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USPTO数据的外国在美商标申请影响因素分析

2022-10-19王雯茜杨中楷王东洋

科学与管理 2022年5期
关键词:申请量跨国变量

王雯茜,杨中楷,王东洋

(1.大连理工大学 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研究所,辽宁 大连 116024;2.大连理工大学 科学技术研究院,辽宁 大连 116024)

0 引言

中美贸易摩擦中,知识产权成为焦点。国内外众多学者将学术目光聚焦到专利的相关问题上,鲜有研究把目光集中在商标领域。随着全球化竞争的不断加剧,商标无疑也在国际竞争中处于风口浪尖位置。培育世界知名的商标和品牌,提升我国经济开放水平,是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重要内容。

商标是品牌的重要载体,也是品牌经济的关键支撑。以跨国注册商标为抓手,有助于大力推动中国品牌经济发展及全球化。近年来,我国企业开始注重赴美进行商标注册和品牌开发,数量增长之快超乎想象。美国专利商标局(United States Patent and Trademark Office,USPTO)数据显示,来自中国的商标申请量自2015年以来增长了10倍有余,且于2020年首次超越美国申请人位居商标申请量榜首。成绩固然可喜,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此大规模的跨国商标注册是否理性?动机如何?值得深入探究。

伴随着我国商标事业的快速发展,有关商标的实证计量研究正在兴起,邓兴华等利用41个经济体间56个行业的双边增加值贸易数据和跨境商标注册数据,实证检验了海外商标对一国增加值贸易的推动作用,袁晓晖等从海外商标申请的角度研究了申请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品牌国际化的影响。尽管已有相关学者验证了商标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却还未形成有关跨国专利申请影响因素的比较规范的研究。

基于此,本文将首先构建跨国商标申请行为的影响因素模型,然后利用包括我国在内的23个国家2001—2020年在美国商标申请全生命周期的数据,系统分析商标申请的影响因素,并探讨影响因素在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异同,以此促进我国企业跨国商标申请行为,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1 外国在美商标申请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商标权具有严格的地域性,在一个国家内部取得的权利只能在这个国家内部受到保护。目前,在其他国家获得商标权通常有两种途径:一是直接向所在国申请商标注册;二是通过马德里体系进行国际注册申请。从目前的数量趋势来看,直接海外申请的商标数远远高于马德里体系的商标申请数,因此本文主要基于海外商标直接申请的数据对象进行分析。

需要注意的是,商标生命周期中最初的行为便是提交商标申请,而后续商标成功注册后的维续、续展等行为均在提交申请的基础上进行,本文的研究对象限定为代表各国企业在美国申请商标意愿的各国在美商标申请行为,因而商标是否能成功注册并不在本文的考虑范围内。

1.1 美国商标权申请的类型

在美国提交的商标申请,可基于以下4种申请依据:实际使用、意图真实使用、外国优先权和马德里国际注册。表1为各国在美商标申请法律依据详细统计表。从表1可以看出,基于实际使用和意图真实使用的商标,占据了全部数据的绝大部分。

表1 在美商标申请法律依据详细统计

1.2 跨国商标申请的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美国《兰哈姆法》第45款规定,对于已经在商业中使用的商标,可以基于“实际使用”而申请商标注册,利用商标带来的商誉保护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免受竞争者侵犯。

考虑到产品开发的时间较长,成本较高,如果等商品要实际销售时再申请商标有可能出现该商标被他人在先申请的问题。1998年美国在修订《兰哈姆法》时增加了基于“意图真实使用”而申请商标注册的规定,允许申请人在商标实际使用前就可以提交注册申请。

基于上述两种类型的商标申请,本文从商标申请的实际使用动机和意图真实使用动机两方面,构建了跨国商标申请的影响因素模型,如图1所示。将跨国商标申请的影响因素划分为:利用商标带来的商誉来保护企业的产品/服务;防止商标被其他国家抢先注册,防御性地提前布局;为了获取商标出售/转让的利润而恶意申请商标。此外,考虑到跨国申请的距离因素,补充两国间心理距离因素以考察两国之间贸易往来引发的商标跨国申请可能性。

