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幼儿园大班种植活动的劳动教育实践

2022-10-18浙江衢州市开化县荷花幼儿园教育集团乐一帆

幼儿教育 2022年9期
关键词:青虫菜籽菜地

浙江衢州市开化县荷花幼儿园教育集团 乐一帆

对幼儿进行劳动教育,培养幼儿的劳动习惯和技能,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为了构建系统的幼儿劳动教育体系,充分利用农村幼儿园的自然资源,我园开辟了一大块种植区,取名“星幼农趣园”,以期通过引导幼儿在农趣园开展种植活动,让幼儿亲历种植全过程,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体验劳动的快乐。

农趣园里种什么菜

为了发挥幼儿参与劳动的自主性,激发幼儿的劳动兴趣,在种植活动开展前,教师组织幼儿在活动室开展了“农趣园里种什么菜”的讨论活动,鼓励幼儿积极交流以前种过什么菜,有些什么种植经验,接下来想在农趣园里种什么菜。

【镜头一】幼儿在活动室热烈地讨论着各自想在农趣园里种的菜。妙妙说:“我想种胡萝卜,幼儿园里的胡萝卜炒肉片味道太好了。”亮亮说:“我喜欢吃西红柿,西红柿酸酸的,很有营养,妈妈做的西红柿蛋汤很美味!”灿灿说:“还是黄瓜好,黄瓜炒火腿肠是我最爱的一道菜!”俊俊说:“你们都别争了,种白萝卜最好。白萝卜成熟的时候,我们还可以拔萝卜,可有意思了。”然而,幼儿讨论了好久也没能得出一个统一的答案。于是,教师问道:“要想知道在农趣园里种什么菜合适,我们是不是首先得知道当季都有哪些菜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鼓励幼儿寻求家长的帮助,开展亲子调查。在农村,几乎每家每户都有菜园,种菜对农村幼儿家长来说是小菜一碟。经验丰富的家长不仅告知了幼儿当季适宜种植的蔬菜,而且还教授了幼儿种植蔬菜的相关知识。

为了丰富幼儿的种植经验,发展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教师还组织幼儿用绘画的方式把自己了解到的种植知识记录在纸上,并装订成册,制作成《蔬菜百科》图画书。幼儿在了解了一定的种植知识后,经过初步讨论,准备种植生菜、青菜、胡萝卜、白萝卜这4 种蔬菜。由于农趣园里各班级的菜地面积有限,幼儿经过多轮投票统计,在考虑了季节特点、种植难易程度、种植方法等方面的因素后,最终决定只种植青菜。

【分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会有探究的动力。教师在种植活动开始前组织幼儿参与的一系列活动都是在为幼儿接下去的种植活动作准备。这些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种植经验,而且有利于激发幼儿热爱种植的情感。在这个案例片段中,幼儿自主选择种什么菜是教师将种植主动权交给幼儿的一种表现。在幼儿讨论不出种什么菜时,教师站在科学种植的角度提出新的问题:现在这个季节适合种植什么菜?新问题引发了幼儿的新思考。同时,教师还利用农村幼儿园特有的家长资源,鼓励幼儿寻求家长的帮助,通过亲子合作共同完成种植前的蔬菜调查,这不仅有利于丰富幼儿的种植经验,而且有利于激发幼儿对种植活动的兴趣。

为什么有的青菜籽不发芽

在确定了种植青菜后,幼儿开始在班级菜地播种青菜籽,等待青菜籽发芽。可是,在播种后,新的问题出现了。

【镜头二】令幼儿意外的是,小小的一包青菜籽竟有如此大的魔力,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青菜籽就发芽了。然而细心的幼儿发现:有的地方青菜籽发芽多,有的地方发芽少,好多地方撒了种子却不发芽。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青菜籽不发芽呢?幼儿对此展开了讨论。

“可能是青菜籽渴死了吧!我们水浇得太少了。”

“有的青菜籽可能长得比较慢,我们再等等吧。”

“我发现水龙头旁边的这块地青菜芽最多。”

“我也发现了,水龙头旁边的青菜芽确实要多一些。”

由于大家都要到水龙头旁边接水,时间久了,水龙头旁边的土壤就会比其他地方的土壤更加湿润。因此,有幼儿提出猜想:“是不是青菜籽水喝得越多,就越容易发芽?”为了验证猜想,幼儿开始了实验。农趣园里一共有两块地种了青菜,幼儿选择每天给其中一块地浇水,另一块地则不浇水。但由于洒水壶数量有限,且每次的盛水量不大,幼儿每次浇水都要排队接十几次水,很耽误时间。于是,在选择什么浇水工具的问题上,幼儿又进行了讨论。

