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经济下金融科技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2022-10-18王刚贞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金融学科技人才金融

王刚贞,韩 蓉

(安徽财经大学 金融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一、引言

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技术近几年发展迅速,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释放出巨大能量,成为引领经济的强劲动力。相关部门预测,到2022年中国GDP的65%以上将是数字化,大学生将成为全球劳动力的主要组成部分,并驱动数字经济飞速发展①。数字经济下,市场对金融科技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变化,尤其以银行业最明显,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传统金融机构不再需要繁多的物理网点与工作人员[1]。大量线下交易转到线上,导致线下网点撤并,对普通金融人才的需求下降,而对架构师、AI方向、大数据等金融科技人才需求急剧上升。

数字经济下,金融科技人才培养模式也发生了变化,线上丰富的数字资源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使得金融人才可借助互联网获取到国内外的优质教育资源,从而拓展专业视野,丰富学习内容。但这也导致市场对金融科技人才培养的更高要求,不仅要求金融专业人才拥有专业的相关理论基础,还需要掌握信息技术、网络安全、大数据等先进技术[2]。在这样的背景下,拥有专业数字技能的金融科技人才需求正在急剧增长,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正面临着人才短缺的巨大挑战。当前劳动力市场中数字技能类人才短缺有三个表现:一是拥有顶尖数字技能的人才供不应求;二是具备数字技术与行业经验的跨界人才供不应求;三是国际数字科技人才的培养跟不上需求的增长。

这就需要高校转变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数字化金融人才培养新模式。西南财经大学副校长刘灿等依托教育部重点课题“高层次金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实地调研全国开设金融学专业的23所高校,发现各高校的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主要集中于“复合型人才”“应用型人才”以及“高级专门人才”[3]。这一调研结果反映出社会对高校金融人才培养的较高期望,但目前高校金融专业办学已成既定规模而金融科技人才储备严重不足,表明我国的高等金融教育必须从外延式的数量扩张向内涵式发展转变[4]。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以自由化政策为制度基础、以金融创新为运作载体的金融国际化已成为大势所趋[4]。我国数字经济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迅速,截至2020年增速已连续多年排名世界第一[5]。据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发布的2021年《全球数字经济竞争力发展报告》显示,中国数字经济竞争力位于全球第三位。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始优先发展数字经济,出台了一系列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和议程推动本国和区域数字经济的发展。中国政府也出台一系列政策来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鼓励传统行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借助数字技术提高管理效率。随着我国金融国际化水平的日益提升,我国金融业发展在建设繁荣的国际金融市场与提供便捷服务的同时,也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面对金融全球化趋势、国际金融发展现状以及各国金融政策的不断改革,国际金融人才培养迫切,需要高校发挥带头作用,从全球视角把握中国金融发展的金融科技人才培养。

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与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助推具备互联网知识的国际金融科技人才需求增长,那些集国际金融业务知识、网络信息技术、市场营销等多种知识技能于一体的“国际金融数字化人才”,已经成为金融行业短缺的人才。

而目前的高校培养模式仍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对国际金融人才培养进行升级改革,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有学者指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数字技术成为继互联网技术之后变革金融行业的全新力量,而在具体行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高校金融人才培养体系还存在教学模式传统[6]、培养理念落后、实践环节缺失等制约因素,亟待改变。丁杰以福建省为研究对象,探究数字经济背景下的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指出作为培养人才的高校,及时发现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应对全新的人才需求建立有效的人才动态评价机制,对缩小校企间关于人才认知的差异性极为重要[7]。任晓珠的看法与丁杰一致,认为数字经济时代下金融人才培养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教学工厂+金融工作室”的新金融人才培养方式,突出交叉创新与产教融合[8]。

二、我国金融科技人才发展现状

(一)传统金融人才供给过剩

随着高校扩招等措施的实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图1为我国2012—202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以及同比增长率。由图1可知,高校毕业生人数在不断增加,2021年已高达909万人,且每年保持1%~5%的增长率。

