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阴市优良食味粳稻品种比较试验

2022-10-19王坚纲周燕许德美

上海农业科技 2022年5期
关键词:食味全生育期粳稻

王坚纲 周燕 许德美

(江阴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江阴 214431)

江阴市地处苏南发达地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地居民对优良食味稻米的需求日益增长,但是,当地各规模经营主体在优良食味水稻品种的选择上存在差异,出现了种植品种多、乱、杂的现象,导致生产出的稻米质量差异较大。因此,迫切需要筛选出一批食味品质优良、丰产性好、综合抗性强的主推水稻品种,从而推进江阴市稻米产业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在此背景下,笔者于2021年进行了15个优良食味粳稻品种的比较试验。现将相关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参试的优良食味粳稻品种共15个,分别是“南粳晶谷”“南粳3908”“常香粳1813”“武育粳39号”“武科粳7375”“武5245”“武6622”“武香粳9127”“武香粳162”“振稻7276”“武香粳671”“嘉58”“上农软香18”“南粳46”“中江粳8136”。

1.2 试验设计及田间管理

试验设在徐霞客镇北渚村进行,供试田块土壤类型为黄泥土,有机质含量为32.4 g/kg,全氮含量为2.34 g/kg,速效磷含量为8.7 mg/kg,速效钾含量为126 mg/kg。前茬小麦每667 m2产量为450 kg,秸秆全量还田。

试验设1个品种为1个处理,共15个处理。试验为大区试验,不设重复,每个品种种植面积均在1 000 m2左右。

各水稻品种的生产管理措施均保持一致,具体为:各品种均于5月20日进行播种,6月6日进行移栽,每667 m2种植1.8万穴,每穴栽3~5苗,折每667 m2基本苗数为6.5万~7.5万苗。各品种在全生育期均每667 m2施纯氮18.3 kg。其中,基肥每667 m2施复合肥(N-P-K=15-15-15)35 kg加尿素7.5 kg;分蘖肥在移栽后7 d每667 m2施尿素10 kg;穗肥以促为主,在水稻倒4叶期时每667 m2施复合肥15 kg加尿素6 kg。水浆管理除在水稻生长中期进行搁田外,其他时期大田均保持干湿交替,以干为主。病虫草害防治同当地大面积生产。

1.3 调查内容与方法

在试验期间,详细记录各水稻品种的生育进程(播种、移栽、抽穗和成熟的准确日期)。在10月上旬,调查各水稻品种稻纵卷叶螟、褐飞虱、稻曲病、水稻纹枯病、水稻恶苗病和水稻穗颈瘟等主要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在水稻成熟期,采用五点取样法,调查各水稻品种的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取10穴测定每穗粒数,并用水漂法去除空瘪粒,计算结实率;取1 000粒水稻实粒(干种子)进行称重,计算千粒重,重复3次。在水稻收割期,对各水稻品种进行实割测产。在收获的稻谷低温烘干后(保证稻谷含水量在14%~15%之间),各水稻品种取2 kg稻谷,测定稻米米质(加工品质、外观品质、蒸煮食味品质等)。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进程

由表1可知,15个优良食味粳稻品种的全生育期为149~172 d,平均为159.5 d。其中,“中江粳8136”的全生育期最短,仅149d;“嘉58”的全生育期最长,达172 d;全生育期比较适宜、在155~160 d范围内的品种有“振稻7276”“武育粳39号”“武科粳7375”“南粳晶谷”“武6622”“南粳3908”“武香粳162”“武香粳9127”。

表1 不同优良食味粳稻品种的生育进程

2.2 产量及产量结构

由表2可知,“振稻7276”“武香粳671”“武育粳39号”的产量水平较高,每667 m2实际产量分别为745.00、744.70、730.90 kg;每667 m2实际产量超过700 kg的品种还有4个,分别为“武科粳7375”“南粳晶谷”“上农软香18”“武6622”;每667 m2实际产量在650~700 kg之间的品种有7个,分别为“南粳3908”“常香粳1813”“武香粳162”“武香粳9127”“中江粳8136”“武5245”“南粳46”;每667 m2实际产量低于650 kg的品种仅有1个,为“嘉 58”。