图1 跨国商标申请行为的影响因素模型

2 数据来源、研究假设和指标选取

2.1 数据来源和处理方法

2.1.1 数据来源

本文使用的商标数据来源于USPTO公开发布的商标案例数据库(Trademark Case Files Dataset,TCFD)。该数据库提供了自1870年1月至2021年2月公众向美国专利商标局提交的1 080万份商标申请或注册的详细信息,主要包括商标特征、类别、诉讼事件流程、续展历史、权利人信息等。

2.1.2数据处理方法

综合考虑数据的可获取性以及数据时效性,选取在美申请商标量排名前23位的国家作为研究样本,对其2001年至2020年20年间所有向USPTO提交的商标申请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这23个国家商标申请量占外国在美商标申请总量的93.5%。为探讨影响因素在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异同,将23个国家划分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两组。其中发达国家为:加拿大、德国、英国、日本、法国、澳大利亚、瑞士、意大利、韩国、荷兰、西班牙、瑞典、以色列、爱尔兰、新加坡、丹麦、奥地利、比利时、新西兰;发展中国家为:中国、墨西哥、印度、巴西。

2.2 指标选取

2.2.1 被解释变量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外国在美商标申请的影响因素,研究方法是通过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探析代表相关申请影响因素的解释变量对外国在美商标申请数量的影响,因此选择申请国在美申请商标的数量作为被解释变量。

2.2.2 解释变量

根据上文对跨国商标申请影响因素模型的构建,在解释变量方面,分别从保护在目标国的产品/服务、获得商标出售的利润、防止商标被其他国家抢先注册、两国间的心理距离四方面进行指标的选取:

在保护在目标国的产品/服务方面,选取申请国对目标国的出口额作为度量指标。申请国为了获得在目标国的贸易利润,往往选择跨国申请商标,以保护企业在目标国的市场。因此以申请国对目标国的出口额作为度量指标是有一定的逻辑依据的。

在防止商标被其他国家抢先注册方面,选择除申请国以外的其他各国在目标国的注册商标数(包括目标国企业在内)作为度量指标。为了避免企业自身利益不受侵害,以免陷入被动境地而受制于人,申请国企业可能在还未赴目标国进行贸易前,就申请商标。而除申请国以外的在目标国注册商标的其他国家正是申请国在目标国所要面临的潜在竞争对手。

在获得商标出售的利润方面,选取申请国在目标国的商标转让数作为度量指标。商标交易形式包括商标转让和商标使用许可两种,而它们最大区别则是权属差异,商标转让包含商标权主体的变更,而被许可人只享有使用许可的权利。由于本部分研究的内容为商标申请人为了获得商标出售的利润而恶意申请,因此在交易商标时必然包含商标权主体的变更,所以使用商标转让数作为度量指标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在两国间的心理距离方面,已有大量研究证实了跨国公司在海外投资时首先进入心理距离较小的国家,然后再逐步向心理距离远的国家拓展。其原因在于在心理距离接近的国家,其文化、语言、政治经济环境等方面更加相似,因此降低了投资的不确定性。本文选择由Dow和Karunaratna给出的申请国与美国之间的心理距离衡量指标作为度量指标。

具体指标如表2所示。

表2 主要变量的定义与数据来源表

2.3 研究假设

(1)在保护在目标国的产品/服务创新不被模仿方面,正如上文描述的可以采用申请国对美国的出口总额()作为度量指标,这是因为申请国对美国出口的金额越大,贸易中向美国出口的产品和服务就越多,企业为了保护自己的无形资产和商誉,因而进行商标申请的可能性越大。据此,提出假设:

H1:申请国在美申请商标数()与申请国对美国的出口总额()具有正相关关系。

(2)在防止商标被其他国家抢先注册方面,选择“其他各国在美注册商标数”作为防止商标被其他国家抢先注册的指标,因为除申请国以外的其他各国在美国商标授权量越多,申请国在美国所要面临的潜在竞争对手越多,商标被其他国家抢先注册的可能性越大。提出假设:

H2:申请国在美申请商标数()与除申请国以外的其他各国在美国的注册商标数(_)具有正相关关系。

(3)在获得商标出售的利润方面,申请国在美国的商标交易数越高,获得的利润越大。因而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申请国选择在美国申请商标的动机越大。据此,提出假设:

