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俄罗斯核应急管理体制和技术支持体系分析

2022-10-18孙志刚

辐射防护 2022年5期
关键词:原子能救援应急

孙志刚

(国家核应急响应技术支持中心,北京 100080)

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核能生产国之一,1948年就建成了第一台工业研究核反应堆,1954年在奥布宁斯克(Obninsk)建成第一座核电站,历经7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集铀矿勘探、开采、核燃料加工制造于一体,核电站设计建造及运行维护相结合,乏燃料后处理、核设施退役和放射性废物管理一站式服务的完整核产业链。在经历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对核能发展的重创停滞期,随着俄罗斯核工业体系的改革和调整,其核能也迎来了新的、高速发展时期。截止到2021年底,俄罗斯共有11座核电站,38台运行机组,在运装机容量30.3 GWe,年发电2018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20.6%[1]。目前,俄罗斯在建3台机组,核电站的年总发电量经过数年的增长将达到平稳期,按照俄罗斯核能发展战略及双碳目标,未来几年将达到每年2 200~2 220亿千瓦时,到2040年应把核电在俄罗斯能源平衡中的比重从目前的20%提高到25%,为此将规划逐步建设29台机组[2]。

历史上几次社会影响广泛核事故的经验和教训证明,应急管理是衡量一个国家治理水平以及有效管控各种重大危机能力的重要指标。目前国际上主要有三种国家应急管理模式:美国模式,总体特征为“行政首长领导,中央协调,地方负责”;日韩及新加坡模式,为“行政首脑指挥,综合机构协调联络,中央会议制定对策,地方政府具体实施”;俄罗斯模式,是“以国家首脑为核心,联席会议为平台,相应部门为主力”,实行依靠国家行政管理体系的垂直管理[3]。每个国家都是在各自的管理体系框架下建立并形成各具特色的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体系,学习借鉴各个国家核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支持技术的成功经验是非常有意义的。

1 俄罗斯核应急管理体制

1.1 俄罗斯国家应急管理架构

俄罗斯将应急法律体系摆在基础性地位,注重应急管理法律体系的系统性,通过完善法律体系提高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能力,图1给出了俄罗斯应急管理法规结构。俄罗斯以宪法和紧急状态法为基础,通过了一系列旨在保障国家和公民免遭各种自然和突发性公共灾害的威胁和侵害的法律法规和行政条例,构成了俄罗斯应急管理领域的法律体系。除了这些法律以外,俄罗斯紧急情况法律体系共包括150多部联邦法律和规章、1 500多个区域性条例,以及数百个联邦紧急情况管理部门发布的内部命令、规定等。此外,俄罗斯还于2016年以总统令的形式批准了《2030年前民防领域国家政策基本原则》,明确规定了俄罗斯2030年前在该领域国家政策的目标、任务、优先事项和落实机制[4]。需要强调的是,经过多年的发展,俄罗斯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应急管理法律体系,确保俄罗斯应急管理有法可依。

图1 俄罗斯应急法规结构[4]

图2给出了俄罗斯核应急准备和响应的监管法规基本框架,其总体上体现与IAEA等相关国际标准相衔接,以此形成包括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条例、规章等一系列核安全与核应急监管体系,使得核应急管理体制与国家应急管理体制有机结合,除需特殊制定法规、标准等外,总体上核事件应急管理的法规体系与联邦应急管理相协调一致。

图2 俄罗斯核应急准备和响应的监管法规基本框架

应急管理预案是俄罗斯应急管理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紧急情况部负责预案的编制和实施。俄罗斯应急管理体系“紧急事件”涵盖人为突发事件、放射性物质释放事故、生化有害物质释放事故、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公共安全以及军事冲突与民防等。该预案是一系列文件的集合,主要包括对可能发生情况的评估、详细解决方案的编制、民防队伍行动程序细则、重要操作任务制定和执行的合理办法、各部门的互动顺序、以及所有跟民防有关的组织和管理的工作内容等[4]。

1994年,俄罗斯联邦立法机构通过《联邦共同体应急管理法案》以后建立了“俄罗斯联邦统一国家紧急情况预防和响应体系”(UEPRSS)[5]。从领导体制上看,根据2010年颁布的新版联邦安全法,确定决策的核心为俄联邦总统(如图3所示),总统下面有一个专职国家安全的重要机构——联邦安全会议,由总统直接组建和领导,是国家安全核心决策机构。联邦安全会议直接指挥一个专门的执行机构——紧急情况部和由16家单位组成的跨部门机构“政府预防和消除紧急情况及消防安全委员会”,包括联邦安全局、国防部、外交部、情报局、卫生部、俄原子能集团、联邦边防局等,目前共有成员48位。

