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现实运动的美好生活

2022-10-19陆茹

党史文苑 2022年9期
关键词:劳动物质生活

□陆茹

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了新时代我们党的奋斗目标就是不断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这意味着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价值坐标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即从追求物质财富的增长转向人本身的全面发展,社会发展的目标也从满足人的生存需要上升到人的发展阶段。实现美好生活的过程是社会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转变、每个人得到相对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历史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一切追求美好生活的实践活动都不能脱离社会主义价值至上性目标。

一、美好生活必须坚持物质生产的基础性

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提出人的发展须依次经历三大历史形态: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人的依赖关系”、以商品经济为基础的“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独立性”、以产品经济为基础的“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形态。相较传统社会中的人类对自然的生存依赖、对共同体生活的依赖与对宗教道德的意义依赖等,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发展被概括为“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尽管马克思在否定意义上深刻批判了物化带来的现代社会弊病,但他仍然肯定了资本主义阶段“物”的合理意义,正如他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说的那样:“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资本主义实现了对前资本主义人的发展形态的积极否定,创造了人类发展的物质条件和文化心理基础,从而为人的独立性的发展提供了一种积极的动力,这一过程是依靠对“物”的依赖而实现的。也就是说,“物”具有一定的积极的历史意义,只有在“物”所实现的独立性的基础上,人们自由个性的实现才具备可能。当下,应该客观认识到“物”的积极意义,离开对人类在“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历史阶段取得的社会文明成就的继承,很难筑起新的文明大厦,因此,发展仍是解决目前所有问题的关键,坚持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地位仍将是我国在未来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的繁重任务。

诚如马克思所说:“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没有蒸汽机和珍妮走锭精纺机就不能消灭奴隶制;没有改良的农业就不能消灭农奴制;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供应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而不是思想活动,‘解放’是由历史的关系,是由工业状况、商业状况、交往关系的状况促成的。”七十多年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奋斗轨迹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人民美好生活的追求历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从一穷二白到解决温饱再到实现小康,美好生活的内涵与特征也随之变化、发展,中国共产党在坚持实现共产主义崇高目标的同时,始终坚持提出切合实际的美好生活目标,始终坚持物质生产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和核心地位,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地生存、享受和发展的需要,为实现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创造历史条件。生存性需要是人的基础需要,“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物质匮乏,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的生存需要是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工作重心,党和国家通过成功实施“三大改造”“一五计划”等措施,初步构建我国的公有制经济基础和工业生产体系,积极恢复和发展生产,以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但由于受到“左”的思想的影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走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遭受严重挫折。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深刻总结过去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邓小平说:“不努力搞生产,经济如何发展?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优越性如何体现?我们干革命几十年,搞社会主义三十多年,截至一九七八年,工人的月平均工资只有四五十元,农村的大多数地区仍处于贫困状态。”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在改革开放的起步阶段(1978—1992年),“富裕生活”体现了尚处于生存需要阶段的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意味着基本生活用品和劳动产品富足,人民能够过上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在改革开放的深化阶段(1992—201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创造财富的积极性和生活的热情,中国社会摆脱了普遍贫困,民众开始积累了一定的财富。在这种形势下,“高质量的生活”成为中国人对未来生活的主要诉求,民众向往着有品质的、和谐有序的生活。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时期(2012年以来),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要求把发展的目的回归人本身,以“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美好生活的内涵超越过去生存与享受的层次,落脚于人内在精神的充盈,聚焦于与人的发展密切相关的方面,诸如民主、法治、生态、教育、医疗等多个领域。

纵观70余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历史征程,可以发现,我们既要摆脱传统农业社会下“人的依赖”的束缚,从物质生活方面改善民生、解决人们的基本生计的民生问题,走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人“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独立性”,也要逐渐将发展的落脚点从“物的依赖”转向人自身存在的丰富性与价值性,探求人自身素质的提升和内在精神的充盈。新时代美好生活建设,一方面要重视物质生产对于当代社会发展和生活进步的巨大意义,为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前提与社会基础;另一方面也要坚持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的至上性,避免经济发展的盲目性及其所致的人的发展失衡与单向度的状态。

二、美好生活必然体现社会主义价值的至上性

新时代创造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既要利用好资本主义历史阶段“物”的文明成果,也要在社会主义的探索与目标之内积极寻找克服资本主义痼疾的途径,在实践中,就是要将经济发展的举措限制在社会主义的终极价值和目标之内。资本主义并不能真正解决好人的生存、生活与发展的问题,以资本的抽象统治为特征的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物化”的社会关系,不但无情地毁灭以往人类生存与生活之基于真善美的伦理建构,还日益把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引导锁定在物质欲望与感官享受上,产生“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的谬误,使人长久处于总体性的异化状态。因此,资本主义阶段仍然是人的发展的“史前史”,它并没有真正进入人本身的发展,也就无法真正实现人的独立与解放。社会主义之所以比资本主义优越,一个关键点就在于社会主义能为人类生活提供合理的社会形式与生存方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一大区别就在于在人与物的关系上更注重人的价值。

