布局的规律和各产业之间的联系,以借助大数据和实地调查的一手资料,通过定性、定量和质性分析相结合,静态和动态分析相结合深化对服务业地理空间规律认识,引导产业的合理布局,实现城市经济的健康发展.
(4)探索服务业与制造业空间组织模式.在分析服务业和制造业之间产业关联的同时,考虑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的需要,探讨二者集群式互动发展的空间组织模式,使二者分工有序、优势互补,构建集聚程度高、影响范围广的服务业功能区,更好地促进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区域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