图3 俄罗斯应急管理体系决策机制架构[4]

UEPRSS应急管理由区域和功能两个子系统组成[6]。区域子系统位于俄联邦各级政府,由行政区划范围对应的机构组成,分为五个层级,即联邦层级、联邦主体层级(州、直辖市、共和国、边疆区等)、地区层级、地方层级和设施层级,每一个层级都有自身相应的应急职责和功能,逐级负责,垂直管理。功能子系统位于卫生部、俄航天集团、俄原子能集团等联邦执行机构,负责在分管领域为应急救灾工作提供专业支持。所有UEPRSS的子系统都包括:协调机构,民防与突发事件综合管理机构,日常管理机构,资源、财政和物质储备系统,通讯、预警和信息支持系统等[5]。

这样就形成了以总统为决策核心,从中央到地方,逐步建立了不同级别的、专职专人的、具有综合性、协同性的管理职能机构。由此可见,俄罗斯应急管理组织体系突出了决策系统和执行系统的协同合作,总统和联邦安全会议具有决策的强势,紧急情况部有独立队伍的支持,有层级分明的垂直管理模式,保证了应急管理的高效、快捷[4]。

1.2 紧急情况部:俄罗斯应急行政管理的核心平台

俄罗斯处置突发事件的核心执行机构是紧急情况部。该部门的前身早在苏联时期就已成立,原名为“紧急事务国家委员会”。1990年成立俄罗斯救援队,1991年将救援队纳入俄罗斯紧急事务国家委员会。同年,该委员会与隶属于国防部的苏联民防司令部合并,成立了俄罗斯联邦民防事务、紧急情况和消除自然灾害后果国家委员会。1994年该委员会更名为紧急情况部,成为俄罗斯联邦政府的组成部门。2002年俄罗斯国家消防部门从内务部整体划出,成为紧急情况部的下属部门[3]。该部的基本任务是消除灾害事故后果,主要负责自然灾害、技术事故和灾难类突发事件的预防和救援工作。

紧急情况部内设二十余个职能司和专业职能管理局,同时设置国家危机管理中心、指挥控制中心、特殊危险救援中心、空中救援中心等专职机构,并设立了8个区域中心(其布局如图4所示)。此外,在俄罗斯85个联邦主体设立办事机构[4]。

图4 俄罗斯EMERCOM区域中心、核电站和俄原子能集团应急技术中心分布[4]

在俄罗斯,紧急情况部的日常值守协调功能主要由直属的国家危机管理中心担负,其运作模式分为“日常运作模式”、“高度警备模式”、“紧急情况模式”,表1给出了不同模式状况下各方力量和管理机构开展的主要活动。紧急情况部的统一信息网自动接收来自联邦、各地区的信息,一旦发生突发事件,紧急情况部就立即将信息上呈给总统,总统召开联邦安全会议,会议根据突发事件的发展情况启动紧急决策机制,由政府预防和消除紧急情况及消防安全委员会来决定是否将俄罗斯联邦统一国家预防和消除紧急情况系统转入“高度警备”模式或“紧急情况”模式(联邦级别)。由联邦行政当局负责人决定是否将功能子系统转入“高度警备”模式或“紧急情况”模式。在这一过程中,安全会议秘书直接向总统汇报形势分析、预测和行动方案,由总统最终决策后再由安全会议秘书负责贯彻落实,应急行动部门执行决策,投入突发事件应对中。为保证完成相关任务,国家危机管理中心下设有应急响应、运作与分析、信息通讯等部门,并在全国各区域设置分支机构,从而形成了条理顺畅、结构清晰的指挥应对体系,向上对总统负责,中间联络政府部门,向下统筹各联邦主体,具有层级清晰、反应灵敏、运作迅速的特点。