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新时代美好生活不但能够完整地反映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属性,同时还能够对社会生活的组织和社会问题的合理解决提供具体价值导向。新时代美好生活应始终围绕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这一社会主义最高价值目标:一方面,破除“GDP中心主义”的旧发展观,将经济增长与社会制度的运转融入人们的生活与发展的需要之中,探索实现使人们生活得更加美好的社会形式。当下,应该把我国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需求与探索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结合起来思考。“后物质主义”经济学家罗纳德·英格尔哈特提出,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边际效应递减趋势,人们的价值观也存在由物质主义价值观向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变迁的趋势,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人的需要以物质为主要内容,生活的内涵也主要体现在日常生活领域,而当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一定的高度,尤其是人均GDP超过一万美元时,人的需要便不再停留于低层次的物质的及日常生活层面,向着更高层次的需要和生活层次发展。我国人民群众的物质需要已经在当代得到了越来越大的满足,物质需求对人民群众幸福感的影响也将逐渐减弱,人民群众开始诉诸更高层次的需求,对精神生活、公共生活、生态环境、社会权益、个性表达、自我实现等产生越来越强劲的需求。新时代美好生活意味着强调一种新的发展逻辑的提出:发展要注重生活逻辑的贯穿性、人的自由和个性发展的至上性,不断满足人的真实生活需要,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另一方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路,以引领新时代中国人生存与生活方式的变迁,彰显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实现美好生活的历史担当。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以人民为中心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旨归。不同于资本主义制度下及国际发展以资本增殖为核心目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路表明经济发展最终要落脚于人民群众的利益与需求上。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努力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落实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人类的历史过程就是人们生产自身生活过程”,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说是探索实现使人们生活得更加美好的社会形式,无论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或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确立,还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奋斗目标的提出,无不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人的历史地位的尊重、对人的价值与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坚守,这既体现了21世纪发展价值观的重构与回归,也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实践的积极创新与理论的当代发展。

三、生产劳动是实现美好生活的基本途径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不能从概念的悬想设定和逻辑推演来理解美好生活,美好生活必须是基于现有的客观条件和人的现实生活。人是实践的存在物,人通过自己对象化的实践活动不断地展开、提升自己的生活,生产物质资料,创造各种社会关系,并在此过程中逐渐形塑人类历史。在人的实践活动中,物质生产是人类最基本、最首要的活动,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物质生产是人们维持生存、通向美好生活的前提条件,“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如果没有充足厚实的物质基础,不但很难有高水平的哲学、文化、艺术、科技,还易于引发社会混乱甚至战争,更遑论美好生活。

值得注意的是,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还为实现美好生活提供充足的自由时间。在马克思看来,时间是人的积极存在,它不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的空间”。自由时间指与劳动时间相对的、个人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自由时间能够使个人得到充分的发展空间,在自由时间里,人摆脱了单纯物质需要的束缚,将自身生命力量的绝对发挥作为根本目的,能够在科学、文化、艺术和社会交往等方面尽情地发挥自己的天赋和创造力,逐渐拥有自由个性。生产力的发展与自由时间之间存在着相互推进、互为因果的关系,生产力的高度发达有助于扩大自由时间,自由时间的获得又能够推动生产力的发展。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社会剩余劳动的巨量增长,社会成员不需要在谋取生存的活动上花费很多的时间,“节约劳动时间等于增加自由时间,即增加使个人得到充分发展的时间”。随着人自由时间的增加,人获得更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社会也逐步由必然走向自由。反过来,“个人的充分发展又作为最大的生产力反作用于劳动生产力”。享有自由时间的人在劳动中,将自由时间内积累的独立思考、逻辑能力、创造能力、各种技巧等运用于生产过程,能够更好地推动生产。自由时间是人民群众实现美好生活的尺度和空间,新时代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和充实的更高要求,必须全面提高人自身的生命质量和时间质量。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与劳动时间的逐渐节约,人民群众获得更多的自由时间。值得强调的是,自由时间作为人的充分发展的空间,绝不是用来供人随意消闲、无所事事地消磨的,或者是从事有害身心健康、低级趣味的种种“闲暇”活动,而是用于“个人受教育的时间,发展智力的时间,履行社会职能的时间,进行社交活动的时间,自由运用体力和智力的时间”,它是促进社会良性发展,全面提高人的生命质量的时间。

人的实践活动是生产性和创造性的统一,美好生活也必须通过生产和创造才能实现。美好生活绝不是国家和社会从外部“给予”、外在于主体实践的生活,它归根结底要通过每个人的自我建构、自我“经营”来实现。一方面,生产劳动本身是美好生活的一部分。劳动是人自由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人在劳动过程中融入了自身的自由意志和创造力,在不断克服社会矛盾、解决现实问题过程中使自身的生命价值不断凸显。正如恩格斯所说:“生产劳动给每一个人提供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全部的即体力的和脑力的能力的机会,这样,生产劳动就不再是奴役人的手段,而成了解放人的手段,因此,生产劳动就从一种负担变成一种快乐”。融入了人的创造性的生产劳动是体现人民群众充沛生命力和确证自身自由生命的根本方式,生产劳动本身构成了美好生活的应有之义。另一方面,生产劳动是实现美好生活的基本途径。以美好生活为标志的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本质上需要广大人民群众辛勤劳动、努力创造,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生产劳动的重要性,指出:“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历史的辉煌;也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就。”实现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号召,全国人民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努力创造,在实干中强国兴邦。

猜你喜欢

劳动物质生活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