H3:申请国在美申请商标数()与申请国在美国的商标交易数()具有正相关关系。

(4)在两国间的心理距离方面,申请国与美国的心理距离越近,即两国间语言、文化、宗教信仰及政治制度等的差异越小,因而在美国申请商标的可能性越大。据此,提出假设:

H4:申请国在美申请商标数()与申请国与美国之间的心理距离指标()具有负相关关系。

具体假设模型如图2所示:

图2 假设模型

3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3.1 描述性统计

本文样本共涉及23个国家,时间跨度自2001年至2020年,共计20年。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主要变量统计描述见表3、表4。

表3 发达国家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

表4 发展中国家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

从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量可以初步看出,在美商标申请量、出口总额、心理距离等变量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发展中国家在美商标申请量的平均值远远高于发达国家,但方差是其10倍多,大概率是受到中国在美商标申请量的极值而影响的。因此,在探讨一国在美商标申请的影响因素时对国家进行划分是十分必要的。

利用方差膨胀因子()检验方法,对模型中各变量间是否存在多重共线性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见表5、表6。从检验结果可以看出,两个模型中各个变量的值都小于10,满足要求,因此变量间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可以进行回归分析。

表5 发达国家主要变量VIF检验

表6 发展中国家主要变量VIF检验

3.2 回归分析

由于本研究涉及的申请国在美商标申请数量、申请国对美国的出口总额以及除申请国以外的其他各国在美国的注册商标数等变量数据较大,因此本文对相关变量均采取其自然对数作为度量指标,从而减少数据间的尺度差异以及降低变量的异方差性。

3.2.1 模型选取

本节利用stata统计分析软件分别对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20年的平衡面板数据进行Wald检验和Hausman检验,检验结果如表7、表8。

表7 发达国家模型选取

表8 发展中国家模型选取

研究结果显示,发达国家面板数据在Wald检验和Hausman检验时,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因此最终选择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后续回归分析;同理,在对发展中国家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时,也选用固定效应模型。

3.2.2 总体回归结果

对总体样本数据逐步加入解释变量出口额、其他各国在美注册商标数、商标交易数以及两国间的心理距离进行实证检验。总体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如表9所示。

表9 固定效应逐步回归分析

首先对解释变量出口额和被解释变量进行单变量回归,如表9中的列(1)所示。回归结果显示,申请国对美国的出口总额对申请国在美商标申请量起到正向促进作用,且在1%的置信水平上显著,即保护在美国的商品/服务是跨国申请商标的影响因素,与假设H1一致。

接着加入解释变量其他各国在美注册商标数,再次进行回归,得到表9中的列(2)。回归结果显示,除申请国以外的其他各国在美国的注册商标数对申请国在美商标申请量起到正向促进作用,且在1%的置信水平上显著,即防止商标被其他国家抢先注册是跨国申请商标的影响因素,与假设H2一致。

然后加入解释变量商标交易数,回归后得到表9中的列(3)。回归结果显示,申请国在美国的商标交易数对申请国在美商标申请量起到正向促进作用,且在1%的置信水平上显著,即为了获得商标出售的利润是跨国商标申请的影响因素,与假设H3一致。

最后加入解释变量两国间的心理距离,生成表9中的列(4)。回归结果显示,申请国与美国的心理距离对申请国在美商标申请量起到正向促进作用,且在5%的置信水平上显著,即两国间的心理距离是跨国商标申请的影响因素。但与预期不符的是,心理距离越大,两国间语言、文化、宗教信仰及政治制度等的差异越大,在美国申请商标的可能性反而越大,这一点与设想相悖,有关心理距离的讨论将在异质性检验一节进一步分析。

从列(4)的回归结果来看,在美商标申请的影响因素中,为了获得商标出售的利润起到的促进作用最大,其次为了保护在美国的商品/服务而跨国申请商标。

3.2.3 异质性检验

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美国商标申请平均数量以及与美国间的经济交往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本文根据申请国属于发达国家或是发展中国家将申请国进行分组并完成实证分析,表10中的列(1)以发达国家为样本国,列(2)以发展中国家为样本国,分别进行固定效应回归。