表1 UEPRSS体系不同运作模式各方力量和管理机构开展的主要活动

1.3 俄原子能集团:俄罗斯核行业应急管理的核心平台

俄罗斯作为世界核能大国,自1945年建立核工业体系以来,历经了70余年发展。鉴于核工业是国家战略性行业的属性,俄联邦政府认为核工业的发展成就将决定国家的地位。经过不断调整、转型、酝酿,2007年俄联邦颁布《俄原子能集团法》,撤销俄联邦国家原子能署,其原有职能由新成立的俄原子能集团继承,具有双重属性,既是企业主体,参与并协调下属企业的市场经营活动,同时又行使核行业政府主管职能,属于“政企合一”性质的特殊单位。俄原子能集团总经理由俄联邦总统直接任命,具体业务受俄联邦政府管辖。俄原子能集团赋予的职能逐步形成涵盖采矿、核燃料、核电、核设施退役、乏燃料和放射性废物处置、核武器、应用和基础科学、核与辐射安全、核动力破冰船、核医学及复合成材料等多个业务领域。

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虽然重创了苏联时期的核能发展,但是对核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过程中逐步完善应急体制、机制和法律体系都起到了推动作用。在推进核工业发展的同时,为确保核工业安全,保护工作人员、公众和领土免受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和核事故的影响,2010年11月俄罗斯批准“关于俄原子能集团管辖并列入其经营范围内的各单位(设施)预防和消除紧急情况功能子系统的指令”,实现了核应急管理体系与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的有机结合。俄原子能集团建立并有效运行核行业预防和消除紧急情况功能子系统(以下简称行业系统)(图5为行业系统示例)。

图5 行业系统示例

行业系统涵盖核燃料循环、核能、核武器综合体、核材料运输、放射性废物处理等所有业务领域。行业系统分为两个层级暨国家层面和设施层面。国家层面综合管理由俄原子能集团总经理负责,副总经理负责行业系统的运行协调,核和辐射安全司作为常设指导机构,负责能力建设和运行管理,俄原子能集团紧急情况中心作为日常管理机构,负责信息保障、实施日常监测和快速响应。设施层面综合管理由设施营运单位主要领导负责,常设指导机构由设施单位下设的授权部门负责,日常管理由俄罗斯核能康采恩公司紧急情况中心、值班调度部门负责。该行业系统的协调机构是俄原子能集团预防和消除紧急情况及消防安全委员会[7]。

行业系统的主要任务是:策划活动,组织和开展在其权限范围内的紧急情况预防工作,包括消防安全和应急响应领域的工作;在和平和国防目的利用原子能过程中,完善预防和消除紧急情况的应对措施和技术体系;制定、监管和完善行业系统运行的标准法规、组织和方法依据;确保各组织、管理机构的负责人、行业系统人力和物力具备所需的专业培训水平及在紧急情况下做好采取行动的准备;建立财政和物资渠道,改进行业系统的通信、通知和信息保证系统;收集、处理、分析、统计和交流关于紧急情况预防活动状态的相关信息,评估所采取措施的充分性和有效性;完善事故和紧急情况下决策的科学技术支持系统;完善应急救援部门和应急救援编队的组织机构,并根据最新科技成果为其配备专用的装备和设备,其中包括机器人设备;根据国际公约就公司职权范围内的问题履行俄罗斯联邦在核与辐射事故(应急情况)准备和响应方面的义务[8]。

1.4 应急垂直管理模式的特点

建立了以总统为核心,以联邦安全会议为中枢,以紧急情况部为平台,形成了逐步拓展到联邦、联邦主体(州、直辖市、共和国、边疆区等)、地区、地方和设施五个层级应急管理体制机构,逐级负责,垂直管理。这种由国家最高领导高度集中统一领导的垂直应急管理模式,能较好地树立权威、调动资源并妥善处置。

应急管理的客体主要是突发事件,往往涉及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是衡量一个国家或政府综合治理能力的重要指标。紧急情况部作为俄罗斯联邦政府的强力部门之一,在跨部门综合协调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体现了统一领导与协调联动并举,可以有效地减少跨地区、跨部门资源的调动交叉管理和推诿扯皮产生的内耗。

海量的应急资源由联邦层面的紧急情况部掌握,这样的体制更加有利于全国各地应急管理体制和应急技术体系的体系化、专业化和标准化,避免因地方政府重视程度不同而产生应急管理体制和响应能力差异化。

2 俄罗斯核应急技术支持体系分析

2.1 俄原子能集团紧急情况中心与应急技术中心

俄原子能集团紧急情况中心是行业系统常设机构,履行行业系统日常管理,保持常备状态和紧急情况下应急响应。图6描述了俄原子能集团紧急情况中心在行业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