把两节干电池并排排列,正极在一端,负极在一端,叫作“并联”。两节电池并联时和用一节电池时灯光的亮度相同,但是电池可以使用的时间更长。

之后,他们开始尝试用皮管浇水,皮管浇水方便且快捷,但也存在弊端。由于皮管与水龙头衔接处总是容易脱开,于是幼儿决定两两合作,一人负责固定水龙头接口,一人负责浇水。但是皮管里出来的水,不仅水量大,水流也很急,不容易控制。几次尝试对比过后,幼儿发现可以用手控制皮管的出水量,从而使皮管均匀洒水。通过不断尝试,菜地里之前没有发出青菜芽的地方也冒出了青菜芽,而且浇过水的菜地里的青菜芽比没有浇过水的菜地里的青菜芽要多得多。幼儿通过实验证明,多浇水真的可以帮助青菜籽快快发芽!

【分析】教师要支持幼儿自发的观察活动,鼓励幼儿对要解决的问题的答案、结果以及探究的过程和要使用的方法进行预测,主动尝试,验证猜想。在案例片段中,教师作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和引导者,给予了幼儿足够的探究空间,没有过多地干预幼儿的活动,放手让幼儿自主发现、探究。听到幼儿提出的问题,教师没有急于给出答案,而是让幼儿自己寻找问题的原因并进行探究。幼儿从发现问题、提出猜想、验证猜想到又发现问题、再次探究、找到答案,经历了自主学习探究的全过程,获得了自主解决问题的经验。

原来青菜也需要“搬家”

青菜越长越大,幼儿通过观察发现,有的地方青菜长得很茂密,有的地方长得很稀疏。这时,有幼儿指出:“这是播撒青菜籽的时候播撒不均匀导致的。”幼儿根据种植前期了解到的种植知识判断,青菜挤在一起容易缺乏足够的生长空间,会长不大,需要通过移栽,去除弱小的青菜,扩大青菜的生长空间。然而移栽是门技术活儿,光有理论知识可不行。这可怎么办呢?

【镜头三】在遇到移栽青菜的问题后,有幼儿提出可以找家长帮忙。蕾蕾自告奋勇地说:“我爷爷是种菜高手,他什么都懂,可以请他来幼儿园帮忙。”在与教师商量后,第二天,蕾蕾爷爷在农趣园里给大家上了生动的一课。蕾蕾爷爷说:“青菜移栽是一门学问,幼苗太小是不适合移栽的,青菜幼苗越大,移栽存活的机率也越高。另外,移栽后的青菜一定要多浇水,这样青菜才能稳稳地扎根在新的土壤里,等幼苗再大一点,可以适当施一点肥,这样青菜能长得更好。”听了蕾蕾爷爷的介绍后,幼儿开始行动了。动作快的幼儿拿着小锄头,先松土、移苗,再挖土刨坑、种苗,一系列动作自然流畅。力气大的童童一锄头挖到了土壤下面的水泥,这一发现让一旁的蕾蕾爷爷意识到:幼儿园菜地里的土壤太少了,土少会导致青菜没有足够的地下空间用来扎根,青菜根没有生长空间,青菜就长不大。为了给菜地增土,幼儿通过讨论决定,每个人都从自己家里带点泥土来幼儿园。第二天早上,幼儿在农趣园里忙活了好久,大家都在小心翼翼地给菜地增土。在给青菜“搬家”后,幼儿牢记蕾蕾爷爷的话,适时给青菜浇水施肥,悉心呵护着农趣园里的小青菜。

【分析】良好的家园合作有利于促进幼儿园种植活动的开展。在这个案例片段中,教师利用家长资源为幼儿普及移栽青菜的方法,帮助幼儿解决了种植难题。虽然在移栽青菜的过程中,有幼儿在使用小锄头挖青菜的时候不小心破坏了青菜,有幼儿因为不舍得扔掉弱小的青菜苗而移栽了几乎不会存活的小青菜苗,但教师没有刻意去提醒幼儿,而是耐心观察,让幼儿自己发现问题,真正掌握移栽青菜的方法。

