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古代玉具剑与现代青瓷剑具装饰

2022-10-19刘春长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2年9期
关键词:宝剑青瓷纹饰

刘春长

龙泉市永字号春长剑铺 浙江龙泉 323700

“腰间玉具剑,意许无遗诺。”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句,借用的是春秋时期吴公子季札献剑的典故。该典故讲述季札轻财重信的品格,也从侧面反映了玉具剑的贵重与稀有。剑是古代贵族佩器,诞生于夏商时期,至西周早期,青铜剑已相当成熟,并已出现了饰玉的剑。玉具剑,以良玉美石装饰,玉被赋予了强烈的道德色彩。玉与剑,一文一武、一柔一刚,玉剑相逢,便成就了文武相配、刚柔相济的完美结合,因而被人称为锋芒与温润的交融。因玉具剑成为人们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更有人称这类剑为“古之圣品”,被历朝历代王公贵胄、文人侠士、商贾庶民所推崇,莫不以佩带玉具剑为荣。

一、玉具剑的历史浅探

玉装具和剑器的结合,自西周晚期开始,到春秋时期发展转折,在此转折中凸显出来的是玉与剑的结合,产用于装饰剑柄和剑鞘的玉质剑具,出现大量的玉具剑。玉具剑是一种代表贵族身份的宝物,也是一种珍贵的馈赠礼品。《吕氏春秋·侈乐》:“世之人主,皆以珠玉戈剑为宝”,珠玉伴戈剑乃人主之显著特征。《说苑·反质》曾载:“经侯过魏太子,左服玉具剑,右带佩环,左光照左,右光照右。太子不视。经侯曰:‘魏国有宝乎?’太子曰:‘主信臣忠,百姓戴上,此魏国宝也。’经侯应声解剑而去佩。”这则故事反映出,当时贵族阶层多视玉具剑与玉佩饰为宝物。玉是对人是品德的象征,但不足以显其威严。所以,当剑这种便于携带的短兵器作为佩饰出现以后,统治者们便发现。剑和玉的组合可以达到威德相济、宽猛相济、恩威并重的作用,于是玉具剑在上层贵族士大夫中流行开来,成为一种时尚。

刘春长工作照

汉代玉具剑上的玉质装饰物较之战国数量大增。虽然造型、工艺基本继承了战国传统风格,而图案纹饰则更加新颖别致。汉代玉具剑代表了当时玉器风格和工艺水平,不仅数量多,而且在造型和纹饰的做工上都极其工整和精致,在使用上也居于最重要的位置,是财富和身份地位的象征。其玉具剑器面除琢饰兽面、云纹、谷纹外,尤以浮雕的蟠螭纹最具特色。其布局合理,生动巧妙,碾磨得圆润细腻,华丽精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考古发掘的巨野红土山西汉墓共出土装饰玉9件,多数为玉具剑饰。《汉书·匈奴传》载:“单于正月朝天子甘泉宫,赐玉具剑。”《汉书·王莽传》亦载:“进其玉具宝剑,欲以为好。”可见西汉时,仍以战国时流行的世人之主,皆以珠玉戈剑为宝。汉代玉具剑作为高级贵族使用的礼器、装饰器,玉具剑作为佩戴,是主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西汉礼法重器祭祀,常用于朝贺、纳聘、馈赠、装饰等,用途广泛、数量较多。以南越王墓为例,出土玉器达200多件,其装饰用玉的组合又以组玉佩和玉具剑饰为大宗,共有玉佩饰113件,约占装饰用玉的80%。从永城保安山二号墓出土的玉剑首看,他们还进行了创新性改制。玉剑首可改制为玉衣片、玉玲,盱眙大云山出土玉衣片M2,中间饰凸起圆面,上饰涡纹,根据形制判断应是玉剑首改制而成的。巨野红土山玉蝉玲,保留玉剑珌中间深雕圆圈和圈外斜钻三孔,孔和孔中间圆圈相通。玉剑珌被改制成玉衣片。

二、玉装具的形制特征

通常一套完整的玉具剑,包括四件玉饰,即玉剑首、玉剑格、玉剑璏、玉剑珌。

(一)玉剑首形制及其纹饰特点玉剑首:镶嵌在剑柄顶端的装饰玉称为玉剑首。

(1)多为圆饼形,背面多光素或阴刻装饰纹,并有穿孔和沟槽。一般剑首的纹饰都是由中央圆心向边缘分内、外两个纹饰带,内圈纹饰主要是涡纹、柿蒂纹、云纹等;外圈饰有谷纹,以弦纹分隔,边缘处再琢以一至二道弦纹为边廓。

(2)中间刻上纹饰,剑首圆心凸起,有的刻上四朵云纹,周边如行云流水般浮雕两只作盘伏状的蟠螭纹,使得剑首显得生动而华贵。而有的几何形图纹,常以高浮雕的蟠螭纹(蟠虺纹)取胜。春秋时期玉剑首的代表作品是1972年江苏六合程桥2号墓出土的春秋晚期玉剑首。造型接近于方柱体,两面微隆起,呈弧面,饰蟠螭纹,两侧面及顶面各有三道凹槽,并均饰有蟠虺纹。河北满城刘胜墓出土的玉剑首,白玉琢成,质地细腻温润。

