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融入环境科学类研究生课程的探索

2022-10-19廉梅花周晓舟韩德昌王嗣淇

大学教育 2022年6期
关键词:专业课研究生思政

廉梅花 周晓舟 韩德昌 李 艳 王嗣淇

沈阳理工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辽宁 沈阳 110159

一、课程思政开设的必要性

2020 年,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作出重要指示: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需要培养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进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应有贡献。这就要求所有高校必须认真坚持“四为”方针,紧紧抓住研究生培养的核心关键,践行“四个服务”的历史使命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时时思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早在2016年习总书记便提出,将各类专业课与思政理论课有效融合,实施教育教学改革,在尊重课程自身专业知识的前提下,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政原理,传播社会使命感。课程思政因此成为新时代背景下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内在需要和实现途径。

不同专业和学科均蕴藏着丰富的思政元素。相比其他自然科学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具备课程思政改革的先天条件和优势。环境科学是以人与自然及二者的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寻求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协同演化、可持续发展途径与方法的一门科学。当前,伴随社会及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干扰与破坏愈加严重,已引起湿地、森林、草原、红树林等生态系统的退化;此外,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大幅增加,逐步超过大气、水体和土壤等自然环境的自净能力与环境容量,导致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发生。环境科学与相关生态修复课程应运而生,本研究以生态学及修复技术课程为例,讨论研究生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存在问题及实践路径。课程主要讲授生态修复的基本原理和不同环境介质的污染控制技术,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国内外生态修复发展历程、现状、趋势及主要的污染控制技术,认识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对我国环境保护、农业生产、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在课程思政实践中,深入挖掘课程中蕴含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思政要素,“润物细无声”地将其融入课程讲授的全过程,对实现学生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二、课程思政改革的突出问题

研究生阶段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的黄金期,如何将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融合,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在专业知识、学科发展及社会等方面的认知能力,都是在实际教学改革和课程思政融入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教学实践中发现的改革难点详述如下。

(一)理工科课程思政元素融入程度弱

理工科专业课程主要讲述并关注自然科学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实际应用,其中涉及的思政元素不如人文社科类专业具象和容易,需要深入挖掘,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专业理论课与思政元素的融合难度。但应该注意到,该问题不是因为理工科专业课程没有思政元素或资源有限,而在于其蕴藏的内容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和多义性。如环境科学类专业课程较表象且容易结合的思政要点是“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等内容,但隐藏在其深处如“技术革新与创新”等科学精神和学生向科学家学习的“爱国精神”等均可在授课过程中融入案例进行讲解。此外,理工科各专业课程中思政要素的融入途径与技术相对生硬,不够自然流畅,有的甚至出现专业课与思政内容割裂的现象。在实际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要想将思政元素“润物细无声”地融入课堂,专业课教师必须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大胆创新学生易接受的教学方式。

(二)课程思政教师队伍建设的短板

教师是课程教学的核心,也是推动课程教学过程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专业教师在教授专业课的同时,应进行学生思想品德的塑造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培养,这就对专业教师团队的政治敏感性与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程思政是我国教学改革方面的新探索,研究生专业课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学内容安排和教学方式均与此前不同,操作性强的指导经验与案例较为缺乏,具体到环境学科的教学案例则更少。

首先,课程思政要求教师不仅要对专业知识进行“答惑解疑”,还要按照思政教育的要求规范课堂用语,严守思政教育的严肃性和严谨性。多数教师会感到约束和压力较大,因此,授课时会导致教师缺乏课程思政的教学动力。其次,专业课教师讲授专业知识时“轻车熟路”,但对于结合思想政治理论的课程教授还要进行有效的改革和大胆的创新,这对缺乏思想政治教育学术背景的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需要不断提高其教学能力。这不仅需要教师自身不断学习和提高,还需要高校给予教师足够的培训机会,为“课程思政”的开展“保驾护航”。

(三)有效教学评价体系不健全

在各大期刊检索发现,当前教育界围绕课程思政展开的理论探讨已较多,但各高校开展和落实研究生课程思政仍在少数。此外,相关的评价体系与评估手段仍有待完善。例如,在开展课程思政过程中,如何科学合理地制订评价原则与标准,在定性评价的同时能否有条件开展定量评价;评价的主体能否突破以往教务管理部门的单向评价模式,转而以学生评价为主体,涵盖行政管理部门、行业专家和教师同行等多维群体,从而形成全链条的反馈体系,均是目前亟须解决的问题,这样才能为专业课教师课后进行教学反思与课程改进提供有效保障。

三、课程思政实践路径

本文主要以生态学及修复技术(以下简称“生态修复”)课程为例,结合课程改革中存在的系列问题,探讨和介绍该课程改革的实践路径。

(一)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建设

课程思政的根本是“教学”与“育人”的有机融合。每门课程在开设之初,均应立足学科自身的培养方案,厘清各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连接点,解析基于该课程的培养定位及主要授课内容,确定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生态修复课在进行课程思政改革之初,紧贴课程大纲,通过课程的重新建设与规划,以十九大精神为主线,着重从“生态文明”和“绿水青山”等思政要点出发寻找与课程讲授的契合点,提炼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教育功能,以无缝对接和有机互融的方式,将其生动地融入各个教学环节。

