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闻、问、切”四法在体育课评价中的辩证运用
2022-10-19杨岳山
文/杨岳山
体育教学与其他文化课教学相比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其特殊性在于除了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学习必要的理论知识之外,还要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本文认为,将“望、闻、问、切”四法巧妙地、辩证地运用到评价体育课中去,具有很强的引申性和借鉴性。
一、以“望”评价体育课的内容及标准
(一)“望”师生是否“有神”
何谓“有神”,首先教师要仪表端庄、精神饱满、气定神闲,尤其是在做示范动作时,应规范优美、富有感染力,其次学生在课堂上应精神抖擞、情绪高昂。其实,“有神”也是练习负荷量适宜的一种表现。如果在一堂课上发现多个学生面色苍白、步履蹒跚甚至无法正常行走,这种令学生“无神”的情景其实是运动量过大所致,这堂课就是存在问题的课。
(二)“望”课堂是否有趣
许多体育教师都有一种困惑,就是学生喜欢参与体育活动而不喜欢上体育课,究其原因在于学生缺乏上体育课的兴趣。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对于体育课而言,寓教于乐才是达到“快乐体育”的终极目标。例如,在快速跑教学中,教师利用竞赛游戏方法,采用追逐跑、接力跑、跨步跑等趣味活动让学生练习快速跑,且对师生公认的表现突出的学生予以奖励(当一分钟老师、当一次裁判、当一次队长等),学生就会在展示自我、争强好胜的心理驱使下忘我地练习,这种课堂既达到了运动的效果,也让学生乐此不疲。
二、以“闻”评价体育课的内容及标准
(一)“闻”口令是否“有声”
“三分队列、七分口令”,教师的口令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之一,评价一堂体育课需要仔细听教师的口令。例如,教师下达口令时,声音洪亮、悦耳,学生随声而动,练习时精神振奋、情绪饱满,此时的口令既起到了命令的作用,也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二)“闻”环境是否“有味”
体育课注重师生身心健康发展,一堂好课对环境卫生应该有较高的要求。首先是闻新器材、塑胶操场等无刺鼻之异味。其次是闻活动区域空气,无常人无法接受之异味。
三、以“问”评价体育课的内容及标准
(一)“问”学生是否“有用”
现实生活中,常常能看到人们大都通过打篮球、打羽毛球、打乒乓球、跳广场舞、踢毽子等方式锻炼身体,很少看到有人背着实心球、拿着体操垫、手持跳高杆或利用沙坑跳远来锻炼身体。但是,这并不能说明诸如纵箱分腿腾越、跳远、悬垂屈臂依次慢上成支撑等练习就没有用。恰恰相反,在生活中上述三种练习可以帮助人们有效越过障碍、跳过河流、攀上高处,需要教师很好的引导,方可让学生做出准确的评价。学生对所学内容是否“有用”的感性认识,也是我们评价者值得参考的一个方面。例如,教师在教“悬垂屈臂依次慢上成支撑”时,给学生讲清了该练习的实用性,而且练习后又主动了解学生的真实感受,学生在反馈所学内容“有用”的同时,对课堂和教师也同时提出了较好的意见建议,这样对于教师提升综合素质是非常有效的。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交流,不仅能有效提升课堂质量,唤醒学生内心的潜力,让学生思维扩展,而且可以增强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促使师生关系更为融洽。
(二)“问”教师是否“有理”
评价一堂课要了解授课者的设计思路、教学理念、方法手段、安全措施、教学效果等,另外教师要不断进行教学反思,通过与听课者交谈,了解自己的课堂是否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对教材的理解是否深入透彻。这样授课才能判断自己的课堂教学教法、学法是否合理,反之,就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教学能力原地踏步,教学水平落后。因此,教师要经常进行课堂交流,才会不断进步,提升其教学能力,真正上出精彩的体育课。
四、以“切”评价体育课的内容及标准
(一)“切脉”查看是否“有量”
“有量”意味着运动量和练习密度要适宜,一般认为学生运动后每分钟的心率在120~150次为适中运动量。传统的方法是运动练习后测量学生的脉搏,也可以从学生上课中间的兴奋、喜欢、参与程度及出汗和面色等方面判断是否“有量”,是否使学生身心得到了愉悦和发展。无运动负荷的课或者是练习密度超出学生承受能力的课都是不可取的。
(二)“切时”评价是否“有效”
评价一堂体育课是否有效,关键还是要看学生的学习是否有效,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得到充分体现,学生活动是否给足了一定时间。例如,教师在教太极拳时,示范准确简短,讲解清晰明了,课堂上大部分时间学生都在自学、互学,教师则巡回个别指导,课堂秩序表象有点儿“乱”,但是学生掌握动作要领却很快,而且很投入,很有成就感。日常教学中,如果教师当“导演”,让学生当“主演”,各环节时间分配合理,那么当学生积极投入到活动中,轻松、愉快地体验活动乐趣时,这样的课堂效果就会较好。
(三)“切实”分析是否“有情”
“有情”指体育教学中既要重视学生的德育、情育,还要强健体魄、培育团队合作意识。笔者在一次教学比赛中,发现一个足球水平较好的学生个人出风头,一味盘带运球过人,不向队友传球,团队节节失利,此时教师进行及时提醒,既彰显了学生个性,又注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事实上,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与“学”原本就是人与人交流的过程,体育教学情感目标的达成往往影响着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总之,在评价一堂体育课时、要细观察、善询问、亲把脉、勤记录,则可得出客观、公正、准确的评价结论,中肯的评价会使授课者受益匪浅,也会激励、帮助授课者有效提升体育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