(3)雕刻手法有透雕、浮雕等。正面圆心周围以去地高浮雕的技法,雕饰了两只身躯修长、体态犹如行云流水般的蟠螭纹,既巧妙别致,又富有生机。西汉墓出土的玉剑首,同样设计巧妙,工艺精湛,代表了汉代玉器的最高水平。如山东巨野红土山汉墓出土的剑首,更加精彩,造型突破了常见的圆饼形,玉料设计雕琢而成,同时采用透雕和浮雕相结合的手法,琢磨出5只蟠螭纹绕在云中的立体画面,底端有三个穿孔,以插剑茎。

(二)玉剑格的形制及其纹饰特点

玉剑格:在剑把与剑身交接处的装饰玉,称玉剑格。

(1)装饰趣味极浓重,汉代的玉剑格为了构图的需要,在剑格中部逐渐凸起一脊如鼻梁,俯视如菱形状,这可能是为了突出常用的兽面纹装饰的立体效果。

(2)造型为椭圆形,外周琢有数道纵向的凹槽。中间穿孔有长方、椭圆、菱形状等。有的剑格造型正视略呈长方形,中部有脊;侧视呈菱形断面,表面常饰卷云纹、高浮雕螭虎纹等。春秋晚期的玉剑格如江苏六合程桥2号墓出土的玉剑格,中心有一菱形孔,孔中留有制作时的管钻痕和拉丝锯痕。孔的周围饰有凸起的勾云纹,剑格的上平面饰有阴线几何纹。战国至两汉的玉剑格,装饰趣味越来越浓,同时也是为了构图需要,在剑格的中部凸起一道脊线,横截面为菱形。

(3)剑格的两面分别饰勾云纹或兽面纹,还有的一面饰蟠螭纹,一面饰几何纹,又有的两面均饰一样的纹饰,或者整体都素面无纹。装饰有蟠螭纹的剑格,体现了猛士配神器的意思,如河南永城邙山镇僖山汉墓出土的汉代玉剑格,高浮雕的蟠螭纹,头大而方,头顶一长角,末端上卷,高耳并饰涡纹,螭身盘曲,两尾分叉并饰绞丝纹,背面线刻兽面纹和云纹,中部有一长圆孔可供穿插。

其他如玉剑璏、玉剑珌等内容,限于篇幅本文暂不涉及。

三、现代青瓷装具的创新设计及其美学演绎

现代以青瓷代替玉石,在宝剑装饰中是一个创新,同时继承和弘扬玉具宝剑的优良传统。在设计创作中,有以青瓷制作宝剑全鞘的,有以青瓷制作玉具剑部分配件的。

(1)青瓷如玉伴剑身,以青瓷之美衬托宝剑之美。给人“美人如玉剑如虹”的美好情怀和美好想象。

(2)剑如诗句瓷如歌,集青瓷与宝剑之美于一身,融合温暖与严肃两种风格,让两者互相辉映,满堂争春。

(3)有的仅在剑鞘的一处使用青瓷装具,或仅用青瓷剑首,或仅用青瓷剑格,或仅用青瓷剑璏,或独用青瓷剑珌。剑让君子至止,鞞琫有珌。整体以宝剑之雄奇与彪悍凸显尚武精神,让青瓷装具以微弱的配角装点外观,一点青翠点缀凸显宝剑之奇美。

青瓷装具因设计类型不同而有不同效果,对宝剑的整体审美有一定的区别,但宝剑涵养人精气神、传递给人正能量、激励青年奋发向上、暗示人坚强勇毅朝着人生的目标奋进等的精神力量永远存在。

《诗》日:“言念君子,温其如玉。”青瓷如玉,现代以龙泉青瓷剑饰作为装具的龙泉宝剑,是现代高端宝剑的重要装具,现在青瓷剑饰的宝剑,表现着宝剑的精致豪华、优雅富贵,反映着宝剑收藏人的高端身份。青瓷与宝剑结合是美学装饰的当代演绎,更凸显高贵品性和富含品德修养的特征,也将青瓷这一寄托君子道德、契合民族人文精神、满足现代人美好期待的文化带入到宝剑领域,令宝剑与青瓷相映生辉,体现了道器合一的美学追求。真是:

青瓷柔和若翠玉,宝剑威严提将神。

青瓷润剑剑生辉,宝剑映瓷满堂春。

猜你喜欢

宝剑青瓷纹饰
夺得千峰翠色来——王玮的青瓷艺术
玩具宝剑
蜡染的纹饰探讨
藏族日常纹饰与文化符号研究
试论青瓷艺术创作
龙泉青瓷
雕漆纹饰的修复
吉利永长——中国传统纹饰之回纹
刻舟求剑
先有青瓷还是先有白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