图6 俄原子能集团紧急情况中心在行业系统的作用和地位

从应急技术支持角度,行业系统的应急力量包括预警力量和响应力量。预警力量,主要从事预警监测和核查潜在危险设施及邻近区域的自然环境状态等。应急响应力量,用于快速响应和开展救援和其他紧急工作。俄原子能集团紧急情况中心则是预警力量的核心,最重要的任务是监测特殊材料安全生产和运输的辐射、环境、技术参数及其他参数状态,以预防紧急情况并消除核事故的后果。俄原子能集团紧急情况中心对集团设施的技术状况和安全情况进行7×24小时监测,其中包括核电站、拥有核研究设施的企业、核燃料循环和核武器综合体企业以及Atomflot公司的核动力船舶等。在紧急情况模式下,俄原子能集团紧急情况中心与应急救援部门的应急救援队、应急技术中心、技术支持单位(包括俄罗斯库尔恰托夫研究院,俄罗斯科学院核动力安全发展研究所、Typhoon科学生产联合体、俄罗斯卫生部生物医学署紧急医疗辐射和剂量测定中心等)及俄原子能集团所属的科研院所等单位合作,联合开展数据收集、信息分析、组织专家开展技术研判和提出应急救援措施方案等工作。

俄原子能集团应急技术中心作为国家级核应急响应与救援力量,是联邦级常备专职专业应急救援单位,负责在放射性材料运输、核能、核燃料循环等领域突发事件救援,其总部位于圣彼得堡,下设4个分部,图4给出了俄原子能集团应急技术中心机构分布情况。此外,俄原子能集团应急技术中心还建立了特有的EPRON水下救援技术行动中心(位于莫斯科州塞梁基诺地区),负责水下核事故救援任务。同时,在总部、分部及EPRON水下救援技术行动中心中均设置应急救援队(共6支)。另外,俄原子能集团在萨罗夫市全俄实验物理研究院和斯涅任斯克市全俄技术物理研究院建立专业应急技术中心。

2.2 应急响应技术能力

根据IAEA Part 7要求2[9],政府必须在营运组织、地方、地区和国家一级并酌情在国际一级为进行核或辐射应急的预测、准备、响应和恢复作好充分准备。结合我国对核应急能力建设与保持、核事故应对处置主要措施、科技创新等相关内容阐述[10],从以下几个方面梳理俄罗斯核突发事件应急准备与响应的技术能力。

(1)信息与分析

俄原子能集团建立了预警和信息保障系统,其综合信息系统如图7[11]所示,包括应急相关基础信息、核设施工况和运行分析信息、辐射状况信息、舆情分析等。

图7 俄原子能集团紧急情况中心的信息系统

(a)信息支持:收集、处理来自各部门和其他信息源的数据,通过GIS(地理信息系统)实现可视化信息处理。

(b)分析支持:在俄原子能集团中心已投运最新版的JRODOS决策支持系统,评估紧急情况事发地的放射性状况,并预测其发展;评估工作区域大小和限制进入的情况;评估人员撤离工作区时间;根据辐射探测和监测数据进一步评估和预测情况。

(2)专业力量

行业系统应急的专业化力量重点体现在预警和响应两个方面。预警力量,主要从事预警监测和核查潜在危险设施及邻近区域的自然环境状态等。应急响应力量,用于快速响应和开展救援和其他紧急工作。国家级救援力量根据任务领域进行专业化划分,圣彼得堡俄原子能集团应急技术中心及其相关分部,负责放射性材料运输、核能、核燃料循环等领域,萨罗夫全俄实验物理研究院和斯涅任斯克全俄技术物理的应急技术中心负责核武器综合体领域,克拉斯诺卡缅斯克市的准军事化矿山救援队负责采矿企业事故。同时,在核材料及其产品的运输过程中各应急技术中心根据所在地理位置,执行区域应急救援职能,例如新沃罗涅日市分部负责西南和南部地区,谢韦尔斯克市分部负责西伯利亚地区等。此外,俄罗斯特有EPRON应急救援和水下技术中心,负责水下核事故救援任务。

俄原子能集团应急技术中心救援队伍调用的力量有:

1)实时响应:总部、摩尔曼斯克分部、新沃洛涅日分部和谢韦尔斯克分部救援行动组;

2)第一梯队:总部、摩尔曼斯克分部、新沃洛涅日分部和谢韦尔斯克分部的主要力量;

3)第二梯队:EPRON水下救援技术行动中心和格拉佐夫分部救援队伍;