由表2可知,15个优良食味粳稻品种的每667 m2有效穗数为21.47万~27.58万穗,其中,“南粳46”的每667 m2有效穗数最多,“武育粳39”的每667 m2有效穗数最少。15个优良食味粳稻品种的每穗总粒数为106.1~178.8粒,其中,“武5245”的每穗总粒数最多,“南粳46”的每穗总粒数最少。15个优良食味粳稻品种的结实率为77.96%~95.12%,其中,“上农软香18”的结实率最高,“武5245”的结实率最低。15个优良食味粳稻品种的千粒重为23.20~28.70 g,其中,“武香粳671”的千粒重最重,“武香粳9127”的千粒重最轻。

表2 不同优良食味粳稻品种的产量及产量结构

2.3 综合抗性

由表3可知,15个优良食味粳稻品种的稻纵卷叶螟发生程度均较轻,表现为白叶率低。15个优良食味粳稻品种均无褐飞虱发生,表现为田间无“冒穿”。在稻曲病发生方面,“南粳3908”“常香粳1813”的百穗病粒数分别为4、2粒,稻曲病为较重发生,“武育粳39号”的稻曲病为轻发生,“南粳晶谷”“嘉58”的稻曲病为零星发生,其他品种均未见有稻曲病发生。在水稻纹枯病发生方面,“上农软香18”“中江粳8136”“嘉58”的水稻纹枯病为重发生,“武香粳162”“武香粳9127”“南粳46”的水稻纹枯病为中等发生,其他品种的水稻纹枯病为轻发生或偏轻发生。在水稻恶苗病发生方面,“武6622”的水稻恶苗病为偏轻发生,“振稻7276”“南粳46”的水稻恶苗病为零星发生,其他品种未见有水稻恶苗病发生。15个优良食味粳稻品种均无水稻穗颈瘟发生,表现为田间病穗率为0。在抗倒性发生方面,15个优良食味粳稻品种的抗倒能力差异显著,其中,“振稻7276”“武育粳39号”“南粳晶谷”“武6622”“南粳3908”“中江粳8136”的抗倒能力为强,未见有倒伏现象发生;“武香粳671”“常香粳1813”“武香粳162”“南粳46”的抗倒能力为较强,倒伏比例小于20%;“武5245”“上农软香18”“武科粳7375”“武香粳9127”的抗倒能力为较弱,倒伏比例分别为80%、60%、40%、40%。

表3 不同优良食味粳稻品种的综合抗性

2.4 米 质

由表4可知,从加工品质来看,“武香粳162”“武香粳671”“嘉58”的整精米率较高,分别为70.54%、69.88%、69.46%。从外观品质来看,“振稻7276”“武育粳39号”“武香粳162”的垩白度较低,分别为5.04%、9.08%、10.25%。从蒸煮食味品质来看,“振稻7276”“武6622”“嘉58”的蛋白质含量较低,分别为5.65%、5.95%、6.16%;“南粳3908”“振稻7276”“常香粳1813”的直链淀粉含量较低,分别为11.22%、11.60%、11.70%;“武6622”“南粳46”“武科粳7375”的食味值较高,分别为80.5、78.0、76.5分。

表4 不同优良食味粳稻品种的米质

3 小结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初步对15个优良食味粳稻品种的生育进程、产量水平、综合抗性和米质等进行综合调查,“振稻7276”“武科粳7375”适合在江阴市进行大面积推广种植。其中,“振稻7276”在15个优良食味粳稻品种中,产量居首位,食味值居第6位,且该品种表现出穗数足、穗型大、全生育期适宜、抗倒能力强、病虫害发生总体较轻的优势,但在该品种种植过程中,需加强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武科粳7375”在15个优良食味粳稻品种中,产量居第4位,食味值居第3位,且该品种表现出穗粒结构协调、全生育期适宜、病虫害发生总体较轻的优势,但在该品种种植过程中,需加强水浆管理,以防止倒伏。

猜你喜欢

食味全生育期粳稻
近10 年云南省育成的粳稻品种性状分析
我国双季早粳稻实现“零的突破”
基于3种方法的西南杂交籼稻稻米食味评价及品种优选
解读粳稻品种南方种植播期
食味知人:贾宝玉的三个饮食场景
黄淮海地区主栽大豆品种抗旱性比较
温光条件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叶龄和生育期的影响
粳稻收购为黑龙江省农民增收58亿元
2016年靖远县春玉米全生育期农业气象条件分析
关于中国粳稻品种的食味品尝评价的研究
—— 品尝员的识别能力与适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