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022-10-17王爱英
○王爱英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从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强调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经典诵读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经典诵读仅仅停留在让学生读一读、背一背的层面上,形式单一死板,学生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也不尽如人意。那么,如何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真正爱上传统文化,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呢?
一、声音优美动听、抑扬顿挫,声线多变
诵读,顾名思义,主要听的是声音,如果声效不好,那么诵读就是失败的。首先声音要字正腔圆、优美好听,这就需要学会声音的塑造,学会运用唇齿舌鼻喉等发音器官、运用气息使自己的声音符合作品的思想感情、符合人物喜怒哀乐的变化。其次,声音要有抑扬顿挫,也就是说,声音要有高有低、有快有慢、有轻有重。我们经常说:“文似看山不喜平。”同样,经典诵读如果只是一个调调,就会缺乏变化。再次,要学会声音化妆,比如男、女、老、幼的声音区别,如果在诵读时能够体现一二,则为诵读增色不少。
二、运用肢体语言,增加表演成分
有声语言作为第一语言发挥着主要作用,但是光有声音是不够的,肢体语言作为第二语言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肢体语言包括诵读者的眼神、表情和动作,经典诵读如果能够运用炯炯有神的眼睛、生动形象的面部表情、舒展大方的肢体动作来表现人物的喜怒哀乐,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情节的发展、主题的体现就能起到非常好的补充、促进作用,就能呈现出精彩绝伦的表演作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效果。
例如,我们在诵读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漫卷诗书喜欲狂”一句时,眼神和表情都应该是欣喜若狂的:眼睛要闪光,满脸是笑容。如果诵读者脸上什么表情都没有,听众就会觉得索然无味;李白的《静夜思》,当诵读“床前明月光”一句时,要做低头看地上月光的动作,“举头望明月”要做抬起头来看天上月亮的动作。虽然没有月光、月亮,但诵读者要看见月光、月亮,要以假做真,做到“真听真看真感觉”,这样才能感染听众;诵读《登鹳雀楼》最后一句“更上一层楼”,要单手上举,以表示再上层楼的意思,同时也是诵读者一种决心、勇气的表达。
三、运用音乐烘托、道具辅助手段
鉴于古典诗文独特的时代性和魅力,可以借助一些古典音乐和道具增强诵读效果,音乐如十大古典民乐等,道具如扇子、竹简、古装等,这样会烘托诵读效果。例如,诵读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可以穿戴古装古帽、手持扇子,背景音乐可用古典名曲《汉宫秋月》;诵读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可以准备一个酒杯来增强诵读效果。
中华经典诵读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非常好的渠道和方法,如果运用得当,则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期望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新一代的中小学生身上发扬光大。