谁偷吃了我们的青菜

农趣园为幼儿提供了良好的劳动教育环境。在幼儿的悉心照料下,农趣园里的青菜越长越大,眼看着可以采摘食用了,幼儿却发现青菜叶子上多了许多洞洞。这些洞洞是哪里来的呢?有的幼儿说是小鸟吃的,有的说是蜜蜂吃的,还有的说是小青虫吃的,到底是谁偷吃的呢?幼儿决定尝试去寻找真相。

【镜头四】经过几天的努力,幼儿发现偷吃青菜的居然是小青虫。由于小青虫的身体颜色和青菜叶子的颜色非常接近,所以幼儿必须很专注地找才能发现小青虫。为了捉虫,幼儿每天坚持去菜地找虫。通过观察,幼儿发现小青虫善于隐藏在菜叶背面,需要趴在地上翻看菜叶找虫。渐渐地,幼儿还发现有洞洞的菜叶上大概率会有小青虫,而且有黑色虫便的地方大概率也会有小青虫。就这样,幼儿捉虫的经验越来越丰富,技术也越来越强。起初,幼儿找到虫子后非常激动,但也会因为对虫子的不熟悉而感到害怕,只敢用棍子拨虫。逐渐熟悉以后,幼儿便能自告奋勇地徒手捉虫,甚至将虫子放在手心里仔细观察。就这样,幼儿逐渐能根据线索找虫,掌握了捉虫技巧,大家都成了农趣园里的捉虫高手。

【分析】从案例片段中可以发现,幼儿善于观察,能够自主发现、自主探究,拥有较好的学习习惯和探究能力。幼儿能及时观察到菜叶子上的洞洞并思考洞洞产生的原因,还结合自己的已有经验,大胆提出问题,采取有效的策略,与同伴合作深入探究、寻找答案。在找虫的过程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放大镜、小木棍等工具,帮助幼儿更好地观察和探究。幼儿也在实际捉虫的体验中逐渐克服了恐惧,体验到了劳动的艰辛。

原来小青虫可以变成蝴蝶

在捉虫的过程中,幼儿虽然想把小青虫都捉住,但又不忍心把它们消灭掉。因此,有幼儿提出要饲养小青虫。然而正是幼儿的这一举动,让教师和幼儿对小青虫都有了新的认识。

【镜头五】在饲养小青虫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小青虫逃走,幼儿经讨论后决定把小青虫养在一个有盖子的透明盒子里,然后在盖子上开孔,以保证小青虫能呼吸。就这样,盒子里每天都会有新成员加入,闹闹还去菜地里给小青虫们摘来了菜叶。日子一天天过去,幼儿惊奇地发现盖子上多了一些白白的东西。有幼儿猜测:小青虫死了吧!就这样,小青虫的数量越来越少,白白的东西却越来越多,还都附着在盖子上。有一天,好奇的丁丁打开了盖子,在开盖的过程中,他发现盖子顶部与盒子边缘有好多丝线一样的东西连接着,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就看到附着在盖子上的白白的东西扭动了一下,模样像极了小青虫。难道小青虫没死?它们是躲在这白色的壳里面吗?丁丁连忙叫来了小伙伴。幼儿通过咨询教师、询问家长、上网查阅资料等途径了解到,原来小青虫可以吐丝结蛹变成蝴蝶。后来,幼儿竟然真的在盒子里发现了几只黄色的小蝴蝶,那些白白的东西原来是小青虫结的蛹。困扰了大家许久的问题,终于在幼儿亲身经历的过程中迎刃而解。

【分析】在这个案例片段中,教师对幼儿的放手,促进了新的探究活动的生成。在捉虫的过程中,幼儿自发开始了新的活动——饲养小青虫,而对小青虫的探秘也在悄然而至。种植活动中蕴藏了许多教育契机,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及时做出价值判断,跟进幼儿自发生成的活动,接纳活动中新的探究方向和内容,引导幼儿进行深入探究,获得新的探究经验。