图1 2012—202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统计

我国目前开设金融学专业的高校共有376所,且伴随着高校扩招而来的高校金融专业扩招导致培养的金融人才越来越多,传统金融人才已出现过剩现象[4]。这一严重的人才过剩现象使得竞争越来越激烈,就业愈发困难。从金融学专业学生就业来看,高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所需人才之间存在脱节[9],学生所学的知识在毕业之后无法实践到实际工作中,导致金融企业认为学生工作能力不强,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大量学生毕业后就业难,金融人才供给与企业人才需求之间出现矛盾。宋丽萍认为我国金融学教育滞后于金融实践发展,主要归因于现代教学思维与传统教学方式不相适应、教学内容与理论滞后于实践发展、单一考核方式不能适应多元化技能需求等[6]。从传统金融机构的角度来看,金融科技的崛起对银行业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银行业为了生存需要转变运作模式,将大量线下交易转向线上,银行网点大量撤并与人工智能对部分人工作内容的取代导致对传统金融人才的需求下降。数字经济的发展使得银行类金融机构以及其他企业开始启动科技领域人才招聘,而传统金融人才尚不能满足这一需求,这也导致传统金融人才的过剩。这些影响因素是普遍得到学者认可的,也就是说,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我国金融人才培养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即便培养的金融专业人才很多,但能让企业得到重用的则较少。

(二)金融科技拔尖人才短缺

按照教育部的文件精神,我国高等教育金融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大多注重宽口径、厚基础的通才式培养,故培养出的拔尖金融科技人才很少。根据“一行三会”制定的《金融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金融从业人员总量按照年均3.5%的速度增长,到2020年达到515万人,这基本满足市场需求,说明我国金融市场人才需求旺盛。到2020年全国金融从业人员中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者所占比重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或职业资格的从业者比重分别达到9.6%和6.9%以上,虽然相比2015年有明显提升,但总体占比并不高,说明拔尖金融人才仍然短缺。数据显示2021年一季度至少232家企业共提供39 371个岗位,金融科技人才缺口达44 386,且股份制银行、金融外包企业和保险企业招收一半以上的金融科技人才②。据相关预测显示,未来5年我国云计算、大数据人才缺口将达到100万以上③。普华永道方面也曾发文表示金融科技人才缺口已经超过150万。这些数据均说明金融科技人才的需求强烈且缺口很大。数字经济是数字技术与传统行业融合的新产品,其人才需求不同于其他行业,既要懂金融,又要懂信息处理和IT技术[10]。中国智库发布的《2016年中国互联网金融人才白皮书》显示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初级职位人才占比高达36.1%,而高级人才比例远不如互联网和金融行业,这与金融科技拔尖人才“一将难求”的状况相吻合。

(三)金融科技专业逐步开设

2016年全国共有6所高校获批开设互联网金融专业,截至2021年共有58所高校开设金融科技专业、63所高校开设互联网金融专业,高校培养的金融科技人才正在不断增加,其对大数据、云计算、数据挖掘等方面的掌握程度不断提高。随着金融科技不断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金融科技专业。由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信息官高峰发布的《中国金融科技人才培养与发展研究报告(2020)》显示,2019年10%以上的调研机构中金融科技人员占比36.09%,10%以下的调研机构中金融科技人员占比63.92%,数据表明金融机构对金融科技人才的需求非常旺盛,如图2所示。图3也表明2019年机构在进行金融科技人员招聘时100人以下的占比73.16%,100人以上的占比26.84%,甚至有些机构高达1 000人,表明金融科技人才已成为企业重点需求的对象。

图2 调研机构2019年金融科技人员占比情况

图3 各机构2019年招聘及引进金融科技专业人员情况

三、我国金融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由于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变化,一些高校设置的金融专业课程、金融课程内容以及传统金融教学模式面临着严峻考验。我国金融科技人才培养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培养目标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故高校教育的质量首先取决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质量[11]。与美国高校相比,我国高校金融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略显模糊。一方面,各高校培养目标集中于对金融理论和专业知识的掌握上,对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要求并不高,使得人才培育与实际金融业务相脱节的现象日益严重。漫灌式的教学方式与陈旧的教学内容使金融企业对金融科技人才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另一方面,高校偏重于对宏观金融市场的定性理解,缺乏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等微观主体的定量分析。金融学专业学生只能从宏观上把握金融市场的动向,而对于具体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并没有一个准确的认识。