4)后备力量:应急技术中心救援队的所有后备力量。

俄原子能集团应急技术中心必须确保应急救援队的人力和物力、管理机构处于常备状态,随时做好核辐射危险设施及核材料和放射性物质运输期间的事故响应及其后果消除工作。此外,根据俄罗斯联邦政府 1997 年 11 月颁布的第 1479 号法令《关于紧急救援服务、应急救援队和救援人员的认证》以及其他监管法律,俄原子能集团在所属院校及相关高等院校开展应急救援队伍专业化培训。应急救援队管理人员、参与应急救援和其他紧急情况工作的官员和专家的培训在莫斯科核能高级培训研究院进行,救援人员在圣彼得堡核专业职业教育学院、奥布宁斯克跨行业特殊培训中心等机构接受培训。培训教师主要来自俄原子能集团、联邦医学生物中心、俄罗斯科学院核安全所等专业机构。根据培训结果,中央机构认证委员会和企业单位认证委员会对救援人员的状态进行认证,并授予相应资格。

(3)技术支持

俄罗斯建立了门类齐全、运转高效的技术支持体系,包括俄罗斯科学院、俄罗斯库尔恰托夫研究院、Typhoon科学生产联合体、卫生部生物医学署紧急医疗辐射和剂量测定中心以及俄原子能集团所属的水压设计局、全俄核电站运行研究所、物理与能源研究院等相关单位,根据专业技术特长和能力特点,各专业院所承担不同领域救援任务。例如俄罗斯科学院所属核安全研究所重点负责分析、预测紧急情况发展趋势和规模;评估和预测放射性后果及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提出对居民、环境的保护建议;制定消除事故后果的建议;拟定保护居民、环境的方案等。

(4)救援装备

俄原子能集团应急响应与救援单位配备技术水平先进的系统和装备,包括辐射和剂量监测系统,移动分析综合设施,通信和数据传输系统,紧急救援工程设备,机器人装备等。辐射监测和探测设备主要包括:移动和便携式辐射探测系统;放射源远距离探测系统;移动式污染场绘制系统;剂量监测系统;空气、土壤和底部沉积物采样设备;移动和固定分析实验室;辐射探测和放射性生态监测船等。

俄原子能集团应急技术中心救援队伍配备:人员洗消和特殊处理设施;应急救援设备和工具,例如不同用途的机器人综合体、无人机等;水下技术工程设备,包括“WaterMaster”吸泥机、挖泥船、水下遥控装置、潜水装置;生活设备:食宿、卫生、休息设备(集装箱、帐篷、野外厨房、洗涤和卫生站、通用发电站)等。此外,俄原子能集团还建立了移动式指挥综合体,可以根据需要在突发事件现场建立临时指挥所构,该指挥机构包括:指挥部模块、现场通讯模块、辐射探测和勘察模块、物资保障车辆及现场生活模块。

(5)通讯保障

俄原子能集团紧急情况中心与应急技术中心、核电站、技术支持中心、救援队伍以及俄罗斯核能康采恩公司之间建立了统一的信息网络,实现数据交换。俄原子能集团应急技术中心救援队伍配备了通信联络和数据传输设备、超短波通信设备、短波通信设备、移动通讯设备、卫星通讯设备、广播通讯设备。这为事故应急响应,提供了充分且有保障的通讯手段,实现各种信息及时可达。

(6)后果消除

俄原子能集团应急响应力量在消除事故后果方面,重点实施以下工作:为制定决策方案提供初始数据,采取紧急措施控制事故范围,将事故后果尽量最小化,保护公众和环境;制定方案并实施消除事故后果恶化的措施;在辐射危险的条件下,在危险设施的卫生防护区和辐射监测区,参与组织和进行紧急救援工作;为受事故影响的人员提供医疗急救,并将其从事故现场撤离;研判核与辐射设施及核材料和放射性物质运输事件和事故情况的发展趋势;与清除紧急情况后果的俄原子能国家集团救援单位以及与其他救援力量做好协调;监测参与事故后果清理的救援人员的累积剂量,并在必要时对其进行医疗干预;在工作区域和事故现场拍摄照片和视频图像。

3 对我国应急管理和技术支持体系发展的若干启示

(1)开展核应急与国家总体应急系统衔接模式研究

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地实施应急处置是一个国家先进性的具体表现。俄罗斯紧急情况部建立了国家统一的应急系统,统筹协调俄国内各类事故处置与救援工作,核事故应急是其中的一个功能子系统,在事故具体处置过程中,保持与国家应急系统的衔接,有效地促进了常规应急与核应急之间的协作。我国为加强应急管理工作,于2018年成立应急管理部负责指导国内各地区各部门应对突发事件,统筹应急力量建设和物资储备,指导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应急救援等。核应急作为国家应急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可积极研究和借鉴俄罗斯常规应急与核应急协作的既有做法和成功经验,做好两者之间的有机衔接和协同配合。进一步发挥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特色和优势,推进我国核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2)加强核与辐射突发事件预警与监测体系建设