表10 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固定效应回归分析表

(1)保护在美国的商业利益是跨国商标申请的重要影响因素

申请国对美国的出口总额以及申请国在美国的商标交易数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美商标申请量均起到正向促进作用,且在1%的置信水平上显著,与前文对总体数据的回归结果一致。证明保护在美国的商品/服务以及获得商标出售的利润是跨国申请商标的影响因素,但是两者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起到的促进效果不同,发展中国家更易受到影响。

(2)发达国家在美跨国商标申请更具有竞争防御性

除申请国以外的其他各国在美国的注册商标数对发达国家在美商标申请数起到正向作用,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与总体数据的回归结果一致;对发展中国家在美商标申请量起到负向作用,并在5%的置信水平上显著,与总体数据的回归结果不一致。其原因可能是发达国家在美国面临的潜在竞争对手越多,商标被其他国家抢先注册的可能性越大,因而为了避免企业自身利益不受侵害而提前申请商标;而发展中国家商标竞争力较差,尚未拥有具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因此更倾向到竞争较弱的市场发展。从发展趋势来看,以我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也正在不断布局海外市场,增强商标海外竞争力。

(3)发展中国家在美跨国商标申请受到两国社会文化因素差异制约

两国间的心理距离对发达国家在美商标申请数起到正向作用,并在10%的水平上显著,与总体数据一致;对发展中国家在美商标申请数则起到负向作用,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与假设H4一致。这表明申请国与美国间的心理距离更大程度地影响着发展中国家,而心理距离对发达国家在美商标申请影响不大。

3.3 稳健性检验

为了检验上述结论的合理性,我们将回归模型中的被解释变量各国在美商标申请数替换为各国在美商标注册数,结果发现替换后对结论无影响,证实了本文研究过程和结果具有一定的稳健性。

4 结论与启示

本文利用23个国家2001—2020年在美商标申请全生命周期数据和两国贸易相关数据等,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了一国在美申请商标的影响因素模型,并通过对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美商标申请影响因素的异同,以此明确我国海外商标发展格局。

研究发现:(1)保护在目标国的产品/服务、防止商标被其他国家抢先注册、获得商标出售的利润以及两国间的心理距离均对各国在美商标申请行为产生重要影响。(2)对于发达国家来说,防止商标被其他国家抢先注册是促进其在美商标申请的首要驱动因素;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保护在目标国的产品/服务是促进在美商标申请的首要驱动因素。(3)其他国家抢先注册商标对发达国家在美商标申请起到正向促进作用,对发展中国家在美商标申请则起到负向作用。(4)申请国与美国间的心理距离对发达国家在美商标申请量影响不大,但对发展中国家有显著的负向作用。

从上述研究结论可以得到以下启示:首先,中美之间密切的贸易往来和巨大的进出口总额,是我国企业赴美商标申请数量增多的重要原因。其次,我国企业赴美商标申请受到美国市场巨大的竞争性和文化社会差异的影响,需要企业对美国市场、法律、文化等因素进行更加准确清晰的了解,以更好达到市场预期。最后,还要注意到,尽管我国商标申请量居于高位,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凤毛麟角,我国现阶段应提升海外商标申请的质量,打造一批高价值国际商标,通过商标海外申请推进对外贸易,加强文化输出,提升我国的经济文化国际竞争力。

如果从我国作为目标国角度来考虑,为吸引更多的外国企业来华投资和开展贸易往来,应进一步提升营商环境吸引力,完善法律法规,畅通商标申请、注册、运营渠道,遏制恶意抢注商标行为,并就如何处罚、处罚力度等问题进行细则性规定;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提高我国对外经贸吸引力,最终达到提升我国在全球市场中的影响力的远期目标。

猜你喜欢

申请量跨国变量
瑞士跨国打工族人数破新高
被领养出的人生赢家?
德国专利商标局发布2017年度报告
全国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9.8件
我国商标注册申请量突破500万大关
2016年英国外观设计申请量增加55%
东西方的碰撞 惊艳乐坛的跨国音乐合作
分离变量法:常见的通性通法
不可忽视变量的离散与连续
什么是跨国有组织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