(二)传统教学模式与学生发展实际脱节

针对金融学专业学生的培养,高校主要开设的课程有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等传统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置无法满足对金融科技人才的培养。而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一些高校开始设置金融科技专业,据数据显示现有58所高校开设这一专业。这一专业主要开设金融科技概论、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等诸多课程。但开设这一专业的高校数量并不多,且这些课程设置时间较短,其开设是否合适仍然存疑。此外,我国多数高校在教学过程中依旧沿用传统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严格按照学校的要求以及学校规定的书本和教案传授知识,采用灌输式理论教学。期末考核一般采取考试的方式,学生按照老师给定的范围复习并死板硬套[9],以此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这不仅会消磨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热情,也无法满足市场对金融学生的要求。

(三)金融专业学生实践不足

金融是一门实用性很强,对实践技能有很高要求的专业[12],学生在掌握金融相关知识后重要的是如何将这些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这便要求学生在工作前需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但由于金融学专业学生数量多而学校经费少,很少有学校能联系到实习单位为所有金融学生提供实践机会,故往往只能由学生自己寻找实习单位。而实习单位出于保护隐私的考量,只安排基础性工作,金融学实习生既无法将所学金融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也不了解金融机构的具体情况。虽然部分高校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开设了实践实训课,将学校学习与企业实习联系在一起,尽量加大实践教学比例,但由于重视程度不够,内容设置上仍然比较简单,这对学生自身能力并没有实质性的提高。

(四)双师型教师资源缺乏

我国高校教师工作环境稳定,工作氛围安逸,故高校间的人才流动并不频繁。也正因如此,高校对教师的聘任更倾向于全日制、没有工作经验的年轻博士,这些年轻博士具备多年专业的学术能力,但大多金融业务的实际操作技能尚且不足。与实践严重脱钩的青年教师们只能依赖自身对金融专业的片面理解,照本宣科地向学生讲授相关金融学知识。这导致学生对金融市场的理解主要来自于老师讲解和书本知识,缺乏对快速变化市场的准确把握。而从事过金融业或正在从事金融业的人才对金融业实际操作最了解,但这些人出于理论知识不够、门槛过高等原因,无法进入高校成为实践教学导师。金融科技相关课程在理论知识方面要求较高,对学生的实操能力要求也较高,故双师型教师资源的缺乏成为金融科技人才培养的障碍,严重制约了高校金融教学模式的开展。

上述问题的存在均表明我国高校金融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金融科技的崛起已对人才培养模式形成挑战,高校急需创新金融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对金融科技人才的培养,以满足社会需求。而就如何培养这一问题,可向国外优秀高校进行借鉴与学习。

四、国外大学人才培养模式

国内外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国外大学仍存在可参考之处。西方国家强调教育强国,政府和高校均非常注重教学与科研。麻省理工学院作为世界一流研究型、综合型的大学,其经济学科在美国处于领先地位。故文章以2019—2022年QS世界大学排名第一、2019—2020年经济学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第一的麻省理工学院为例,探究美国高校金融拔尖人才培养模式。

(一)多样化的课程体系

麻省理工学院与国内大学均有多样化的课程体系,开设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数理经济学模型、计量经济学等课程。所不同的是,麻省理工学院认为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是相互补充的,在专业学习之前应该学习广泛的基础知识。故经济学专业学生在一年级主要学习诸如物理、数学、化学、生物以及社会科学方面的课程。且国内大学的第四年主要是撰写论文,而麻省理工学院的经济学专业学生则要学习其他选修课程,如经济学与电子商务、高级宏观经济学、高级计量经济学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经济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二)学科交叉与实践并重

美国高校在培养经济学人才的过程中注重多学科交叉与实践并重,强调每个学生都要具备某种才能,而不是仅局限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9],麻省理工学院亦是如此。麻省理工学院要求一个合格的经济学本科生除了应掌握经济学的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科学基础、人文素养和科技知识,为此,学生需要将经济学与其他领域联系起来,形成学科间交叉学习。同时教学使用“双元制”模式,即由学校和企业单位合作为经济学专业学生提供到企业实践和学习的机会,这充分体现出培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经济学人才的理念。

