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师生交流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
2022-10-19谢仕翠王心舟
谢仕翠 王 平 王心舟 李 诺
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事业进入新阶段,师生关系也进入新阶段。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以及“00后”进入高校,高校师生交流呈现一个多样化的趋势,微信、QQ、微博以及线下交流。即便交流形式多样,但是师生交流仍是大学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却容易被忽略的环节。高校师生交流存在许多影响因素,如:师生交流时间短、交流内容单一、缺乏主动性等。师生交流需要双方积极主动,学生主动联系老师,教师多与学生互动,多了解学生的想法。师生交流不能仅是知识上传授,更多的应是心理上、情感上的交流,让学生愿意敞开心扉和老师交流,这样更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青岛恒星科技学院在校学生。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根据本文研究需要,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字期刊等数据库,输入“高校师生交流”“师生关系”“高校师生交流影响因素”“高校师生交流对策”等关键词,搜集相关文献,为本论文框架的构建及内容的撰写提供理论基础。
2.访谈法。通过访谈不同年级和不同专业的学生、教师,充分了解师生交流存在的问题,并对访谈问题进行总结,找出问题的共性,为高校师生交流的影响因素和对策研究问卷提供现实支撑。
3.问卷调查法。按照随机抽样方式,发送调查问卷383份,有效问卷370份,有效回收率为96.61%。采用SPSS2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高校师生交流的影响因素
(一)师生交流严重不足。师生交流严重不足会导致师生感情淡漠[1]。当今大学生十分渴望与老师进行更朋友化的交流,但是“00后”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较为缺乏不会主动与老师交流,老师也很少主动与学生沟通。当前上课方式多为大班授课,师生交流主要在课堂上,但是老师不了解学生,学生也不了解老师,甚至不知道老师姓名。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交流意愿非常强烈,83.81%的学生认为与老师进行交流非常有必要,尤其是学习知识提高成绩、形成良好心理品质、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形成良好道德素质、交流人际关系问题等方面。学生认同度最高的师生关系是民主平等朋友型,当代大学生更喜欢“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总体来说,大学生对师生交流的认识比较正面;学生主体性意识较强,与老师做朋友并进行互惠合作的意愿较强[2]。但是在现实生活中,68.38%的学生自入学来仅与5位及以下的老师进行过交流,与11位及以上的老师交流过仅占10.27%。师生交流严重不足影响师生关系进而影响师生交流的效果。
表1 师生交流感受与师生关系亲密程度关系表
(二)学生交流时的感受影响师生交流。师生交流感觉很好,师生关系亲密和比较亲密的占比为78.21%;师生交流感觉良好,师生关系亲密和比较亲密的占比是48.07%,有交往恐惧和害羞心理的学生与老师关系一般不算亲密的占比分别是66.67%和76.47%。由此可见学生感受对师生亲密程度有很大影响。师生交流中,老师未及时根据学生感受进行调整,会影响本次及后期的交流。师生交流时老师思想道德素质水平不高、沟通技巧不熟练所给学生带来的感受极大地影响了师生交流。
(三)缺乏师生交流的平台和有效机制。58.65%的学生喜欢与老师当面交流,67.03%的学生喜欢与老师单独交流,但是大学上课的模式使得师生缺乏有效沟通平台和机制。56.22%的学生喜欢与老师在聊天软件上进行交流,间接交流的方式增加了师生交流的频率却并未增进师生情感。大多数学生的微信朋友圈对老师不可见,也很少与老师进行聊天,线上交流能够满足知识的传播,却难以实现师生感情的传递,极易造成机械化、虚拟化交流,难以形成理想化的师生交流,不能促使师生关系更深入发展[3]。学校现实行学业导师制,但是并未开展学业研讨或学术研究等相关工作;学校缺少师生交流的温馨场所,仅限于教室和办公室。师生交流未形成长效机制。教师精力主要放在课堂授课上,较少关注师生交流。这不利于师生交流长效机制的建立,更不利于学校全员、全方位育人局面的形成。
(四)大学生心理特征的影响。现在的大学生多为“00后”,虽然已成年,但是心理尚不成熟。再加之多为独生子女,在人际交往方面缺乏信心或以自我为中心。在调查中发现学生十分渴望与老师进行交流,并希望老师能主动与自己进行交流,但是他们不愿主动与老师进行交流,跟老师进行长时间且深层次的交流更是少之又少。学校目前缺乏人际交往课程或相关心理讲座,学生不能够得到系统且专业的指导,无法提高自我认识水平、不能客观评价自我,未注重打造学生心理健康。
三、提升师生交流的对策
(一)提高师生交流频率,强化师生感情。师生交流要互相主动,教师主动找学生谈心谈话,学生主动联系老师。学生管理人员每天设置专门谈心谈话时间,同时任课老师课上要强化师生交流,不能是“灌输式”教学而应是平等相待的引导启发式教学,围绕以调动学生思考积极性为目标进行教学设计[4],引导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强化师生熟悉度;课后师生可以在学习知识提高成绩、形成良好心理品质、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形成良好道德素质、交流人际关系问题等方面进行交流。
(二)注重优化学生感受。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具备三要素:真实、尊重、共情理解。教师在师生交流中必须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自我完善与发展具有极大的正面影响[5]。师生交流应该注重学生交流感受,提升师生交流的兴趣。师生交流过程中老师要注重学生感受,学生也应及时将自己的感受告知老师。老师发现学生感受不佳时,及时改变沟通方式、调整沟通策略;当学生不愿进行交流时要积极引导,用当下比较热的话题吸引学生兴趣。老师的关怀可以提升学生感受,形成师生交流良性循环。
(三)建立师生交流平台和有效机制。
1.学业导师加强学业指导与帮扶。学业导师定期开展学业研讨会,学生汇报近况,导师根据学生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有效解决困难。导师开展学术研讨会,从学术角度增进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兴趣,以此为学生提供师生交流话题,提高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和崇拜。设立院长接待日,对学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予以解答和解决,提高学生满意度。
2.优化师生交流环境,设置师生交流特定场所。学校加大硬件设施建设,设立师生交流咖啡厅、沙龙活动室、学术交流室等;开展师生联谊会为师生交流提供舒适、放松的环境。建立师生交流长效机制,提高教师工资水平,激发教师授课的热情和学生交流的热情,形成全员、全方位育人局面。
(四)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开设人际交往教育专题课程或相关讲座,使学生得到系统专业的指导。通过专业课程和讲座使学生提高自我认识水平、客观评价自我,学会自我鼓励与肯定。学院、班级活动注重与其他学院、班级的交流。
四、结语
综上所述,师生交流不足、学生交流时的感受、交流平台和有效机制的缺乏、大学生心理特征等因素都会影响师生交流,针对此,采取提高师生交流频率,强化师生感情等一系列措施,加强师生交流,从而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其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