青菜大丰收啦

农趣园的种植活动从育苗到移栽浇灌,再到捉虫施肥,幼儿都是全程参与其中。时间一天天过去,幼儿终于迎来了青菜大丰收。为了体验丰收的喜悦,感受付出劳动后的回报,幼儿决定自己动手采摘青菜。然而,采摘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镜头六】在采摘青菜的过程中,有的幼儿直接抱住青菜叶子用力拔,有的拽住青菜根耐心扭。用力拔的幼儿使出了浑身力气也没拔出青菜,倒是拔下了一片片青菜叶子。耐心扭动青菜根的幼儿成功拔出了青菜。于是,大家开始交流采摘青菜的方法。青菜的根牢牢扎在土壤里,需要先给青菜松松土,这样才容易拔出来。幼儿总结出采摘的经验后,便争先恐后地尝试起来。当摘下第一棵青菜时,幼儿欢呼道:“我们种的青菜好大呀!”“哎呀,我的这一棵有点重!”从菜地摘完青菜后,幼儿自己清洗青菜,他们剥开菜叶,仔细地洗去菜叶缝里的泥土与污垢。经过食堂阿姨烹饪,幼儿终于尝到了自己的劳动成果。从田间到餐桌,虽然过程艰辛,但是丰收的喜悦之情超过了田间的劳作之辛。

后来,教师还组织幼儿进行了青菜义卖活动,幼儿先采摘、打包青菜,然后去菜市场询价,给青菜定价,布置卖菜摊位,讨论自己的广告词,练习吆喝,招揽生意。所有环节幼儿全程参与,真正体验了一回“小老板”的角色。最后,幼儿决定将收入所得全部捐赠给当地红十字会。幼儿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体验了商品交易的过程,而且从心底里感受到了劳动人民的辛苦,明白了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分析】采摘和义卖活动赋予了种植活动更深层次的价值和意义。当幼儿品尝到自己种植的青菜时,心中充满了满足感和成就感。当第一棵自己亲手种植的青菜交易成功时,幼儿不仅感受到了自己的劳动得到了认可,而且感受到了劳动的光荣。在采摘过程中,教师没有直接告诉幼儿采摘的方法,而是给予了幼儿充分的自主权,让幼儿结合自己的已有经验,与同伴交流合作,共同解决采摘难题。这个过程不仅有利于提升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

反思与总结

1.有效利用农村本土资源,发挥家长优势

综观整个种植活动,幼儿园充分利用农村本土资源,在园内开辟了独立的种植园地,并将现有资源进行了有效整合,供幼儿学习探究。同时,教师充分利用农村幼儿园特有的家长资源,鼓励种植经验丰富的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种植活动中,积极开展家园合作,促进种植活动的顺利开展。例如,在种植活动开展前,当幼儿不确定要种什么菜时,教师鼓励幼儿查阅资料,询问家长,了解当季的蔬菜等知识,并制作了《蔬菜百科》图画书,丰富了幼儿关于种菜的知识经验。再如,当幼儿不知道该如何移栽青菜时,教师利用家长资源为幼儿普及移栽青菜的方法,帮助幼儿解决种植难题,丰富幼儿的种植经验。

2.保护幼儿的好奇心,鼓励幼儿大胆尝试

种植活动中蕴含了很多科学知识,教师鼓励幼儿自主尝试,并给予了幼儿自主探究的机会,推动了种植活动的深入开展。正是因为幼儿好奇青菜苗为什么长势不同,才有了后来的控水实验。幼儿大胆提出猜想,并动手验证猜想,但在实验中又遇到了难题,于是幼儿又进行了尝试,直到问题解决。在发现青菜叶子上的洞洞后,幼儿好奇是谁偷吃了青菜,于是又进行了一连串找虫、捉虫的活动。后来,幼儿提出饲养小青虫,教师没有阻止,结果却意外发现了小青虫破茧成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因为好奇心的驱动,收获了许多意料之外的经验。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在不断鼓励幼儿大胆尝试,放手让幼儿做种植的小主人,相信幼儿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幼儿在讨论移栽青菜的过程中,自己想到了寻找“场外援助”。在除虫的过程中,幼儿在权衡各方面利弊后,讨论决定徒手抓虫,种植纯天然的绿色蔬菜。于是,幼儿天天去菜地捉虫。幼儿也就是在这样与小青虫频繁接触的过程中,慢慢和小青虫变成了朋友,从害怕到喜欢,到后来提出饲养小青虫,幼儿在大胆尝试中不断成长。

从培育青菜苗到采摘青菜、品尝青菜,再到青菜义卖,种植活动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幼儿亲身感受青菜的大丰收,体验劳动中的不同角色。教师为幼儿创设的良好劳动教育环境,让幼儿能够真实参与种植的全过程,目睹植物的生长,懂得生命的可贵,体会劳动的喜悦。

猜你喜欢

青虫菜籽菜地
The 2022 Report on the Work of the Government
清明书
互相考一考
种地
菜地里的狂欢
父亲的菜地
小青虫
心中有杆秤
小蚂蚁智斗大青虫(三)
萝卜成了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