通过课程思政的实践,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素质与能力,而且可使其认识到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对我国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依托专业与课程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发愤苦读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并守护自己为维护国家“绿水青山”不懈奋斗的初心。总体来说,我们要发挥专业课堂教学的育人渠道作用,实现学科育人和课程育人的水乳交融,塑造社会主义大学课堂的鲜亮底色,真正做到“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

(二)课程思政专业课教师队伍建设

课程思政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主要应从激发教师教学动力和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两个方面来展开。

1.激发教师教学动力

近年来,随着中国乃至世界工业化脚步的逐渐加快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类过度开发利用不可再生资源,许多类型的生态系统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继而引发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河流污染、大气污染加重、生物多样性降低等。面对生态环境问题的不断演变,生态修复课在不断进步和更新,党和国家也适时推进“生态观”的理念。这就要求教师紧跟时代步伐,在课程讲解过程中不断更新党的理论和时事要点,将修复技术不断更新,始终保持讲解内容的先进性。

其次,各高校管理部门应考虑将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评价结果纳入教师评职与评优过程。当前许多高校普遍重科研轻教学,导致一些教师忽视学生的课程和德育。高校现有的职称评审制度也主要关注教师的学术能力,缺乏相关的思想道德素养与育人效果的评价机制,毕竟“教书育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此外,高校可考虑实行道德素养“一票否决制”,在教师的考核与提拔中推进,这样才能促使教师认真进行课程思政教学,并大胆地进行创新和改革。

2.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首先,我们应提高专业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和觉悟,这可以通过参加校内外的相关培训实现。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或高校也应有针对性地为课程思政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循序渐进地提高教师课程思政方面的教学能力。面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思政短板,本门课程在确定改革之初就聘请了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专业思政课教师加入授课团队,这样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随时进行交流,取长补短,努力做到专业知识学习和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

其次,教师应不断创新教学设计与方法,进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等方面的教学改革。就本门课而言,上课期间,我们针对不同的污染介质,播放《焦点访谈》或其他媒体报道发生在人们身边的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土壤退化等问题的视频,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导致的严重后果,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与学习专业知识的热情。通过视频解析和专业理论知识的结合,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生态修复所需的各种技术,而不会陷在“专业无用论”的迷茫中无法自拔。另外,针对授课对象层次,教师应因势利导,有的放矢。授课对象为硕士研究生,他们对自己的未来设计较本科时期更清晰,对自己走向社会的责任感领悟得更加透彻,因此,授课过程中教师更应创新学生的参与形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增加其课堂参与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让学生自己检索和搜索国际TOP 期刊的相关文献,利用小组讨论、PPT 讲解和演示的方式进行学习。在此过程中,让学生深刻领会修复受损生态系统的历史意义和作为专业人士对建设新时代生态文明社会的责任感。

(三)以“育人”为核心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的构建

专业课的课程思政考核与评价体系应当突破过往以单一的专业维度进行教学评价的局限,转而向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等多维度方向延伸,创新考核模式,注重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创新能力在评价中的导向作用,以立德树人为着力点,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等方面的有机统一。在课程思政改革过程中,高校应围绕教师的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学习效果两个方面构建健全、合理的评价标准,制订科学的评价方案和体系。

课程思政的根本落脚点是落实“立德树人”,因此,学生是课程思政改革评价的首要主体。在实践过程中,采用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可采用问卷调查等定性评价的形式对研究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目标及道德素养等进行调查与分析,确定指标化的评价方案。另一方面,可采用定量评价的形式对研究生学习过程与结果进行考核,即对学生在课程学习期间的表现与成绩进行定量打分。如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案例分析与研讨,重点考核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和基本道德素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过程培养,通过课堂提问、问题讨论、课程论文报告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激发环保人的社会责任意识,并以此为参考给定平时成绩。平时成绩应不低于总成绩的50%~60%,其中书面作业与出勤率占总成绩的20%,文献研讨的阐述与分析占总成绩的30%左右。课程的期末考试比重应从过去占总考核成绩的70%~80%降低至40%~50%。以案例分析的形式,综合考核学生利用所学的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技术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态环境问题的能力,分析学生在案例论述中融合思政元素的意识,即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实用的专业知识技能,还要有正确的社会价值观与责任感。考核过程要重点结合课程思政元素,不仅要考虑每个学生的出勤与学习态度,还要融入其对生态文明建设等国家战略布局的思考,包括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创造力、学习力和对国家发展的奉献,即不仅要有爱国的精神,更要有为国家建设付出一切的决心和勇气。

对教师的考核,应采用多元评价模式,通过引入学生打分、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互评、专家评分等方式,综合评价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有效进行教学总结与反思。评价的重点在于其能否形成有效的改进方案,能否在提升教学效果的同时不断完善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

四、结束语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课程的基本理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不断更新,党和国家的生态文明观也在不断发展。研究生承担着国家创新发展的重要使命,而为国家培养和造就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是高校与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高校在进行研究生培养和教育时要牢牢结合党与国家的最新理论,深化课程思政改革,不断拓展课程教学内容,增强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之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和祖国现代化贡献智慧与力量。

猜你喜欢

专业课研究生思政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模具专业课教学探索与实践
英语笔记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伍小东研究生作品选登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