(三)科教融合

麻省理工学院尤其注重科教融合,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科研中,转变成科研成果,老师将科研成果转变为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老师还将经济学专业的本科生纳入到自己的科研团队,在导师的指导下为学生提供科研学习的机会。从1969年开始实施的“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UROP)很好地培养了本科生科研的态度与能力以及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有超过85%的本科生可从事一线、有教员领导的研究。

(四)师资队伍国际化

教师水平的高低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学生的素质,故拥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对一所高校来说至关重要。麻省理工学院有1 067名教员,师生比例3:1,有丰富的教师资源可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科研。麻省理工学院投入大量的资金打造师资队伍的国际化,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是“请进来”,高薪引进具有国际背景的高水平人才;二是“送出去”,由学校出资选送优秀教师出国访学,参加国际间的科研合作与学术交流等。在师资队伍国际化方面国内高校也做出了很多努力,但仍缺乏教授经济学专业课程的国际化教师。

五、结论与建议

通过借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金融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我国高校的金融人才培养模式仍存在改进空间,主要表现在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落后于数字经济的发展现状、师资队伍建设国际化程度不高、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程度不深等方面。故欲培养创新型金融科技拔尖人才,各高校应充分考虑到数字经济的发展状况,明确金融业的人才需求,以前瞻性、明确性原则对金融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进,不断提高金融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故数字经济背景下高校金融人才培养可以做出以下几方面的改变:

(一)创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

随着数字经济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必须做出改变。教学内容不应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层面,应结合金融市场运作状况,让学生了解金融动态,并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以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金融拔尖人才。在教学模式上,一方面不能仅限于本专业,还要与其他学科结合,进行多学科交叉式教学,如让金融学结合信息与计算机、管理学等,不但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还能培养出数字经济所需要的拔尖人才。跨学科学习在创新型拔尖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契合了创新精神和思维的内在逻辑,有助于学生采用多学科的理论视角理解知识。另一方面,应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拓展金融学专业学生的知识面。由于互联网高速发展,大量的教学资源被传输到网上,不仅有金融学相关理论还包括数学建模方法等其他资源,通过利用这些教学资源,金融学专业学生的素质可以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加强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

国家欲培养国际化金融科技顶尖人才,国际化师资队伍必不可少。我国要培养金融拔尖人才,教师是关键[14]。就目前发展状况而言,我国高校的国际化水平还有待提高,大部分高校都有聘用的国外教师,但大多传授外语相关的课程,鲜少涉及金融专业课程。通过招聘金融专业国外教师或派遣教师出国培训、参加国际会议等多种途径,不断拓展教师国际视野,促进国际合作与竞争,可为学生们带来新知识,在授课过程中拓展学生的视野,不断提高金融专业学生的国际化水平。

(三)选拔性培养人才

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中,拔尖金融人才必定是“国际化、复合型和创新性”人才,即在高层次知识基础上具有广阔而开放的全球视野、较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与时俱进的创新能力[15]。但传统培养模式所培养出的普通金融人才供过于求,拔尖金融人才短缺,故应对部分学生进行选拔培养,如创建一个实验班,通过让学生参加选拔性考试进入该班,对这些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培养,为其提供不同于其他学生而又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课程。

(四)创新课程设置

我国高校金融学专业课程一般包括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证券投资学等,这些课程中定性内容偏多,定量分析偏少,金融学学生能获取到金融相关的理论知识,但很难培养金融人才的定量分析能力。故各高校应创新金融专业课程设置,不仅增设金融建模与分析、高级金融分析等定性课程,且与时俱进地设置跟金融科技或数字金融相关的课程,以期培养金融科技人才。

注释:

①资料来源:飞书联合IDC《未来企业效率白皮书》。

②资料来源:《零壹金额科技人才招聘系列报告(2021年Q1)》。

③资料来源: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互联网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中国经济的数字化转型:人才与就业》。

猜你喜欢

金融学科技人才金融
中芬科技产业园:科技人才与产业技术的“强强联合”
金融学的“宏微观裂痕”与制度金融学研究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科技人才是发展的推动力
行为金融学在价值投资中的应用分析
浅析数学方法在金融学中的应用
宁陕农业科技人才助产业脱贫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中国金融学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