俄罗斯国家法规指出突发事件预防为一套由俄联邦行政机关、俄罗斯主体行政机关、地方自治政府和UEPRSS机构一起进行的预防措施,形成了监测系统、安全数据库与安全培训体系的突发事件预警机制。俄原子能集团紧急情况中心履行国家核行业预警与监测的职能。为24小时不间断监测各企业和设施的现状,评估其核与辐射安全,以及有效管理应对自然和人为性质的核辐射危险设施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的响应措施,在俄原子能集团紧急情况中心专门设立监测和应急响应部门,并建立了覆盖全面、运转高效的预警监测系统。该系统主要工作内容包括:24小时监测核辐射危险设施及其周边区域的辐射环境状况;特殊材料、核材料和放射性物质运输安全的监督;获取当前在运行业设施的运行报告。随着我国核工业的快速发展,核应急工作面临的形势愈加复杂,及时准确掌握各型核设施运行数据,有针对性地做好各种预案,需要认真汲取切尔诺贝利和福岛核事故的教训,将核应急管理工作关口进一步前移,建立主动探知型的核应急预警与监测体系。

(3)积极促进和实现信息与资源共享

俄原子能集团注重核应急相关信息收集,强化对信息处理与统筹,突出对信息的分析和应用,形成了信息监控全面、单位间协同有力、共享应用高效的新型数字化平台。核应急管理、应急响应与决策的核心是信息。核应急信息是一种跨部门、跨地域、综合复杂的信息,存在着海量的监测与监控信息、部门间交互信息、时空地理信息,同时也具有突发性、动态性、及时性、不全面性的大数据典型特征。目前,我国存在着信息孤岛、重复建设、各自为政等问题,难以适应核应急管理跨部门、跨系统的信息共享、系统集成和业务协同的需求。需要建立高效的协同机制,打破固有的部门界限、行业壁垒,促进和实现信息和资源共享。

(4)加强技术体系能力建设及队伍保持与联动机制建设

俄罗斯在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救援经验的基础上,逐步研制和配备了陆地、水上和空中辐射监测和救援装备。具有移动式指挥方舱、去污洗消车、应急通讯车、生活保障车等系列化现场指挥装备,可依据需要设置临时指挥所。同时研制了各型履带式机器人及小型无人机,实施辐射探测,以及装备了适应俄罗斯极端雪灾天气的专用除雪机械车和特型铲车。特别是,装配了完善的水上核应急救援设备,具有潜水装置、抽水除泥机械、各型辐射监测船只及水下救援训练装备等系统化救援装备。

俄罗斯的核应急管理与响应建立了有层次的常设机构体系,形成并保持了专业性强、运转高效的应急响应和救援队伍,其日常工作做到随时待命状态,从而尽可能做到应急响应时间缩短、各项工作得到全面协调执行、各部门间既有分工又相互协调、救援队伍行动和操作熟练。我国已经成为核能应用大国,核应急技术支持体系建设与队伍能力保持,是核工业健康、安全、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十四五”期间应重点强化该方面的建设,形成符合核工业发展需要核应急能力体系。

4 结语

无需置疑世界各国都会把如何不断强化、完善和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作为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各国由于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政治体制的不同也都形成各自特色的应急管理体系。俄罗斯作为核技术应用强国,70余年来在核应急法规标准编制、新型核设施应急能力建设、核应急救援队伍专业化等方面积累了较好的经验且成果丰富。同时,俄罗斯的这种垂直应急管理模式有其鲜明特点,其中以俄原子能集团为代表的行业系统,即建立了体系完备、功能完整、运转高效的国家核应急系统,又与国家应急管理体制能够有机结合,其应急管理法制体系、管理体制与响应机制安排以及在具体实施方面的做法都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借鉴,特别是针对我国的薄弱领域,如对空间堆、浮动堆等新堆型的法规标准、应急响应和救援技术等。

猜你喜欢

原子能救援应急
人民的期盼就是应急青年的使命
助澜冷战——迪安·艾奇逊与战后美苏原子能合作的破产
紧急救援
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美日间的和平利用原子能合作
中国原子能工业有限公司
3D打印大救援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融嵌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全周期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
救援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